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旅游

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

  根据《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的规定,经过博物馆自评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估,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专家核审备案,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中国电信博物馆等171家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按行政区划排列共171家。
2013年5月21日,经过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的重新定级评估,北京天文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和华侨博物院因未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被取消国家一级博物馆等级,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8年5月,北京天文馆重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9月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第三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公布显示,我国国家二级博物馆再添97家,总数达286家。
玉山县博物馆
  玉山县博物馆是一所集教育、展览、馆藏、研究于一体的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三清公园东侧,占地面积9218.9㎡,总建筑面积7414.82㎡,绿化率32.5%,地面停车位28个。展厅面积近3600平方米,一楼基本陈列展厅包括“奇山秀水”、“文脉流长”单元以及碑刻展厅、临时展厅,并配套建设了青少年第二课堂。二楼基本陈列展厅包括“文明遗珍”、“民俗风情”、“千古流芳”单元以及“黄家驷院士纪念馆”、“柳子谷纪念馆”、书画展厅和临时展厅。办公区域一楼设有多功能厅、库房,二楼设有办公室,三楼设有会议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玉山县博物馆是玉山文化新名片、旅游新景点。致力于为广大观众了解玉山风土…[详细]
樟树市博物馆
  樟树市博物馆位于市区鹿江南路,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该馆以调查、保护、研究、陈列、宣传古代历史文物为主,1960年建成,馆标为郭沫若亲笔书写。1981年增建一幢陈列大楼。樟树境内的吴城、筑卫城、樊城堆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文物陈列在这里,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馆内还有历史文物和药史、酒盐史陈列展览,是江西成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县级博物馆之一。交通:乘坐公交1、2、3、4路可抵达。地址:宜春市樟树市鹿江南路类型:博物馆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高安市博物馆
  高安市博物馆原座落在高安市筠泉路交叉口,面积约1300平方米。他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高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0年10月正式命名为高安县博物馆,1993年12月8日更名为高安市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的老馆为砖混结构,长期以来,由于设施简陋(2002年经建筑质监部门鉴定为CU级危房),上等级的文物无法上线展览,导致1980年11月29日发现的高安元代窖--花釉里红等精品瓷器无法与国内外观众见面。博物馆为了确保“国宝”文物的安全,只好一直将其深藏于地库中。为了满足国内参观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及国外游客慕名而来目睹“国宝芳容”的愿望,2010年高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建一座与高安馆藏文物相匹配的博…[详细]
靖安县博物馆
  靖安县博物馆靖安县博物馆位于靖安县水口乡,距县城6公里,馆藏文物以李李洲坳东周古墓文物展陈为主,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日活动全国先进集体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科普基地。李洲坳东周古墓距今2500多年,墓穴中47具棺木密集排列,保存完好,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奇特的“一坑多棺”型墓葬。李洲坳东周古墓系“2007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首,共出土“天下第一剑”、“天下第一席”、“天下第一扇”等各类文物650件,均陈列于东周古墓博物馆,其中该墓出土的大型龙型金箔族徽2008年-时曾作为江西省精品文物选赴北京展览,其出土的纺织文物更是足以改变中国纺织织造史。中央…[详细]
吉安市博物馆
  吉安市博物馆成立于1969年,位于市中心城区永叔路80号安市博物馆成立于1969年,位于市中心城区永叔路1998年因城区同城改造,原博物馆建筑拆除后,搬迁到西肖家巷7号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2014年6月18日搬迁至吉安市城南新区,2018年被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是集展览展示、宣传教育、研究收藏、社会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32.85亩,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展线1000余米。吉安市博物馆下辖吉安市博物馆新馆,朱德、毛泽东旧居,民俗博览苑,吉安市庐陵民俗博物馆四个常年开放景点。吉安市博物馆现有六个常设展厅,采用通史加专题的表现手法,通过…[详细]
吉州窑博物馆
  吉州窑博物馆位于吉安县永和镇,利用原镇政府地,建筑面积约6000㎡,二级馆标准,是围绕展示吉州窑和永和古镇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吉州窑博物馆按照国家二级馆标准建设,建筑面积约61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2012年启动建设,2015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是目前唯一一家展示吉州窑的专题博物馆。陈展主题主要包括“江南望郡·首县庐陵”、“埏埴成型·筑窑烧瓷”、“吉州佳瓷·技奇工巧”、“吉州瓷韵·内涵丰富”、“商贾云集·器走天下”、“魅力四射·影响深远”和“千年古窑·重焕生机”等7个方面。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详细]
于都县博物馆
  于都县博物馆也称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位于于都县城交通巷5号,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1971年4月,经中共于都县委批准成立“毛主席在于都革命活动纪念馆”,1978年12月,更名为“于都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1年4月,又更名为“于都县博物馆”,1988年11月,经上级批准成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与于都县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博物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一处连片古窑址群。--物专家初步判断,这个古窑址群的年代为唐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之久。该窑址群位于距离于都县城约5公里的贡江镇上窑村,窑址濒临梅江河,在南北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唐宋古窑址…[详细]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
  宁都县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位于宁都县城区。该馆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5855平方米,馆内陈列展览面积3450平方米,展线长860米,是全国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于2009年2月被命名为江西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今已免费对外接待社会各界游客200余万人次,日渐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位于宁都县梅江镇背村与迳口村之间通往翠微峰道路南侧,是全国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填补了我国无全面展示我党我军这段光荣历史纪念馆的空白。年接待能力达30万人次,是继红色故都瑞…[详细]
陶瓷民俗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是以古建筑为中心的园林式博物馆。馆内有历代陶瓷展、古窑群、瓷碑长廊、天后宫、瓷器街、大夫第等景观。馆内环境幽雅、林木葱郁、湖水荡漾,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馆内设有世界独有的瓷乐表演。陶瓷民俗博物馆内的明闾、清园共有明清古建筑12栋。清园有4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玉华堂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清代祠堂,它的地面一色青石板。清代住宅院造型别具一格,旁屋以书厅为主体,小院设石栏水池,两旁配置廊屋,前有小花园,后有大宅和小宅,互为衬托。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8栋建筑,其中的闾门是我国明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罕见的精致的建筑小品。明代住宅简朴古雅的风格,与清代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详细]
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相继组建了十几家大型国营瓷厂,统称为“十大瓷厂”又称“国窑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传统到现代,由分散弱小的手工业作坊,走向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化瓷业。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创造了无数光辉业绩和宝贵财富。“十大瓷厂”的组建,既奠定了景德镇现代瓷业基础,开创了景德镇陶瓷工业的一个辉煌时代,而在全国乃至世界陶瓷行业内发挥了积极的引领标杆作用。而今,“十大瓷厂”虽然已退岀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丰碑上。为传承保护景…[详细]
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
  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是我省首批民办博物馆之一。皇窑博物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宗旨,着力表现具有新意的展陈,系统展示了自唐代以来景德镇各个历史时期精湛卓越的手工制瓷工艺,全面真实介绍了景德镇辉煌灿烂的陶瓷历史。皇窑博物馆融“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宣传”为一体,集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皇窑博物馆由古陶瓷馆藏、景德镇制瓷工艺、古瓷片标本三部分组成,馆藏面积1000多平米,有珍贵藏品数百件、古瓷片标本上万件。这在景德镇民办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皇窑博物馆编排展陈的“景德镇陶瓷工艺史陈列”,纵览景德镇制瓷工艺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从陶器到瓷器,从素瓷到彩瓷,从一元配方到二元配方,从…[详细]
鹰潭博物馆
  鹰潭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2000年8月市政府报请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道教协会同意建立新馆,位于鹰潭市湖西路-,又名“中国道教文物收藏馆”。鹰潭市博物馆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道教文物收藏馆。主要职能之一为收集、修复流散民间的道教文物,同时承担鹰潭地区出土、发掘、移交文物的保管、修复、展览和研究工作,现有业务人员10人。建筑总面积:3856平方米,框架结构大楼,共四层,主管部门为鹰潭市文化局,2006年被确立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鹰潭市博物馆主要库存文物29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20件,三级文物195件。共设置有四个展厅,一展厅集中展示鹰潭地…[详细]
历城区博物馆
  历城区博物馆位于历城区唐冶文博中心北区三楼,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馆藏文物、大辛庄商代历史文化、历城民俗三个展厅,展厅着重展现历城县历史沿革和考古遗存,突出表现历城的来历和作为不同时期济南国、郡、府首邑的经历,展示历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地位。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大量陶器文物是该馆最富特色的收藏:红陶、灰陶、彩陶、黑陶,品种繁多、精良美观,展示了特色鲜明的东夷文化,馆藏的隋代四门塔舍利、春秋早期鲁伯大夫簋、长达2.3米的象牙化石、龙山文化代表作陶鬶等珍贵文物,在全国也是极为稀有的。该馆自2017年11月份试运行以来,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详细]
济阳区博物馆
  济阳区博物馆(美术馆)位于济阳区文体中心,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设有济阳历史文物展、馆藏石刻展、刘台文物展、济阳名人展、乡愁记忆展、书画展、临时展等九个展厅及青少年活动室、学术交流室等,展示与社会教育功能齐全。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济阳区博物馆越过三级馆直接成功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详细]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是历史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 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融合了古典主义、洛可可、城堡式、中国式等多种建筑元素;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 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3A级旅游景区,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 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近代历史沿革、了解东西方建筑艺术对话的一扇重要窗口,具有…[详细]
青岛民俗博物馆(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天后宫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集天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青岛前海风景线上一处极具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历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1996年,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将其重新修复,并开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详细]
青岛贝壳博物馆
  青岛贝壳博物馆,是以贝壳为主题,集贝壳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私人贝壳博物馆,面积约2600平方米,并有国内最大的沙滩T台。博物馆主要由贝壳标本展示区、贝壳观赏区、儿童互动区、科普区、贝类商品展示区及贝类生物科学研究院六部分组成,展藏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的五个纲、262科、4260余种贝壳(海螺)标本和130余种贝类化石,馆藏数量及硬件设施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这里既有号称“海贝之王”直径一米的大砗磲,也有需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沙贝,还有来自4.5亿年前奥陶纪的鹦鹉螺化石。地址:青岛市黄岛区漓江西路唐岛湾步行街680号类型:博物馆游玩时间: 建议…[详细]
胶州市博物馆
  胶州市博物馆位于胶州市兰州东路19号,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4043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胶州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是在原胶州市图书馆文物室的基础上成立的,现有工作人员12人。胶州市博物馆的藏品非常丰富,现有文物藏品2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馆藏珍品中有三里河遗址出土的造型奇特、制作精巧的环状龟形鬻,有做工精细、造型美观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有稀世珍宝《妙法莲华经》一卷。胶州市博物馆自建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并加强了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胶州市博物馆的藏品相当丰富,建馆后通过文物征集工作和大量文物的出土,使博物馆的藏品得到增加,现存文物藏品…[详细]
青岛宝龙美术博物馆
  宝龙美术馆是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澳门著名爱国实业家许健康先生创办的宝龙集团投资设立的的非营利性文化艺术组织,青岛宝龙美术馆作为宝龙集团建成的第一座美术馆,落户于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景秀丽的大沽河畔。由中国建筑师仲松设计,建筑外观呈方形布局,取深灰色为主基调,以花岗岩为主体建材,建筑总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300平方米,展线总长486米,层高5.5米,配置进口光源,可满足各类高水平艺术品展览和高端文化交流活动需求。在胶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积极推动下,周边将形成以“大沽河博物馆”、“青岛宝龙美术馆”、“大沽河历史文化街区”、“宝龙艺术酒店”等为核心的文化艺术…[详细]
蒲松龄故居(纪念馆)
  蒲松龄故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蒲松龄故宅包括故居旧址、附近住宅、柳泉以及墓园,现辟为蒲松龄纪念馆。故居坐北朝南,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