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佑民寺铜钟
  佑民寺铜钟(钟楼)位于南昌市环湖路37号(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宿舍)院内小花园东南角。佑民寺铜钟系南唐大将林仁肇(南唐南部留守、南昌尹,后被后主毒死)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铸,重10,064斤,高七尺,围长一丈四尺八寸,铸有“南唐乾德五年太岁丁卯重铸”字样。是南昌三宝(普贤寺铁像、佑民寺铜佛、宋代铜钟)中仅存的一宝。铜钟上铸双吊耳,肩部三道凸弦纹,中部以大块方格与竖条纹间隔装饰,中下部对称分置四个乳丁纽,再往下是大块长方格与竖条纹间隔和两道凸弦纹,下沿部铸成波浪形。民国十八年(1929),南昌居士姚国美、曾非欤等和南海行宫住持恒定和尚共同发起修复佑清寺,寺名改为“佑民寺”,并将原放在普贤寺内的…[详细]
西山万寿宫(玉隆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是为纪念晋代著名道家人物许真君而修建的一座宫殿。坐落于距南昌市西南三十公里的西山逍遥山下,道教认为除了凡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的处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许真君栖身-的西山则为第四十福地。因他在此仙逝,故又称飞升福地。西山万寿宫,始建于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初名许仙洞,南北朝改游帷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升观为宫,皇帝亲书“玉隆万寿宫”赐额。万寿宫文化农历正月二十七日是许真君诞辰,为每年小朝;八月仙逝日为朝颧热潮,各地信民薰沐斋戒纷纷前来进香,成千上万的进香者比肩接踵、张袂成荫。他们进入宫后一步一跪拜,到殿前陈敬贡品,晋谒仙颜,祈祷自己的心愿。焚香炉前,鞭炮声不…[详细]
常里湖遗址
  时代:新晚至清类型:古遗址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生米胜利村镇龙岗自然村北东临赣江简介:常里湖遗址地处生米胜利村镇龙岗自然村北,东临赣江,俗称“精怪塘”,1955年由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首次发现,并在遗址内采集到石锛一件、陶杆器一件、印纹陶数十件,1957年被列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常里湖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共约20000平方米,平面呈葫芦状。遗址内发现文化堆积层三处,还有大量自汉代到清代随处散落的陶片和瓷片。1957年7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真如禅寺
  云居山真如禅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三大样板丛林,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座落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南部,云居山山巅的“莲花城”。总面积12平方公里,距省城南昌76公里,昌北国际机场58公里。京九铁路和昌九高速公路及105、316国道均至永修县。是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中著名的佛教文化、唐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810年),初名“云居禅院”,唐禧宗中和三年(883年),世称“南宗伟人”的道膺禅师主持禅院,僧众1500人,朝廷赐额“龙昌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皇帝亲书“真如禅寺”的匾额,诏赐云居契怀禅师。之后百余年间,香火鼎盛,规模…[详细]
鸡应寺铜钟
  鸡应寺铜钟,又名天宁寺铜钟,现存上饶东岳庙内。钟呈圆桶形,高283厘米,直径170厘米,厚12厘米,重4.12吨。顶部有双龙装饰挂首,下部外撇,底沿为倒莲花瓣状,周身刻铭文及捐助者姓氏和款物。最初属五代信州剌史周本所铸,初重2400斤。今为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由会首刘能等重铸,增至10000余斤。1964年,列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汤显祖墓
  临川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涛涛江水穿城而过,江面上是久负盛名的文昌桥,桥边不远的灵芝园汤家山上,是一座汤显祖和他原配夫人吴氏及继室夫人赵氏、傅氏的合葬墓。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临川知县江召棠曾进行过一次大修,并在墓碑上撰一联:“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解放前夕,墓地几遭夷平。1957年曾进行培修,“文革-”中又遭破坏,1982年10月迁址人民公园。现在,这里成了文人凭吊、学者瞻仰的名胜之地。汤墓原址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汤墓占地5000平方米。迎面一座四柱牌坊,两边连接着逶迤绵长的汤墓围墙。青白两色的围墙高不过1米多,且墙壁多用镂花雕窗,更使墙里墙外,视野开阔,与汤氏“平生爱好是天…[详细]
潮音洞石龛窟
  潮音洞石龛窟位于南城县岳口乡伏牛村,东临盱江,是古代人工所开凿的一处石龛窟,建于明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洞外一龛,洞内石壁浮雕罗汉佛像二十尊,头部均被砸掉,另有一尊脚踏莲花的观音,有一定的石刻艺术。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潮音洞口俯视盱江,可见盱江水中有一状如盘珠的巨石,正好与潮音洞口相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在潮音洞内可听到盱江中巨石下发出涨潮与退潮之声,其声如海潮之涨落,故名“潮音洞”。当地传说“打出潮音洞,修起万年桥”,万年桥的石头即来源于此洞。万年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潮音洞亦成于同时。潮音洞内呈长方形,宽10米,深20余米,空气清新,气候…[详细]
麻姑山石刻
  山石刻(含一勺之多、月泉、玉练双飞)位于江西南城县,石刻时代为明、清。原名仙都观邓真人墓及石刻造象等,观、墓、造象已毁,现存“一勺之多”、“月泉”、“玉练双飞”。为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属武夷山系军峰山之余脉,海拔不到一千米。相传唐代邓紫阳真人在-山习道修练,道士相争来此讲学,名流贵赫往来不绝,成为东南一带道教中心。秦时,大学者华子岗遨游万里来到麻沅著书,华子岗有他藏书的石室。南宋诗人谢灵运曾慕名而来,看到了华子岗留下了不少赞美-山的诗篇。悬崖上的碑额、摩崖造像和雕刻工艺,达到了非常精妙的地步。晋时,大医学士葛洪炼丹登临-山,称赞“神功泉”是他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少有的…[详细]
陆象山墓
  陆象山墓,位于金溪县陆坊乡陆坊村青田桥旁的东山岭上。始建于南宋,后历经各代修建,占地面积60平方米。1957年省政府批准陆墓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绍熙四年(1193),陆九渊逝世后即归葬其家乡陆坊村青田桥旁的东山岭上。墓葬三面环山,前面开阔,松竹掩映,幽静落寞。级级石阶,层层平台,圆形坟冢,椅形护栏,都是用山下青田溪里的鹅卵石砌成,大体是宋时旧物原貌。墓为圆锥形石砌结构,墓基用宽阔麻石石板筑砌,占地面积60平方米。明嘉靖年间(1522-1566),敕建神道碑,碑文为“崇尚真儒墓”。已佚。墓前有清乾隆年间刻高0.95米、宽0.56米的“宋儒文安公陆象山墓”碑以及民国时立的石碑,已是残缺不…[详细]
樟树一天门
  一天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入阁皂福地的门户。当年宋代理学家朱熹第一次登临阁皂山讲学曾在此停轿歇息。他看见两旁高山挺秀,古木参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感叹地说:“此真乃一‘天门’也!”嗣后,就捐钱在此建了一个石坊,并命名为“一天门”。现在的石坊,是清光绪二年,即1876年重建的。石坊全为绿豆石建造,呈门字形,高7.17米,宽4.3米。门上横额面南横书“一天门”,北面按唐高宗御赐封号,镌“三十三福地”五字。门上有柱联曰“漫没重新磨洗前朝还胜概,灵奇再辟指挥幽壑认玄关”。胜迹”,下联为“灵奇再辟指挥幽壑认玄关”,署款“本里邑学黄士元题”。…[详细]
太平观碑
  南唐建清江县(现樟树市)时所立,也是建县以来现存唯一保存较好的千年古碑。碑坐落在樟树市区西南38千米昌傅镇太平街西北侧的蒙河北岸。青石质,通高4.07米,碑平面圆顶方足,高3.75米,宽1.25米,厚0.31米。顶端雕刻披云纹装饰,两侧起凸棱3道,额中开1圆孔,孔径0.10米。石龟为座,体形丰盈,造型庄重沉稳;刀法粗犷、简炼,碑铭为南唐礼部侍郎江文蔚创修太平观序,凡1200百余字。字大如卵,阴文,勒石甚精,书体端庄,笔力雄健,因历年风雨侵蚀,字迹湮灭,可见者无几。太平观碑是研究南唐时期碑碣造型、雕刻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1957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太平观碑”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下清规石刻
  唐怀海禅师从马祖道一受业,后居奉新百丈寺,传授禅宗寺院共守的规则《丛林清规》,叫做禅门规式,世称《百丈清规》,为禅宗寺院的僧职制度、仪式等作出规定。设置十务,分司各事;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参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百丈清规》至宋初就已失传。以后各寺都有各自的清规,内容不尽相同。到1338年,德辉禅师参照唐宋诸家清规,依托百丈之名,撰成《敕修百丈清规》,即今传的《百丈清规》,八卷。全书共九章:一祝、二报恩、三报本、四尊祖、五主持、六两序、七大众、八书腊、九法器。各章对寺院僧团的上下组织体制、宗教活动、日常生活等有较详细的规定。《百丈清规》的意义在于,一…[详细]
宜丰太子塔
  宜丰太子塔为唐肃宗第十四子李僖墓塔,属江西省重点文保单位。太子塔原坐落在逍遥山的金钱山麓,是一座亭阁式僧释墓塔。唐肃宗第14子李僖随南阳慧忠国师出家,后居逍遥山。逝后真身葬于此,是一座亭阁式墓塔。约建成公元9世纪初,用花岗石雕琢叠砌。塔高4.5米,平面四方形,塔座为双层须弥座。塔座、塔身、塔刹均刻有罗汉像。1957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塔已倾斜,省文化局曾拨款修整。1966年“文革”开始时遭破坏。1983年省文化局拨款5000元修复,并搬迁重建于县城南郊翰峰山腰(南屏公园)。…[详细]
古南塔
  古南塔俗称马缆塔。在吉安市古南镇四龙桥以西。据《庐陵县志》云:“古南塔寺,在水府庙之南。有塔,塔顶有赤乌纪年,砌砖亦作赤乌字。”据传吉字城拟一木排由下各设一桩(即南面古南塔,东北面文峰塔),以免河水上涨。塔9层,高28米,耸立关赣江西岸。为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创建。从形制上看,今塔为元代所建景点位置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古南镇四龙桥以西…[详细]
青原山净居寺
  青原山位于老县城(今吉安市)东南9公里,赣江之东。属嵩华山脉,海拔116米。汉代张道陵(张天师)封天下三百六十五座名山,青原山为其中之一。佛教自古便人“天上云居”之说。诗人杨万里赞它是:“山川江西第景”。山上的潭泉溪峡共35处。有游喷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叠、飞龙潭等泉,攀天岳、芙蓉、翠屏、鹧鸪、西华、华盖等奇峰,还有试剑、石漱、青峡、坠字石、剑台、滴水崖、飞云石等名胜,处处留下古人兴吟咏的手笔诗章。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篆书“祖关”二字,刻石碑嵌在进净居寺山门之首。山门镶有文天祥手书“青原山”三字。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亲笔长诗《游青原次韵周元翁》,后人把它分刻在八通石碑上,分嵌大雄宝…[详细]
井冈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旧址
  井冈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旧址位于井冈山,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位于茨坪店上村,毗邻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经过在湘、粤、赣三省边界的艰苦转战,于1928年4月下旬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开始,红四军军部先后设在原宁冈县的砻市和茅坪村的洋桥湖,同年夏,军部迁来井冈山茨坪村李神龙家办公。此后,军部领导便经常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和部署作战计划,成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朱德、陈毅同志主要负责军部的日常工作,他们常在军部居住,此屋中间的厅堂是军委召开干部会议的场所,右间是朱德…[详细]
毛泽东宣布“三项纪律”地点——雷打石
  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宣布了“三项纪律”,次年又在遂川宣布了“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我们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纪律为保障,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一往无前,取得辉煌胜利。在江西荆竹山,有一个叫作“雷打石”的地方。这里就是当年毛主席立规矩的地方。10月24日,秋高气爽。毛泽东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准备向井冈山中心进发的数百名工农革命军战士讲话,要求大家与山上的群众和队伍搞好关系,随后正式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详细]
杨士奇墓
  杨士奇墓:位于上田镇杏岭村北山坡上,座西朝东,占地约7.5亩。墓封土高2.5米,直径10米。墓前两边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石旗杆。石像前有石牌坊,牌坊前有华表,华表前有碑亭,亭内有明英宗御祭文。墓后竖有“盟碑”,正面楷书:“呜呼!太师杨文贞之墓。”背面为其生平简介。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泰和澄江镇人。明初建文,经举荐入翰林充编修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十五年(1417)进翰林学士,后改左春坊大学士、洪熙元年(1425).升礼部诗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遇事谨慎稳重,知人善任,终年80岁,赠太师,谥文贞。…[详细]
本觉寺塔
  本觉寺塔位江西省吉安县永和乡窑岭曾家南西端,唐开元年间建,塔高36米,砖木结构,八面九层,第一至第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拾级而上。1984年省拨款整修,塔顶发现铜钱、佛像,佐证建塔年代无误。1957年7月1日,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收入《中国名胜辞典》。传说,本觉寺塔是一座“飞来塔”,很久以前从西昌飞抵。古时庐陵县治设今泰和县西昌。本觉寺塔原是西昌的一座宝塔。后因县治迁今吉安,西昌日趋冷清,此塔闲来无事便参禅--,吸纳了天地灵气之后,竟然长出一对隐形巨翅,每当雷雨交加之夜就能腾空起飞。有天夜里,它趁雷雨大作腾空飞落赣江之畔的永和白沙村二王庙旁。当得知此非庐陵县治新址后,便伺机飞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