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桐梓桥
  桐梓桥,位于宜兴市杨巷镇坝塘村桐梓自然村(新芳东,东洲电缆对面的小路走到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桐梓桥建于清康熙年间,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25°),青石质地。桥总长14.50米,桥面长1.25米,中宽2.96米,坡度15度。枕石长3.15米,宽0.23米,厚0.18米,间距2.75米,东堍宽3.60米。净跨4.30米,矢高3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60米。券石厚0.18米,花券厚0.12米。桥铭:桐梓桥。桥铭石长1.25米,宽0.48米,厚0.22米。桥东侧有重建桐梓桥碑。长1.60米,宽0.715米,厚0.31米。碑名:“重建桐梓侨碑记”,内容有…[详细]
合甲天后宫
  合甲天后宫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合甲村中南自然村,由合甲居民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258.98平方米,八角土木结构三层楼建筑,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灰坪、台阶、大门、前厅、天井、后厅。后厅为三层楼阁式塔,八角屋檐一层,后厅面阔二间,进深6.8米,中间设神龛,供奉妈祖等神,供台下设有浮雕,顶部有漆画花鸟图,神龛后设楼梯一部通三层楼,二层中设神龛供奉五谷神等,三层设神龛供奉文昌神等。楼通高23米,楼阁前为2.6米长廊道,设有4根柱,左右设有侧房并开有侧门通外。前厅与后厅两侧廊相连,后厅比前厅高1.64米,设左右台阶。该寺庙为当地独特的八角楼式建筑,布局严谨,做工精美,为研究当地妈祖文化…[详细]
云梯桥
  云梯桥位于华舍街道张娄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二年重修(1913年)。南北走向,横跨张溇横江,系单孔石拱桥。桥面由五拼石梁纵向并列铺设,其中东西二拼桥梁石侧面阴刻“云梯”二字;同时,桥面东西两侧置栏板栏杆,望柱柱头雕刻覆莲,望柱两侧置抱鼓石,西侧栏板侧面阴刻“民国二年募捐重修”字样;拱圈由条石纵向并列砌置;南北两端桥堍由条石错缝叠砌而成,落坡自南向西、自北向西均呈“折角形”,并设三层台阶,间隔二层平台。另外,桥北侧立有“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一座。该桥形似“元宝”,故当地人又称其为“元宝桥”;桥面宽223厘米,拱圈跨度270厘米,矢高220厘米,其造型独特,结构坚固,历来是连接张溇村横江…[详细]
范文虎墓
  范文虎墓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自然村北侧,建于清宣统四年春。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座圆墓,由墓穴、祭台两部分组成。 墓前祭台呈半圆形,由方形石板铺就。两侧设弧形护栏,圆角望柱。前置墓标柱两根,现已毁。墓碑上刻清狂生范君墓,上款为己卯春日,落款为高振霄书。墓碑两侧翼子上刻范文虎先生生平,右侧为其友郑文亮所撰,左侧为慈溪冯鸿寿所书;此外翼子上另有对联一副,上刻白云深处堪合我,黑劫来时 任他。整个碑高1.59米,厚0.2米,护栏高0.5米。 范文虎为宁波著名老中医,医术高超;高振霄为清末代进士,著名书法家,本次发现填补我区空白。2010年9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详细]
金仙庵
  金仙庵,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阳台山麓,距北安河村约4公里。金仙庵又称金山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金水院。明成化年间重修。正德八年(1513年)太监谷大用出资扩建。清时改庵为寺。20年代,中法大学第三农事试验场曾建于此,现寺前公孙树林即为当时所植。抗战时期,寺被日军焚毁。解放初期,在原址上又复建了部分房屋。金仙庵坐西朝东,有殿三进,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前殿,分别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南北两侧建有配殿及配房,后院建有正殿(玉清殿)及南北配殿。前院两侧原各有跨院,现仅存遗址。现有山门殿、正殿及南北配房数十间,格局基本完整。庵前有金山泉、银杏林,已成为阳台山风景区…[详细]
延爽亭
  延爽亭位于海曙区横街镇凤岙村藤岭岭顶,为木石结构,坐北朝南于灵峰山间的岭墩,东有藤岭小村达凤岙、横街。 亭子面宽三间,进深二柱七檩。亭内共立石柱八根,明间四根,五架梁、抬梁结构,次间同。地上铺设鹅卵石,环形纹。柱上均由清末举人汪崇干书联。东山墙壁间嵌有“天灯会碑”一通,中华民国四年立。西山墙前立“永远茶茗”碑一通,道光二十二年立。北墙嵌“延爽亭”石匾一块,无题款。据现状分析为清晚期建筑。 主体结构保留完整,普查时年久失修,屋顶及墙体有一定程度的损毁,现已修复。亭后为“中灵峰寺”,有残石匾“□灵峰寺”,下款“光绪八年”。现嵌于明间后半间临搭建的墙体上。2010年9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详细]
西塘余庆堂(明清木雕馆)
  西塘余庆堂位于西塘镇塘东街社区烧香港北街56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明清木雕馆陈列着250多件明清时期以来以西塘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民居建筑木雕,有梁架、梁垫、撑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丰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图案典雅、工整、精致美观,集中展现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细腻、清新、绚丽的格调。2010年6月7日,西塘余庆堂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鲁班桥
  鲁班桥位于龙凤镇鲁班村,南北走向,横跨于鲁班河上,为二墩石平桥,红砂条石砌筑。桥面由9块石板铺成,长13米,宽2.3米。桥墩用8层条石砌成,顶部各置一龙形桥架,龙首向西,龙尾向东,圆雕,雕刻工艺颇为精细。桥北侧立有一四方攒尖顶碑亭,记载该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民国二十七整修。据《同治彰明县志》记载,鲁班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重修,此桥位于明清绵梓两地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重要。明代嘉靖年间所建之桥甚为雄奇,采用三块巨石做矼梁,当时绵州举人王明善赞曰:“鲁班桥非真作于班,盖桥虽三石,浑然天成,非班不能。”清朝初年,鲁班桥被洪水冲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再次重修,将一石单架改为三石两墩桥,遂成今…[详细]
王家谟烈士墓
  王家谟(1906-1927)小名小曼。参加革命后常用嘉谟、亦政、家伦等化名,丹城镇西桥头人。一九二五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党支部组织工作。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组织“鸣社”,发行“鸣报”,并参与成立支部外围组织“青年娱乐社”。一九二五年十月,被选为中共宁波地委组织委员,后任地委书记。“四·一二”政变后,调任中共浙省委组织部主任。八月奉命代理省委书记职务。十月,担任“浙东暴-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十一月十二日赴温州组织暴-动,被国民党反动部队逮捕。十八日被枪杀于温州东门外狮虎山上。遗骸由其母运回象山。 王墓座南朝北,坟栏由乱石砌成。墓碑高二米,宽七十八厘米,厚七厘米,上刻“王家谟烈士之墓”,为…[详细]
蓬州故城遗址
  蓬州故城遗址(县级)蓬安昔为蓬州,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州治安固县迁至大寅县,唐广德元年(763)大寅县更名为蓬池县。蓬州遗址在蓬安县城北约45公里的茶亭乡蓬池坝村。其遗址三面傍水,一面靠山,隔溪北有魏家山,南靠青杠坡,东临烟烽楼,西接麻柳河。整个遗址坐落在二级台阶的沙坝上。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450平方米。遗址北沿现有石狮一对,因其年深月久,风化雨淋和人为的捣毁,只略见粗形;东沿有移治碑基座,长、宽各1.8米,形如龟状,碑石无存。在农耕土下0.20米的文化层内有基石以及瓦砾、坛、罐等器物的残片;在遗址的东、南沿,相距不到半公里的地方有古井四口,春秋四季井水不枯。这…[详细]
水塔
  水塔位于宁波市江东区新河路348号,据水厂厂长介绍,水塔建于1956年,属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江东水厂的净水处理设施,是当时较高的建筑,曾用于航空航标。宁波市自来水厂筹建于1955年3月,1956年8月建成并供电,是整个宁波解放后供水雏形。水塔高约18.5米,为混凝土构筑的柱形水塔,上部为直径7米,高约4米的圆柱,可储水250吨;下部为直径5米,高约14米的圆柱,有门可进出,内有3根大小不一的铁质水管,为进水和出水;上、下两部分由高约0.5米的漏斗状相连。水塔外西侧有铁条组成的梯子可上顶部,顶部有铁护栏。水塔现已废置,下部有人居住。该水塔是解放后宁波首先建成的水塔,是宁波自来水业发展史中重要的标…[详细]
冬天腊山摩崖石刻
  冬天腊山摩崖石刻位于和平县上陵镇岑江村与中洞村交界处冬天腊山半山腰石壁,1982年发现。石刻高1.2米、宽0.8米。阴刻竖书隶体。入石深0.01米,字径0.08米。文曰:“惠州卫指挥任道远,奉命征岑剿灭之。复屯兵善后四载,一方悉定。万历十九年岁次辛卯孟春谷旦记。”明正德年间,粤赣边境农民起义军池仲容在九连山的曲潭自称“金龙霸王”,明王朝派王守仁统调四省官兵征剿而灭之,但其余部李鉴、江月照等仍在上陵岑岗集结,揭杆起义。官兵多次派兵征剿却屡剿屡败,先后持续五十多年,讫无成功。后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再次派兵“征剿”,李鉴兵败。于是惠州卫指挥任道远在岑江村南的冬天腊山路边镌刻了这题纪功石刻,以…[详细]
聂花屋照壁、杨花屋
  2005年高速公路“六潜线”穿过梅城镇万岭村内一古民居群时,其中,聂花屋、汪屋堂屋与杨花屋堂屋需要拆迁另行安置。2006年至200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施工队将聂花屋1座照壁(二进门楼),杨花屋2间厅堂合二为一,重建在县博物馆“皖光苑”西侧的新址上。现将重建的两个单体组合,设计为二井三进,三架梁穿斗与抬梁混用式,中厅前廊卷棚,建筑平面坐北朝南;其面阔7.55米,进深19.5米,占地面积约147平方米。聂花屋二进门楼于1992年1月4日被潜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外观为一脊二坡,灰砖乌瓦。内檐装饰在一进正门设照壁,砌“须弥座”,檐下施斗拱,门楣上端浮雕“麒麟”图案,…[详细]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位于汾西县对竹镇刘家庄村,时代为1937年——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马王庙、义和桥、贾在中等29个革命故居及民居院落,游击支队医疗驻地(野火台28孔土窑洞),七沟八梁一面坡上零星分布的土窑洞67孔。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刘家庄马王庙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北向外延伸600米;东向外延伸260米;南向外延伸270米;西向外延伸740米。南北长约929米,东西长约1020米,面积941093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1020米;东向外延伸467米;南向外延伸260米;西向外延伸250米。南北长约2200米…[详细]
珠村潘氏宗祠
  珠村潘氏宗祠位于珠吉街道珠村文华大街18号前面。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道光三十六年(1880)再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元年(1862)期间再重建头座和中座。2000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中路为三间三进,左右两路均为三进两天井,有两条青云巷。占地面积1189.2平方米。硬山顶,封火山墙,龙船脊,青砖墙,勒脚部分用红砂岩。檐下有壁画。梁架、檐档的雕花比较精美。该建筑历史上三度重建,建筑风格以清代为主。潘晟,字粤邦,号宗胪。曾任广西桂林府灵山县丞。明永乐十八年(1420),从番禺细墟迁居到珠村,成为珠村潘姓始祖。现为珠村、棠下、石牌、沐陂4村的潘氏祖祠。2012…[详细]
石寨青云塔
  石寨青云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据《蕉岭县志》记载,建于清嘉庆年间。1998年石寨村村委筹资进行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八角形布局,由塔基、塔身组成,高28米,墙厚0.9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正立面为拱券式塔门,上方镶嵌阴刻“青云塔”大理石碑。塔基为十六边形,三合土铺面。塔身为七层结构,外墙逐层向上收窄,沙灰夯墙外批荡沙灰,每层开四扇方窗;内均木质楼梯、楼板,第六层楼板三合土铺面,楼梯呈螺旋式上升,第七层塔沿有青砖齿轮状装饰;塔顶施葫芦形塔刹。青云塔最独特之处是整座塔无屋檐,直冲云霄,施工精巧、造形美观,故称“青云塔”。对于研究蕉岭县境内古塔建筑文化和工艺技术具有一定价…[详细]
盟格庄村佛龛造像
  盟格庄村佛龛造像位于莱州市柞村镇盟格庄村东南。造像北3公里有莱州通往郭家店镇的东西公路。造像开凿于一巨石之上,巨石高2.95米,宽3米,厚1.35米,共凿3龛,最大的石龛开凿于巨石南侧,高1.25米,宽1.3米。龛内雕一佛二胁持菩萨像,中为主佛,坐北朝南,结跏趺坐,两侧各雕菩萨立像一尊。菩萨身着天衣,披帛巾,下身着贴身长裙,跣足立于莲台之上。主佛身后有莲瓣形大背光,龛顶处隐约可见朱砂彩绘火焰纹顶光。巨石东西两侧各雕有一小龛,内无雕像。造像风化及人为破坏严重,头部与衣服纹饰均漫漶不清,具体年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造像以东,原建有石屋,俗称石庙,今已不存。此造像对研究胶东地区佛教史及造像艺术具有较重…[详细]
濂江林济斋祠
  濂江林济斋祠该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林济斋,字亨渡。林翰弟,官至潮州同知,家庙系林济斋之子林庭模于明嘉靖年间修建,庙坐东向西,土木结沟,由门楼、天井、披榭、大厅、后院等组成,占地393平方米,西偏南35度。该祠由门楼、天井、披榭等组成。大门前保留有两个旗杆。门面为牌楼式木构架,额匾楷书:“济斋林公家庙。”檐下斗拱层叠出跳四层,斗洪上覆以单檐歇山顶。两侧为马头墙。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抬梁式加穿斗式减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边设鞍式封火山墙连接后围墙。屋顶坡度较平缓,风火墙呈马鞍形,饰有花卉图案。、1992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曾重修过。该祠堂具有一定典型性,为研究…[详细]
扬州许晓轩故居
  晓轩故居位于江都市仙女镇步行街。许晓轩,汉族,学名永安,字小轩,1916年出生于江都县仙女庙镇(今仙女镇)。1931年在仙女庙震泰钱庄汉学徒。1935年,他进入无锡公益铁工厂任会计,后任财会负责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发起护厂大刀会,厂方决定将设备转运武汉,他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几经周折将账册等资料运达汉口,接着又随厂迁至重庆。1938年初,由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介绍,参加青年职业互助会。同年5月,经杨修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川东青委创办的《青年-》月刊编委,并负责发行工作。1939年春,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后调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0年4月,在大溪21兵工厂活动…[详细]
上朱垟王德墓
  王德墓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残存石虎,内伴葬其孙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0),出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后因病回乡。三十一年(1552),与叔父王沛聚义兵千人备战抗倭。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大掠温州。六日,王沛在瑞安梅头被倭寇杀害,次日王德与倭寇激战,斩获数人。二十日,府城告急,王德率部驰救,至龙湾金岙遇伏阵亡。追赠太仆寺少卿,于康乐坊建愍忠祠以为纪念。王名世(1579-?),字时可,号翼宇。以武艺超群,举武解元、武会元,万历二十五年(1597)武状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