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西南州 > 望谟县旅游

板陈兵工厂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板陈兵工厂

1934年6月,王海平之弟王治平到广西百色经商时,与商人王为平相结识,因谈得投机而引为知己,并邀其至家乡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作客,在板陈期间,王为平的言谈举止和政治见解深得王海平兄弟的赞赏,加之姓名相近,遂与王海平、王治平、王禹平三兄弟联宗结拜为弟兄。王为平了解到王海平所部枪枝弹药的补给全靠向外购置,主动建议王海平在板陈创办兵工厂,就地解决武器弹药的补充。王海平将此议商于韦国英、牙永平等黔桂边委的领导人,得到边委大力支持和协助,为其聘请了原红七军兵工厂留在广西右江地区的吕国华、兰正才、丘国民等技师近40名技术工人。兵工厂厂址设在板陈,距王海平司令部约二三百米的田坝中。厂内分为锻造、机件、枪简、装配、子弹、菠萝弹等车间。

该兵工厂资金全部由王海平出资和出面兴办。所用钢材、机器、设备和物资,均由王为平协助王治平到广西南宁、百色等地购置,然后秘密运送回板陈,火药则是用土法制造。经数月筹备,板陈兵工厂终于建成投产。当第一批枪弹制造出来后,王海平将其命名为“板陈式”。并为其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王为平和黔桂边委的不少同志都参加了大会。会场上,王海平亲笔题书的“创业兴旺”横匾,用红绸悬挂于会台的上方。庆祝大会从试枪典礼开始,随着一排-弹的鸣响,鞭炮齐鸣,锣鼓宣天,唢呐起伏,口号声声,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板陈兵工厂在正常的情况下,可日产步枪5至10支。所造枪枝弹药除武装王海平所部外,黔桂边委武装也得到补充。1938年经陈国团作工作后,王海平一次拨给卡法连队步枪30枝,子弹500发,不久又拨给子弹300发。多余部分枪弹出售到黔桂边邻近各县。

建厂的次年,王为平要回广州,王海平以10两黄金赠送,王为平推辞不收,仅接受王治平相送到广西。在百色分别时,王为平对王治平说,今后如有事找他帮忙时,可到牛润问老区,便知他的去向。并写一密条放在新买的水壶盖中,用蜡封好,让王治平带给其兄王海平亲启。密条写道:“今当应记,取贫为导,汝志坚定,众聚如云,斧劈乾坤,开拓新道,吾先赴粤,日后再会。”密条暗示自己身份和前进的方向,鼓励王海平向人民靠扰。王为平原是一位参加过“广州起义”的革命者,回到广州后不久,被-杀害。噩耗传到板陈,王海平兄弟悲恸不已,令全家为王为平披麻戴孝,以表对其深切哀悼。

1935年,王海平又在板陈附近的纳岜、交幕和册亨县属的纳牙建立了3个分厂。册亨县纳牙寨的分厂,设在王部营长王建宏家中,主要生产“七九”步枪的子弹、刺刀和菠萝弹。主要技术师傅有梁炳南、梁七等人。同年9月间,册亨县因武器太少而无力自卫,于是派人到板陈王海平玉处求援。经王海平同意后,聘请了莫吉寿等数位广西籍师傅到册亨县帮助筹建兵工厂。该厂最先设在册亨县城(今册阳)内的武亩中,次年春迁至城外者孟寨中生产,制造出的枪仍称“板陈式”步枪。到1937年底,该厂共生产步枪200余支。1937年春末,贞丰县洛六寨韦安周等人在卡法连队帮助下,在贞丰县洛六一带组织了一支200余人的抗日义勇军,因枪弹缺乏,派人向王海平救援。王海平派6名造枪师前往帮助,筹办了一个枪械修造厂,厂址在洛六后山大平寨的周光照家,除修理外,主要制造步枪和左轮手枪,前后历时约1年,共造步枪10余支,左轮手枪3支。“七七”事变后,王海平等多方筹集资金,在卡法连队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厂址设在离卡法不远的葫芦湾,各种零部件的毛坯均由板陈兵工厂供给,经加工装配而成枪,正常生产时,可日产步枪1支。

1935年6月,贵州-当局在兴仁设立兴仁专署。10月,在“贵州最近著名匪类概记表”中称:“贞丰册亨匪首王海平,有兵一千余名,枪约千支,盘踞六马、白层山脚一带。夷匪中之狡诈者,其枪枝子弹均能自制……”此后,民国兴仁专署的档案中王海平称为“著匪”、“巨匪”、“豪匪”等,对其恨之入骨,大有不消灭不甘其心之势。但又畏其武力雄厚,在少数民族中号召力极强等原因,未敢轻易下手。于是,贵州-当局采取了“剿抚兼施”、“恩威并用”的两面手法,命令王海平攻击邻近的其它少数民族首领的武装,达到“以匪攻匪,使其两伤”的目的。此后,-贵州当局从1938年4月开始,先后数次强令王海平关闭其兵工厂,并将所部0烙印编号,否则,将严惩不贷。王海平不得已于1939年埋藏所造的多余步枪和剩余的零部件,将板陈兵工厂关闭。


>>创强小学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