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庙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庙宇篇

麻家堡关帝庙
  麻家堡关帝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吕梁市文水县南庄镇麻家堡村据庙内清代碑载,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年(1830)、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三十一年(1905)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过厅、正殿,两侧建有东西耳殿、东西碑廊、东西配殿、东西厢房、钟鼓楼。庙外南侧依中轴线建有戏台,与庙宇相对而立。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庙内现存清代重修碑10通。正殿内东西山墙、东西耳殿山墙及廊墙绘有工笔重彩、水墨连环人物壁画40㎡。正殿为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出廊构架,明间前出六檩歇…[详细]
归德府文庙
  归德府文庙,坐落在归德府古城内,中山东街路北,为祭孔圣地,又名孔庙,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商丘县志》记载,大殿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明弘治年间知州张玺重建为7间,后历代重修。原有大殿、棂星门、照壁、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西庑、启圣祠、教谕宅和训导宅。现仅存大成殿、明伦堂和泮池。1948年底和1949年初,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原二月会议曾在这里举行晚会。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赵会、刘信相继修葺。大成殿是归德府-、儒学届祭祀孔子的场所。现存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九脊十兽,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顶,单檐歇山,浮雕龙凤大脊,正中饰…[详细]
梅列正顺庙
  正顺庙位于三明市梅列区列西街1号。地处沙溪河畔西岸,列东大桥北侧,与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麒麟山公园和繁华的商业区相望。正顺庙为三明的历史博物馆,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三明地区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尤溪、永安、南平、将乐、德化等地都建有正顺庙,但此祖庙规模最大,总面积有745平方米,也最为有名。正顺庙坐北朝南,庙内遍种迎春、广玉兰、扶桑、丁香、柳、柏、樟、桂、竹等,姹紫嫣红,馨香袭人。…[详细]
潍坊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城隍庙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郑板桥又倡捐大修,并于庙前添建戏楼一座。庙设正殿、寝宫、两穿(侧)廊、两庑、过厅等。正殿内有城隍爷泥塑,悬郑板桥书“惟德是辅”大匾。正殿后是寝宫,有城隍爷木雕像,厢房内塑城隍奶奶卧像。正殿前为过厅和甬道,另有东西两穿廊及两庑,两庑内有传说中的十殿阎罗王等塑像。院内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烟行经记》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庙》碑,碑文皆为郑板桥书。城隍庙门前,东西各有中军亭(楼),亭外跨街有两座木牌坊(又称牌楼),上…[详细]
海丰城隍庙
  海丰县,历史悠久,以文物丰富而闻名于世,县城的城隍祖庙是其中之一。“0”城隍庙遭受严重破坏面目全非。经近几年来的重建修茸,如今焕然一新。海丰置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县之城池的兴建曾数易其址。海丰最先的县城是在城东的一里,土城,元至正末年废。其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陈规任知县,在城北(今彭湃医院)筑建城池,纵横各40丈。24年后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官任千户所的马贴木,奉都指挥花茂之命,重建新城。城高2丈,周围396丈,雉堞781处,辟4门,上有敌楼;城外环以池,深宽各1丈。辟4门,就是整座城兴建四大城门。城隍祖庙立于西门,谓一切皇旨、政令、旌表,俱由此门传入,又曰…[详细]
屏南文庙
  屏南文庙位于县衙右侧,北枕三台山,面对文笔峰,东邻双溪小学,西邻屏南县立中学。面宽约20米,深约75米,占地约1500平方米。前后七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文庙正前方为照壁,上 书--“万仞宫墙”;左右跨街为礼门、义路牌坊,坊外立下马碑。照壁对面为文庙的正门棂星门,左右原有兴贤、育才两石坊,今毁。棂星门内为泮池,半圆形,上有泮桥,桥头两侧原有二寝宫,今毁。过泮池为戟门,上悬乾隆御笔“与天地参”横匾,左右为碑廊。门内两侧为乡贤祠与名宦祠,天井卵石铺设,左廊庑供72贤,右廊庑供79贤孺。天井正面为大成殿,殿前露台环以石栏杆,前方台阶中建丹…[详细]
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
  巴赛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是人类为纪念太阳神和拯救人类的神---阿波罗而建成的圣所---阿波罗•埃皮鸠里(埃皮鸠里的意思是拯救人类的神)神庙,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坐落于荒无人烟的阿卡迪亚群峰之间。这里有人类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久远的科林斯式柱头。整座纪念性建筑物用大胆的建筑结构将古老的早期希腊建筑风格和明朗的陶立克风格结合在一起。遗址的阿波罗神庙区略呈方形,四周有墙。由神庙区东部偏南的大门进入圣地,有“之”字形大道沿山而上,可达于阿波罗神庙和露天剧场,此即古时所称之“圣路”,路两旁有希腊各邦为供神而兴建的“礼物库”、祭坛、纪念碑、柱廊等,包括从前6世纪到前2世纪的希腊…[详细]
漳浦文庙
  漳浦文庙(孔子庙)位于漳浦县城内,始建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内存有明、清的五方碑。1964年维修时,把木柱换为石柱,余基本上保留原貌。 漳浦文庙是1937年“漳浦事件”的旧址之一。 1937年2月起,0闽粤边特委和闽粤边红军为了国家存亡、民族大义,主动向-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主张。并于6月26达成政治协定,闽粤边红军改编为“保安独立大队”。1937年7月13日,闽粤边抗日红军下山接受点编,驻扎漳浦县城孔子庙(即文庙)。7月16日,-军157师背信弃义,在体育场埋伏重兵,借操…[详细]
宾阳炮龙老庙
  炮龙老庙是位于宾阳县卢圩镇的老城区中心一个庙宇,占地十几亩,是古代传统用来祭祀的地方。也是现今县城的各地的人每年正月十五到庙里进行祈福、祈求来年的丰收等活动地点。庙里供奉着财神,八仙等神仙神像。宾阳炮龙老庙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庙原名叫三皇庙。光绪13年重修。内设皇帝、神农、伏羲神像。由于各种原因,古色古香的老庙由原来的2000多平方米、变为仅剩200平方米的一间砖瓦建筑。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州城都舞炮龙,三皇庙因其历史长久,在民众心目中具有神圣的位置,故几百年来,宾州城南老城区的七八条街道的炮龙均汇集该庙进行“开光”,数量由七八条增至20多条。因此,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民众前来观看“开光…[详细]
宁玛派寺庙
  宁玛派寺庙,位于芦花乡沙板沟村塔于窝寨西北约2公里的高山上,寺庙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其周围僧侣住宅及活动场地共约10余亩。寺庙相传始建于公元八世纪前后,为白诺杂纳到嘉戎地区传教时涉足黑水所创,庙事活动频繁,尤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夕为鼎盛时期。据载,庙内所塑镀金犬菩萨、“阿尔振神十领本”(-佛祖)、“阿尔金八马”(莲花生佛)、“文波仇达”(白诺杂纳)等像竞高达二十余米,泥塑彩绘小菩萨计以千百.庙旁和尚住宅50余幢,晨昏钟声缭绕,终年香火不断。1935年因战斗,寺庙被烧毁。后又修复。德切朗寺信仰群众为原阴山八沟,即今云林寺、红岩、普尼、竹格都、四美、德石窝、沙板沟、谷汝等8个村,人口约…[详细]
芷江文庙
  芷江文庙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关和怎。文庙建筑颇具特色,尤以重檐间内外如意斗拱为省内所罕见。芷江文庙始建于明代中叶,清咸丰九年(1859)迁建于城北秀水书院附近。现在的文庙于清同治二年(1863)建成。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曾由一些机关学校占用,当地政府于1998年收回交县文管所管理。文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三进,占地1870平方米。第一进,中为通道,有东西两侧室,全封闭,硬山顶,盖小青瓦,原为官员、儒生休息议事之所。一进与正殿之间为青石坪,宽15.4米,长17.5米,春秋大祭为儒生列队拜祭。大殿前为八佾舞台,台前有二龙戏珠丹墀,宽1.67米,高1.2米,雕工精细,台前左右侧有青狮蹲…[详细]
双圣庙
  这是双圣庙内竖立的两块墓碑,碑高均为0.8米,宽约0.3米(1月5日摄)。福建省顺昌县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位于顺昌县城西北部的宝山主峰上发现了一处始建于元末明初时期的“孙悟空兄弟”合葬神墓。“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海内外华人熟悉的神话人物,而墓碑上的“通天大圣”却没有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出现过。据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考证,在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撰写的《西游记》杂剧里寻找到了“通天大圣”这一形象。王益民认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撰写小说《西游记》的过程中,为刻画突出人物个性的需要将齐天大圣的名号用到了通天大圣的头上,并将传说中的通天大圣兄弟姊妹所拥有的高超本领全部集中到了齐天大圣一个人…[详细]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月咡塘66号。乐山文庙始建于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6年),经历代迁徙,至明朝天顺8年(公元1464年)定于此。文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9.36平方米,现存古建筑为清朝康熙年间重建。1938年4月,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在月咡塘的乐山文庙办学,共产党员冯有申、陈尚文和曹诚一随之到乐山。省工委派侯方岳到乐山重建党组织时,与这三个党员接上组织关系。同年秋,建立武汉大学党支部,书记余明。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逐步建立理工学院党小组、文法学院党小组和女生党小组三个党小组;同年冬,因党员队伍扩大,支部改建为特别支部,下设三个支部,即将原有的三个党小组…[详细]
王公庙
  王公庙位于北山,北山又叫北辰山,位于同安之东北,距县城约12.5公里。北山王公庙也叫广利庙,或“忠惠尊王庙”,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兄弟兵变开闽的肇始地。当年这里是一片竹林,属于南安县管辖。唐代末年,社会动荡,群雄并起。黄巢起义时,安徽寿州人王绪也聚众起事,被人所败后率众涉险一路向东南进发,军令不得携老带幼,违者皆斩;又误信卜者之辞,谓“军中有王气”,害怕有人夺其军权,便将军中身材魁梧而有才略者尽皆斩杀,以立其威,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人人自危,军心不稳。军队行至福建南安这片竹林间,军正王潮偕其弟审圭阝、审知率众弟兄埋伏在竹林里,跃起擒杀了王绪,夺得兵权。王潮将剑插地,对剑拜曰:“拜而三升者,我以为主…[详细]
太康黉学(文庙)
  太康县黉学又称文庙,位于县城黉学街,座北向南,占地2400平方米。汉始建,隋唐因之,元末兵燹,明洪武三年知县王辰建。永乐二年,宣德二年,景泰年间,成化七年重修。弘治十三年建棂星门,弘治十六年修正殿,增建两庑三十六间,塑先贤像。崇祯十五年毁于兵火。清顺治五年知县田六善修大殿七间,建东西庑各五间,戟门、棂星门各三间。康熙元年增修东西庑各十间。原建有半池、棂星门、戟门、拜殿、大成殿、崇圣祠等,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棂星门内有崇德、育才牌坊两座。大成殿东西两侧各建庑十五间,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结构严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仅存拜殿和大成殿,均系清代重建。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详细]
封丘城隍庙
  封丘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北,县级重点保护单位。1983年,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创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县丞张宗海创建。弘治十一年(1498),知县袁仕重建。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郝国章重修,方亭1座,大门、二门各3间,城隍庙后殿二门上建楼,东西厢房各7间,后寝宫3间,东通锡印宫。 清顺治九年(1652),河决庙毁,知县余缙建后殿5间,邑人周维曰升等续建乐楼3间。清乾隆六年(1741),知县戴兆彳复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谢葆荣主宰封丘时重修大殿3间,拜殿3间,东西厢房各7间,二皂厅、三官庙、土地祠、罗祖庙3间、广生殿3间、火房3间。修补东屋6间,东楼4间亦补葺,…[详细]
拿拉央那神庙
  拉克施密-拿拉央那神庙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是印度最著名的寺庙之一。该神庙由德•威尔辛格(Vir Singh Deo)始建于1622年,1793年普里特维•辛格(Prithvi Singh)对其修缮。1933年至1939年间,由当时印度富有的比尔拉家族(Birla family)出资,重新建造了拉克施密-拿拉央那神庙,因此,这座神庙也称比尔拉神庙(Birla Temple),1939年建成之际,圣雄甘地曾亲自出席开幕仪式。拉克施密-拿拉央那神庙内供奉着吉祥天女拉克施密(Laksmi)以及她的丈夫拿拉央那Narayana(即毗湿奴神)。吉祥天女意译有大功德…[详细]
岳池文庙
  岳池文庙,亦名圣庙,根据《岳池县志》记载,旧址在沿南近西门路,北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由官府出资修建。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修;正德五年(1511年)迁东;明末毁于站火。清顺治十八年(1611年)治同前无异。康熙七年(1668年),岳池并广安,时仅存大成殿。康熙(六十年)(1721年)复置岳池县,次年(1722年)知县孙xx,雍正三年(1726年)知县孙汉威先后奉命重修,雍正八年(1730年)知县杨树烈,乾隆元年(1736年)知县吕宪曾,训导杨榆新,十六年(1751年)知县谢传正,十八年(1753年)知县黄克显等多次进行维修扩建,形成大成殿及东、西两庑与名宦乡贤两祠,乾隆五…[详细]
高淳关王庙
  南京郊县高淳有座关王庙,是江南地区惟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明、清两代都有维修,解放后为县人武部驻地。后当地政府复建,辟为高淳老街旅游景点之一。关王庙,又称关帝庙、武庙、关岳庙。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应天府丞冀绮召集高淳富商王粝七等人始建于高淳老街北拱极门内。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唐登隽倡议,在老街王家巷西侧重造,称关帝庙。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火,尽成焦土。同治七年(1868年)秋,全县七乡按田亩摊捐集资,在王家巷西侧关帝庙原址废墟上重建。重建的关王庙共九楹三阙,前为门楼,中为拜殿,后为正殿。其规模式廊,金碧辉煌,为…[详细]
郑州奶奶庙
  据历史资料记载:每年正月初一和十六,周围方圆百里成千上万百姓前往奶奶庙上香祭拜。奶奶庙,相传是为纪念“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一位皇后所建。楚庄王征服中原时,曾娶一位美貌善良的姑娘为妻,并立为皇后。楚国多为潮湿的气候,使皇后全身长满疥疮,腥臭难闻,因而失去了楚庄王的宠爱,被赶出了皇宫。皇后出宫后一路乞讨到中原故乡,在郑州西南郊一条深沟(即现在樱桃沟)里的土垌安顿下来,以吃野果饮泉水为生。后来她身上的疥疮慢慢有了好转,不仅痊愈,而且变得皮肤光洁,面色红润。后来传到楚庄王那里,楚庄王派人接她回宫,但她决意不回楚地,要在这里颐养天年。皇后去世后,皇后的遗体埋葬在庙内的供桌下,人们把她住过的垌起名为玉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