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察吾乎古墓群
  察吾乎沟口墓葬群也称为哈尔莫墩古墓。它位于和静县以西约30余公里的天山察吾乎沟口,属和静县北哈尔莫墩乡。该古墓群数量较大,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约二千余座墓葬,是新疆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密集,排列有序,规模大,石围墓、屈肢葬和带流彩陶器是其文化特征。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化内涵地域特征明显,被命名为“察吾乎文化”。时代除三号墓为东汉早期外,其余大都在公元前1000-前500年。“察吾乎”蒙古语意为“悬崖的沟”。察吾乎古墓群主要由1号—8号墓地组成,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特征鲜明、气势宏大。地表几无植被,为戈壁砾石地层。察吾乎沟口墓葬群在地面上的标志有三种:一种是用大卵石围成…[详细]
索伦惨案烈士墓
  历史的遗迹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平凡故事、一个时代的伟大传奇。在科右前旗索伦、在七烈士纪念碑前,1946年一幅为争取自由、解放、和平、幸福而浴血奋战的英雄画卷翩然展开,松涛阵阵唱出的是英雄的赞歌。1945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内蒙古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获得解放后,蒙古族人民的第一个迫切要求是,尽早实现期望已久的民族自治。在这种形势下,-同志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团结和带领内蒙古蒙古族、各族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开展内蒙古自治运动,于1947年5月1日在乌兰浩特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政府。然而,历史上蒙古族主要聚居的地域还没有统一为一个自治区,民众期望内蒙古的完全…[详细]
李淳风墓
  在岐山县城东北约六华里之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有一座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坟墓。李淳风祖籍岐州雍县(今陕西岐山)人,自幼聪慧好学,稍长,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而且很有胆识。贞观初年,援官仕郎,在太史局(相当今天的天文台)工作,0八年升为太史令(相当现在的天文台长),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历算家。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人们提起李淳风,有口皆碑。古时候的农业生产受到天气状况的很大制约。为了掌握主动权,人们就必须了解天气的变化。这就推动了我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由于李淳风有着深厚的天文学基础,以及他在工作上的便利,使他有很多观察和研究气象的机会。《乙已占》…[详细]
晋文公墓
  晋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与绛县交界的安屿镇的下村侧,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归国即位,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霸主。  晋献公墓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 晋文公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详细]
罗汉山古墓群
  在曲靖境内,除八塔古墓群之外,后来发现的最为壮观的古墓群在三宝(明代曲靖府城南城)的罗汉山梁堆墓群。这是位于曲陆高速公路与326国道之间的一座小山,茂密的云南松和四季的野花常年将它装点得生机勃勃。这里的古墓早在《新篡云南通志·卷八十二·金石考》引《曲靖地志》就有记载:“城外多高垒,皆曰梁王墓。城南罗汉山亦有八冢,真伪莫辨,前有人掘之,得金玉戈兵器皿之属。”这当中就说得很明白,不过只是数量上不准确,这里的梁堆墓不是八冢而是十二冢。密集地分布在这1.6平方公里的山顶。这片古墓群从通志记载上看,早在清代就有人盗过,而最近的一次被盗发生在2001年三月末的一天,盗墓贼从标号为M11的一座古墓下手,从顶…[详细]
青山崖墓群
  临澧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青山崖墓群被国务院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崖墓群位于临澧县城以北35公里处的澧水河南岸,规模宏大,十分壮观。离青山大坝船闸100米,面临澧水河,对面是澧阳平原,东距澧县城20公里,西距石门县城15公里,此处是澧水河进入平原的最后一段山头,当地人称“洞子眼”。青山崖墓群建立在一个松散的红石崖壁上。属人工开凿,构造基本一致,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墓顶与墓底宽度一致。整个崖壁的坡度在80度至90度之间,全部分布在高50米、宽180米的崖壁上。共有大小洞穴104个,分两类:一类是两室,后室比前一室高出一个台面40公分左右;另一类是单室。其中M66号墓比较独特…[详细]
袁林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建于1916年6月,1918年6月建成,占地9万多平方米,是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型墓葬。袁林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的太平庄,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古今并存,风格殊异,是我国陵墓建筑的一个创例,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袁林于1982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详细]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朱家岗烈士陵园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曹庙乡朱家岗村,为纪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岗战役中光荣牺牲的73名烈士而建。园内建有纪念塔、纪念馆、陈列馆、碑廓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洪泽湖西畔,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淮北苏皖边区泗阳县曹庙区朱家岗乡,现为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乡朱岗村,离泗洪县城约35公里。朱家岗烈士陵园埋葬了73位革命烈士的遗体,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体现,其浩然正气,直上九霄。烈士陵园还埋葬着当年日本侵略军没来得及运走的13名官兵的遗体,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体现了在中国0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广阔胸怀,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详细]
虞姬生态园
  从沭阳县老城区出发,经迎宾大道,仅用8分钟的车程,便至闻名遐迩的苏北大型开放型市民公园———虞姬生态园。穿过景区高大的门楼,我们踏入园门,迎面吹来一阵清风,夹杂着青草的香味和泥土的芬芳,让人顿感心旷神怡。鹅卵石、青砖铺成的小路曲折蜿蜒,漫步在小路上,路旁的花朵和小草随风舞动,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煞是可爱。虞姬生态园于2006年5月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500万元的投入,312亩的景区,在设计上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置上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洲、屿、堤、河、山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我们明显地可以感受…[详细]
李广墓
  李广墓在甘肃天水,是当年北击匈奴的边疆,也是伏曦的故里。刚到天水时,并不知道李广墓在这儿,后来看到城市简介,才决定去一趟。甘肃的景色有个特点,就是缺水,全是黄土旱地,无论是塬子上的小镇还是处在峡谷里的城市,居民都有接雨水的习惯,不然生活用水不够的。河川里只留下千百年来一道道洪水冲刷的痕迹,残留在谷底沟壑里的只有涓涓细流,孱弱地流淌在干涸河床上,却怎么也无法填补整体上的枯竭。风一吹,扑面而来的漫天的黄土,弥散于你周围每一寸空间,让路人透不过气来。缺水以至杂草都长不到一个春秋,不要提树了。到处都是裸露的黄土,皱巴巴的像枯裂的皮肤。干硬的土块,岩石般地矗立在山颠,那份苍凉在远古时就已经凝成,只是岁月…[详细]
魏王豹墓
  魏王豹墓,位于信阳乡郭来仪村西南,面积1575平方米,封土高4米。民国《无棣县志》载,“汉魏玉豹墓,城北七里。相传韩信由燕伐齐到此,豹迎战三百合,中卸甲风阵亡,信令将士撮土筑此墓。”1977年地区文管部门曾对古墓实挖(选点勘查),确属汉墓,内葬何人,未考。1987年主标志为“郭来仪(以地取名)古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王豹墓又称郭莱仪古墓,当地村民都俗称它为“台子坡”。据民国时期《无棣县志》记载:相传楚汉之争时期,韩信由燕国攻打齐国时,曾在这里与魏王豹大战三百回合。豹在解下盔甲休息时,患病猝死。韩信敬佩他的勇猛,命令汉军将士们撮土筑坟安葬了他。而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的版本更加具体生动:…[详细]
欧阳修墓
  欧阳修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在县城西13公里欧阳寺村,墓域北倚岗阜,南临沟溪。陵园西依岗阜,东临谷溪,过去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成为清代新郑八大景之一“欧坟烟雨”,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宋熙宁八年(1075)欧阳修赐葬于此,其后继配第三夫人薛氏,其子发,奕,棐,辨,其孙愬、等陆续葬入。欧坟建有陵园,坐北向南。在南北中轴线上建有照壁、大门、内照壁、东西厢房、大殿,直通陵墓,四周包以围墙。外照壁高5米,长6米,厚0.7米。大门三间,门外左右修有闪墙、台阶。内照壁与围墙同高,将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左右两侧置有便门,庭院中修有甬道,两边立有石猪、石羊等,对称排列,间隔3米。庭院中东西侧各建厢房三间。大殿…[详细]
兵沟文化旅游区
  兵沟文化旅游区位于银川市黄河东岸38公里,占地26平方公里,坐落在银川市黄河东岸,位于银川市滨河新区北侧,兵沟黄河大桥南侧,踞首府银川直线距离22公里。主要有:秦障、汉墓、大漠、黄河、峡谷,五大特色资源。雄浑凄美的大漠黄河、撼人心魄的大峡谷和遐迩文明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可以享受徒步峡谷或驾车越野探险的快感,也可欣赏影视明星的风采和剧组拍摄的场景,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呼应,景区境内河景、沙景、峡景兼而有之,是集历史文化和遗迹、边塞文化、自驾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兵沟旅游区,现拥有西北第一个最大的房车基地,西北第一个最大的自驾游基地,西北第一个特色景区沙漠浴场…[详细]
石壕红军烈士墓
  石壕红军烈士墓位于綦江区石壕镇,距綦江城区80公里,占地约5533平方米。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在那里召开了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会前红一军团八千多人,在左权、罗瑞卿、朱瑞的率领下,越过娄山关,占领桐梓,前锋抵川境羊角,扼守川黔要冲酒店垭关隘,警戒川军进犯,保卫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会后,红一军团奉令西进,途经石壕向赤水方向进发。一月十五日,红一军团在松坎和九龙山两地分别击溃贵州盐防军和川军刘湘的模范师三旅八团三营后,于二十一日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两河口、毛狗垭、倒马坎到达石壕。二十二日,大部队从石壕出发折转贵州,最后在土城胜利渡过赤水河,即“一渡赤水”。红军途经…[详细]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千步村,建立于1944年,是苏中地区唯一的从抗日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1940年10月,新四军在苏中地区为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定江淮大地各杂牌武装,团结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在陈毅同志的精心策划下,在曲塘镇成立了一支团结抗日的特殊武装部队,定名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简称联抗部队,并指定由我地下党员、国民党中将身份的黄逸峰任司令。联抗部队主要活动地区划定为泰州至海安的通扬运河以北,海安至东台的串扬河以西,东台至兴化一线以南,兴化…[详细]
海瑞墓
  海瑞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的海瑞墓,为一长方形陵园。四周为石砌围墙,园内草木四季长青,环境整洁、宁静、肃穆。海瑞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成的。据说,当海瑞灵柩运至现墓地时,抬灵柩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以为这是海瑞自选取风水宝地,于是将其就地下葬。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举乡试入都,恩赐进士,初任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内推行清丈、均徭,廉洁自恃,人言布袍可脱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其时世宗宠信方士,专意斋蘸,妄求长生不死之药,忽朝…[详细]
包公墓园
  包公墓园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墓园外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园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典雅,满园苍松翠柏,地势起落有致,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北宋嘉祐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宋仁宗见包公年事已高,家中又无田产,曾下诏赏赐包公在庐州地界一…[详细]
张作霖墓园
  在凌海市石山镇东八里有个小村落叫驿马坊,在村西头大片果树林中掩映着一座规模不小的墓园,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便葬在这里。走进张作霖墓园,西门外有石刻门柱两根,分立于门之左右,上刻茔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恩百世仰慈乌”。门柱东24米处,矗立着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两甬大石碑,为九眼透雕盘龙式。南面一甬是清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仪皇帝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北面一甬是张作霖于民国五年十一月为其母立的墓碑。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甚是美观。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张…[详细]
磁县北朝墓群
  北朝墓群磁县西南部讲武城一带的漳河沿岸,遍布着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丘,这是一片古墓群。长久以来,这些土丘被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从历史的真实来说,位于临漳的六朝故都邺城,与磁县相邻,距磁县县城仅15公里,曹操破袁绍后以邺为都城,在这里修建铜雀台,在位于磁县的讲武城培育军将,曹操死后也确实葬在距离邺城很近的磁县这一带。从社会的虚妄来说,自宋以后,曹操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变成了0臣,特别是元代以后,丑化曹操的社会风气日烈。元末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曹操塑造了一个0诈的艺术形象,甚至在第七十八回这样描绘,曹操临终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详细]
明肃王墓
  明肃王墓人称榆中县来紫堡平顶峰下的明肃王墓为“甘肃的十三陵”,其实只有十一冢坟墓,埋葬着庄王、康王朱瞻焰,简王朱禄埤、恭王朱贡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缙炯、怀王朱绅堵、懿王朱缙、末代肃王朱识铉和宪王朱绅尧的妻子薛夫人。明代王公贵族把墓地相中在这里,除了迷信风水以外,主要还因为这里有很好的地理环境:头枕“王冠”(平顶峰),脚踩“玉带”(苑川河)。墓室结构这座明肃王墓陵寝,其格式和十三陵的墓室一样,也是一进三室,左右有两个耳室。所不同的是,十三陵地下宫寝用的是汉白玉石料,石缝也是用糯米汁粘合的。而肃王墓仅仅用青砖箍起,整个体积和空间也比十三陵小得多。此墓开掘后,墓门左上方砖壁上有一个被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