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馆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馆篇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介绍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前称晚晴园,是同盟会南洋支部旧址,保存了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时的许多重要史料。  晚晴园原由一位张姓富商修建,供同盟会南洋支部使用。孙中山从1905年开始,数次访问新加坡,把此地做为中国同盟会南洋支部的活动据点。1966年3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将几度易手的晚明园整修后重新开放,供人凭吊一代伟人孙中山。  纪念馆的正面,摆放着中山先生的座像。馆内展示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照片。入口旁边的小卖店,有中文、英文的说明书和纪念孙中山的明信片。另外,客人多时,还在二层播放录像。  在纪念馆内,孙中山睡过的铜床、用过的桌椅都按原来的式样陈列。馆中的图书馆、展览室收藏和展览有关新加坡历史的…[详细]
夏承焘旧居
  夏承焘旧居位于登选坊66号,由门屋、正屋、厢房组成合院式建筑,整体坐北朝南。门屋面阔五开间,为一层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屋面铺小青瓦。门屋明间为过道。前院有两厢,东厢改变更多。西厢为三间一层硬山顶木构建筑。正屋为五间一层木构硬山顶建筑,层高高于门屋,带前廊,明间进深七柱十三檩,屋面铺小青瓦。后院有两厢,西厢为后建。东厢为民国样式厢房,三间二层带前廊,明间后带楼梯通二楼,二楼立面做有百页栏杆,栏杆上设格子窗。青瓦屋面,硬山顶。夏承焘旧居为二进合院式晚清木构建筑,为我国一代词学宗师少年时期生活居住处,具有较高的价值。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字瞿髯,别号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著名…[详细]
龚自珍纪念馆
  龚自珍纪念馆位于杭州城东马坡巷6号小采园内,占地六百多平方米,1990年开馆。龚自珍,名巩柞,字瑟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龚自珍纪念馆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为清代桐乡人汪维所建“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出生于马坡(婆)巷。龚自珍(1792-1841),道光九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学务博览,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革图强,“以朝章国政世情民隐为质干”,“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龚自珍虽自…[详细]
王昶纪念馆
  王昶纪念馆馆舍是一幢二层楼房,走进庭院,是满眼苍翠的树木和艳丽的花卉以及一种书香门第的宁静。底楼门廊正中,挂着黑底鎏金的“三泖渔庄”匾额,门前廊柱上,有王昶同好友钱大昕题、现邑人钟则钧手书的一联:文章真到欧曾垒,经书还传郑服衣。意思是王昶的文章已达到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巩的境界,王昶在经学上继承了东汉经学家郑玄、服虔的衣钵。进门庭正中央是王昶的半身铜塑像,两侧墙上挂满了有关王昶的介绍、王昶手迹等镜框。左厢房是“经训堂”,右厢房是春融堂、郑学斋;楼上第一间是王昶、钱大昕、刘墉三位好友共同研究文学、谈文论经的塑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中间是王昶的卧室,素被旧床,质朴无华,折射出王昶为官的清廉、淡泊…[详细]
孙冶方故居
  孙冶方纪念馆位于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玉祁礼社街121号,为缅怀、学习孙冶方,1997年7月,玉祁镇党委、镇政府在文昌公园内筹建了孙冶方纪念馆,馆名由杨尚昆题写。2008年孙冶方诞辰100周年时,玉祁镇党委、镇政府对礼社孙冶方故居(孙冶方养女李昭不同意此认定)进行了修缮,并将孙冶方纪念馆搬迁至故居内。故居房屋为清代晚期建筑,前后五进,坐北朝南,临街而建,系砖木结构。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无锡玉祁礼社村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15岁投身学生、工人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共无锡支部第一任书记。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详细]
“四.八”烈士纪念馆
   介 绍: “四.八”烈士纪念馆位于兴县城南50公里的庄上村,亦称王若飞纪念馆。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叶挺、黄齐生等13人乘飞机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迷失方向失事遇难。飞机失事当天,当地百姓曾听到飞机声,由于黑茶山山高林深,方圆15里内无人烟,第二天村民上山打柴才发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笔为烈士题词撰文,毛泽东题写:“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荣。”晋绥各界15000人参加了追悼会。“四.八”烈士遇难原址有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5位烈士及随员的石刻灵位13块,石碑2通,记载烈士简历和遇难经过。山下建有“四.八”烈士纪念馆,院内正北大厅五间,东西各有配房三间,南为牌楼型大…[详细]
顾毓琇故居
  顾毓琇纪念馆位于无锡市学前街3号。顾毓琇纪念馆是在顾毓琇故居(原顾家“宝善堂”)的原址上设立起来的。顾毓琇故居的建筑是根据江南民居特色修复保护的。修复后的故居总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共五开间四进。第一进为序厅和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第二进为顾毓琇先生的学术成就陈列;第三进为顾毓琇先生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介绍;第四进为纪念馆的资料研究室。顾毓琇故居为顾毓琇祖上顾鸿逵于清朝嘉庆年间(1808)建造,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在这座故居中,诞生了顾毓琦(德国汉堡大学博士)、顾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瑔(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顾毓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顾毓瑞(台湾文化大学博…[详细]
外桐坞村朱德纪念馆
  外桐坞村。是国家3A级新农村景区,全村有161户,是西湖龙井主产区中心区块,茶叶产业是村民经济的主体收入来源之一。村内聚集了国际知名画家闵庚灿、中国美院艺术学院院长黄俊、国画系袁进华、雕塑系沈烈毅、植物栽培大师潘锐等60多位名家艺术大师,是一个集艺术旅游、品茶养生、艺术品展示拍卖、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外桐坞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百佳示范村”“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明村”“省特色旅游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卫生村”“杭州市模范集体”(村委会)等荣誉称号。1954——1966年期间,全国人大朱德委员长曾来过外…[详细]
苏丹登基银禧纪念馆
  文莱是一个“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穆斯林君主国”。文莱宪法规定,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全部最高行政权力和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也是宗教领袖。全国设宗教、枢密、内阁、立法和世袭等5个委员会(1984年独立后,-会停止运作,内阁委员会改为内阁政府),协助苏丹理政。苏丹登基银禧纪念馆也称苏丹纪念馆,是1992年文莱为了庆祝苏丹登基25周年银禧纪念而兴建的。纪念馆位于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中心,是经对原温斯顿丘吉尔纪念堂(Winston Churchill Memorial Building)修改、扩建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苏丹纪念馆内展出的物品主要是苏丹陛下以及皇室成员在重要庆典活动上,使用过的物品,…[详细]
高攀龙纪念馆
  高攀龙纪念馆位于金城湾高攀龙隐居读书处——可楼遗址附近。围绕纪念馆建造了融古代和现代两大文化景区的水居苑,建有五可楼、高攀龙石膏像、高子书画碑廊、高子生平文化墙、高子纪念碑、月坡台、景逸轩、云从阁、高风水榭等10余处景观节点,使整个水居苑成了蠡湖一处新的文化景点。高攀龙纪念馆设在五可楼内,馆内展示了的高攀龙的诗歌、楹联等作品以及珍贵的实物。高攀龙(1562-1626),无锡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弹劾-上疏被贬,辞官归里,他和顾宪成重建东林书院,传播理学,聚众讲学,评议朝政,倡导改革,同为东林学子的领袖,时称“顾高”。高攀龙削职为民期间,曾隐居蠡…[详细]
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南江县桃园镇北七公里铁炉坝村,2003年12月被巴中市人民0公布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类文物保护单位,是光雾山重要的旅游景点。巴山游击队是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前组建的一支留守川陕革0据地的正规武装力量。自1935年2月至1940年春,这支队伍在刘子才、赵明恩等的领导下,活动在以南江县桃园为中心的茫茫林海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5年之久。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由厘金局遗址、广场、主题雕塑、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史迹陈列馆、巴山游击队赵明恩烈士墓、绿化带七个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7300多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230多平方米,设计为“指挥部原…[详细]
墨尔本战争纪念馆
  墨尔本战争纪念馆又称为忠烈祠或圣者纪念馆,位于墨尔本的圣凯达路,建立于1934年,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国捐驱的维多利亚州战士,现在它被用作悼念所有为国家牺牲的澳州人的战争纪念馆。墨尔本战争纪念馆是澳洲最大战争纪念建筑,四周被树木包围着,充满着古希腊风格,正面浮雕上有着古希腊神话中的和平女神的图案。纪念馆的右侧有一个高耸的纪念塔,塔的下方有一个火盆燃烧着熊熊火焰,应该纪念英雄的圣火。纪念馆大约有五层,每一层都有通向外面的观景平台,而倚着平台的石栏,可以远眺四面的远景。馆内收藏有二战的纪念文物及战士的勋章,以此来表示对牺牲战士的怀念和尊敬。每年4月25日的澳纽军团日和11月11日的休战纪念日都…[详细]
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纪念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位于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苍溪塔山湾主渡口红军渡。2001年,红军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红军渡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精品之一。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的建设得到了中宣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委、省政府、广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在2007年春节前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事项由五个厅构成。主题馆分别是序厅、长征前夕、激战嘉陵、挥师长征、苏区奉献、将帅风采。附属厅建有贵宾休息厅和多功能厅,多功能厅可容纳100人,能召开小型会议,进行声光电立体效果放映。如今留下…[详细]
余江血防纪念馆(送瘟神纪念馆)
  余江血防纪念馆是1978年10月由余江县委、县政府兴建,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国血防的一面旗帜——余江血防纪念馆。据《余江县血防志》记载:“血吸虫病在余江流行时间可能有三、四百年,而严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仅解放前30年间,全疫区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的达29000人,毁灭村庄42个”。新中国诞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螺运动,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斗,1958年取得了抗击血吸虫病的伟大胜利,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详细]
义乌戚继光纪念馆
  坐落在义乌市南约20公里的赤岸镇乔亭村。这里地形独特,北面低山,状如巨蟹,两只蟹钳前伸合拢,形成一块低谷,谷地林深树茂,极为幽静。南面低山,山体浑圆,起伏有致。就在两山之谷中,一座气势宏伟的两檐城楼“凯旋楼”岿然耸立。城楼两侧延伸出一座“长城”,顺势蜿蜒,宛如苍龙下山。站在烽火台上,依着女儿墙远眺北面蟹钳形山,那巨大的蟹钳成剑拔弩张之势,令人浮想联翩。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九月,到义乌南乡招募了3000义乌兵加以训练,成为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令倭寇闻风丧胆。嘉靖40年赴台州抗倭,先后九战九捷,擒斩倭寇5400余人。接着闽中告急,戚继光又率义乌兵击横屿、捣牛田、追…[详细]
吉安烈士纪念馆
  吉安县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从五·四运动以来到党的创建时期、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牺牲的吉安县籍烈士专题性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吉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1978年兴建,1980年7月对外开放,2009年经维修改造,重新陈列布展后,对外免费开放。纪念馆坐北朝南,四周石栅围廊,区域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其中陈列馆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设序厅、纪念厅和9个展室。410多米长的展线陈列着罗石冰、曾延生、梁一清、赖经邦、胡海等143位吉安县籍有代表性的革命烈士的遗像、简历,历史照片。陈列烈士遗物、革命文物等1000多幅…[详细]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
  以色列犹太大-纪念馆坐落于耶路撒冷,设立于1953年,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犹太人大-纪念馆。纪念馆的名字源于圣经,外形为棱柱体的三角形结构,墙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大部分位于地下。纪念馆占地4000平方米,为全球最大的大-博物馆,由纪念堂、历史博物馆、画廊、名字堂、档案馆、犹太教堂和教育中心组成。纪念馆共有十间展厅,中心由一条长廊构成,分别通往十间展厅,每个展厅展览大-历史的不同部分,展品相当丰富,其中还有全球大-幸存者、博物馆及纪念碑赠送的280个艺术品。纪念馆内约有2500项大-受害者及幸存者的个人简介和物品,如大-幸存者赠送的大-的艺术品和信件。馆内的图片、视频、背景音乐、遇难者留下来的各种…[详细]
苏州南社纪念馆
  南社纪念馆位于苏州山塘街张国维祠内,2009年11月13日是“南社百年”纪念日,坐落在苏州山塘街张国维祠内的“中国南社纪念馆”在13日这个好日子里开馆。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团体,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提倡民族气节,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南社纪念馆的修复工程在保留原有古建筑为主轴的基础上,增设门厅、楼亭和西大厅,从而形成“两路三进”的基本格局。门厅前按照老照片恢复四立柱的“泽陂东南”石牌坊。修复后的南社纪念馆规划用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详细]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是上海市第一家综合性区级陈列馆,以陈列展示革命史料为主,并负责收集研究闸北地方革命史料和管理闸北地方文物及革命遗迹。陈列馆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展示面积约670平方米,分为中心展区、分中心展区及一个多功能厅。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丰碑、党史辉煌”,主要展示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央局机关由广州迁往闸北“三曾里”办公史料;分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记忆、红色闸北”,主要展示中共在闸北领导与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史料。馆内共展有历史资料图片500多张、复制展品90多件。展馆采用了动态场景再现与缩微模型、电子翻书、动态地图、电子手掌投影等新颖表现手段。 地址…[详细]
老舍纪念馆
  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