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临沂石林梨乡
   费县石林梨乡旅游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自1999年向社会及海内外游客正式开放以来,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费县石林梨乡旅游区位于山东省费县城南十公里处,蒙台公路纵贯景区南北,南接临济公路,北接327国道,交通便利。这里山丘沟谷,到处分布着梨树,是远近闻名的梨乡,是山东省五大黄梨产区之一。该区占地总面积50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其中黄梨种植面积3.5万亩,梨树105万株,主要有子母梨、绵梨、油绵梨、槎子梨、粗皮梨、长把梨、香水梨、明月梨、坠子梨等品种,以子母梨最为有名,其特点是个大、汁多、味甜,肉质细嫩、香味…[详细]
《新寨题名记》石刻
  时代为北宋。位于湖南省沅陵县明溪口乡明溪口村。题名记对研究本省少数民族史有重要价值。 题名记刻于宋政和三年(1056),位于酉水、沅水会合处的崖石上。碑文记述了雷简夫与彭仕羲作战的情况,楷书,字径7厘米,32行,共412字。由雷简夫撰文,密甄升书丹,并载各路指挥官官职和姓名。因后人将字涂为红色,故俗称“红字碑”。 雷简夫知雅州,因土家族领袖彭仕羲起兵,三司副使李参等安抚不能定,会雷简夫往,至则督诸将进兵,筑明溪上下两砦,据其险要,拓取五百余里,仕羲内附,简夫以功擢三司监铁判官。 此记对研究本省少数民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又更正了旧府县志记载的内容,使失实300年之久的史事,得以澄清。 …[详细]
普陀山潮音洞摩崖石刻
  普陀山潮音洞摩崖石刻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年代为明、清。潮音洞在普陀山紫竹林景区内、龙湾之麓,距停车场仅200米。“潮音洞”这个名称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若雷音;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洞口日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说法,又如千僧诵经,妙响洗尘,故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半浸于海中。洞有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声如轰雷。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声若雷鸣;晴天时洞内七彩霓虹闪现,蔚为奇观。是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明万历年间,抗倭将领在此树立“禁止舍身燃指”碑。洞内石壁留有明代将军徐景星、清代康熙帝…[详细]
香泉寺
  香泉寺位于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处的霖落山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为著名高僧稠禅师在魏离宫旧址上所建。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重修,唐、宋、金、元、清历朝均有石刻、雕像。提起香泉寺,它虽没有嵩山少林寺那样远近闻名,但是它在豫北地区却大有名气,素有“豫北第一古刹”之称,寺院因离香泉近而得名。香泉寺素有太行叠翠、香泉水响、曲径通幽、洞天福地的美名。它建筑雄伟,古往今来不但是达官显贵、文人雅士避暑、游览的好去处,也是民间百姓的重要活动场所。寺院枕岩而筑,耸立于青山之间。寺院内外的石缝里处处溢水,四季不竭,穿云流石,飞溅泻地,声彻云霄,悦耳动听。元代汲人翰林学士王恽曾赋诗称赞道:“滴乳岩…[详细]
三洲岩摩崖石刻
  北宋—明德庆三洲岩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九市镇三洲岩洞内。石刻始于宋,盛于宋、明,清后少见。在原有174人次题刻中,宋明石刻占106题,其中名人石刻有60多题,大部分题刻见载于清光绪《德庆州志·金石》,因风雨侵蚀剥落及其它原因,现仅存86题。最早的为宋庆历三年(1043年)转运使马寻与皇祐二年(1050年)祖无择题刻。重要的有皇祐五年(1053年)元绛记载壮族首领侬智高攻打康州,熙宁元年(1068年)南琴的武后更造字、周敦颐题名,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题名等石刻,现仅存南琴的题字。所存石刻以明代居多,宋代仅存6题,较有代表性的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龚辉所题的“瑶华洞天”,明成化九年(…[详细]
老岭石碑
  老岭石碑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地址:临江市花山乡老三队1908年类别:石刻管理单位:临江市文管所是否开放:否位于临江市花山镇老三队村。时期为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碑名为“荡平岭碑记”,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诏开通奉(天)长(白)公路竣工后所立,石碑共2座,其中一座为徐世昌撰文,通高2.45米,宽0.64米,厚0.20米,由座、身、额三部分构成,碑文共603字;另一块碑文为长白知府张凤台和临江知县李廷玉同撰,共787字,碑阴另刻监工人员官职姓名。两碑记载了当年修路的艰辛,记述了人们炙风淋雨、宿露餐霜,开山架桥的情景,…[详细]
广安石林
  广安石林位于高登山西南的广安区、邻水县、华蓥市交界处,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它雄之藏奇,奇之蕴秀,秀含珍,其雄其奇其珍,乃华夏其它石林风景不可比拟,不愧大自然的珍品,大自然的杰作。广安石林有无数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峰,石林位于海拔1600余米的高山上,紧接石林处有高登古刹。神话纷纭的老龙油暂且不表,只观斜铺在西南山腰的茫茫石林,便令人心驰神往,如附仙境。有诗赞:“一峰独揽天下峻,穿山锁雾华云绝;怀中藏林孕千秋,灌木丛中显秀色。”石林山巅“高登古刹”遗址尚存,上中下三殿残垣可辨。山门上古楹联:佛证诸天威著广邻境,人来来此地不闻车马音”毫迹尚在虽不能考证此联为何年何月何人所书,但对当时的登山险峻僻寂却…[详细]
北魏石造像及碑刻
  北魏石造像及碑刻,位于青岛市博物馆内。共4尊佛像,二通碑。两尊佛像俗称丈八佛,各重30吨。石像造型优美,雕工纯熟细致,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通碑刻分别为龙泉寺记碑和双丈八碑额。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博物馆的庭院内,安放着四尊石佛像和两座石碑。四尊石佛像造型优美,雕刻技法纯熟,衣纹细致柔和,神态栩栩如生,是南北朝时代的遗物,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尊石佛像和两座石碑原放置在临淄县龙池村西北的龙泉寺内。1928年7月,日本侵略者将这批文物运至淄河店车站,准备掠往日本,因“五三惨案”影响,其阴谋没有得逞。1930年,四方机厂用专车运来青岛,放置在四方公园内,后四…[详细]
石牛古洞摩崖石刻
  石牛古洞,位于天柱山脚下,现存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诗文石刻三百多处,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石牛古洞,位于天柱山脚下,现存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诗文石刻三百多处,黄庭坚定不移曾在此筑室读书,大画家李公麟画有其坐石牛像,宋仁宗皇佑中,王安石游其处有诗刻,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祖寺西涧,有大石如牛眠,周围环崖如洞,幽泉潺潺,故名石牛古洞。“石牛古洞”、“山谷流泉”均为潜阳十景,石牛古洞的诗文题刻,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镌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岩之中。从体裁上看,诗、歌、赋、铭,文体齐备;字形上分楷、行、隶、篆、草书俱全。刻石方法阴阳兼有,方圆相济。从石刻年代上看,唐、宋、元、明…[详细]
石贵生态农业旅游村
  距县城3公里,是一个低山丘陵的生态小山村。石贵村是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自治区级能源生态农业建设示范村、来宾市“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村、来宾市党员带头奔富裕小康示范村,来宾市科技示范村、象州县科普示范村、社会治安第一村,是来宾市有名的生态农业、科技致富教学基地。石贵村一年四季都有大量的生态水果产出。春季桃李满枝,夏季荔枝、龙眼满缀山头,秋天板栗、柿子漫山遍野,冬季柑橘、甜橙、柚子丰收,无公害农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是具有特色生态品牌旅游商品。石贵村开办有做农家菜、吃农家饭、宿农家院、采摘农家果、湖边垂钓、烧烤、田园风光摄影等农家乐旅游项目。农家客栈周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起居方便。旅居农家,…[详细]
澄迈石鼓岭
  石鼓岭位于澄迈县新吴墟南2公里处,石鼓就在其岭上,岭由石鼓而得名。石鼓岭上到处是嶙峋竖立的巨石群,无规则零散分布,其中有一组由数颗石块驮载起来,突出半空的巨大岩石,便是石鼓。石鼓有两个,由南向北,巍然并峙。前颗甚似一个刚露出水面的鲤鱼头,高有3米多,宽2米余,身长约4米;而后面一颗,半垂圆形,顶端有棱角突起,直径约有3米。县志有载:“……有二石并峙,扣之如鼓钟,每逢佳节,多人击之乐。”当地群众在此敲击石鼓为趣。民间传说,古时石鼓每到夜间,自身发出响音,有敲锣击鼓声,还有八音吹奏声,通霄鸣奏。翌日黎明始为休止。自从清乾隆九年(1744年)定安张岳崧探花的家人将祖坟移葬于石鼓前不远地方,从此就不响…[详细]
鸡公石
  导游:  从长江第一湾溯金沙江而上,在上江乡良美村地界的江心上,会看见一个形状酷似振翅啼鸣之雄鸡的石岛,仿佛在不停地向人报晓。这个石笋岛,就是民间称誉的鸡公石,也是文人称叹的“江上普陀”。 看点:  若乘舟到石岛,就可细细领略这个高出水面160米、方圆约400平方米的人间胜景的风采。这个小岛浓荫蔽日、草木青翠,有数亩农田养育着江岸的百姓。修凿有石阶路的石峰;则峭壁环绕,势如刀削。 介绍:  历史上,人们曾在鸡公石顶上修建观音阁,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是隆重的观音会期。从沿江两岸的金江、巨甸、塔城和剑川、鹤庆以及四川乡城德荣一带的善男信女,把良美村和鸡公石岛挤得水泄不通。 交通:  从丽江城汽车站…[详细]
湖光岩摩崖石刻
  湖光岩摩崖石刻位于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内楞严寺正殿顶部巨石上,“湖光岩”三字系南宋丞相李纲题。湖光岩之湖,本为火山口湖,旧名陷湖、净湖、镜湖。道光《遂溪县志》载: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谪雷,爱其景致,题湖光岩三字与琮师,勒于石。”陷湖自此得名湖光岩,渐成粤西名胜。“湖光岩”三字,楷书,字高约0.9米,上款“建炎三年”,下款“李纲题”,是李纲在粤罕见手迹。原字本为阴刻,1976年,管理人员擅自以纸筋灰按笔划填充使似阳文,又在字四周加框边似匾,有失原风格。1986年与楞严寺同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惊心石·平心石
  惊心石和平心石都在百尺峡上端。此处两侧崖壁狭窄,峭立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中间石隙只能容一人通过。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石上镌有石名。韩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明杨嗣昌《太华山记》对惊心石有生动记述:“峡中乃有大石,不知何自飞来,如欲堕涧而为两崖所挟迫不能下。又若惧两崖其灵异,斯为足惜……”但是,只要游人过了惊心石,回首再望平心石,又不由为自己过惊心石的怆惶举动哑然失笑。游人中有好事者留有打油诗:惊心石,…[详细]
龙洞摩崖石刻群
  龙洞摩崖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孔望山居委会孔望山龙洞庵西侧龙洞内、外壁和龙洞庵后崖壁上。龙洞摩崖石刻群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刻于龙洞内、外石壁上,另一部分刻于龙洞庵内及庵后崖壁上。石刻共有近30处,时代从宋至民国,字体、大小各异。石刻群内容丰富,对古海州地区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迹都有反映,而且大多有纪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特别是明“安钝题刻”明确记载了“因观古圣贤遗像,来游此洞”,证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发现的史实。另外石刻字体齐备,名家时现,具有书法史研究价值。200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洞庵,南至石蟾蜍南20米,西至古城址,…[详细]
金光洞石刻造像
  金光洞石刻造像位于含增镇金光村乾元山金光洞内,该洞又名天仓洞、太乙洞,为一高山溶洞,洞中怪石林立,冬暖夏凉。现有宋-清代道教造像和清代题记。洞中现存道教造像42尊,头部均已断裂或缺失,分布在洞口四百米范围内。造像或立或坐,形态各异,最大的高1.3米,最小的0.3米,一般在0.8米左右,头著道髻或束冠,多持笏,有的贴金,有的彩绘。石质较为坚硬,均为圆雕,雕刻精细,技法古朴。其中10号造像为捧印女真人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0.48米,肩宽0.18米,底座面宽0.24米;11号造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0.61米,肩宽0.24米,底座面宽0.30米;12号造像有须弥座,头部缺失,残高0.63米,…[详细]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湖南郴州永兴县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是最近发现的以唐代文学家韩愈手书“昌黎经此”为主的题记刻石、六朝佛像残画刻石群以及清道光七年永兴县为了维护韩愈原迹粉本改为阴刻的题记和道光八年永兴县程恩泽翻摹阳刻为二行四字的题记,刻石共十余处。此次重大发现无疑在考古界和书法艺术界引起巨大的震动。从书法角度来看,八、九块唐代中晚期石刻题记的书写风格,字形、体态、气势和神韵上讲,都具有庄重大方、古韵十足的气息。虽然书写风格各异,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每一个字都是重若千斤,没有一笔一画有娇媚粗俗刻意做作的地方。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官职清楚准确,时间、地点、随行、陪同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为我们考证此石…[详细]
南雄钟鼓岩摩崖石刻
  南雄钟鼓岩摩崖石刻  唐—宋 南雄 钟鼓岩摩崖石刻 位于南雄市梅岭镇翠屏山中。钟鼓岩因有钟岩与鼓岩悬石,敲之有钟鼓声而得名。这里因有梅关相伴,历代名人游士甚多、留下许多清词丽句。现有唐至民国石刻20多题。最早的石刻是大唐吕岩(即吕洞宾)书镌的“万福洞”和“上清景”题字。“诸仙岩”三个大字署名“东坡书”,每字高0.50米、宽0.10米。东坡被谪二度梅关到此游览,曾赋诗多首留念。石刻中以清代石刻为多,作者有官吏、学者、道士。字体有楷书、隶书、行书、篆书等。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在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压力下,-江西省大余县县长彭育英派代表鲁炯雯与赣粤边游击队代表陈毅等人曾在此岩举行会谈,共商…[详细]
藏经洞石刻
  藏经洞位于灌口镇灵岩村9组灵岩山中。 藏经洞均为石刻经版青砂石质,上藏经洞在灵岩寺后陡崖间,为竖井砖砌地窖,长、宽均1.8米,深2.5米,1971年发现。下藏经洞在灵岩寺前竹林寺后,为洞穴,长2.9米,宽2.65米,深5.9米。清光绪初下藏经洞被发现,1931年邑人蒲春蔚于原址清理出大量佛经。佛经沿洞壁依次重叠,每版间垫唐开元钱币数枚。上藏经洞于1995年发现,发现后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清理,发现残存的经板约有160块,长0.8米,宽0.4米,厚0.04米。两面刻-,版侧刻经名、卷数、版数。在经板旁出土几枚保存完好的“开元通宝”钱币,由于经板长期重压及风化严重,导致无法揭取,因此采取就地掩埋处理…[详细]
石屋山泉石刻
  石屋山泉石刻,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枣庄冠世榴园,向西十几米,两壁巨石之间有一处“石屋山泉”。贾三近曾在此处买田结舍,这里是其早年读书及三次回乡赋闲吟诵写诗的地方。据《峄县志》记载:“石屋山,山麓泉流为小瀑布,夏雨后益喷吐,声如雷,冷侵肌发”。泉水流出的地方有紫红色的断崖高数丈,色泽美观,纹理坚致,深沉厚重,古朴迷人。那顶部稍向前倾的红石崖,宛如一座人工构筑的石屋。清冷冷的泉水汩汩不断地从泉中流出,冬暖夏凉,洁净甘美。 泉壁上横镌者“石屋山泉”遒劲俊美的尺寸方大字,两侧有“雨余雪浪喷千尺,旱后春流济万家”联句,题款署“万历二十年春三月石屋主人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