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

林肯大教堂
  林肯大教堂位于英国林肯郡的林肯市,属于英国国教会。这座教堂是罗曼式与哥特式建筑,在1300年—1549年曾是世界最高的大楼,其高挑的英姿俯瞰着整个林肯市。林肯大教堂是英格兰最大的教堂之一,集宗教、建筑、艺术大成于一身。林肯大教堂本身全部由磨岩的石块砌成,由于年代的久远,表面已呈黑色,更显庄严古朴。进入教堂,中厅穹顶金碧辉煌令人目炫,堂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和所有的金工、石工、木工都可谓巧天工。没有了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在容入了大不列颠自己的民族风格之后,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轻快的线条和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拱形壁,修长的立柱。特别是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装上了色彩绚丽的镶花玻璃…[详细]
墨尔本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座堂位于墨尔本市中心,斯旺斯顿街和弗林德斯街的东北转角,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的斜对面,于1880年奠基,1891年竣工。1932年,教堂又加了3根尖塔,使它看起来更加雄伟。它是澳大利亚圣公会墨尔本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墨尔本的重要地标。圣保罗座堂由英国建筑师威廉•巴特菲尔德设计,采用的是哥特式的复古建筑风格,是墨尔本最早的英国式教堂,其严肃的灰色外表中包含着金碧辉煌。教堂外竖立着一个高大塑像,是由墨尔本雕塑家吉伯所做的以纪念澳洲早期移民的探险家马修福林德。青石是这座哥德式大教堂的主要建材,使得大教堂更加庄严肃穆。进入教堂,首先会被教堂的壮丽和恢弘震撼,高达三十多米的全圆形穹顶,彩绘…[详细]
斯蒂芬主教座堂
  维也纳斯蒂芬主教座堂又称作“圣•斯蒂芬大教堂”,罗马天主教的总主教的所在。为人所喜爱的维也纳城市的标志,常被选作奥地利国家生活中大事的地点。斯蒂芬主教座堂以137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和马赛克花样的屋顶享誉全球,是维也纳首都的象征。斯蒂芬主教座堂建于12世纪末,高高的塔尖高达137米,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人们历时四个多世纪并不断改建、修建的结果,又是维也纳人折中调和才能的体现。进入教堂,赫然跃入眼帘的是宏大的哥特式讲坛,是由安东•皮尔格莱姆塑造而成的。他…[详细]
下杭路曾氏祠堂
  下杭路曾氏祠堂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下杭路196号,该地原为王莲莲丈夫郑诚家族所有,后售予清末民国福州第一大纸行老板曾文乾。曾购房后由其堂弟曾文敏督工建造曾氏祠堂,为福州较有代表性的家祠建筑之一,后被攀附为曾巩后裔祠堂。该曾氏家族,原是从长乐感恩村迁来。祠堂建于民国14年(1925年)。坐北向南,原有两进,首进临街为商行形式,以供出租。二进为祠堂正座,依次有门厅、回廊、祠厅,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周围用封火山墙。大木架横梁跨度大,石柱题刻楹联多处。门墙上有“南丰衍派”、“出孝”、“入娣”等横额石匾。保存较好。沿街建筑东侧另有一侧落,首进为一专祠。曾文乾乐善好施,办了“纸帮救火会”附设…[详细]
芜湖天主堂
  芜湖天主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吉和街28号。1889年法国传教士在鹤儿山建芜湖天主堂,1891年爆发芜湖教案,教堂被烧毁,后由清政府赔款12300多两白银在原址重建,于1895年竣工。后又增建主教楼、圣母院、天主教修士楼等建筑。4栋楼总建筑面积9731平方米。天主堂是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面宽17米,最宽处2670米,东西长达3925米。教堂门楼左右两侧为两座造型挺秀的尖塔钟楼,钟楼高约18米,建筑面积2043平方米。天主堂南侧有四层高的修士楼,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教楼、圣母院均位于芜湖市吉和北路19号第一人民医院内。主教楼,又称主教公署,建于1933年。…[详细]
罗斯林教堂
  罗斯林教堂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教堂内遍布精美的浮雕装饰,其中有不少含义神秘的符号,早在被写入小说前就有“密码教堂“的称号,所以一直吸引着符号学者和宗教学者的目光。自从成为电影《达芬奇密码》中揭开谜底的场景,这里更成为了爱丁堡最热门的景点之一。罗斯林教堂坐落在爱丁堡市以南七英里处的罗斯林镇,是圣殿骑士于1446年建造的,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座哥特式教堂虽然长仅21米,宽不到11米,教堂内的墙壁和天顶上,布满了共济会、圣殿骑士、犹太教和基督教式的雕绘符号,加上几处伊斯兰母题创作。里面精美的石雕柱,引发了许多基督教、北欧和凯尔特神话,甚至还包括传说中罗伯特•布鲁斯的“死亡面具”。…[详细]
维托里亚诺纪念堂
  维托里亚诺纪念堂是罗马的标志性旅游景点,位于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广场和卡比托利欧山之间,用以纪念统一意大利的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由朱塞佩•萨科尼(Giuseppe Sacconi)设计于1895年,雕塑由全意大利的雕塑家雕刻。1911年开工,完成于1935年。维托里亚诺纪念堂整个建筑分上下三层台阶,主体是16根圆柱围成的半圆形造型,是一座新古典风格建筑。纪念堂用布雷西亚的纯白大理石建造,设有宏伟的阶梯和高大的科林斯圆柱。正中央骑马的塑像是完成意大利统一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建筑顶上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塑,分别都是胜利女神架着马车的造型,左…[详细]
都灵主教座堂
  都灵主教座堂的主保圣人是施洗约翰,是意大利都灵最主要的教堂,天主教都灵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建于1491-1498年,毗邻钟楼(1470)。裹尸布礼拜堂藏有著名的都灵裹尸布,建于1668-1694年。都灵主教座堂不是很大,却因其内保存有基督教在全世界保存最严密,引起最大争论的一件遗物——“耶稣的裹尸布”而闻名世界。“耶稣的裹尸布”是一块亚麻布,令人惊奇的是布上有耶稣全身影像,尽管梵蒂冈从来没有宣布过裹尸布是可信的,但它还是被当作基督教的一个特殊物件来收藏和尊敬。都灵裹尸布每一百年大约只拿出来公开展览四次,每次展览,远近成千上万的教徒都赶来瞻仰。他们相信所看到的就是耶稣基督的真容。最早发现都灵裹尸…[详细]
大庄苏家祠堂
  大庄苏家祠堂:大庄苏家祠堂,坐落于大庄镇大庄街正中,座向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四间,三方是走马转角楼,正中大院心种金桂、银桂、柏枝、紫竹等。大殿格子门镂雕三层花草,戏台墙上有“水漫金山”画和苏家氏谱,四小天井及大院井地面都有六角方砖,大门口有两个石尊、两棵槐树,大门上有清同治皇帝赐给苏斯洋的“义勇巴图鲁”匾一块(现存双柏县文化馆),大院四周墙壁有花木鸟兽、山水人物等惟妙惟肖的墙画,建筑还含有石桅杆、仙鹤湖、照壁(高六米长十二米)几部分,可谓冠冕堂皇、气势恢宏。后来,因部分建筑毁于火灾…[详细]
韦尔斯大教堂
  韦尔斯大教堂位于英格兰萨默塞特郡韦尔斯小城,是巴斯和韦尔斯主教座堂。该教堂建筑已经被指定为英国一级登录建筑,据说电影《哈里•波特》的部分场景在这里拍摄过,这样一来让它本来就神奇的建筑更增添了些神秘的色彩。据史料记载,韦尔斯大教堂最早始建于705年,而现今的建筑则建造于1175年至1490年,被赞为“最具诗意的英语教堂”。由于韦尔斯大教堂是在较长时期内分期建造的,所以各个部分的风格有一定区别,大体上说,西立面、外墙和交叉廊部位的塔具有较明显的早期英国哥特式风格;而室内的拱券等具有盛期和晚期英国哥特式特征。教堂平面与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类似,具有典型英国特征。横厅的西侧中堂为比较常见的肋拱…[详细]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原名金堂金丝楠木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建成,位于金堂县白果镇漩水湾;总投资达2亿余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展厅3000平方米;2016年博物馆根据金堂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1号文件的精神及相关领导的批复,充分挖掘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内涵,抢占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高地,填补沱江源及流域暂无同类型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白,从而打造金堂历史文化符号。2016年7月对原博物馆进行了全面改建,再次投入巨资启动了沱江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全方位的挖掘、展示了沱江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了金堂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总共分为三个展厅及一个书…[详细]
阿尔比主教座堂
  阿尔比主教座堂是法国南部城市阿尔比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天主教阿尔比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最初建于4世纪,666年被大火摧毁,920年恢复。13世纪改建为罗曼式石砌教堂,建于1282年至1480年。阿尔比主教座堂由当地生产的红砖与黄砖垒砌而成,具有独特的法国南方哥特式建筑风格,中堂为单廊形式,其跨度为19米。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教堂和防御性城堡合为一体,其结果是教堂西立面上没有出入口,具有公共性的入口在教堂的南立面上,钟塔采用了中世纪城堡的构成方式。与此同时,为了便于防御,扶壁的外侧均为弧形,看上去如同墙面上的巨大壁柱。立面上窗面积很小且位置很高,是哥特式教堂与地方风格及防御性功能融为一体的重要建筑实…[详细]
兰村祠堂
  泸溪县兰村的祠堂,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乡间的绿野上。它们虽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仍体现了湖湘建筑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湘西地区的特点。 兰村的祠堂都是砖木结构建筑,青砖墙体四面围绕,其内为木结构屋架。 高耸的青砖围墙,将外界的杂乱尘世阻隔在外,更增添了几分家族祠堂的庄重气氛。两侧的封火山墙处理也很有湘西的地方特色。正门入口的立面也十分讲究。门洞外用灰浆砌筑门套,大门上方两侧的墙体上有铁壁虎一对,做成避邪图案或宝瓶、花瓣等形状。这些构件都表达着劳动人民对家族的尊重,对这片故土的热爱。 祠堂内部布局上,稍微讲究的祠堂入口处为亭阁木构建筑,等级差一点的则为门廊。中间为开敞天井,后部为议事和祭祖用的大…[详细]
礼善堂
  礼善堂(上元街178号)位于严家廊下东端,朝南面河。共有房屋4进51间1135平方米。其中,1、2进建于民国20年(1931),3、4进建于清光绪初(1875--1878),系任氏宅第。该堂以备弄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且分别有3个石库门对外。东部4进,前2进是2开间楼房,后2进是平房。西部4进3开间楼房。礼善堂南部沿街第一进是5开间楼房,楼房两角上各有砌在墙中界石一块,界石上是“任礼善界”四个字,东起第二间处有条备弄,备弄东前两进是2开间楼房,后两进是平房,备弄西是四进3开间楼房。西部第一进和东部后两进是公有的墙门间及各户柴间、什杂间等。礼善堂朝南有3个石库门,分别称东石库门、西石库门和弄堂口石…[详细]
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
  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德语:Sankt-Hedwigs-Kathedrale)是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座天主教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市中心的倍倍尔广场。这座教堂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兴建于18世纪,以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殿作蓝图。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得名于西里西亚和勃兰登堡的主保圣人,圣Hedwig of Andechs,以纪念信仰天主教的西里西亚移民来到勃兰登堡和柏林。腓特烈大帝想改善和梵蒂冈的关系,承认天主教徒在普鲁士的重要地位。现在的这个主教堂的设计图是他亲自起草的,是柏林的罗马天主教堂,受到罗马众神殿的启发(其内部装饰与众神殿有过短期的相似)——亦或是腓特烈大帝受到翻扣的咖啡杯的启发采用了这一设计…[详细]
里加圣彼得教堂
  里加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 Riga)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一座高耸的教堂,高123米(战前高136米),始建于1209年,15世纪初由罗斯托克石匠扩建。目前的钟楼完成于1746年,历史上曾遭雷电袭击,其中两次造成坍塌(1666年和1721年)。二战以前,这是欧洲最高的木制建筑。战争期间,屋顶和钟楼毁于大火。1970年代,苏联工程师重建教堂,并安装了一部电梯,使人们可以在70米高处眺望里加风光。里加圣彼得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不论墙还是塔都是越往上越玲珑,装饰也越多,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尖顶,这是老城的最高点。整个教堂处处展示着向上的冲力,这种强烈的向上动势…[详细]
萨瑟克圣乔治主教座堂
  萨瑟克圣乔治主教座堂坐落于伦敦的萨瑟克区,为天主教萨瑟克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为萨瑟克区的大都市教堂。教堂于1848年对外开放,在1852年的时候成为英格兰宗教改革以来伦敦第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堂。萨瑟克圣乔治主教座堂由奥古斯塔斯•普金(Augustus Pugin)设计,1848年普金和他的第三任妻子举行了该教堂的第一场婚礼。在二战的时候教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重建的教堂于1958年开放,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成为当地社区的焦点,众多名人来访,如0-、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等。这座主教座堂拥有杰出的唱诗班,男童和男人唱诗班在每个星期天11:30的庄严弥撒(Solemn Mass)和重要节日演唱,节目…[详细]
圣劳伦茨教堂
  圣劳伦茨教堂是德国纽伦堡最重要的中世纪教堂之一,这是一座有着双子塔的哥特式教堂,修建于1243年至1315年间,目前是纽伦堡最大的教堂。该教堂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过严重损坏,之后进行了重建。圣劳伦茨教堂是在一个古罗马长方形大教堂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在它的两座哥特式塔之间,装嵌了一扇直径为9米的圆形花窗,并以无数的三角形门和破碎的玫瑰花为装饰。在这座教堂的内部有很多重要的艺术品,其中就包括众多的碑文、石雕、木雕,较为引人瞩目的当属有亚当•克莱福特(Adam Kraft)的神龛。另外,教堂的讲道坛也是一件新哥特式艺术品。这座教堂最令人难忘的是星形圆屋顶的圣坛及悬空的天使报喜木雕…[详细]
圣大卫大教堂
  瑰丽的圣大卫大教堂位于威尔士最西端的彭布罗克郡圣戴维斯,是威尔士守护神——圣大卫的宫殿。圣大卫是基督教的圣地之一,这里有威尔士最神圣的景色。圣大卫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最初这里是由圣大卫建立的一个修道院。随着圣大卫的影响力在威尔士的日渐扩大,在原来修道院的基础上逐渐扩建成了大教堂。大教堂所在地面坡度很大,继1248年的地震之后,柱子都倒塌了。教堂内部的氛围非常具有历史感,诺曼风格的主殿里,爱尔兰橡木天花板上是16世纪的雕刻。同样雕刻着精美繁复雕饰的唱诗席位于十字形结构的中心,在来自上面塔楼的光下照耀下,煽动者美丽神圣的光辉。在每年的3月1日,即圣大卫日,威尔士都会纪念他们的保护神—…[详细]
勒皮主教座堂
  勒皮主教座堂是天主教勒皮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奥弗涅大区上卢瓦尔省的省会勒皮。它在查理曼大帝时代之前已经是朝圣中心,是前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的组成部分。它是法国的国家历史文物,1998年作为通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的一部分列为世界遗产。勒皮主教座堂位于城市的最高点,包括从5世纪到15世纪的各种建筑风格,但是大部分建筑始于12世纪上半叶。其正立面用白色砂岩和黑色火山角砾岩形成条纹,需要攀登60级台阶、3条高大的拱形走道通往门廊,再通往教堂正厅的第一个分隔下方。教堂内部上方是3个中央窗户,照亮正厅;再上方是3面山形墙。教堂正厅分隔的上方是八角形的塔楼,唱诗班席位和十字形翼部在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