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却金亭碑
  却金亭碑位于今广东省东莞城区光明路与教场街交叉的街角处,却金亭碑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根据碑文的记载,当时广东一带有些地方对外通商秩序混乱,贿赂和乱罚问题严重,甚至还有对外商拉差、劳役的现象。兼管口岸的番禺县尹李恺上任后,对外商“不封舟者,不抽盘,责令其自报数而验之。无额取,严禁人役,勿得骚扰。”外商非常感激他,由暹罗商人奈治鸦看邀集外商,筹得一百两白银,送给李恺,李恺坚决不受。奈治鸦看无法将银子退回给外商,就到广州找到李恺的上司,请求将这笔钱建个亭子,以表彰李恺的廉政。得到批准后,奈治鸦看便在当时东莞最热闹、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演武场筑亭、建坊、立碑、挂匾,名却金亭,碑即…[详细]
紫花岗摩崖石刻
  紫花岗摩崖石刻位于台山市广海镇紫花岗。“海永无波”四字刻于高8米、阔9米的花岗岩石斜面,字高3米、宽2.2米,直书两行,双钩楷书,字迹清晰,笔力雄浑。是明代钦差总督张通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在广海大胜倭寇后书,巡视海道副使徐海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刻此记功。此外,在“海永无波”石刻前面南侧约50米处大石上刻有“波恬万顷”四字,字高0.9米、阔0.75米,阴刻楷书,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新宁县同守尤诗英和知县熊文华至此观光而刻。1989年台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迴曲折,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傭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详细]
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由陈少白自行设计。故居分两处,隔河相望,以自桥连为一体。桥的一边是白园,另一边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1931年落成,占地面积两亩许。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1991年春,外海镇政府拨出巨款?对白园和园内的莎萝坪、粥锅亭、瞻云台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内的亚字楼等都一一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居内设立陈少白事迹陈列馆,陈列大量名人字画及历史文物。使故居还其原貌,焕发青春。1995年5月,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交通:…[详细]
开平风采堂
  开平风采堂位于开平市风采中学校园内,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5364平方米。1906年动工,历时八年建成。风采堂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艺术特色,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瑰丽雄伟、别具一格。开平最著名的古祠堂,是中国的建筑工匠参照西洋建筑的式样自行设计建造的,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产物。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民国3年(1914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北宋名臣余靖而修建的,由风采堂和风采楼两个主体建筑物组成,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5364平方米。它的结构形式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结构…[详细]
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是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其故居位于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园墩子下芳塘子,由谢晋元曾祖父在清代咸丰年间建造。房屋坐西向东,为沙灰瓦木结构、三幢合面两门楼平房,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两座大门分别命名为“儒林第”和“荆树居”。为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蕉岭县政府于1998年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整修后批准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谢晋元故居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华裔子孙及国际友人前来参观。石寨土楼亦称方楼,坐落在北礤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间,为当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整座建筑为土木…[详细]
陈垣故居
  陈垣故居位于新会县棠下镇石头村坑塘。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前有晒地,后有山岗。是一座砖木结构平房,一厅四房,有天井和伙房、杂物房。建筑面积124平方米。陈垣(1880━1971年),字授庵,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十四岁中秀才。后入博济医学院学习,曾与友人创办光华医学校、《时事画报》、《震旦日报》。1912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次年定居北京。致力教育和著述。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有《史讳举例》、《元西域人华化教》、《通鉴胡注表微》等著作传世。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详细]
陈兰彬故居
  陈兰彬故居,座落于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二进砖木四合院式结构,面积420平方米。陈兰彬故居为接待-及会客之所,群众称为“官厅”。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吴川市近年对故居进行了局部修复,并在四合院外广场上建起一陈兰彬在美国白宫拜会美国总统伯查德·海斯的铜像。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1940年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根据中共前线东江特委的指示,挺进东莞大岭山地区,开辟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该旧址是东江纵队主要领导人指挥东宝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机关所在地,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旧址于1978年5月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详细]
冯达飞故居
  冯达飞故居位于连州市东陂镇豆地坪(现名达飞巷)。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砖木结构平房,三开间,硬山顶。面宽10.24米,进深14米,高7.5米。大门与大厅之间辟天井,左右是厢房,大厅中悬挂1950年连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光荣之家”横匾。冯达飞(1899~1941年),连县东陂(今属连州市)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学生,曾留学苏联。1929年回国后到广西工作,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二纵队司令,湘赣军区红军四分校校长,红八军代理军长等职。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凌十八故居
  凌十八故居位于信宜市钱排镇北内塘坳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土木结构,为面宽5间的四合院式建筑。正厅有屏幅一块,上 书“安德堂”三个大字,两边配联:“安分心常乐,德深意少忧”。有人说是凌十八手笔;也有人说是凌十八的父亲凌玉超所写。凌十八(1819━1852年),名才锦,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太平天国拜上帝会首领,出生于此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冬,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加入洪秀全、冯云山组织的拜上帝会,1848年春回到信宜以大寮为根据地组织拜上帝会,秘密制作红衣赤帜,会众很快发展到数千人。凌十八卖掉房产,铸造军械。道光三十年(1850年)7月率众在前排大寮祭旗起义。8月29日击溃了信宜县进犯官兵。…[详细]
尢列故居
  尢列故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于南方的一个秘密据点,位于广东顺德杏坛镇北水村。尤列故居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占地351平方米二进三间布局的砖木结构居民建筑,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尢家大宅始建于1837年,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以前尤家大宅占地几十亩,有新旧两个花园。1895年尤列与陆皓东、周昭岳等人回北水创办兴利蚕种公司,以经营优良蚕种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串联活动。孙中山多次在此议事,并为书问榜兴利在我,利归于农,陆皓东也在此绘出青天白日旗的初样。据当地老人介绍,孙中山、尤列等人在这里还差点出了事,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尤列与孙中山等人正…[详细]
张弼士故居
  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距大埔县城17公里。是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云禄第。“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整座建筑坐东向西、土木结构、粗犷严谨、堂皇大观,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也是一座美伦美奂的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代表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的中国革丽建筑。整栋建筑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庭院或花园,一概气派非凡。屋内也珍藏许多稀奇的瓷器、雕像、雕刻、挂毯、刺绣及古董。对街五栋蓝屋,原为和主…[详细]
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
  赤坎骑楼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开平赤坎镇的骑楼相当有规模,这些成规模连片的骑楼和一座座中西合璧骑楼门面共有600多座延绵3公里,距今有350年历史,是上世纪初建成的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旧城,建筑风格有哥特式、古罗马券廊式、巴洛克式、伊斯兰式和中国传统式。如今这里的骑楼一条街已经成为为赤坎影视城,即是一个开放式的影视城,也是当地人居住的地方和通行的一条街,市井生活全部呈现在这条街上。2002年7月17日,…[详细]
梅家大院(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
  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台山市端芬镇“一里三桥”的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由于当地梅姓股东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称,现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型却各异,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个大院…[详细]
竹岗外国人公墓
  竹岗外国人公墓建在深井村竹岗山(俗称马鞍山或番鬼)山腰。岗上翠竹丛生,郁郁葱葱,在青枝绿叶掩映下的数十亩山地上,错落地竖着大小不等、各种文字的墓碑数十块。可惜大多数被移走毁掉。目前尚存十余块。竹岗外国人公墓,-战争前后,长洲、深井一带,水深广阔,逐渐成为商贾云集、船舶如蚁、显赫一时的贸易口岸。竹岗外国人公墓安葬着因疾病和意外而死于广州的来华商人和政府官员。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雅书院旧址
  广雅书院旧址位于广州市西村西增路。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以城西源头乡为院址,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筹建,清光绪十四年建成。同年6月开学,招收广东、广西两省的贡生、监生各100名。集中住宿,学制3年。广雅书院坐北向南,四周设有护院河,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在中轴线上有院门、山长楼、礼堂、无邪堂、冠冕楼;两侧设东斋和西斋,分别为学生住宿用;还有清佳堂、岭南祠、莲韬馆等。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废书院后,广雅书院改为两广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又改为两广高等学堂。民国后改为省立第一中学。民国24年(1935年)改为广雅中学。由于数历兵燹,大部分建筑皆被破坏,现只保留山长楼和冠冕楼。濂溪…[详细]
涵碧楼
  涵碧楼始建于一九二二年,是潮州西湖公园里一座二层小楼。她因背依青山,前临碧绿的湖水而被美誉为涵碧楼。她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一段又一段不解之缘,承载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一九二五年二月,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发动了第一次东征,东征军攻占潮州城后,周恩来同志将黄埔军校校军办事处设在涵碧楼。周恩来于涵碧楼展开工作,东征军在潮州停留14天,涵碧楼自此与周恩来的英名连在一起。同年,第二次东征时,涵碧楼又成为东征军首脑蒋介石、周恩来、罗茄觉夫(苏联顾问)、何应钦等指挥战斗的地方。当潮安各界于西湖庆祝第二次东征胜利时,东征军首脑于涵碧楼接见潮安各界代表。东征中于潮州设立黄埔军校第一所…[详细]
简氏别墅
  简氏别墅位于佛山城区臣总里。建于民初,是著名华侨商人简照南兴建的别墅。有门楼、主楼、后楼、西楼、储物楼、花园等建筑,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建筑物以仿西洋式又中西合璧特征,以钢筋混凝土构筑。主楼高二层,为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首层为中央大厅,两侧厢房,地面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砖砌成图案,窗是磨砂的刻花彩色玻璃,图案是中国仕女、玉兰和花鸟,典型的中国气派。楼梯全用柚木,栏杆却是西洋式,二楼楼面铺水泥做的花阶砖,还装了天花板,具有明显的西洋风格。主楼和后楼以天桥相连接,便于交通,和主楼不同的是后楼的外墙全用一色水磨青砖,仿清代当地宅第的建筑。窗使用当地常见的砖雕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详细]
邓演达故居(邓演达故居纪念馆)
  邓演达纪念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三栋镇鹿颈村,总用地52.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1.8公顷,核心区用地12.9公顷。邓演达纪念园由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城区委、区政府共同建造。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分两期建设。现一期基本建设完成。第一期的主要项目包括邓演达陈列馆、农工广场、黄埔广场、立志壁、牌坊、故居、两亭(萨波塞亭、愚园坊亭)、双桥(武昌桥、保定桥)等邓演达生前革命经历中的重要场景。整个园区为一心、一轴、三区的布局结构。一心,指邓演达故居、邓演达陈列馆和演达学校为中心的邓演达纪念园核心区。建有陈列馆、励志壁、双桥等,其中邓演达陈列馆用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平方米,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