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博物馆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博物馆篇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经典的建筑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详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刻陈列室。该馆的“上海博物馆珍-铜器展览”、“六千年的中国艺…[详细]
广东瑶族博物馆
  中国瑶族博物馆(广东瑶族博物馆)是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被清远市人民政府列入“十二五”重点建设规划之中。中国瑶族博物馆(广东瑶族博物馆)坐落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示范区内,占地面积47.75亩,建筑面积14566㎡,于2009年规划,2010年12月动工兴建,2012年12月底全面完工,于2013年1月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隆重开馆。该馆以国家三级馆标准兴建,设计新颖,雄壮的外观融入了瑶族红头巾、吊脚楼、长鼓等瑶族文化元素,以红黑两色为主调,整个外观绚丽典雅而庄重,寓意瑶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和瑶…[详细]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景区称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工农渔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建于张裕公司原址百年地下大酒窖上方。于2002年9月8日,张裕公司110年大庆的时候正式对外开放,以张裕公司一百一十年的历史为主线,讲述酒文化知识,介绍中国葡萄酒业及中国民族企业崛起的艰辛历程。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是由酒文化广场、百年地下大酒窖、综合大厅、历史厅、影视厅、现代厅、字画厅、珍品厅、休闲购物厅、会议接待厅、信息网络中心、营销中心和现代化办公区组成。张裕•卡斯特酒庄是张裕公司现代发展的代表,是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现代部分的延伸,始建于2001年4月,位于开发…[详细]
惠州博物馆
  惠州博物馆位于惠州市江北市民乐园西路3号,主要建筑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2006年8月动工兴建,总投资约1.6亿元,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其外观设计象征“历史之印”,配套夜灯亮化工程,宛如东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惠州博物馆主要由陈列展览、藏品库房、公共服务、技术办公、创作研究等功能区域组成。一至四楼共设10个陈列展厅,展览面积达7000平方米,其基本陈列有《文物精品展》、《东江流域的文明展厅》、《惠州历史名人馆》、《刘仑美术馆》。一楼设1个多功能流动展厅。主要承接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类流动性高规格、高层次展览。二楼设《文物精品展》。主要陈列古陶瓷、金漆木雕、玉…[详细]
奇美博物馆
  奇美博物馆位于台湾台南市仁德区,为企业家许文龙所创办的奇美实业所辖之私人博物馆、美术馆,以典藏西洋艺术品为主,馆于1992年正式开放,利用奇美实业大楼5至8楼供民众免费参观,参观前不论是个人或团体皆要进行预约。许文龙不但是大企业家,对拉小提琴也很有兴趣,他由收藏名琴开始,逐渐扩展收藏艺术品的领域,终于有计划有规模的成立博物馆。1977年成立奇美文化基金会,1989年2月成立奇美艺术资料馆筹备处,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馆,同年4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2001年又在台南科学园区成立南科奇美博物馆,专门展出人类从手工到机械的演变历史。奇美博物馆由西洋绘画雕塑、乐器、古兵器、自然史、古文物等五个部门组成…[详细]
乌海市博物馆
  乌海市博物馆于2004年9月23日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9月18日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08年6月中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暂时搬迁至滨河区市科技馆二楼,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200平方米。乌海市博物馆结合反映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和大量地质演进的图表,以跳跃串珠式的布展方式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乌海地区的地质变迁、历史沿革及民俗文化,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保护、文物展览、社会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6000余件/套,展出精品文物200余件/套,其中国家级文物103件/套。乌海市博物馆以时间为轴,将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每一个部分讲述一段时期内乌海地区…[详细]
顺德博物馆
  顺德区博物馆成立于1980年,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于201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一直以来,顺德区博物馆坚持开放接待观众,开展文物普查、征集工作,负责收集、整理、收藏、研究顺德区历史文化资料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文物、标本等。截至2018年12月,顺德区博物馆馆藏共9421件(套),包括国家二级文物86件(套),三级文物2010件(套)。2013年12月,位于顺德新城区的顺德区博物馆新馆向市民免费开放,总建筑面积约27000㎡,陈列展示区域面积约9484㎡。馆内设有“顺德人顺德事”基本陈列和顺德祠堂历史陈列,还有“顺德美食”、“文物”、“书画”、“李小龙”、“粤剧曲艺”等专题展厅,以及育婴保健…[详细]
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以下简称“东莞科技馆”)位于南城区元美中路2号,建筑面积40000m2,科普展览教育面积23820m2,展品300多件套,其中90%以上为互动展品。主要展示制造业科技、信息与高新技术两大主题,同时兼顾启蒙科技、网上科技馆、影视天地三大辅题,是国家、省、市三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4A旅游景区,是国内首创的具有东莞特色和现代意义的专题科技馆,年均接待中外游客40万人次。东莞科技馆以科学传播科学普及为己任,自开馆之日起就将对公众环境教育工作纳入科普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环保理念、技术和方法。一是运用常设环境教育展区开展日常展示教育活动。包括500平方米环境综合治理展区、分质供…[详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建于宝鸡市石鼓山风景区内,项目选址西靠石鼓山,东接茵湘河,背山面水,南临301国道,地势西高东低。总用地面积约50800平方米,基地面积141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788平方米,为风格独特的“平台五鼎”造型,气势雄伟,新颖别致,浓缩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内涵。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体建筑分为五层,建筑形象运用了高台门阙、青铜后土的建筑语言,寓意着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时也完美地结合了石鼓文化与青铜文化。建筑形体采用对称的手法,平面布局集中而又有分散变化,以现代展览空间需求为主,包括文物展览厅、学术报告厅、游客接待中心、文物库房、办公楼等五大部分。中国青…[详细]
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于1987年10月15日成立,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榆林新区贡嘎路九号,新馆于2016年8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川西1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上千件珍贵文物揭开了神秘面纱。文物主要分为出土文物、民族文物、宗教祭祀文物、革命文物四个大类。包括青铜器、瓷器、纺织品、金银器、陶器、唐卡等文物。除常见的彩绘唐卡和印刷唐卡外,还有部分为刺绣唐卡和织锦唐卡,表现题材有佛像画、民间生活习俗、藏医藏药等类型。甘孜州民族博物馆位于康定市榆林新区,是收藏、保管、研究、宣传文物的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业单位。同时也是宣传、展示甘孜州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俗民情的重要窗口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详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机场迎宾大道50号,沿革于黄山市博物馆,新馆于2008年1月8日正式开馆,同年全面免费开放。该馆是安徽省第二大综合性博物馆,中国唯一能全面体现徽州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接待中外参观者50万人次以上。截至2015年,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有陶瓷、砚台、徽墨、书画、徽州三雕、青铜器、玉器、杂项、古籍图书、徽州文书等各种文物近10万件(册),其中古籍书近50000册,契约文书近30000份。馆藏的歙砚、徽墨、新安书画、徽州文献是馆内的特色藏品,其中宋墓出土的“文府墨”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徽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157亩,建筑面积…[详细]
甘肃省博物馆
  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新馆。1999年经省政府立项,投资1.5亿元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工程,馆舍占地108亩,新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5万平方米,展厅18个,院内还有文物库房、文物保护实验室等设施,整个展览大楼本着“庄重、典雅、美观、人性化”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建筑,2006年12月26日新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现设十四个部门,在编职工147人,讲解员、文物看管员等临时用工近百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占岗…[详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国唯一海外交通史专题博物馆简称“海交馆”,其旧馆在开元寺内设有古船陈列馆,展示着一艘1974年后渚港出土、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新馆座落在泉州市区东湖公园东侧,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辟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古代船模馆和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四个展馆,藏品一万余件,有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其中毗湿奴石雕像为我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十四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尤为珍贵;陈列有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碑刻石件,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物史料;另有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见证了中世…[详细]
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现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一、成立背景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1年8月,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赴深,会同深圳市图书馆等单位工作人员,在全市开展文物普查,并对部分遗址和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和征集了大量文物。为收藏、研究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历史和文化,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后更名为深圳市博物馆,200…[详细]
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
  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位于寮步镇香市公园内,是国内第一座香文化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占地81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由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主持设计。构思源于古时盛装贡品莞香的“香盒”,并融入香囊以及香炉透孔透气等主要特征,以“莞香”二字的篆体作为表皮肌肤原理,以镂空的手法重新创造出一个做工精美、玲珑剔透的现代香盒,并配以灯光、水、雾等效果的营造,来展示香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意境,并由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字:“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详尽介绍自古至今,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发展历史,同时配以现代的声光电设备,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馆内拥有镇馆之宝——清代乾隆盛世铸铁铭文的巨大香炉,珍藏了世界各…[详细]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21266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564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68种4177册,普本32194种103283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苏州博物馆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详细]
临淄足球博物馆
  临淄足球博物馆位于足球起源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心城区,足球博物馆位于齐文化博物院太公湖畔,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建成后的新馆集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研发、产品开发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浓缩了中国的蹴鞠文化史、体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系统展示了2400多年以来足球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发展历史蹴鞠,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体育项目和娱乐方式,对世界足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2005年9月12日,在国际足联、亚洲足联、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和中国足协的指导、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目前国内和世界上首家全面展示中国足球几千年演进历史和世界足球…[详细]
东平博物馆
  东平博物馆是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集中展示东平历史文化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标志性建筑。东平博物馆北望白佛山,南傍文化发展中心广场,总用地面积48426.75平方米(72.64亩),建筑占地面积4160.77平方米(6.24亩),总建筑面积14005.88平方米,地下一层、面积2061.26平方米,地上三层,面积11944.62平方米,高度18.2米,内设阅览室、展览室、储藏室等功能区,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2亿元。整个建筑由内到外再到周围的环境,处处体现东平特有的文化与传统,突出“汉文化”、“石文化”、“水文化”三大特色,以汉代建筑的厚重、大气磅礴作为博…[详细]
广西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是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含古籍)7万多件(套),时间跨度长达80多万年。广西博物馆地处南宁市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陈列大楼之外还建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物苑,是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洗礼。在战祸连年的艰难岁月,几次搬迁,几度更名,几经沉浮,大量文物散佚,事业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始得复苏,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沐风栉雨八十一载,终于有了今天的规模与成就。20世纪30年代,时任中华民国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的李任仁先生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