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文庙
  吉林文庙座北朝南,规模宏伟,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东西配庑等。院外照壁前有两只石狮子,照壁北面两侧有东西辕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状元桥。吉林文庙内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圣迹石刻图陈列、历代衍圣公及夫人绣像展等。吉林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论格局,它不亚于南京文庙;论规模,它是东北最大的文庙,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吉林文庙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落成,坐北朝南,四周红墙高达3米,南北长221米,东西长74米,占地16354平方米,有大成殿、崇圣殿等殿堂、配庑64间,呈三进院落。吉林文庙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详细]
牡丹江边墙
  牡丹江边墙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城区北25公里的边墙岭,全长66余公里,是在山顶、山坡上或谷底自然原生地面上顺山势就地取土堆筑或就地取石垒筑而成的。墙高1.8~2米,存有马面46个。出土鸾凤花鸟铜镜和“古州之印”铜印。边墙由牡丹江段边墙、江东段边墙、镜泊湖段边墙三段边墙组成,分布于牡丹江市爱民区北部山地中、宁安市江南乡江东林场南部山地中和宁安市镜泊乡江山娇林场北部山地中。三段墙体整体均呈东南——西北走向,构成了由南向北的三道军事防御线。牡丹江边墙是唐朝渤海国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筑的一条防御体系,是和中国长城具有同等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2011年,牡丹江边墙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长城的一部分…[详细]
卜奎清真寺
  卜奎清真寺位于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礼貌胡同1号。坐落在繁华商业区----卜奎大街一条深巷里,(卜奎为齐齐哈尔旧称,因齐齐哈尔又名卜奎,故名。)是300余年前的旧城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总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该寺包括东寺、西寺、女寺三部分。过去分别挂牌为东寺、西寺、女寺,1958年合为一寺,1981年定今名。东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西寺始建于1852年(咸丰三年),两寺相邻。西寺礼拜大典由后窑殿、中大殿、门厅组成。正房厢房安排为伊协办公室、教长室外和贵宾接待室、沐浴室等。自1852年始建以来,西寺仍保持原貌,门庭、壮观,大殿威严,经1989年翻建,油彩…[详细]
龙华塔
  龙华塔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被誉为沪城“宝塔之冠”的龙华塔,与龙华寺相对成立。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东吴赤乌年十年(247年),由吴孙权建,赐额“龙华”,用藏西竺康居僧会所请得的五色佛舍利。现在的龙华塔,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钱俶重建。治平三年(1066年)、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崇祯三年(1630年)、1668年、1892年对龙华塔均进行修建。民国期间(1912~1949年),龙华塔屡遭损坏,虽有整修,但渐趋衰颓。解放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1954年首次对龙华塔彻底整修。塔为廊檐楼阁式砖木结构,高40.6米,外壁为八角七级,内壁为四方形,从底往上逐…[详细]
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县蒋坝镇,全长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大堤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至清乾隆年间方建成。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洪泽湖大堤始建于1800多年前,有着“水上长城”的美誉。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五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三十里,以防淮水东侵,高家堰便是洪泽湖大堤的萌芽。南宋时因战乱,造成黄河夺淮,直到明万历七年,河督潘季顺实行“蓄清刷黄”政策,即将高家堰加高并向南延伸六十里,形成洪泽湖大堤。从1580年(明万历八年)起,洪泽湖大堤就开始增筑直立条石墙护面,历经明清两代171年,使用千斤条石6万多块,达60万立方米…[详细]
泰伯庙和墓
  无锡梅村泰伯庙无锡梅村泰伯庙坐落在无锡市东南15公里的无锡县梅村乡镇伯渎河边,又名泰伯祠,至德祠,让王庙。梅村古名梅里,乃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因让王位从陕西岐山奔吴至此建勾吴国时的都城。东汉永兴二年(154),桓帝下令在此立祠,历代整修扩建,清初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占地80余亩,极其精工华丽。咸丰十年(1860),清军在无锡镇压太平军时,烧毁了泰伯庙的爱芝堂、大树堂、德治堂、大夏堂、慈俭堂等建筑。1937年,又遭日军破坏,仅泰伯庙主殿、两庑、戟门、头山门及庙内古柏数十株留存。…[详细]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详细]
惠山镇祠堂
  惠山祠堂群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区的西部,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依惠山寺,祠堂群核心分布区面积0.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03平方公里。至今仍保存着祠堂建筑4.7万平方米以及自唐代至民国时期的118处祠堂建筑及一些明确的祠堂遗址。祠堂群中有钦定官设的祠堂、民间联宗立庙所建之祠两大类别,共分有神祠、先贤祠、墓祠、寺院祠、贞节祠、宗祠、专祠、书院祠、园林祠、行会祠等十大类共二十二种祠堂的完整系列和七十多个姓氏,主祀、配祀人物的数量之多、建筑密度之大、祠堂类型之齐全,为国内外所罕见。祠堂群依托太湖风景名胜,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重要的名山胜地,惠山祠堂群内有江南名刹惠山古寺、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和古典园林寄畅园。清代康…[详细]
南通天宁寺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二批 1982年3月调整公布 天宁寺 明宣德年间重建(1426-1435年) 南通市中学堂街     在南通市中学堂街西首。建于北宋,一说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现大部分建筑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建。1991年大殿重修一新。现天宁寺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殴、大雄宝田、光孝塔等。塔为五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天王殿和大雄宝殴的木结构部分,还保留有来、元时代的建筑风格。是长江下游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明代佛教建筑。 南通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是南通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座唐寺(狼山广教寺,如皋定慧寺,南通…[详细]
崇教兴福寺塔
  崇教兴福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古城区东。崇教兴福寺塔原名崇教宝塔,俗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当时有僧文用提出“兹邑之居,右高左下,失宾主之辨,宜于苍龙左角,作浮图以胜之。”县令李之善其说,逐令建塔。历经元、明、清几经重修。清咸丰间,寺毁而塔幸存。1963年9月重又进行了大修。方塔虽建于宋代,仍沿袭唐代方形楼阁式木塔的形制。塔为四面九层盔形顶,砖木结构,逐层递收,立面的轮廓吴抛物线状。1978年置塔铃。同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塔题额“崇教兴福寺塔”,摹勒于山门之上。1984年4月,恢复方塔原名。九十年代园内又辟月季园,花容秀美,千姿百色。后院增建长廊,亭、堂、凿荷池、堆…[详细]
海清寺塔
  海清寺塔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区花果山街道大村水库旁。海清寺塔,又称“大村塔”、“阿育王塔”。该塔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八面九级,高40米有余,仿楼阁式砖塔,内有回廊,八角塔心柱直至塔顶。塔身每层四面开门,其余四角隐出直棂假窗,或嵌字碑。塔内设砖阶梯,盘旋而上。塔身外轮廓线流畅、和谐,具有北方宋塔特点。原塔刹早毁,1975年维修时补建。据塔的第五层东南面嵌的碑文记载,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起塔至天圣九年镌名于阿育王塔第五级内安放佛像,天圣九年二月三日完工,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但从遗址规模踏勘,大体可以恢复其平面布置。塔建于山门前、中轴线上。塔后为前山门3间,额名“海清寺”。正殿3…[详细]
紫金庵罗汉塑像
  紫金庵罗汉塑像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在洞庭东山西卯坞内。始创于唐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虽仅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潮夫妇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紫金庵大殿正面巍坐在覆莲座上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迦叶和阿难侍立两旁;海岛观音壁立“三世佛”后;而各现妙相的十六罗汉分列于大殿两侧的佛龛内。紫金庵罗汉塑像造型十分准确,形体比例适度,姿态生动,容貌各异。有的在凝想,有的在假寐,有的在讪笑,有的在愁思,各种姿态雕塑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长眉”罗汉慈颜善目,满脸福相;“评酒”罗汉遍尝杜康,一副醉态;“伏虎”罗汉虽老态龙钟,然而却法力无边,只用手向老虎一招,那斑烂猛虎…[详细]
苏州报恩寺塔
  苏州报恩寺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八角九层,砖身木檐,是南-江(即今苏州)城内重要一景,在《平江图》碑中已经刻出,现称北寺塔,仍是苏州城主要大街的重要对景。报恩寺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各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有平座栏杆,底层有副阶(围绕塔身的一圈廊道)。这些,都与山西释迦塔相仿。但副阶屋檐与第一层塔身的屋檐是一坡而下,没有重檐。与释迦塔不同。砖砌塔身每面分三间,正中一间设门。木结构部分曾经清光绪年间重修,檐角高耸,又在平座上加了许多擎檐柱,已部分改变了原样。副阶柱间连接有墙,平面直径30米,与释迦塔相近;塔全高达76米,比释迦塔高出将近9…[详细]
太仓石拱桥
  太仓石拱桥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城区致和塘上。太仓石拱桥共三座石拱桥:周泾桥、州桥、皋桥。周泾桥在东门,元至顺元年(1330年)建,三孔,桥面宽近5米,长17米,中孔高近5米,石栏精雕花卉禽兽。皋桥在西门,单孔桥,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建,桥长15米,宽3米多,有桥耳四个,顶面刻碗花,桥耳下用抹角柱。州桥在府南街南,元天历二年(1329年)建,原名安福桥,因桥心正对州府门,故更名州桥,长16米,宽3米多,原三孔,现仅存一孔,桥面沿石正侧面有乳丁,两侧有圭脚。2006年太仓石拱桥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盘门景区
  盘门景区位于古城西南端,北临吴宫泛太平洋大酒店和新市路,南跨环城河,景区内有著名的盘门三景:水陆城门、瑞光塔和吴门桥。1999年9月23日,新的盘门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9月,APEC财长会议在苏州召开,景区内的四瑞堂被选定为会场所在。盘门是苏州古城的八门之一,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因刻有木作蟠龙置于城门之上,以镇慑越国,故称“蟠门”。后因水流萦回交错,改称“盘门”。现存城门为元代遗构,城楼为1986年初夏重建。盘门由两道水关、两道陆门和瓮城、城楼和两侧城垣组合而成,是苏州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陆城门,也是全国仅有的一座水陆并存城门,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陆城门分内外二重,二门之间设有瓮城…[详细]
苏州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面积约14亩。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已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明万历十七年(1589),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至康熙年间,寺、园…[详细]
轩辕宫正殿
  轩辕宫正殿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蒉家山麓。轩辕宫始建于唐,原有山门、碧霞元君祠、城隍庙、正殿、火神殿等建筑,现仅存气势雄伟的轩辕宫正殿和城隍庙。正殿曾作较大规模修缮,殿中安放花岗石轩辕黄帝像。殿前城隍庙今改为碑刻陈列室,存有明清时代珍贵石刻,陈列室中的阴亭制成于明正德年间,80年代在东山陆巷出土,系一仿木结构石筑,高3.58米,直径2.5米,六角形。六角形的每一面都有石刻,中间为藏尸骨之所。阴亭第一面刻有“叶时敬妻周氏之墓”,它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弥足珍贵。殿朝向西面太湖,面阔三间,进深九檩,高10多米,单檐歇山顶,翼角翘起,出檐深远。角柱升起,有侧脚,楠木梁柱,形态自然而少斧…[详细]
寂鉴寺石殿
  寂鉴寺石殿位于苏州城西12公里处吴县藏书镇(善人桥)北天池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建。寺平面呈椭圆形,山门两侧依山凿筑有仿木构石屋极乐园与兜率宫,分别为重檐歇山顶和单檐歇山顶。寂鉴寺石殿名为西天寺,南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明间后部突出,故石殿平面呈“凸”字形,宋代称之为“0屋”。石殿紧挨山崖,仿木构,无斗拱,单檐歇山顶。元至正十七年(1357),僧道在创建寂鉴禅庵,后经重修,改为寂鉴寺。石殿、佛龛及造像建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至二十三年(1363)。寺南山门东西两侧各有石龛一座,分别题为“兜率宫”、“极乐园”,均依山岩建筑,面阔1间,仿木结构,歇山顶抱厦式。龛内各以整块山岩雕刻立佛…[详细]
昭关石塔
  昭关石塔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昭关石塔元建,明万历十年(1582)重建镇江市五十三坡•昭关石塔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景点介绍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又因其外形像一只瓶子,故又称“瓶塔”。相传为三国时孙权与刘备联姻时所建,当年称之为“石瓶”。其实它建于元末明初。昭关石塔是喇嘛式的石塔,塔的下半部用块石垒砌,成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架形的台座,下面可以通行人马。它横卧在小街中间,给这个临江小镇增添不少古朴的雅趣。石塔即建于这个台座上。塔高4.69米。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皆用青石雕刻建成。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座迭成,须…[详细]
户部山古建筑群
  户部山民居群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户部山民居群清-民国徐州市户部山户部山位于徐州古城之南又称南山。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顶建戏马台,而成为徐州的第一胜迹。---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历史上曾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俗语。地址:徐州市云龙区彭城路类型:古迹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