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的永宁山下,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顷的保护范围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寺福、行宫)。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6位阿哥,共计78人。陵区内矗立着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石建筑,其建筑形式和规制明显地体现着封建社会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这些古建筑环抱于苍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竞相峥嵘。还有五色祥云萦绕的永宁山,绵绵屏立于陵寝之后。八功遥溯灵源的易水河缓缓流淌于大红门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秀,规模宏大,颇具气势。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清朝末年泰宁镇总兵陈增荣在笔书余暇,雅爱山川秀丽,定出了西陵八景,那就是“荆关紫气”、“拒马奔涛”、“云蒙叠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钟”、“福山捧日”、“华盖烟岚”、“易水寒流”。正是由于这些怡人的自然景色,衬托出了“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才离开父祖,独辟蹊径,在易州境内首辟西陵,以图大清江山万代、岁远天长。1737年3月2日,乾隆皇帝奉安其父于泰陵地宫。后来,为使东陵和西陵香火永续,乾隆皇帝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以后的皇帝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分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因此,他首先在清东陵界内的胜水峪建了自己的裕陵与祖父康熙为伴,其子嘉庆在泰陵旁边建了昌陵与祖父雍正相守。遵照这一昭穆之制,道光的陵寝原建于东陵宝华峪,在历经七年建陵大工完竣并葬入孝穆皇后以后,发现地宫内渗水不断,道光只好又在西陵境内选择了一块高平之地,将宝华峪陵寝建筑拆除,到西陵营建陵墓。在隔咸丰、同治两代皇帝后,光绪也将坟墓建在了西陵。如果说西陵的舆地山川均为天造地设自然成趣,那么,从建泰陵到崇陵竣工历时185年之后,又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使天人合一”宇宙观在陵寝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正如孙鼎烈在《永宁山扈从纪程》中所说的那样:“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间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龙蟠凤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泰陵坐落于今河北省易县西15km永宁山下的太平峪。是清雍正皇帝的陵墓,其陵寝规模之宏大、体系之完备、建筑之精美,堪称清西陵诸陵之首。
雍正帝登基后曾在遵化州九凤朝阳山选定陵址,后因风水原因而废弃,命亲王允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另觅新址,改选在易州永宁山下,首辟西陵。泰陵于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雍正十六年(1738年)建成。雍正皇帝及其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奉安于泰陵地宫。
泰陵由南至北第一座建筑是五孔石拱桥,流经桥下的北易水清澈透底,常年不息。跨过五孔桥便是西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巍峨壮观的三架石牌坊。过石牌坊即是泰陵的门户——大红门。
进入大红门,即是凝重华丽的圣德神功碑楼。它稳坐于神路正中,建筑形式为四面辟门,重檐九脊歇山顶,黄琉璃瓦。楼内中间有一对高大的赑屃驮着石碑,碑高13.2m,宽2.25m,厚0.60m,碑身阴刻满、汉两种文字颂扬雍正皇帝的功德。神道东侧则是皇帝祭祀前更衣之处--具服殿。
碑楼外广场四角分别矗立着华表,华表通高12m,直径约1.5m,通身浮雕盘绕向上的巨龙,望天吼蹲坐柱顶,两个面南,两个朝北。圣德神功碑楼北面为七孔桥,是陵区最大的桥梁。桥北有5对石像生,分别为狮子、大象、骏马和文臣、武将。 绕过作为影壁的蜘蛛山,穿过龙凤门,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区便展现开来。近处是神道碑亭。3座三孔石桥并排跨过小河。桥北东侧为神厨库、井亭。广场北面平台上有东西朝房各5间,东西守护班房各3间。
进隆恩门,门内左右各有焚帛炉一座,炉高4m,长3m,宽2.13m。正殿为隆恩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下檐重昂,上檐单翘。明柱沥粉贴金包裹,殿顶有旋子彩画,梁枋上装饰金线大点金,枋心彩画是“江山一统”和“普照乾坤”。左右为东西配殿。隆恩殿后是三座门、二柱门、石祭台、方城、明楼。方城呈正方形,长、宽各20.55m,高15.4m。明楼位于方城台面正中,重檐歇山顶。从明楼有马道通往宝城,宝城上部为宝顶,下部为地宫。
太平峪之所以被清代皇帝选为万年吉地,主要在于它合阴阳适宜之形制。端庄秀丽的元宝山作为陵寝的朝山位于大红门前方;蜿蜒逶迤的九龙、九凤山分列于大红门两侧,近侍拱卫;连绵起伏的永宁山如巨龙横卧中原屏立于陵寝之后,成为聚拢生气的靠山。这些山川形胜均为天造地设,自然成趣。清代建筑学家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理论,巧夺天工,把一座座门、坊、碑亭、殿宇、桥梁适宜有序地建造于群山拱卫、河流萦绕的阔坪之地,整体布局充满了传统的理性尊严,使“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崇陵是清德宗载湉(光绪皇帝)的陵寝,位于清西陵的金龙峪。宣统元年(1909年)始建,1915年竣工。崇陵地宫内安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皇后)。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月,光绪皇帝侍奉慈禧太后谒西陵时选定金龙峪为其万年吉地。当时,清王朝正面临着深重的内忧外患,加之皇帝和太后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慈禧专权,以至陵墓一直未能动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在幽禁中死去,因尚未建陵,其梓宫暂安在景山观德殿。宣统元年三月,又移至清西陵梁各庄行宫停放。一起一落,共耗银438,400两。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营建崇陵。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崇陵工程尚未过半,宣统皇帝退位时向民国政府提出优待条件,其中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议和代表伍廷芳和各省督应允了这些条件,立即拨款赶修崇陵。1913年崇陵地宫先期建成,光绪皇帝的梓宫才奉安于此,同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时葬入。1915年陵寝工程全部完成。
崇陵陵制是参照惠陵设计建造的,建筑规模上虽不如泰陵宏伟,却有其独到之处。其隆恩殿的木结构均为名贵的梴楠木,质地坚硬,如铜似铁,被誉为“铜梁铁柱”。殿内四根明柱沥粉贴金,底部饰海水江涯图案,柱身饰金龙一条盘绕而上,富丽堂皇。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每座宫殿基部有5尺宽的散水,这些设施增强了崇陵的排水功能。
地宫为四门九券、无梁无柱的石结构建筑,墓道全长63.19m。四道石门上分别雕刻八大菩萨立像。金券内的宝床正中停放着光绪皇帝的梓宫,隆裕皇后的梓宫居左。由于经费困难,崇陵工程中没有植树项目。崇陵建成后,清廷遗老梁鼎芬激励皇室后裔捐资,为崇陵栽植松、柏、枫、杨等树40,601棵。三座门内栽有18棵云杉分列左右,象征十八罗汉为光绪守陵。隆恩门内两侧、宝顶周围植有白皮松。这些树木已成为清代陵寝古树名木中的珍品。
1938年秋,崇陵地宫被不明身份的军队盗掘,至今,地宫内仍保留有当年盗墓的痕迹。
1980年6月,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地宫清理整修,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它是迄今为止清西陵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地下宫殿。
清西陵的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位于陵区西侧。
按照“昭穆相建”之制,嘉庆皇帝葬西陵,道光皇帝则应葬在东陵。道光皇帝登基伊始,也曾花费7年时间在东陵宝华峪建陵,不料竣工后仅隔一年便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盛怒之下,将这座陵墓全部拆除,另在西陵选吉地建陵。为此不惜背负“违背祖制”的名声。
慕陵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宠极一时的大臣穆彰阿主持建造。选址时吸取了东陵宝华峪陵寝渗水的教训, 选择了高平之地龙泉峪为陵址。鉴于地势的限制,并根据 “总以地臻全美为重, 不在宫殿壮丽, 以侈观瞻”的宗旨, 道光皇帝对慕陵的建筑规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建筑规模显著缩小,裁撤了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二柱门、方城、明楼等大型建筑,仅有建筑27座, 占地3.04公顷, 比清西陵之泰陵缩小近5.3公顷。
同时对主体建筑结构进行了改革:地宫由传统的九券四门改为四券二门, 地宫内增设龙须沟;隆恩殿的屋顶由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改为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带回廊。殿外不设石栏。月台上裁撤了铜鹤、铜鹿,增设了石幢和石日晷;东西配殿由传统的面阔5间改为面阔3间;陵寝门由三座门改为三间四柱石牌坊;隆恩门前马槽沟上的三座三孔拱券桥改为一座三孔拱券桥,两侧各加一座五孔平桥。慕陵的建造对后世陵寝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后的帝陵都不再建圣德神功碑楼、二柱门。
虽然慕陵在外观上体现了“节俭”之意,但其建筑形式和材质的使用却异常精美。其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到顶做法;隆恩殿、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不饰彩画,外露楠木本色,直接在楠木上以蜡涂烫,并在天花、雀替、槅扇、门窗上装饰了1,318条楠木雕龙,仅隆恩殿就有雕龙1,096条。隆恩殿的每一块天花板都是一件雕龙艺术的杰作。匠师们用高浮雕加镂空的手法刻成在云雾中舞动俯视的游龙,龙头突出平面达半尺多高,张口鼓腮,仿佛群龙聚会,遨游天际。
慕陵两建一拆,耗银440多万两,超过了西陵的任何一座陵墓。
昌陵是清仁宗颙琰(嘉庆皇帝)的陵寝,位于今河北省易县永宁山太平峪,是清西陵建成的第二座帝陵,东距泰陵0.5km,与泰陵平行走向。太平峪原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选定的陵址,后来乾隆皇帝颁布“昭穆相建”的兆葬之制,另在东陵胜水峪卜选万年吉地,将太平峪赐予其子嘉庆。嘉庆八年(1803年)昌陵建成,葬入孝淑睿皇后。道光元年(1821年)嘉庆皇帝梓宫奉安昌陵。
昌西陵是清西陵目前唯一对外开放的皇后陵,因位于昌陵西侧而得名,埋葬着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生前并未建陵,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和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孝和与道光相继去世,孝和的陵寝只好由她的孙皇帝咸丰建造。昌西陵的陵址本已经道光选定在昌妃园寝以南,但未及开工就发现自地皮以下即有砂石,深至9尺,渐有泉水。咸丰吸取宝华峪渗水的教训,毅然将此陵址废除,另选昌陵西侧1500米土脉高厚的望仙山为吉地,于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开工建造。
昌西陵的建筑规制极为简约,这一方面是受慕陵建筑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咸丰初年财力困顿的限制。其占地25.5亩,建造耗时18个月,用银44万两,建筑仅有20座,而且其主体建筑显著地缩减了尺寸。其规模不仅不可与泰东陵相比,即使比由妃园寝改建而成的慕东陵尚小7亩。
虽然昌西陵在清后陵中最为简陋,但它却增添了许多新内容。首先它丰富了清代彩画的题材,昌西陵隆恩殿的天花彩画一改其它陵寝的三朵莲花图案,采用的是彩绘金凤图案,金凤为金箔贴就,色泽明快,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是清代彩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其次是在隆恩殿后有御带河一条,上有跨桥三座,这在清代后陵中唯昌西陵独有。
昌西陵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神奇的回音石与回音壁。宝顶前神道正中的第七块石板即为回音石,站在上面发出声响,地下可将声音扩大数十倍回传出来,好似空谷回音。环绕宝城的罗锅墙是回音壁,人于东侧细语发声,在西侧的人以耳贴墙,虽相距74米,仍可听到东侧人的声音清晰地传来,令人赞叹叫绝。这种神奇的回音壁与地回声现象的出现是声学原理与建筑布局巧妙结合的结果。环绕宝城的罗锅墙为半圆形,因声波的波长小于围墙的半径,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时,站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
中国古建筑中迄今发现的回音壁只有两处,即北京天坛回音壁和昌西陵回音壁。
永福寺位于易县清西陵东部,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专为陵寝祭祀设置。
永福寺坐北面南,依地势前低后高,层次分明。山门内依次有钟鼓二楼、前殿、牌坊、碑楼,碑文记述了永福寺兴建经过及用途。碑楼后的中殿为主殿,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两侧设有佛坛。
中殿之后有踏跺上月台,台上建有后楼,高2层,据说是放经卷之处。寺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建筑,为-居住之处。整个寺院主要殿宇均为黄色琉璃瓦顶,余为布瓦顶。黄灰瓦顶、红色院墙,掩映于苍松之间,高低错落,显示出一幅幽静壮观的古刹风光。
2000年11月30日,清西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组古老的建筑群又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她的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200l年1月9日,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清西陵的所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以及周边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文化财富。
清西陵,这颗镶嵌中国版图上的古建筑艺术明珠,为我们留下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实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西陵镇:西陵镇(Xiling Zhen)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部,距县城18.5千米。津同公路过境。镇政府驻五道河村。面积81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坐落于此。建有东旯旮烈士陵园,地下埋有解放战争时期门墩子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陵镇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清西陵腹地,距保定市95公里,…… 西陵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