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东垣东岳庙
  兴东垣东岳庙(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石楼县城东北20公里的兴东垣村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1388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及清代均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大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呈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和大殿。前院东西廊房各三间,后院东西窑洞各五间,大殿两侧东西垛殿各三间。大殿为庙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月台,前廊进深两椽,占总进深的三分之一,形制特殊。柱头卷刹明显,收分显著,具有早期建筑特征。柱础覆盆式雕牡丹图案,四周檐柱之上设柱头斗栱,无补间,柱头枋叠架三层,为一斗三升式。殿…[详细]
曲沃大悲院
  大悲院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中心,唐大和元年(827年)创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重修,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进行过修葺。大悲院坐北朝南,布局为长方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组成,是寺院的主体。现存建筑献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清代所建。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彻上露明造,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昂为琴面昂,补间各施一朵,形制同柱头铺作。昂为真昂,昂尾挑于中平槫下,阑额、…[详细]
太符观
  在山西汾阳市城东北15公里上庙村。此观始建年代不详,金承安五年在此创建醮坛,刻立碑记,后经明、清修葺,始成现状。为道教庙宇,规模宏敞,布局疏朗,场面开阔。山门三间,有如精巧的牌坊,三彩琉璃团龙,镶贴在门外两壁,劲健有力,观内东西配殿各五间,悬山式屋顶,前檐插廊,东奉后土圣母,西奉五岳大帝,殿内悬塑满壁,塑像壁画基本完备,虽经几次重装,不失原作风格,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正北向昊天大帝殿为主体建筑,面宽三间,单檐歇山式。正殿三楹,配殿五间的设计颇为稀有。昊天殿结构朴实,用材粗壮,形制手法古朴,俨然全代建筑。殿内奉玉皇大帝,侧有侍者六人,躯体高大,形象逼真,观其…[详细]
沁县大云禅院
  大云禅院在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据碑碣与沁州志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十二年(1180年)重修时买到空名院额一道,题名大云禅院。金崇庆元年(1212年)正式敕用。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寺院坐北向南,共有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侧有朵殿、配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前殿,亦称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斗拱精致,菱形格扇,拦额雀替,雕刻华丽,为清代重修时的风格。后殿为寺院中现存的一座主要建筑,广深三间,高台筑殿,平面形制为正方形,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柱…[详细]
觉山寺塔
  觉山寺砖塔共分为塔座和塔身两部分:塔座四壁刻有砖雕,金刚力士威武雄壮,歌舞伎乐动作优美;塔身为八角十三级,塔内砌筑梯道可以攀登。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留有壁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觉山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南三十里的悬钟山之中,悬钟山也称觉山。溏河奔流于寺前,觉山屏障于后,寺外群山环绕,寺内古树参天,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殿宇巍峨景-人。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整座寺院精巧玲拢,大小禅院有134间,并位于三条轴线之上,显得错落有序,但最为称奇的是觉山寺的白塔、水井和山峰在同一个高度上,都是13丈,留下了“塔井山齐(奇)”觉山寺的美名。寺庙内的佛教殿宇非常齐全,有钟楼、鼓楼、梆楼、点楼、…[详细]
资寿寺
  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寺院座北朝南,东临绵山,西傍汾河山环水绕,水秀山青,古树交荫,风景秀丽,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l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详细]
芮城清凉寺
  清凉寺清凉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芮城县东北25公里西陌镇坡头村西清凉寺是一座元代名刹,坐落在美丽的甘枣山下寺里村,著名的恭水潺潺而来,从寺后一分为二,环绕寺周到山门前又二水合一。走下山门,茂林修竹,绿阴蔽天,鸟语呢喃;放眼望去,寺周围院落参差窑洞错落;再往远看,甘枣山奇峰峭立轻岚缭绕,梯田层叠果林如带,整个寺庙与山村相互辉映融为一体,远离闹市尘嚣,保持着古朴而恬静、幽雅而适意的田园风光最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倘若此处的空气能拿出去卖美元,怕也价格不菲呢。清凉寺除了保存有元、明、清各代价值颇高的数十幢石碑外,现存的大雄宝殿也历经岁月沧桑,仍是原汁原味的元代建筑,殿宇设计气势磅礴,造型巍峨壮…[详细]
广仁王庙(五龙庙)
  广仁王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唐地址:芮城县城北4公里中龙泉村北侧因庙前有五龙泉,庙内奉水神,封号“广仁王”,当地乡人尊称“五龙王”,故庙名又称“五龙庙”。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正殿为唐太和五年(833年)遗构,是国内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殿前乐楼为清代重建。庙坐北朝南,规模较小,由戏台、厢房和正殿组成。正殿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方形,台基高1.2米,殿前无月台,正面明间辟板门,两次间为破子棂窗,两稍间偏小。殿周檐柱16根,全部砌入墙内。柱上仅施阑额,无普拍枋,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檐下仅施柱头斗栱,五铺作出双抄偷心造,斗幽较深,无补间铺作。殿内无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详细]
芮城城隍庙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明清两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维修。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献殿、寝殿及配房。庙内有历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铭98通,为珍贵史料。地址:芮城县永乐南街小西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详细]
泛舟禅师塔
  泛舟禅师塔,位于运城市西北方向报国寺的遗址上,创建于唐贞元九年(793年),另一说,是唐长庆二年(822年)。它是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阁式的全国名塔之一,也是唐代单层圆形砖塔的典型实例、孤例,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其设计之独特、建造之精巧、存世之久远,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成就方面的真实体现。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这座国宝级的古建筑的塔身出现裂缝,塔檐破损,经盐湖区区委、区政府申请,国家文物局拨来100万元进行维修,笔者便在维修之际,探访这一千年古塔。曲环要考察泛舟禅师塔,必须先了解中唐时期的平叛重臣曲环。曲环,安邑人,生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因为父亲曲彬长期在唐西部边陲做官,曲环从小喜读兵书…[详细]
洪福寺
  洪福寺位于禹州市朱阁镇蔡寺村,年代为明、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洪福寺被公布为第三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殿外墙皮为起点,向东、西、北各延伸50米,向南延伸80米。…[详细]
洪济院
  洪济院洪济院(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武乡县东良乡东良候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正殿为金代风格。余皆明、清重建。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036平方米。主要建筑正院有戏楼、钟鼓楼、南殿、正殿、东西配殿;偏院内主要建筑为关公殿。寺院山墙外有千佛塔一座。南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东西两侧廊庑各七间,均为硬山式建筑。正殿为寺院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明间辟板门,两次间均为直棂窗。檐下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用材规整,梁枋断面之比基本符合宋《营造法式》,金代建筑特点明显。正殿和南殿内存有壁画九十二幅,…[详细]
武乡大云寺
  武乡大云寺武乡大云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宋地址:武乡县城西25公里故城镇故城村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重修碑记载,寺曾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初名岩静寺。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重修。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今名。金大定年间重建三佛殿。元、明、清时期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为十八罗汉殿,西为十殿阎罗殿。观音殿亦为南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清代遗构。大雄宝殿为寺内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柱头卷刹明显。斗…[详细]
会仙观
  会仙观会仙观(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武乡县城东25公里监漳镇监漳村 始建于金正大六年(1229年)(即南宋韶定二年),后历代曾数次修葺,现存主体建筑三清殿为金代遗构,玉皇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63平方米,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关公殿、玉皇殿、三清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钟、鼓楼、厢房、廊房、耳殿。玉皇殿,座落在1.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砂石覆盆式柱础。梁架为自然材锛砍。三清殿,座落在1.2米的石砌台阶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前檐插廊。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详细]
盂县大王庙
  大王庙(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明地址:盂县县城北为春秋时晋国上卿赵武之行宫。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藏山庙记》有“重建于金,源之于承安五年”的记载。自汉、唐、宋、元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寝宫为金代原构,正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庙坐北朝南,南北长56.48米,东西宽62.63米,总占地面积3537平方米。依次排列有照壁、山门(后兼戏台)正殿、寝宫,山门两侧为钟鼓二楼,碑廊和仪门分立二楼左右。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台基与乐楼相连,高出地面1.18米。山门明间留有较低的通道,次间垫高与乐楼台面相平,演出时架木板制成平整的台面。乐楼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面宽三间,进深五…[详细]
临晋县衙
  临晋县衙临晋县衙(第五批国保)时代:元至近代地址:临猗县城西北20公里的临晋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以中轴线布局分三层台阶式,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周围配以廊房。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当心间较宽,明显大于次、稍间,稍间又略窄于次间。采用“减柱造”,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接前后乳栿用四柱。柱头斗栱双昂五铺作,琴面假昂,柱头卷刹明显,柱础复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于各柱,当心间两根采用“抱柱造”。前檐额枋用材硕大,以三根大圆木制作,直径达0.8米。增加了大堂的壮严气氛。二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三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堂前带廊,为清代建筑。银亿库位于大堂与二堂中院之东侧…[详细]
柳林香严寺
  香严寺,俗称鸽子寺,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城东北隅山阜之处。四周幽香扑鼻的翠柏,给人一种肃穆幽静,华贵神圣的感觉。寺前有碧波潺潺的抖气河环抱,後山有郁郁葱葱的佛塔山为倚背,使寺宇幽藏在青苍如黛,蓊然毓秀之中。又有青龙宝宁山腰的明代建筑玉虚宫,与古刹香严寺交相辉映。寺座北朝南,周有堡式墙垣,内分七院十二殿,共有大小殿宇一百二十余间,占地六千一百六十平方米。寺始建於唐代,现存建筑为元代手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殿宇鳞次栉比,佛堂高低有序。主建筑分别有歇山、悬山、硬山式殿顶,各式琉璃流光溢彩,气势宏大。主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十王殿以及两侧的附属建筑,…[详细]
洪洞玉皇庙
  洪洞玉皇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洪洞县城西北5公里马牧乡辛北村元太宗已丑(1229年)年建,明、清和民国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玉皇殿、关公殿、二郎殿均为元代建筑。寺庙坐北向南,分前后二进院落,总建筑面积4128平方米。后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正门、仪门、月台、八卦台、玉皇殿。二郎殿和关公殿位于玉皇殿东西两侧,舞台置于前院南侧,东侧为玉皇庙大门。三座大殿内梁架均为草栿,保持了典型的元代风格。殿内均有壁画,画面粗犷,线条流畅、保存尚好,与大殿同为元代作品。…[详细]
浑源永安寺
  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创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永安寺占地0.65公顷,建筑面积935平方米,坐北面南,呈长方形,原有规模宏大,现后部已毁。全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现存山门、0天王殿、传法正宗殿及配殿。传法正宗殿于元延二年(1315年)在金代大殿基础上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梁架用材、斗拱制作都仿照金代规范,建筑表现了金代风格。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殿内四壁绘满水陆画,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八百余。浑源永安寺的建筑和大面积的壁画,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国家文物…[详细]
太阴寺
  太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386至534年),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都曾进行过大修。原建筑气势磅礴,碑刻林立。北殿民国五年被烧毁,现北殿是从附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现存南大殿,建筑风貌为金代遗构。太阴寺坐南向北,属于阴向,因而得名“太阴寺”。寺内存有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卧佛。据元代碑文记载,这是金大定二十年云公、法澍(佛龛西侧有其塑像)等重修太阴寺、补雕《赵城金藏》时雕刻的一尊佛祖涅槃像,同时雕刻的还有三士佛像。历代刊刻大藏经中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大藏经《赵城金藏》,是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