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双墩春秋墓
  时代:春秋双墩春秋墓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双墩村,南距淮河2公里,北距双墩遗址250米,占地1000平方米,是安徽省境内新石器时期大型墓葬,双墩1号墓和2号墓相距200米,大小近似,其中双墩1号墓封土高达9.5米,南北60米,东西80米。2号墓南北50米,东西60米,高8.5米,两墩均为夯土构成,夯土层厚约15-20厘米,双墩墓葬封土高大,说明墓主生前地位很高。上世纪80年代曾对其进行勘查,未发现被盗的痕迹。1998年蚌埠市政府将其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家文物总局批准,对双墩1号墓进行了挖掘。11月27日下午3点,正式动铲挖掘,历时19个月,挖至墓底,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其…[详细]
岑公保墓
  岑公保墓此墓位于高龙乡弄南村弄南老寨后山,距高龙乡政府13公里。距县城130公里。墓主姓岑名公保,为世袭上林峒首领岑子成之后裔,岑伯干之次子。岑伯干出生之年,正值“改土归流”,清朝恩授他为国学士。岑伯干生二子。长子公基,管板达亭(今属西林县那劳乡);次子即墓主,生于庚辰年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四月十八日未时,袭业于本庄,“于是兰荪挺秀,桂子腾芳,或列于胶庠,或见于上国”。他死于甲申年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月二十五日,享年65岁,生前无官职。墓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仲冬,坐北朝南,面积54平方米,砖冢,高1.4米。墓前立有石碑,主碑110×90厘米,周围用石条圈成房屋的样子…[详细]
余大化烈士墓
  余大化烈士墓位于官庄镇驼岭林场以北的锣彭山岗上,坐东北朝西南。墓冢呈圆形状,高8.7米,底径6.5米,墓表面积约50平方米。墓前有现代石碑1通,为潜山县人民委员会于1966年元月立石,镌楷书“烈士公墓永垂不朽”;1996年11月,中共潜山县委、潜山县人民政府对墓进行修整,砌三级水泥台阶,并在二级台阶的墙体上镶嵌墓志文,楷书“余大化烈士之墓”,正文约计270余字,记载建墓始末以及烈士事迹。墓内另葬有新四军政委牛金山等18位烈士遗骨。余大化烈士墓于1986年10月15日被潜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大化(1899—1927),又名犹龙、鉴民,潜山县官庄人。在安庆求学期间,就开始投身于“…[详细]
扎赉诺尔古墓群
  扎赉诺尔古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的坡地上,是2900前拓跋鲜卑人的坟墓。这座大型的古墓群约有300余座墓葬,是东汉初年拓跋鲜卑部落从大兴安岭东南麓的原始森林中来到水草丰美的扎赉诺尔地区,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后留下的。拓跋鲜卑部落在这里发展壮大,后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1960年夏,考古部门清理了31座古墓,其中单人墓葬26座,双人墓葬2座,小孩墓葬2座,母子合葬墓1座,出土遗物300余件。这些古墓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具为木棺,大多有盖无底。墓中的尸骨几乎都是仰身直肢,头向北安放在棺木中。墓葬中还有大量的牛、马、羊殉葬和陶器、铜器、骨器、木器、贝壳等随葬品…[详细]
邝愈平墓
  邝愈平墓位于东源县东埔镇和平村。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清嘉庆二年(1798年)重修。1983年,其后裔寻回墓碑志。碑志上端已残缺,现存通高0.9米、宽0.69米,碑文残15行,均为楷体直书。墓曾被毁坏,1990年按原状重修。全墓分为三级,其中前级坟堂进深4.7米,面宽7.3米;二级坟堂进深3米,面宽5.4米;两边分别设有一对石麒麟和一对石狮子。墓穴长4.7米,宽5米。墓穴顶上由八块花岗岩石嵌成莲花顶形。全墓表面用花岗岩石条块打制铺成,内不见石灰、水泥等材料。墓碑两边有一副石刻楹联:“愈公垂千古”,“平德著万年”。匾额“邝氏祖墓”。从碑志可知,邝愈平生有三子,长子裔孙世居河源…[详细]
大丘面墓群
  大丘面墓群位于和平县彭寨大丘面山上。自1984年至1989年,发掘南朝墓12座,唐墓1座。 南朝墓有两种形制,一种是长方形单券顶砖室墓,有两座,墓底铺砖“人”字纹。分前室和后室,后室比前室高18厘米,两室之间有三级台阶,后壁设方形壁龛。封门砖侧放叠砌。墓砖侧面拍印方格纹、钱纹和鱼纹。五号墓封门中发现1个长方形图案砖,平面拍印6个连续规则的“王”字和“匣”形纹,侧面拍印双鱼纹。十三号墓出土大量拍印有“建元四年”的反文纪年砖。“建元四年”是南朝齐高帝年号(482年)。另一种是长方形单券顶砖室墓,有10座。不分室,无壁龛,墓底铺“人”字砖。墓砖拍印方格纹,钱纹和菱格纹。出土器物97件,有青瓷碗、杯、…[详细]
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
  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西湖区南屏山荔枝峰下。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宁波市)人。南明兵部尚书,奉鲁王监国,据守浙东山地和东南沿海一带,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南田悬岙岛(今象山县)被捕,同年九月初七遇害于杭州弼教坊,遗体收于今址。墓建成后屡经修缮,于1966年底毁,1983年按1920年重修时旧貌修复。墓坐南朝北,三墓成品字形布列,张煌言墓居中,西侧为参军罗子木墓,东侧为侍童杨冠玉及舟子墓。三墓皆圆形拱顶,墓壁清水砖砌,上封土植草。张氏墓直径5.20米,高2.45米,前立“皇…[详细]
伊特鲁立亚人公墓
  塞尔维托里和塔尔奎尼亚巨大的伊特鲁立亚人墓葬反映了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不同的墓葬形式,是伊特鲁立亚文化成就的见证,它们在九个多世纪里推动了地中海北部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的发展。有些坟墓以岩石刻成,上面是给人深刻印象的墓丘,坟墓的墙壁上有很多质量精美的壁画和岩石雕刻。靠近塞尔维托里的墓地又以公墓见称,包括数千个以类似城市规划的模式安置的墓地,带有街道、小广场和邻近居所。这里有不同类型的墓葬:岩刻沟渠和坟墓,也有一些石刻的棚屋或房舍形状的墓室,带有许多更加精致的建筑结构,这些是伊特鲁立亚人民居建筑的仅存证明。塔尔奎尼亚墓葬群一般称之为曼特罗契(Monterozzi),包括了6000座岩石刻成的…[详细]
吉堆吐蕃墓群
  吉堆吐蕃墓群分布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洛扎镇吉堆村委会所在地南侧的半山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从其形制、结构上看,是一处典型的吐蕃时代墓地。整个墓群共有66座墓葬(其中2012年9月新发现18座),大小不一,有的墓大而层厚,每级间垫有圆木或垫有白玛草(一种植物草),排列整齐,而且形状有方形、圆形、梯形、亚字形、塔形。墓葬封土为覆头状,平面侧为梯形。封土采用夹石夯筑的方法。另墓群周边有11个祭祀坑。吉堆古墓群对于了解吐蕃历史,洛扎地方史和吐蕃丧葬制度有很高的价值。吉堆吐蕃墓群是在西藏山南市南部紧临不丹王国边界、紧靠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处大型墓地。加上有门当、得鸟穷两处摩崖石刻为其证,实为西藏吐蕃时期不…[详细]
古尔-艾米尔陵墓
  古尔-艾米尔陵墓位于撒马尔罕,始建立于14世纪,是帖木儿及其后嗣的陵墓,据说是帖木儿亲自设计的,未经任何改动。整个陵墓造型壮观,色彩鲜艳,有球锥形大圆顶,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亚建筑瑰宝。古尔-艾米尔陵墓的主体是一个八角形的圆顶建筑,八角形的外体墙上有一段高约8米的鼓座,鼓座底部支撑着内层穹顶。外表由密密的圆形对角菱线组成,通体包裹着天蓝色琉璃面砖,色彩淡雅,光耀夺目。陵墓内部呈十字形,墙壁的下部全用大理石砌成,上部则布满了彩砖砌成的青绿色阿拉伯图案和金质的阿拉伯字母,彩砖和金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陵墓的灵堂中放有9个象征性的石棺椁,真正盛放遗体的棺椁深深埋在地下。虽然古尔-艾…[详细]
晋墓
  晋墓 时代为西晋。位于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此为保存最好,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晋代大墓之一。 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残长6.2米,甬道用砖砌成券顶,封门砖有三层。墓室平面近方形,每边长3.6米。中央横砌棺床,墓顶为四隅券进式,作穹窿形,高4.2米。墓内有铁帐架,可能原有帷帐。随葬品81件,金器7、玉器17、银器1、铜器8、铁器7、青瓷器37、漆器1及其他6件。金器中有龟钮“宣成公章”、龟钮“镇南将军章”,约2.5厘米见方,分别重165.8克、131.5克。另有“刘弘”、“刘和季”双面玉印。玉器有玉尊、玉璧、玉佩等。铜器有镏金弩机、刀、剑、盒、瓶等。铁器有贴金匕首、刀、剑、戟等。青瓷器中有…[详细]
赵汝愚墓
  赵汝愚墓 时代为南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妙高峰北麓青山祠侧,此为南宋重臣赵汝愚之墓。 墓占地500平方米,坐南朝北,呈椭圆形,南依妙高峰,北砌高约4米,中有台阶30余级,北面临石基有石护栏,东西各立华表1根。石墓石壁上嵌有叶德辉所撰碑记。后有石碑,上刻“南宋忠定赵福王墓”,左刻“南宋庆元二年丙辰安葬,清宣统二年(1910)庚戌续修”。墓前有石墓庐。 赵汝愚(1140—1198),南宋大臣,宋宗室,饶州余干(今江西)人,乾道进士,光宗时(1190—1194)任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和外戚韩侂胄共议,立嘉王赵扩(宁宗)为帝,庆元元年(1195)任右丞相。旋与韩侂胄倾轧被诬,出知福州,继贬…[详细]
特拉法尔加公墓
  特拉法尔加公墓是位于英国海外属地直布罗陀的一处公墓。该公墓之前名叫南港沟公墓,处在直布罗陀城墙南边的一片土地上,在西班牙统治直布罗陀期间,这里曾经是一个防御壕沟。该公墓现在的名称源于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战役,虽然公墓的名称是为了纪念特拉法尔加战役,但是只有两名因战争受伤身亡的士兵被葬在这里。而公墓中的其他墓地大多数是1804至1814年间,其他海战牺牲的士兵或感染黄热病的伤亡人员。此外,这里的墓碑有许多是从圣杰戈公墓和阿拉米达植物园迁移过来的。这处公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废弃,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重建。1992年,在公墓内竖立了一个纪念特拉法尔加战役的纪念碑。在每年的特拉法尔加日…[详细]
白朗墓
  白朗墓位于平顶山市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墓系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规模最大的旧式义军领袖白朗之墓,墓呈圆形,高1.5米,周长25米。土、石、水泥结构。墓前有一高2.5米的石碑,镶嵌于典雅别致的碑楼之中。墓冢北依黑虎山,南眺玉带河(关庄河)。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朗(1873—1914),字明心,农民出身。1911年10月率众起义。1912年4月攻克禹县,提出“打富济贫”口号,义军发展6000余人,最多时达2万余众。曾称“中原扶汉军”,为配合孙中山二次革命讨袁,义军打起“扶汉讨袁”旗号,转战5省,历时4年。1914年8月回师河南,在临汝(今汝州市)、宝丰交界…[详细]
麻鹰岗建初元年墓
  麻鹰岗建初元年墓 位于动物园麻鹰岗。1956年发掘。这是一座圆锥形突顶砖室墓。深约5米。墓门西向,外接斜坡形墓道。墓室双隅砌筑,平面呈“中”字形,内分甬道、前室和棺室三部分,全长9米。前室方形,长、宽各2.8米、高3.26米,顶部呈圆锥形。室的左侧附一耳室,后面连接棺室,棺室长4.78米,券顶,后壁有龛。在棺室后端拱顶的正中有一砖刻“建初元年七月十四日甲寅治砖”13字,隶体。这墓早被盗扰,但仍留有较多遗物。出土有城堡、灶、壶、侍俑、案、鼎、三足釜、小盒、魁、瓶、熏炉等陶器和五铢铜钱;棺室内棺具人架无存,后龛内置一陶屋,位置未动;中部靠两侧有珠饰3粒和铜带钩、铜削、铁削、金耳珰、玉眼盖、玉鼻塞、…[详细]
大芹村吕氏家族墓地
  大芹村吕氏家族墓地位于张家洼街道大芹村。年代为清。 2013年,大芹村吕氏家族墓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大芹村村西,有一片树木成荫的园子,园子前面是被村民称为河沟的小河,园子里有一棵古老的黄连树,树冠如伞盖,枝繁叶茂,树荫覆盖方圆半亩左右。黄连树旁,就是吕氏祖林,前面并排着六重碑,俗称龙头碑。第一重是吕氏二世祖的,其余是三世祖五门。由于吕氏很多人在朝为官,吕氏祖林也被称为官家林。在六重碑北侧不远处,是始祖之墓,后因碑缺损,被重修。六重碑都是在道光三十年所立。此时吕氏已经开始兴盛,后来吕传诰一支把林迁到了村北,被称为北林。官至三品的吕宪瑞死后也葬在北林,当时北林里…[详细]
定陶王墓地(王陵)
  定陶大型汉墓位于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王庄村南400米处(距离张湾镇政府直线距离约2000米)。定陶王墓地(王陵)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发现的大型汉墓获得重要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原本空空如也的墓室内地板下发现一竹笥,内盛一件缝有玉璧的汉代丝质长袍。这一埋藏方式为国内首次发现。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件丝织品为女性服饰,基本可以判定定陶大墓的主人是西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丁后是在儿子即位后去世的,因此是实实在在的“皇太后”,等同于“帝王级”。定陶汉墓木材使用量达2500立方米以上,盖板、黄肠木、棺木分别采用楠木和硬木松、柏木、梓木,完全符合文献记载的“黄肠题凑”葬制…[详细]
王昭君墓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族。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现在的昭君墓是20世纪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昭…[详细]
唐氏墓群
  唐氏墓群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柯山岭一带,有从宋朝至清朝的古墓群。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类为“古墓葬”。唐氏墓群始葬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是粤琼唐氏始祖唐菽林及历代功名子孙的陵园,总占地面积约343100平方米。唐氏墓群是以唐氏始祖唐菽林石墓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宋至清代52座祖墓的陵园。能葬在这里的都是古时候有一定官阶或功名的唐氏历代子孙。墓群座西北向东南,有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历代唐氏家族古墓52座,其中宋代石墓6座、元代石墓17座、明代石墓6座、明清土丘墓23座。唐氏墓群保存完好的古墓数量之多,在粤西乃至广东也实属罕见,…[详细]
冯玉祥墓
  冯玉祥墓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冯玉祥(1882~1948年),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反对过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直系军阀头子、贿选总统曹锟,组织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后来他又多次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并于1926年加入了-,率部在五原誓师,配合北伐军的行动出兵河南。1927年,他就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活动,后于1928年起举兵反对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