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古城面积3.45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来的。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建有主城门四座,东曰和阳门、南曰永泰门、西曰清远门、北曰武定门,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吊桥、城楼、箭楼、月楼、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如今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同古城墙据明正德十年(1515)《大同府志》载,明洪武五年(1372)大将军徐达在唐、辽、金等旧土城基础上增筑新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8㎞,南北长1.82㎞,周长7.24㎞,面积3.28㎞2。原城设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之外有瓮城。整个城池的形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2008年开始对大同古城墙实施保护性修复,并构筑形成了重要遗存保护展陈体系。北小城:北小城现存城墙2286米,已毁1222米,原城总长为3508米,南北均为934米,东城墙810米,西城墙830米,为不规则矩形郭城,现东墙保护工作已接近尾声。南小城:南小城为锥形郭城损毁较为严重,原周长3684米。现存城墙约为900米,南北垂直距离为1230米,东西之间最宽处为795米,最窄处为214米。大同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历史上占重要地位,明代视大同为“首都之门户,三晋之屏藩,中原之保障”,被誉为“北方锁钥”。因而大同城池建设无与伦比,无论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布局、设施和防卫体系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代表作,弥足珍贵。通过对大同古城墙的科学保护和系统研究、全面展示,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古城墙的演变过程,并认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目前除西城墙185米外其余城墙已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并对游客开放。该工程考证严谨、修复有据,并构建了完整的古城墙历史遗存展示陈列体系。2016年,大同古城墙入列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市内乘坐17路华林商厦站下车开放时间全天景点位置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古城南门对面就是善化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