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合桥风雨亭
  三合桥风雨亭位于北湖区城西二十五公里华塘镇三合村,横跨西河。据碑载:桥亭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抗战后期桥上风雨亭焚毁于兵乱,第二年重建。桥北连桂阳县,桥南接北湖区。 桥亭南北走向。长60米、宽2.5米、通高7米,砖、木、石结构(石桥墩,砖亭墙,木质桥梁栅栏),瓦顶。七墩六孔,墩呈头尖尾方,以利分流。墩头饰龙头石雕。风雨亭以桥墩为基,东西对砌十面亭墙、亭墙之间以栅栏联接,将全亭连成一体。正中亭墙辟有神龛,供奉观世音菩萨。其余八面亭墙上截饰水墨书画联对,下截嵌石刻八方。有一定的地方史料和民间艺术价值。桥亭正看为亭,侧看为榭,俗称花桥。有独特的建筑特色。198…[详细]
罗浮龟山塔
  罗浮龟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龟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详细]
李公朴殉难处
  李公朴先生殉难处位于位于昆明市翠湖公园东畔,今圆通街1号附近。现立有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碑。李公朴(1900-1946年)江苏省镇江市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战士,“九一八” 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呼吁抗战,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一起被捕入狱,是著名的“抗战七君子” 之一。1940年移居昆明,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曾开设“北门书屋”,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参加-。1946年7月11日夜晚,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此即震惊中外的李闻惨案。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圆通街类型:纪念碑游玩时间: 建议1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详细]
月落石崖遗址
  月落石崖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月落石崖处于是湟源县与海晏县交界处,是日月山北端的余脉,海拔3300余米。山嘴南接日月山,东临湟水,西北为大山沟,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形,山顶较为平坦。遗址位在山嘴中南部,面积约200×50米,文化堆积厚度不详。文化层裸露,地面见有灰土和直径140-150厘米,彼此相距约10米的圆形房屋居住面,系用胶泥掺细砂铺成,有的中间设有石块垒砌的灶。遗址东南边缘有长8米略呈弧形、残高60厘米、宽40-50厘米的用河卵石垒筑的石围墙。遗址地面散布较多的杂骨、河卵石、陶片。陶片多细碎,能看出器形的有加砂灰、红陶双耳罐、壶及大口瓮等。从陶器判断为卡约文化…[详细]
陈和隆宅
  陈和隆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里箬村金涯尾路39号西侧。坐北朝南,为木石结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43平方米。系清末当地大渔行主陈和隆所建。主入口大门设于东面,入大门,中间为石板路,建筑群由石板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依次由花园、炮台、前楼组成。花园现尚存一角。炮台石砌,高五层。前楼紧连炮台,六开间,上下四层,底层为地下仓库,面海开有水门,涨潮时船可直接泊到屋内卸货。楼前有近百平方米的观海凉台。前楼门框、凉台石柱、栏板上有雕刻、题词,精美别致。后面部分共楼房七间,可分为三个部分;东边三间高三层,是住宅,额名“振声庐”,中间一间是楼梯过廊;西边三间是生活用房。前楼与后楼间有飞桥相通。陈和隆旧…[详细]
罗浮蛇山塔
  罗浮蛇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详细]
隔塘邓氏大宗祠
  隔塘邓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水藤村隔塘大街10号。始建于明朝末年,清道光三年(1823)重建,1999年再重修。坐南向北,面阔三间12.5米,进深三进25.6米。硬山顶,灰塑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头门进深两间8架,前设三步廊。前廊的雕花驼峰、木雕托脚以及砖雕墀头精致。中座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牌坊。鸭屎石质构筑。正面刻有“文章华国”,背面为“诗礼传家”,在顺德祠堂中少见。后堂孔皆堂进深三间12架,前双步廊,后三步廊。步梁砍削成月梁形式,并存有鸭屎石柱。祠堂主体为清代建筑风格,遗存部分明代建筑构件,能反映祠堂的沿革,有一定价值。 2009年7月,…[详细]
黄泥垅岗战壕遗址
  黄泥垅岗战壕沟遗址位于鄞州海曙区章水镇大皎村下塘自然村乌龟岩的山岙之中。据当地村民介绍黄泥垅岗战壕沟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为了对付日军而挖掘的,日军进入章水以后,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进一步向村里入侵,在乌龟岩上挖掘壕沟,该地地势险要,视线开阔,是观察敌军的有力位置。壕沟为南北走向,全长约3千余米,宽1米左右,深0.6米,在壕沟的北面还有一座炮楼遗址,直径约2.3米,西面有二条支战壕,两条相距约10米。如今壕沟已废弃不用,上面堆满了落叶与树枝,有的地方已被填平。黄泥垅岗战壕沟遗址见证了日军侵略我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2010年9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详细]
五台山梵仙山灵应寺
  五台山梵仙山灵应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南约400米。坐西朝东,东西长40.2米,南北宽24.95米,占地面积为100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碑载,明弘治六年(1493)重修。现存建筑除僧舍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山门和大仙殿,两侧为配殿和僧舍。大仙殿建于3孔石券窑洞上,台基宽11.6米,深7.6米,高0.4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卷棚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斜方隔扇门。殿内佛台上一字排列狐大仙等风俗神像14尊。二楼有清代壁画23.88平方米。寺内存明重修碑2通,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铁钟1口。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萱德楼
  萱德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矮岭村。由钟孟鸿续重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坐西北向东南。为三横两层走马楼杠式布局,总面阔27.3米,总进深31.6米,共计房屋41间,占地面积约862.8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5.97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垒墙。正立面大门上方题“萱德楼”,落款:清咸丰六年进士贺寿慈书;东大门上方题“耒经巢”,落款:清台湾巡抚丁日昌敬题;外罩飘檐式大门、窗,麻石条大门框,麻石金钱万字窗。通屋为拱劵式通廊住房结构,分上、中、下廊。下廊为门廊;中廊为过廊,琉璃花窗三合土隔扇;上廊为敝廊厅,后有上铺三合土下砌麻石条的楼梯通往二层。左右次间为敝厅对称。二层形同一层,…[详细]
砚下孙诒让故居
  砚下孙诒让故居位于瑞安市潘岱街道砚下村,是孙诒让(1848—1908)出生和青年时居住之所。坐北朝南。由台门、正屋、左右厢楼和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台门二道,前台门偏东,木构。两台门在纵轴线上,面阔4米,高4.5米,砖砌硬山造,匾额题“太史第”三字。正屋面阔九间,通面阔33.72米,通进深13.95米,前后有卷棚顶廊道。廊用圆柱,其余均方柱。硬山屋顶,大木作用材粗壮,制作精工。槅扇、花窗装修考究,阑额、雀替雕刻工细。正屋前有大天井,中间用花墙隔断,分为上下两坦,气派开阔。正屋尽间前有东西厢楼,西毁,东厢楼面阔三间,通面阔10.53米,通进深7.95米,其南山墙与花墙连接,形成…[详细]
楚南会馆
  楚南会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古龙街10号,座东朝西,东、北靠县旅游局,西、南邻大街,是县城内唯一的清代古建筑,也是唯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91.32平方米。楚南会馆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是当时居住在龙胜境内的湖南籍人士筹资所建,原是四合院,西边是戏台,南北是厢房,东边是神庙,神庙内原有菩萨五尊,解放前已下落不明,大门有石条阴刻对联一付“宫室虽卑,应识惟馨明德;衡湘在望,相逢好话家山”楚南会馆庙会日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民国县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改作临时监狱,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也作临时监狱。1953年建立县文化馆后,用作图书室;1980年成立县文物管理所,作为文物展览场地使…[详细]
大嵩径摩崖石刻
  大嵩径摩崖石刻位于连平县油溪乡九潭村大嵩径、野鸭潭两地。为两题有关凿山开道的摩崖石刻。分别刻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十二年。大嵩径石刻,镌于大嵩径河边石壁竖刻“大嵩径”3字,刻面长两米,宽1.2米,每字径0.6米,深0.01米,行书阴刻。上款“万历癸巳参政邑人李焘书”。下款“河源县忠信巡检郑德应修”。野鸭潭石刻镌于道旁石壁,标题为《大嵩径记》,全文约348字,有4字漫漶不清,其余仍可辨认。邑人参政李焘记,忠信里父老乡民赖崇学、翟仁聪等人立石。刻文记载明正德、嘉靖年间当地农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史实及明万历年间,河源县忠信司巡检郑德应带头捐俸募工开辟大嵩径乡道,沟通九连至油溪的交通。198…[详细]
集贤祠
  集贤祠位于长虹乡霞坞村·民国·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朝东,共有三进,依次为戏台、厅、后堂,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台前檐柱为减柱造法,雀替雕刻人物。一、二进间天井两边厢房有楼。二进为厅,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4.45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双步,后单步,雀替为图案装饰。脊瓜柱下,有花瓣形平盘斗。第三进为堂,其案架高出二进梁架。屋顶乃硬山顶,阴阳合瓦,有滴水瓦当。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左右各有两券顶小门,大门框用青石条筑成,整座建筑为砖砌墙,三合土地面。祠堂大门对河溪与公路,其它三面均为民居。据民国十年版《余氏宗谱》载:明·崇祯初,余承旭、承魁、承运兄弟三人,从本乡碧家迁入。…[详细]
罗源洪福寺
  洪福寺位于罗源县起步镇黄家湾村。寺为土木结构,依山而筑,从山门至后殿高差6.64米。今存山门及大殿为明隆庆建筑,前殿和后殿为清乾隆建筑,总面积1531平方米。大雄殿建于明隆庆六年(西元1572年),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面积437平方米,藻井上还保存有明代彩画“丹凤朝阳”;台阶为辉绿石构造,上有双龙抢珠浮雕。宋咸平二年(西元999年),僧兴宗始建山门、大雄殿。明隆庆六年(西元1572年),僧无边重建山门、大殿;明崇祯十四年(西元1641年),僧普济建后殿。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僧戒洪、戒因重修后殿。今存山门、前殿、大殿、后殿,1986年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闽粤赣边临时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闽粤赣边临时代表大会旧址:吴氏公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白沙村西北1公里,为白沙吴姓祖祠,建于清末,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为大门、前厅、天井、正厅、前厅两边各有回廊与正厅相连。正厅面阔12米,进深6米,抬梁构架,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整座祠堂占地2000平方米。1937年10月12日,中共闽粤赣边区临时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议听取方方同志从延安回来的传达报告,讨论贯彻忠言指示,决定取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临时省委,选举张鼎丞为省委书记,该会议对指导闽西今后对敌斗争,发展闽西南和闽粤赣国共合作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沙吴氏公祠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2001年被新…[详细]
南兜游击队旧址
  南兜游击队旧址位于南兜唐氏宗祠左侧南兜游击队纪念馆内,仅留土筑小瓦房一间,四周夯土墙,搁檩做法,长7.8m,宽4.3m,乃游击队开会、活动地方。南兜地下党游击队成立于1948年,属中共林(林森县)连(连江)罗(罗源)沿海地区工委领导,唐方和为游击队队长、党支部书记。游击队曾参加连江反围剿斗争,1949年8月游击队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连江、福州,后改编琅岐游击中队。南兜游击队旧址为1948年成立的琅岐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南兜支部领导下的南兜游击队战斗、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为福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为我市重要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已纳入福州市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1月公布为第九批…[详细]
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浦口区泰山街道办事处码头居委会,新炭场新华街顺河里·1988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940年底侵华日军占领了浦口江边英国人经营的打蛋厂,建成浦口战俘营,该营占地近300万平方米,三面环水,一面为出口。营区内修建了长江煤炭码头,强迫被关押的中-队战俘做苦工。由于日军的残酷-,战俘们死伤无数,他们先后组织四次-。1988年建浦口区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死难的抗日烈士,在战俘宫遗址上修建了纪念碑,占地100平方米,碑身2.5米、碑座方2米,碑面是“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碑背有碑记。2005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区政府出资改造了纪念碑环境并在此举行纪念活动。1…[详细]
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
  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南门村。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建在城郊莲花山东麓,距城区中心3公里,占地约50亩。园内绿树林阴,苍松翠柏。建有革命烈士集中墓一座、革命烈士个人墓二十多座,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各一座,林可彝烈士纪念碑一座。还建有两层高的避雨观景亭两座,有旋转楼梯。纪念碑前建2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是举办各种革命纪念活动的场地。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后不断整修扩建。圆形墓室内,安放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62位英烈忠骨。其中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原-中共罗源县工委书记、乡苏维埃主席、红军游击队和赤卫队指战员、交通员以及1934年8月14日攻克罗源城牺牲的中国工农…[详细]
三坪江氏总祠
  三坪江氏总祠位于庐丰畲族乡三坪村,时代为元代,类别为古建筑。江氏总祠位于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三坪村岗背,始建于元代至正丁未年(1367),总祠总占地面积约450㎡,主体坐西南向东北,外大门坐西向东。三坪总祠地形为雄牛斗石形,建筑分为上下厅,下厅前为内坪,建有围墙,大门两侧有对联:济水源流远,岷山世泽长。厅堂楹联为:兄宰相弟尚书双壁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稀。三坪村开基始祖江十八郎后裔遍布八闽各地,繁衍至湘、桂、粤、浙、台及东南亚各地,其后裔多达二三十万人。三坪江氏总祠为上杭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外大门向外延伸23米至池塘边小道,南、西、北侧围墙向外延伸1米。保护方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