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李连寿烈士墓
  李连寿烈士墓位于阳曲县北小店乡梁庄村东。李连寿(1916-1943),阳曲县北小店乡梁庄村人。12岁跟随在太原做买卖的舅舅在太原校尉营小学上学,1931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3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钢铁冶炼,1937年毕业分配到太原炼铁厂任技术员。1937年11月,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1940年后,李连寿先后任西阳曲抗日民主政府公安科长、财政科长和建设科长。1943年阴历七月,李连寿到龙王堂村征收粮草,因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关押到太原日军司令部监狱。在狱中,李连寿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但他坚贞不屈,在狱中墙上写下了“七月廿三遭奇祸,关口连日送宏部,日复锅巴三缺水,光闻臭气睡…[详细]
九倒拐崖墓群
  九倒拐崖墓群位于胜利乡白塔村的西麓,隔河与黄水镇相望。山下一马平川,与杨柳河古渡口陶家渡、白云渡紧临,古代为交通要冲,汉蜀守任安曾于此筑宜城。此一带崖墓交集中,有76处,远望如蜂房。形制大小不一,有正方形、长方形、单双门楣、弧形,年修殿三重,壁上不少彩画,而‘三绝已无。”六十年代,应天寺壁画同全寺佛像一起被砸毁,无一幸存。其它寺庙壁画的命运也大多如此。太平镇锁龙村村民裴家贵住宅有三幅壁画(两侧配对联),一幅横式为山水,两幅竖式为梅花、盆景,-民国癸亥(1923)江源画巅郑松涛作。现存完好。县内保存完好的古石雕主要有卧云寺和金华庵两处。卧云寺有石刻造像五尊(彩绘)共三窟。中为石刻大佛,旁刻嘉靖九…[详细]
村里集城址及墓群
  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群。位于蓬莱县艾山、崮山北麓,黄水河上游两岸的台地上。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跨河宽约3公里。1976年至1986年,烟台市、蓬莱县文物工作者多次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多东向,大者长5~6米,宽3~4米;小者长2.5米,宽1米,多有二层台,多数棺椁皆具,个别有重椁,墓底备腰坑。二层台殉人者居多。1976年在柳格庄墓地清理的6号墓,长方形竖穴,长6米,宽4.4米,墓深约3米,单棺重椁,二层台上有殉人4个,随葬有铜编钟9件及其它铜、陶器。墓葬多被盗掘。出土有铜器、陶器、玉器等。少数墓有石器、漆器、木器,个别墓有车马。铜器主要为鼎、壶、盘,陶器主要为簋、豆、罐等。墓区尚有…[详细]
乐安王墓
  乐安王墓位于新建县望城镇花联村西约400米龙幡山。乐安昭定王朱奠垒,系宁献王朱权(明太主朱元璋十六子)之孙。生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正统七年(1442年)封镇国将军,景泰三年(1452年)封乐安昭定王,弘治元年(1488年)因疾薨,享年六十二岁,葬于新建县望城镇刘坑村花坑山。其娶夫人十,生八子。该墓室用素面青砖砌成无梁卷拱式地宫,由甬道、前室、后室构成,前后室中间有两道青石双扇枢轴式大门,墓式左、右、后墙设有壁龛,自金刚墙下甬道。墓室全长19.83米,前室3.49,深5.77米,高3.27米。后室宽5.35米,深7.95米。高4.13米,甬道宽2.15米,深6.11米,墓室总面积约70余…[详细]
林村墓群
  时代:战国至汉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3年5月。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00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012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墓葬262座、沟渠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墓葬时代为汉代、隋代、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出土遗物为罐、壶、碗、盘、勺、耳杯、樽、盖弓帽等铜、陶、瓷器等。遗址时代推测为夏商之际,灰坑0土有陶、骨、石器等类器物,可辨器型有鬲、鼎、甗、罐、盆、瓮、器盖及铲、镰、斧、…[详细]
长沙王后“渔阳”墓
  长沙王后“渔阳”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郊望城坡,此为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地汉代诸侯王室墓。 1993年长沙市考古人员配合建设工程进行清理。墓占地约1万多平方米。主墓居中,3座从葬坑成品字形自东而西分别排列。主墓为斜坡式墓道上坑竖穴,墓口长15.98米,宽13.10米,墓口下2米尚保留一层台阶,宽1.3-1.4米。主墓由梓宫、便房、外藏椁、黄肠题凑等组成。从葬坑,1号为庖厨坑,2号为马坑,3号为陶牲俑坑。出土器物2000余件,珍品有金扣饰、玉璧、玉瑗、漆盒、漆壶、耳杯、木桶、砚盒等。首次发现1件5弦乐器“筑”。封泥上钤印阳文篆书“长沙后府”4字,有些耳杯下为“渔阳”二字。考证该墓为西汉…[详细]
王德榜墓
  王德榜墓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油山岭村。为清代名人王德榜之墓冢。 墓占地四亩,坐东朝西,墓冢圆形,高4米,底径20米,墓碑、挽联、门楼、石雕呈圆形排列。墓碑阴刻“当朝一品诰授光禄大夫王公德榜之墓”。翁同龢所书篆体碑“伟绩妣湘阴葛柶祠堂宜配食,清名闻日下竹王卿里有公言”,与两广总督刘坤一的挽联合为一块居右,湖广总督张之洞及左宗棠两子的挽联合为一块居左。四根龙凤石柱及其他花鸟虫鱼石雕,均十分精美。 王德榜(1837—1893),字朗青,江华人,清末湘军将领,曾参与镇压太平军,之后随左宗棠入甘肃、新疆平定战乱。中法战争中,配合冯子材大败法军,被授封为“诰授光禄大夫”。后擢升为…[详细]
小白阳墓群
  小白阳墓群位于宣化县李家堡乡小白阳村西1000米处的一座小山坡上,墓地南北长160米,东西宽80米,面积3450平方米。内涵丰富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主和内蒙古长城地带文化因素的遗存,1984年春曾做过调查,为进一步摸清墓地内涵,曾在1985年4月至5月,对小白阳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11座,墓葬48座,皆长方形土圹竖穴式。随葬器物中有陶器、兵器和生产工具,其中装饰品种类繁多,有铜泡,铜牌饰及各种骨、石珠等。 小白阳墓地的发掘是近来河北省西北部地区考古工作的头一次重要收获。墓地所代表的遗存,在文化系统上与中原地区同时期遗存有着显著的差别,具有浓厚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它对于揭示…[详细]
龙头山古墓群
  龙头山古墓群位于吉林省和龙县的龙头山上。墓群所在地的范围,东西长500多米,南北长400米,地面有12个封土堆。较大的一座墓前立有两块大石柱,南面的平地上有建筑基址。已发掘的一座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第四个女儿贞孝公主的墓葬。建于八世纪的末叶,原来的地面上有砖塔,现已塌毁不存,只留下墓室。最珍贵的资料是墓中绘有12个壁画人物,这是首次发现的渤海壁画。在墓室通道的东西壁各绘有一个武士,在长方形的墓室中,左右各绘四侍者,后壁绘二侍者。武士身着甲胄,侍者则头着幞头,身穿华丽的袍服。这些彩绘的人物,形体硕胖,笔触圆熟,体现了初唐绘画的风格,也反映出唐代中原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本对边疆各族的影响。墓室的墙…[详细]
朱汉墓群
  朱汉墓群位于莱州市驿道镇朱汉村东北约1.5公里丘陵高地上,面积约有30万平方米。地面可见大墓冢6个,周围散见花纹砖、瓦、陶片等遗物。发现墓葬数百个,共清理汉代墓葬280余座,俑坑9座;墓地东南发现商周遗址1处。出土文物近千件(套)。墓多中小型,多土坑竖穴墓和土坑砖椁墓两种。另有瓮棺。随葬品陶器有:鼎、盒、壶、罐、盘、钫、樽、匜、勺、耳杯、薰炉、灯仓、马、俑等。铜器有:镜、带钩、铃、钱币等。另有少量铁、石器。较典型器物有:陶鸮尊,曲颈龟座灯、马。俑坑出土数套成组合的车(木质已朽)、马(陶)、俑(陶)等,商周遗址发现有灰坑2座、房址8个,出土陶片以素面、红色为多,可见器形有:鬲、甑、簋、碗、罐等,…[详细]
金齐国王完颜晏墓
  位于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南距金上京故城约40公里,东至城子村金代古城约400米。1988年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石椁木棺。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身份的“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银质铭牌。格内四壁有织金丝织品帷幔,为夫妻合葬,男性为老年,胡须尚存,女性为中年。所着衣服图案精美,色泽鲜艳,且完好无损。二人头下置有一块木牌,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背面书“房一座”。据考证,墓主人为完颜晏。《金史》载,完颜晏曾仕于太宗、熙宗、海陵、世宗四朝。他受封王的国号先后有葛、宋、许、齐等。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进拜太尉,去于是年。墓中随葬品有金锭、金环、金丝玛瑙项饰、金耳坠、双鹅玉饰及竹枝等百余件文…[详细]
冥水墓群
  南墓群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东南8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有砾岩洞室墓768座,大墓多集于墓群东部。大部分墓地表有砂砾堆积茔圈、神道、封土和墓道。1号墓规模最大,有砂石堆积长方形茔圈,东西宽116、南北长188米,封土呈方台形,底边长、宽均为17.5、高3.5米,地表砂石堆积墓道长30、宽1.8、高0.75米。北墓群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东北6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有砾岩洞室墓2460座,大墓多集中于东部。大部分墓地表有砂砾堆积茔圈、神道、封土和墓道。1号墓规模最大,有方形茔圈,长、宽均114米,封土底部呈方形,底边长、宽各17.5、高3.85米,地表砂砾堆积墓道长29.5、宽1.7…[详细]
金朴墓
  金朴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金庵基山之南坡,墓建于明代。 该墓及墓前石刻破坏严重,但墓道及墓葬型置保存程度相对来说较完整。根据遗迹实地调查情况来看,遗存墓葬共为三穴,墓后围墙保存完整,东西长7.8米,高1.65米,墓葬三面的石柱、石板均用荷叶纹装饰,雕刻精湛清晰。墓道内遗有二道牌坊和三个拜台,二道牌坊均残,各存牌坊柱二根,柱形为方形抹角,上留有卯口。三个拜台的长度由前至后,分别为6米,5米,4米。八字墙门台基保存依旧,前为放置石像生的神道,该神道长约80余米,宽约15米,在神道附近的坎上,仍能见到遗存的墓前石羊、石狮、石马、坤石、石栏板等残件。该组石像生神态生动,形象真实,雕刻精…[详细]
萧氏家族墓地
  萧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又称萧绍矩家族墓地。在庙山南坡,地表有建筑遗址。1983年清理砖砌单室墓一座,1985年又清理砖砌多室墓二座,其中一座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辽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第二子-国王耶律隆庆之女,生于统和十九年(1001年),卒于开泰七年(1018年),卒年十八岁。驸马萧绍矩是辽圣宗仁德皇后之兄。合葬墓为砖砌多室穹隆顶墓,由墓道、天井、墓门、前室、左右耳室、后室组成,全长16.4米。后室有木质椁室,内置尸床、供台。墓道壁及前室绘夫妇日常生活图画。墓主身着冠、靴,金银殡葬服饰,出土有金、银、铜、玉、瓷、玛瑙、琥珀等质料佩饰及生活器皿、马具等达32…[详细]
高志航烈士墓
  高志航烈士墓,位于通化市东昌区南山福园。烈士墓由高志航半身汉白玉像和基座组成。基座正面刻有高志航生平事迹。此墓是高志航衣冠冢。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字子恒。1908年5月14日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乡一位分期农民家中(后其家迁到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40号)。1924年高志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奉天中法中学。同年考入东北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为立志航空、报效祖国,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高志航。1925年11月赴法国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空军第四大队,与侵华日军展开首次空战,一举击落敌机6架,成为当时中国空军的“战魂”。1937年11月12日,高志航在周家口机场壮烈牺牲。2006年8月14…[详细]
张本墓地
  张本墓地位于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西200米处。张本(1366-1431),字致中,东阿县张大人集村人。明洪武年间,自国子生授江都知县。燕王朱棣南下靖难,张本开城迎降,升扬州知府,继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永乐四年(1406)召工布左侍郎。永乐七年(1409)为刑部右侍郎。任宗继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理掌督察院。宣德四年(1429)兼太子宾客。张本一生为官清正,时号“穷张”。张本死后,葬于祖茔。现墓前尚存龟驮墓碑一幢,石坊一座,石翁仲、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一对,墓道森然,排列有序。该墓0土墓志一盒。墓志为汉白玉石质,正方形,长宽各为0.58米,厚0.08米。志盖篆书,铭文阴刻,正书。明荣禄大夫少傅兵…[详细]
韩世忠墓碑
  韩世忠墓,在吴县灵岩山西南麓,宋“绍兴二十一年敕葬于此”。韩世忠为南宋名将,字良臣,陕西绥德人。他力图恢复中原,反对朝廷议和,于绍兴十年(1140)被解除兵权,授枢密使虚职。岳飞冤狱,韩世忠面诘秦桧,愤慨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被害后,乃自请解职,自号清凉居士,10年后病逝。妻妾白氏、梁氏、郑氏、周氏合葬。宋淳熙四年(1177)追封蕲王,谥忠武,孝宗亲为神道碑额题:“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赵雄撰文,周必大书。碑通高1.83米,文88行,通行150字,共13000余字,记事比《宋史》详,颇具史料价值。1939年6月,碑被飓风吹倒,碎十余块。1946年,灵岩寺妙真法师倡议修复,将碑粘…[详细]
苏村烈士墓
  苏村阻击战烈士纪念碑位于莘县张寨镇苏村东500米。1941年1月上旬,鲁西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115师教导第3旅旅长杨勇指挥部队发起潘溪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战斗结束后,日军7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配汽车300余辆,坦克、装甲车20余辆,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从济宁、菏泽、临清、河北大名出动,分6路对以濮县、范县、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企图围捕鲁西军区和行署机关。为了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按照军区的命令,1月17日,特务营营部率9、10两个连进驻苏村,向朝城方向警戒,构筑防御工事。当时苏村距敌人据点17公里,有数百户人家,村子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丁字街,…[详细]
吴承恩墓
  吴承恩墓在淮安城南6公里马甸乡二堡村,1974年冬被盗,其棺木头上存有“荆府纪善”、“射阳吴公之柩”等字。经查地方史志,有吴承恩充任过湖北“荆府纪善”一职事;后又于1975年在其墓旁获吴承恩父菊翁墓志一方,因此断定“荆府纪善”和“射阳吴公之柩”字样的墓,乃为吴承恩之墓。此墓三棺,左为吴承恩,右为其夫人叶氏和牛氏,共三棺合葬。1981年在吴父之墓西侧找到了吴承恩的墓井,并在墓井中找到吴承恩的颅骨,现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和古人类研究所用科学方法复原为半身塑像置其故居之中。墓因盗掘,于1982年修复,为土坑竖穴墓,长约2.5米,宽约5米,无墓道。墓前列“荆府纪善吴承恩之墓”碑,并建有四柱三门的牌坊和…[详细]
冢头墓群
  冢头墓群共9座,目前仅有5座存有封土,系汉代欧阳生至其裔孙欧阳歙共八位博士及汉代御史大夫倪宽之墓。其中7座(3座有封土)位于乐安街道办辖区内,现存墓的封土大小不等,直径约8—30米,高3—4米。2座位于李鹊镇辖区内,封土高约2—4米。欧阳八博士之一的欧阳生,字伯和,千乘(今广饶县)人,毕生致力于《尚书》章句的研究和著作,因精通《尚书》被立为博士。欧阳生外,其余七位分别为欧阳巨、欧阳远、欧阳高、欧阳仲仁、欧阳地余、欧阳政、欧阳歙,其中欧阳地余在汉元帝时官至九卿之一的少府,欧阳歙在汉光武帝时官至大司徒。倪宽为汉代御史大夫,曾随侍汉武帝封禅泰山,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定《太初历》等,为汉代名臣。倪宽墓也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