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

千佛院石窟造像
  千佛院石窟造像位于城西南石城山峡谷间,亦称七宝院。造像分两窟,佛龛依山而凿,均南向。右龛顺孤壁重列雕凿佛像1040尊,高盈尺,间以两躯菩萨立像及18尊罗汉坐像。左龛雕佛像35尊,横列。嘉泰《会稽志》:“七宝院,在县西南五里。旧号元华寺,齐永明中盂兰法师建,会昌废。晋开运三年,赵仁爽见岩龛有石佛千身,重建院宇,改千佛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新昌县志》:“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名千佛院。”此名沿用至今。造型具有南朝风格,历代多有修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无量山石窟
  介 绍 无量山石窟位于彭阳县城西北25公里的川口乡田庄村,背靠无量山,面向石峡河,傍山依水,风景秀丽。石窟开凿于半山腰石崖上,共有两窟,中间相隔约50米,坐南面北,沿石峡河东西排列。此窟建于1032年(宋天圣十年)。1985年,无量山石窟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彭阳县人民在石窟周围植400株“文物古迹纪念树”。 宁夏固原市…[详细]
苍龙山石窟
  苍龙山石窟苍龙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后西佐村,石窟凿于鼓山顶,分东西两处,东区有唐龛5个,刻在一个凸起山包的东侧岩壁上,共有造像37尊,最大一龛高1.15米,宽1.13米,其他几龛高0.4-0.7米。造像丰满写实,线条流畅。西区有石窟1座,位于山峰南崖。石窟平面略呈矩形,深2.3米,宽3.3米,高1.47米。窟门方形,两侧各雕盘龙方柱1根。窟内凿坐佛3尊,窟后壁有记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地震的题记。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魏石窟
  下花园北魏石窟位于鸡鸣山脚下,窟的平面近似马蹄形,洞中雕有大佛像一尊,计高二米。石窟顶部由八个飞天围绕莲花所组成,其周围有天女舞乐像。石窟上部雕有三排小佛像,惜已风化不清。洞内左右壁均雕有造像,较完整者有十几躯,造像上身及两臂较长,肌肉丰满,身姿矫健,为北魏石窟造像中不多见的艺术资料。作为我省唯一一处的北魏石窟,由于它紧贴京包铁路,周遍又布有多个煤栈,环境不幽雅,而且铁轨的震动及煤栈的污染,已对石窟构成了破坏性的威胁。…[详细]
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
  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鹤鸣山道教石窟及石刻位于广元剑阁县普安镇城东的鹤呜山。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保存着自东汉以来建造的道教石窟石刻以及始于北魏的道教造像。由于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美的石刻造像艺术,鹤鸣山道教石窟石刻由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门迎首便能看见一尊仪态超凡的老君塑像,彰显着道教的文化底蕴。顺着廊道向内,依次可以看到鹤鸣山石刻中的“唐代三绝”:李商隐的《剑州重阳亭铭》碑,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以及重阳亭中的道教石刻造像。这些出土于唐代的石刻与造像,自有唐代的风骨与大气。李商隐所撰《剑州重阳亭铭》以小篆为书写字体,笔力道劲;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笔力丰…[详细]
林山石窟
  林山石窟共有佛教石窟四个,其中一、二、三号位于西林山,俗称千佛堂、万佛堂;四号窟位于东林山,俗称石佛堂。一、二号窟始凿于宋代,三、四号窟始凿于明代。其中一号窟有佛像135尊,二号尊925尊,三号窟1035尊,四号130尊。石窟雕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人物形象有的慈祥善良,有的凶恶丑陋;有的欢乐,有的悲哀;有的肥胖,有的枯瘦,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的珍贵古代雕刻艺术品之一。东林山石窟又名“石佛堂”,位于东林山山腰,开凿于明代,宽3.6、进深3.35、高1.7米。洞顶雕凿成瓦房式仿木结构,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四壁还雕有佛像130尊。西林山3处石窟又分别称为“百佛堂”、“千佛堂”和“万佛堂”…[详细]
永兴岩石窟
  永兴岩石窟位于大洋乡院埔村,宋绍兴年间(1131-1162)始建,元元贞三年(1297)重建,至正二年(1342)重建。祀张公、观音、八仙、龙王等。寺石仿构,坐南朝北,石窟通面阔三间21.05米,通进深三间10.72米,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洞正面用规整条石砌成并排的三个拱券门洞。拱券顶室三间,有壁门相通。存元至正二年碑刻一通,清代碑刻二通,右侧有元墓冢1座。是莆田唯一的石窟寺,永兴岩石窟寺200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靖远寺儿沟石窟
  又称红罗寺。在靖远县西南寺儿湾村。开凿于黄河北岸红砂沉积崖上。始创于唐代,现仅存1窟。门为砖券拱结构,窟内共有唐及后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罗汉、天王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窟顶原有彩绘,因烟熏而难以识别。窟前有砖木结构楼阁,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庆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筑,同治年间(1862-1874)毁于兵燹。石窟前楼基北壁一佛龛,为北魏所开凿,龛内造像保存完整。 …[详细]
王沙沟石窟
  王沙沟石窟时代:明地点:米脂县银州镇王沙沟村保护范围:东以石窑后山(沙梁山)200米为界,南以孙氏坐化娘娘庙南墙为界,西以210国道为界,北以沙梁山北山脚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以A区外延300米为界,南以A区外延280米为界(王沙沟村王永延二层楼背墙为界),西以无定河畔为界,北以A区外延100米为界(罗汉殿石窑山)。2008年,王沙沟石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法华洞石窟
  法华洞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青烟寺村东约1公里的华山上。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开凿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西元982年)至雍熙二年(西元985年),历时3年完成。现存洞窟3个,皆坐东朝西。除中间洞窟外,左右两个洞窟均已毁坏,造像不存。中间洞窟宽5、进深7米。主尊像距东壁约1米,为一半跏趺坐佛,通高2.2米,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体态丰满,衣纹厚重,左右两侧各有一弟子立像。北、东、南三壁上雕凿千佛、罗汉、供养人像等,其中南壁正中还雕有一尊千手观音像,高1.2米,造型优美,雕刻精湛,为法华洞石窟中的精品。现佛像多残,但仍不掩其刻工精细和造型生动。足见当年佛教之兴盛…[详细]
东方石窟景区
  “东方石窟”以石刻艺术生动再现中国古典神化传说以及近现代国内著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其中,展现中国石刻石像400尊,还有根据现代著名艺术家徐悲鸿绘画创作的《愚公移山》和《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作品100余幅。同时黑豆峪村还与县文化文物局合作,将本县仅存的100余块由唐代至清代的碑刻、石人、墓志集中摆放在“东方石窟”风景区内,给游客又增添了一处有文化内涵很深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景点位置北京平谷区黄松峪乡黑豆峪村…[详细]
玉蟾山石窟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龛造像414尊。造像沿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围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达400多尊。玉蟾山摩岩造像多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数丈,小不盈尺,雕刻精美,风格各异。尤以“千手观音”一壁的造像最具代表性。玉蟾山石窟对研究佛教文化的发展延伸和区域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199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岩自然石窟群
  南岩景区在16平方公里的主景区内,有23座石窟,其中最大的达到1502平方米。1000平方米以上的石窟有9个,最小的也有100多平方米,实属全国罕见。这里原来是一处内陆湖盆地,随燕山运动发生过一次造山运动,形成了一个小盆地,红碎岩长期沉积后,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加剧,地壳不断上升,隆出地面,形成了座座馒头状的山峰。经风化、溶蚀作用,形成了今天南岩景区自然石窟群。先后有僧人建立了南岩寺、龙门岩寺、双岩寺等。…[详细]
喀拉玉尔滚石窟
  喀拉玉尔滚石窟喀拉玉尔滚石窟,[农一师五团喀拉玉尔滚村东南约5公里处·北朝—唐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洞窟开凿于喀拉玉尔滚山腰上。洞窟呈东西向排列,现已编号的洞窟4座。西面第1窟为纵券顶中心柱窟,主室宽3.25米,进深3米,高2米。中心柱宽0.93米,左右后三面有甬道。主室各壁残存白色涂层,墙上残留墨书汉文题记,漶漫不可辨识。其余的洞窟较小,无壁画痕迹,可能是禅窟河僧房。…[详细]
黄松沟石窟
  黄松沟石窟,位于宁武县怀道乡黄松沟村北的黄沙崖石壁上。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明代凿建,现存为明代。有大小两个洞窟。大窟宽、深均为10米,高3米,前有两行石柱四根,柱上雕龙,顶部有藻井,门楣上有仿木斗栱五朵。小窟宽1.65米,深3米,高1.15米。两窟内石雕佛像风化,只留佛坛。据窟内碑载,开凿于明“天顺六年”(1462)。该洞又名“洞洼”、“螺狮洞”。(《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金佛沟石窟
  金佛沟石窟位于海原县李俊乡牛堡村西北的石山坡腰部,方位坐西北向东南,是须弥山石窟的分支和延续,石窟共存洞窟8座,依山势削山壁凿开窟,1号窟门内顶有宋代正和年间浮雕佛像20余尊。6号、7号窟内存浮雕佛像10余尊,窟皆平顶呈长方,窟外残存无首石雕坐佛2尊,服饰皆具有宋代特征。由于历史原因,窟内佛像大多被毁,窟内尚存雕像和洞窟对研究宋代佛教和建筑史有一定的研究。…[详细]
洞儿上石窟
  洞儿上石窟,位于五寨县前所乡洞儿上村西约1000米处。始建年代不详。据村民讲石窟凿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石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米,东西宽3.5米,高2.5米,面积14平方米。窟内三面设佛台,高0.8米,宽0.5米,洞窟外壁左右有圆形凿洞,洞楣上方横向凿长5米,宽0.12米的石槽,为当时搭建木结构建筑所遗。2001年11月,五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岩石窟
  南岩石窟 被称为“中华第一佛洞”的弋阳南岩石窟,位于弋阳县城南的南岩山,石洞宽60.60米,进深29.20米,高14.93米,面积1770平方米。洞内仍然保存北宋嘉定年间开凿的佛龛28座,龛内造像35尊,风格自成系统,色彩、结构优美大方,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南方佛教传播、佛学文化、石刻艺术等也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详细]
邢河石窟造像
  邢河石窟造像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水库西崖,北齐天统四年(568)刻造,窟高、宽、深度均为2米,窟门左、右各刻一力士,窟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这种方形石窟,但尊主造像,四壁无刻,与唐初洛阳以及山东益都云门山等石窟相似,特别是门左右的力士浮雕,昂首瞪目、威严护法,栩栩如生,与龙门奉先寺力士酷肖,现石窟已没于老邢水库中。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皇山石窟
  天皇山自然风景区亦称“五道壶石窟”旅游区,东距八达岭长城30公里,距延庆县古崖居1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山上群峰环绕,怪石嶙峋,草木葱郁,瀑布众多,常年水流不断。景区内有五道壶、清泉寺、功德库、古松榆、飞来石、一线天、古辗、造钱炉、电蛇朝拜等数十处景观。地址:张家口市怀来县北辛堡镇电话:0313-684190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