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20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6处)和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计2处),现予以公布。
辽滨塔
  “辽滨夕阳映霞天,低云苍穹看倪端,乳燕盘旋塔中戏,铜铃惊飞走角檐。”辽滨塔建于辽天祚帝耶律延喜乾统十年,即1110年,高约44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塔,有塔座、塔身、塔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辽滨塔经历千年风雨屹立至今,执着地保佑着一方人民,保佑着一方热土,祈祝国泰民安!塔下的辽州古城见证了隋唐帝王征战的硝烟,悠悠的秀水碧波流淌出金驹戏娇娘的故事,辽滨塔风景名胜区要建成展示辽代历史文化、契丹民俗文化、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地,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的一处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塔基外4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6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地址:新民市公主屯镇辽滨塔村电话:876…[详细]
沈阳东、南、北塔
  沈阳东、南、北塔(1)东塔保护范围:塔基外南、西各30米,东至东塔街西侧道路红线,北至东塔园围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至长安路北侧道路红线,西至南运河东侧河岸线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2)南塔保护范围:塔基外东、北各30米,南15米,西至规划道路东侧道路红线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22米,南20米,西至规划道路西侧红线、与西至南塔街东侧道路红线、塔基外南、北两侧各3米,北至南塔公园北侧围墙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3)北塔保护范围:寺院内及院墙外墙基外东、南、西各5米,塔基外东、南各30米,北至规划道路南侧红线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各3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详细]
沈阳南清真寺
  简称南寺,位于沈河区小西路清真南路23号,是一座伊斯兰教建筑群体,为东北地区最大最有名望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创建于1627~1636年,(后金天聪二年至崇德元年),于1662至1722年扩建,1796至1820年维修。占地7482平方米,前后四进四合院落,内有“大殿”、“礼拜殿”、“望月楼”、“讲堂”、“浴室”、“茶房”、“后殿”等建筑。望月楼又名“遥殿”,平面呈六角形,上下共三层,高三十米,顶端悬一湾“新月”,飞檐凌空,非常有特色,伊斯兰教有些宗教活动以月出为准,所以建此高楼,以观月。礼拜殿在第二进院落的正中,东西向,砖木结构,二十余间,前后分为两层,檐下悬挂阿拉伯文匾额,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详细]
沈阳太平寺(锡伯族家庙)
  太平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地处实胜寺南侧百米左右,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原为锡伯族家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由居住在盛京的锡伯族人集资修建,初建之时只有正殿五间,经过历代的维修和扩建,逐步形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太平寺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院落。寺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四大天王等佛像。在正殿的正中悬挂着“锡伯家庙”四个烫金大字的匾额,是咸丰年间驻守盛京的锡伯族协领色普铿额敬献。大殿前面原先立有锡伯文、汉文石碑,现仅存锡伯文石碑。碑上详细地记载着锡伯族迁移和编入八旗的史实及太平寺的创建过程。解放后,沈阳市人民政府出资对太平寺进行了修缮,并…[详细]
复州永丰塔
  永丰塔位于瓦房店市复州镇,建于辽代,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塔高28米,分塔座、塔身、塔顶三个部分,其第一层塔身每面各有一个佛龛,龛高约2米,宽1米,进深0.4米。塔西侧有永丰寺,塔也因寺得名。每当落日之际,四周云山俱黑,唯独塔尖一点色赤如朱,蔚为奇观,名曰“永丰夕照”,是复州八景之首。该塔建筑结构独特,是大连地区仅存的一座辽塔。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塔基外1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10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中会寺
  中会寺:在千山大安寺之北。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记:“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居其中。”故名中会寺。寺内建筑分主殿、前殿、禅堂、水亭、后阁等。寺宇前临海螺、净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诗中所谓,“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即咏中会胜景。根据重修记载,中会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中会寺位于千山中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僧侣多-于此,故名中会,系市…[详细]
千山大安寺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系鞍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寺内现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会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灾害,多次重修。山门为歇山式建筑,砖石结构,面阔一间,大脊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石券门楣上横刻“敕建大安禅林”六个字。山门两旁是石砌断崖,门外两旁有石狮一对,是民国24年(1935年)方丈童灵所立。韦驮殿在山门的北上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有回廊。殿内奉泥塑弥勒、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正殿为硬山式建筑,砖木…[详细]
祖越寺
  千山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最早的庙宇建筑之一。相传,在开始建寺时,有一位祖师从这里路过,曾仔细察看该寺的建筑,遂名为祖越寺。据考证,它最初建于唐朝,当时的建筑宽阔宏伟,大于现在几倍。后来,在金、元时期,山洪暴发,寺庙被冲毁,遗址就在现址前的低洼开阔处。从遗址中曾发掘出较大的浮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柱基、残石碑头、瓷片等。这些遗物为考察千山的庙宇建筑和宗教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祖越寺现址为明朝时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曾相继重修、整饰,解放后,又多次进行修缮。现有建筑七幢,释迎殿为正殿,它的东侧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阶下为东西配殿,配殿南有钟楼、鼓楼,呈东西对称。释迦殿正对寺门,门外是一堵石墙,长…[详细]
海城银塔
  银塔位于海城接文镇西塔子沟村北山上,从建筑风格、砖雕人物的装束上看,具有辽金特点,明代大修,部分也呈现明代特点,高15.58米,为六面九级密檐实心式砖塔。银塔的塔身为白色,故名银塔,此塔造型挺秀,塔四周有砖砌围栏,栏板雕有鹭鸶、虎、荷叶、水草等花纹,塔座与塔身间雕有莲花瓣花纹,塔顶砌有莲花瓣宝瓶。银塔是辽宁省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辽代密檐实心式砖塔之一,从银塔的雕塑艺术、时代风格、建筑技术和规模上看,都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保护范围:塔基外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5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外30米以内为三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班吉塔
  班吉塔的石塔是完整的,塔身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被涂成白色;厚重的底座共有八面,但只有朝南的一面雕有金色座佛一尊,眉目清晰,动作优美;在这尊座佛面前,还摆有大小香炉两个,从其外表分析,大香炉显然是现代作品,而那个不起眼的小香炉却是过去朝代的物品。第二层塔身也呈八面,每面都有雕刻,有佛像,也有莲花等其他图案,其间还有圆形雕刻,面积有铜镜那么大,可并没有铜镜的痕迹,再往上看还有3层逐层缩小的莲花座,每层之间更有密檐相隔,倒属第二层的塔身供有整整一圈金色的小佛,看上去很新;最顶层的小莲花座内有莲蓬,花心很美。2013年5月,班吉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塔基外30米以内。建设控制…[详细]
高山台烽火台
  高山烽火台高山台是一座小山,位于彰武县城西四公里的柳河西南岸,山是南北走向,蜿蜒起伏,象一条奔腾的巨龙,又象一只俯卧的猛虎,山不太高,海拔高度仅175公尺。在高山台山之巅,矗立着一座饱经岁月的烽火台,其台状是方斗形,台基边长9米,顶部边长8米。青砖白灰口,砖长40.2厘米,宽17.2厘米。厚10.2厘米,南面台高8.49米,西面高6米,北面高6.57米,东面已渐成断坡形。1985年6月阜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烽火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边墙外路台之一。古战争遇外敌入侵时,白天放烟,夜晚放火传递信息,在历史上超过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存历史遗迹,…[详细]
双塔寺双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郑杖子村西北山沟里双塔沿河依山建在悬崖之上。背靠高山,面临谷底,给人一种凌空出世的感觉。双塔东西相距23米,东塔高11米,西塔高13米,由基座、须弥座、塔庙、塔檐、塔刹五部分组成。塔身为八角形,南观开券门,门额饰缠枝花纹,另七面均于中央砌一小塔。塔基下无有一块平地,犹如在悬崖上长出来一般。且不说双塔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单说在古代无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能于此处建筑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双塔,就会令人叹为观止。劳动人民艺之精,技之湛、智之聪、魄之勇,由此可见一斑。保护范围:以南塔基中心为基点,东50米,西50米,北7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以内为二类建…[详细]
青峰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五十家子村青峰塔为辽代所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存高约36米。基座长方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4.8米。残损严重。基座南面开卷门,有门楼式抱厦,砖雕斗拱承挑瓦檐,是此塔造型特殊之处。通过劵门进入塔心室,已遭破坏。北壁立一座石经幢,残存五层幢座,浮雕佛像,伎乐人等。幢身和幢顶已不存。劵门两侧浮雕力士像,煞是威武。须弥座分为三节,下节于东、西、北三面各设三个小龛,内雕伎乐坐像,门两侧雕舞乐人物,作双手捧物状;上层每面设三个小龛,内雕兽头。须弥座上部用双层仰莲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每面中央各浮雕坐佛一尊,上有华盖蔽尘,下有金莲捧足,生灵宝座。两侧则有菩萨侍…[详细]
黄花滩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龙城区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此塔为辽代建砖筑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黄花滩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塔为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约32米。塔基上有束腰两层,第一层束腰内每面各有壸门一个,门内砖雕卧蟾一只,束腰上为须弥座。第二层束腰每面各有佛龛两个,内砖雕坐佛一尊,束腰上为砖雕须弥座。座上为塔身,塔身八角为砖雕圆柱。塔身东南面设券门,内置木门(今不存),门洞内彩绘佛像和罗汉像,门顶部砖雕华盖及飞天;其余七面每面各浮雕一立像,立像身着红袍,双手置于胸前,或合十,或抱拳,赤脚踏莲珠,头顶部浮雕华盖。塔身顶部砌斗栱两层,承托塔檐,檐逐层内收。塔身各…[详细]
葫芦岛灵山寺
  灵山寺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凉水井子村西南,距离葫芦岛市区48公里。灵山寺核心景区占地12平方公里,除自成体系的寺院建筑群外,还有100多处景点。现在,灵山寺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葫芦岛市连山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在的森林公园是辽宁省省级森林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灵山寺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该寺分为上下两院。共建有八角亭、慈航楼、玉皇殿、重楼、无底洞、都天殿等楼亭殿阁29座,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佛两教的古建筑群。现存的下院仍保留有天齐庙、钟鼓楼、太阳楼、太阴楼、天君楼、金刚楼、慈航楼、万佛楼等。天齐庙自成一个院落,正殿楹联是爵施天齐主,功…[详细]
兴城城隍庙
  辽宁境内保持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明代建筑——兴城古城城隍庙。建筑风格独特的兴城古城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正统七年间,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和清朝康熙、嘉庆、同治和光绪年间都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是辽宁如今保持最完整的城隍庙。保护范围: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东15米,南10米,西5米,北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兴城古城墙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巨型玉石造像
  坐落于玉佛阁内的“释迦牟迡-渡海观音”玉佛,由1960年发现于玉乡——岫岩的玉石王琢成,重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玉佛。玉在中国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请出深山,并由120名玉雕师历时18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玉石王的发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而玉佛的雕琢则是人们以非凡的智慧赋予自然之体以灵性和气质的过程,其间充满了传奇色彩。保护范围:以玉佛为基点,四周1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5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外2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铁刹山石刻
  九顶铁刹山的摩崖石刻之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增续九顶铁刹山志》记载,总计有54处。大都集中于中峰元始顶下,由上而下分别为天桥洞、云光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每个洞口,都题有名字。最为著名的当属“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铁刹三千年”“与天同寿”摩崖和“乾坤正气”几处石刻。保护范围:山下“龙头”、“凤尾”石刻所处等高线以上,包括各个山峰。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下25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奉天驿旧址
  沈阳奉天驿旧址(今沈阳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胜利南大街2号,辽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以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作为赔偿。但俄国为其远东利益,联合德、法胁迫日本退出辽东,而俄国获得了在我东北建造中东铁路的好处。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后又将中东铁路南段割让给了日本。由此日本获得了铁路和铁路所占有的广大的铁路附属地。日本获得中东铁路南段后,将其改称为南满铁路。1909年10月,日本开始建设奉天驿,1910年7月建成。奉天驿是欧日风格相融合的建筑,共两层,建筑面积1700余平方米。此建筑后经多次扩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规模。保护范围:建筑外墙基外南、北各6米…[详细]
东三省官银号旧址
  东三省官银号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民国21年(1932年)停业,是东北地区最早创办的近代银行,它不仅垄断着东北金融业,还控制着许多工商企业。东三省官银号在中国经济金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成为当时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也在与日俄两帝国主义金融侵略抗衡中起了重要作用。东三省官银号,系沈阳创办最早的近代银行。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盛京将军赵尔巽上奏请廷获准后,成立奉天银号。东北改设行省后,官银号业务渐及吉黑两省。1909年获准称东三省银号。除总号设在沈阳外,还在东北其他各地设有80处分号,并经营利达公司等22处工商企业,成为垄断东北金融、具有综合经济实力的托拉斯。保护范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