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画像石墓、壁画墓
  画像石墓、壁画墓,位于河南省密县,始建于东汉,2006年11月14日,画像石墓、壁画墓入选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偃师杜甫墓
  杜甫墓位于洛阳城东23公里的偃师市首阳山下杜楼村北。墓碑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立,上刻“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之墓”,为河南府尹张松孙手书。墓以青砖包边,八角形,为1956年重修时所砌。墓北原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今已无存。再向北,有杜甫的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尚存墓碑。…[详细]
唐恭陵(太子弘墓及石刻)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之间,立有唐高宗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神道直通呈覆斗型,东西长163米,南北宽147米,残高22米。陵的四周原有神墙围护,神墙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如今神门、角楼等已不存,惟有土阙犹在。恭陵石刻雕琢精美,弥足珍贵,时代早于乾陵,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的陵墓雕刻。建此陵功费巨亿,奴役百姓无数,致使发生两次役夫逃亡事件。从恭陵向东北50米…[详细]
刘知远墓
  刘知远墓(五代):位于禹州市苌庄乡柏村柏嘴山右侧的大龙山之阳,海拔240米,东南距禹州市区25公里。…[详细]
后周太祖嵩陵(郭威墓)
  后周太祖嵩陵(郭威墓),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的陵墓——嵩陵(后周皇陵之一)。后周太祖,名郭威(904—954),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西)人,他出身平民,在五代初期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长为将领,最后又当上了皇帝,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嵩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周庄村南约500米处。陵地北高南低,东西各有一道小土岭,陵墓两侧各有一条千沟。冢高约9米,周长103米,保存较好。据《图文老郑州·老风物》文:“笔者前谒嵩陵时,正值盛夏,高大的墓冢上长满了野草和荆棘,四周被一人多高的玉米秆所包围,墓东墓南各有一块有关部门立的一新一旧水泥碑,连棵像样的树…[详细]
庆陵(后周世宗柴荣陵寝)
  庆陵,为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的陵墓,陵号“庆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郭店镇陵后村陵上西侧。1963年6月20日,周世宗庆陵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柴荣在位期间,整…[详细]
宋陵
  宋陵,北宋皇帝(960-1127年)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开洛高速贯穿东西,南有嵩山,北有黄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被人誉为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风水宝地,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共有300余座陵墓,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个巨大的陵墓群,几乎涵盖了北宋所有的皇帝,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巩义,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详细]
范园(范仲淹墓)
  范园是中国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的长眠之地,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500米,距伊川县城17公里,离千年帝都洛阳市25公里,郑(州)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从园前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范园北依万安山,南傍曲水河,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嵩山少林位其左,伊河之水出其右,山-复,气聚风藏,被誉为千秋名墓。范园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洛阳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生于公元989年,逝于公元1052年,享年64岁…[详细]
邵雍墓
  【邵雍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约35公里处伊川县平等乡西村西部的紫荆山中,墓地东临伊水,西依紫荆山。周围群峰拱围,草木茂盛。墓地境域偏僻,静谧幽,确实为风水宝地,安乐佳城。现状邵雍墓坐北面南,墓前石系清乾阡七年(1742)嵩县知徐玑督工于旧坊遗址新修而成。石梁横连四柱上筒苡状,犹如房俏。石梁两头各一石龙头,有吞云吐雾、气壮山河之净,石梁之下嵌精石,中书楷体字“安乐佳城”,既描绘墓地物华天宝之地利,也表述墓主修身处世之哲理。邵雍墓地现存建筑物有石坊、山门,飨堂等,四周建有围墙,并保存有石雕,石刻。石坊位于邵雍墓南,距山门20米。由青石砌成,底柱四根,呈正方形,底柱之座双侧均有石墩夹持…[详细]
三苏祠和墓
  三苏祠和墓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特别是号称全能大家的苏轼,道德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座下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铬”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葬于许昌。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瘗诸两公冢之间”。自此始称“三苏坟”。三苏坟由三苏陵园、广庆寺、三苏祠组成。三苏陵园,总面积14800平方米,坐北向南。步入神道,古柏相映。甬道两侧有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详细]
二程墓
  二程(程颢、程颐)墓位于伊川县西1.5公里的白虎山下。墓地包括程墓和程祠两部分,墓在后,祠在前。东西全长205米,南北宽137.8米,占地40余亩,有古柏537棵,苍劲挺拔。坟院西北有墓3座,中为二程之父程珦,左为程颢,右为程颐。墓前均有石碑和石供桌。明宣德年间,增设墓前神道,两侧立石人、石马、石羊、石狮子等,今多数已不存。程颢、程颐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由于他俩生前长期在洛阳活动,因此洛阳被誉为“理学渊源”之乡,其“理学”又称“洛学”。二程祖籍安徽徽县,迁居中山博野(宋时保定路博野县,今河北省蠡县)。因避五代之乱,随曾祖父程羽迁河南住洛阳履道里坊。兄弟二人受业于周敦颐。二程所处的时代为中国封建…[详细]
杨再兴墓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南12公里小商桥东300米,世称“忠墓”,当地俗称“杨爷墓”。墓地20余亩,呈长方形,松柏苍翠,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体刚劲;二是《宋统制杨将军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间,均为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断碑,字迹不清,隐约可识“再兴坟墓”4字,相传为岳飞枪尖镌刻。杨再兴为江西吉水人,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幼年家贫,随父以打渔谋生,18岁入曹成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