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济宁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济宁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漆女城遗址
  俗称七女城。即春秋邾国漆邑,后属鲁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邾庶其以漆、闾邱来奔”。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三鲁漆室女》记鲁穆公时漆室女之事迹,后称该地为漆女城。《水经注》记其地为漆乡。清光绪十八年版《邹县志》记其他曾出土7个铜鼎,一个小鼎上刻有“永宅用” 3字。据此考察漆女城在东周时期,应有大型贵族墓葬存在。遗址位于邹城市城西4公里处,是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主兼及周至汉代文化的遗址。遗址高出周围农田2至3米,为一台形高地,并由东北向西南部呈斜坡状,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土质多为黑灰色,古文化堆积厚度3米左右。地表散布东周鬲足、盆沿、豆柄和汉卷云纹瓦当、绳纹板瓦、陶瓮…[详细]
西桑园遗址
  西桑园遗址位于小孟镇西桑园村西约200米处的一片高台地上,中间有一古沟。197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4万平方米。为北辛文化遗址。1990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文化堆积厚约2.5米,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器物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器型主要有鼎、钵、小口鼓腹壶、支座等。西桑园遗址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亢父故城址
  亢父故城址位于济宁市郊区南张乡南张村,年代为秦汉。1992年6月12日,亢父故城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峄山摩崖石刻群
  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东南10公里处峄山上,现存300余处,其中,摩崖石刻有两处,分别位于五华峰和妖精洞,五华峰刻经位于“光风霁月”石上,向阳面刻《文殊般若经》,刻面纵2.13米,横3.65米,竖刻--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由于风化剥蚀严重,现存79字。刻于北齐年间。妖精洞石刻位于山阳“妖精洞”西侧乌龙石上,刻面竖高约4.0米,宽约2.65米,面积约为10.6平方米。有--七行,十四字,字径约20-30厘米,内容为《文殊般若经》。--前有题名一行,十一字。由于刻石下部风化剥落,少量--已残毁。刻于北齐武平年间(570-576年)。此外,峄山现存隋唐至明清时期,名人…[详细]
嘉祥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嘉祥县城南8.2公里的林木葱茏的青山西侧,是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占地约6000平方米。惠济公庙原名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现青山东有东、西焦城村,有古焦王城遗址。焦王祠始建年代无考。据元东昌教授赵衡正《重修惠济公庙碑记》记载:“庙左有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碑,碑毁无考,右立晋永安颂,文字剥落难辨……”。1102年(宋崇宁元年)封焦王为宁应侯;1121年(宋宣和三年)改封为惠济公;次年,重修焦王祠,改称惠济公庙。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重修、扩建,始具现存规模。因祠庙位于青山…[详细]
慈孝兼完石坊
  慈孝兼完石坊座落在济宁中区翰林街南首,门楼式,全石结构,3层圆透高浮石坊,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旌表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敕建的“节孝坊”。第二层正中因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而得名。该坊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手法相结合,造型优美,内容丰富,做工精细,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慈孝兼完石坊座落在济宁中区翰林街南首,门楼式,全石结构,3层圆透高浮石坊,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旌表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敕建的“节孝坊”。第二层正中因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而得名。石坊三楹四柱,面阔8米,进深2.7米,高7米,正中一层飞檐,两侧楹各为两…[详细]
光善寺塔
  光善寺塔位于金乡县城区。光善寺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通高49米。此次修缮光善寺塔时出土的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经故宫博物院与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初步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六角形四级佛塔1座、舍利棺1座(分四部分)、大唐贞观《大般涅盘经》册1函、藏经幢1件、荷叶盖三足莲形盐器1件、茶碾1套、方体箩子1套、覆莲托盏1件、凤首执壶1件、梅花形杯4个、梅形盘1个、带盖八棱罐2个、十曲莲形碗1个、九曲莲形碗1个、莲形杯2件、提梁盖罐1个。这些文物均为银质锤揲成型,器表有明显的錾刻的阳纹,主体纹饰、佛经经名以及扉页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舍…[详细]
微山伏羲庙
  伏羲即太昊,死后葬于高平(今微山县两城刘庄村西)。背负峥嵘挺秀的凤凰山(亦称画卦山),怀抱碧波万顷的独山湖。陵后有六合泉、圣母泉等。湖光山色相映,环境幽雅秀丽。陵上为平面,建有伏曦圣祖庙,前有三圣殿,后有女娲殿,另有钟楼、鼓楼等。此庙建筑已无法考正。据《魏书,地形态》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恍水、千秋城、齐城、高平山,水雀山、伏曦庙等。”可见伏曦庙在两汉已有之,魏时作为名胜记载。历史上又曾多次修复,均有记载。如“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3年)年重修,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90年)再修。”现在的伏曦庙为明清时期保存的遗迹,现代曾加以维护,但规模不大。祭祀伏羲的庙会为每岁古历三月三日,…[详细]
重兴塔
  重兴塔,位于旧城北门内(今古塔住宅区内),为北宋初年始建的砖塔,塔前原有佛寺一所。康熙年间版《邹县志》载:“崇兴寺,原名法兴寺。元(后)至元间(1335至1340年)改名重兴寺”。明天启二年(1622年)残毁。“崇祯间知县黄应祥重修,复于寺之殿南建观音堂。有砖塔一座”。重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九层十檐,通高27.4米。最下层为木回廊,基座正北辟门,东、南、西三面置方形龛室。北门内有南北斜向砖阶,可登至2层南门外木廊,沿木廊外绕至西门入塔内,循旋砖阶逐级登至塔顶。每层檐下系砖雕斗拱,二层为重檐,挑檐斗拱为砖雕仿木结构,华拱出双抄。三至九层为单檐下砖雕仰莲承托。每层转角部位有砖砌半圆倚柱。四正面…[详细]
曾庙
  曾庙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23公里南武山南麓的曾子故里。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建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次年,又于庙右创建莱芜侯祠三间。明-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因庙制简陋,秦请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秦请重修,当年九月动工,年底竣工。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清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多次进行修…[详细]
济宁东大寺
  济宁东大寺位于越河街道小闸口上河西街4号,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之畔,依河而建,故俗称“顺河清真东大寺”。全寺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初具规模,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大兴营造,始具今日之规模。它与济宁西大寺、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街大寺并称全国五大古建清真寺,而尤其以济宁东大寺最为壮观。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大寺为标准的龙首式建筑群,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等四部分,中轴线两侧是南北讲堂、水房,碑廊等。大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面宽28米,进深40余米,最高点约30米,其建筑面积…[详细]
明鲁王朱檀墓
  明鲁王朱檀墓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0公里九龙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东、西分别与卧虎山、玉皇山邻近,南与朱雀山遥对。朱檀墓依山凿石开圹于地表以下26米。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2墓室均有双扉枢轴式石门,每扇重约2吨。墓室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2米,高5.5米。墓室规模宏大,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一座地下宫殿。朱檀棺椁位于后室正中,置砖雕棺床之上,棺椁系楠木所制,坚实厚重。朱檀身着龙袍,腰束玉带,头贯金簪,身铺19枚金币。墓内各类随葬品共2000多件,有冠服、琴棋书画、葬仪、家具等,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西夏侯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位于曲阜城东南9公里,西夏侯村西150米处。1957年被发现后,省、县文物部门做过几次清理。196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又进行复查和发掘。遗址面积300米×400米,耕土下即为文化层,厚约1.5米,出土陶器、石器等600余件。清理的11座墓葬中,同类随葬器物大、中、小型相互配置,以鼎、小鼎、小豆最为明显。该遗址代表着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互相衔接的发展阶段。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位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王因村南面的一片稍隆起的台地上,与周边平地高约1米。遗址东2公里为古老的泗河,遗址北侧有一条古河道。遗址中心部分面积为6万平方米,外缘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型的遗址。1975年秋至1978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此遗址共进行了7次发掘,揭露面积10180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899座,房址14座,灰坑423座。出土了大量石、陶、骨、玉、蚌、牙、角质器物,还有不少的动物遗骸等。王因遗址分为五层,二至四层为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层,第五层为北辛文化晚期地层。王因遗址墓葬全部出在大汶口文化地层中,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合葬和二次合葬占一定比例,侧身和曲肢葬为…[详细]
黄山十八罗汉汉洞造像
  黄山十八罗汉洞造像位于邹县城南26公里看庄乡夏铺村西的黄山南麓,是天然形成的一双孔洞穴。其中一孔朝东北方向深入,一孔朝东南方向延伸。洞穴幽深,远无尽头,或狭或宽、或高或低,狭窄处仅容只身,猫腰可进,宽敞处可容数十、百人,上有钟乳石自然为饰,下有珊瑚状石岩相映,形成绚丽多姿的天然奇观。造像十八罗汉雕凿在洞穴口石壁上。形态同中存异,异中见同,个个喜笑颜开,或笑中带忧,或喜中含愁,或欢中藏怒,或乐中存悲。雕像年代不一,早者雕于北宋年间,晚者系明、清时所雕。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曹氏墓群
  曹氏墓群位于嘉祥县梁宝寺镇石林村西,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墓葬。1985年4月17日,曹氏墓群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阚城遗址
  阚城遗址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十闸村西,年代为周、春秋,类别为古遗址。1986年3月8日,阚城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