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沅江市旅游

南洞庭水利闸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南洞庭水利闸
南洞庭水利闸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袄、物产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称。黄茅洲镇、阳罗镇、南大膳镇地处沅江市北部,属长江流入冲积平原,南与赤磊洪道相连,东北紧靠漉湖,由塞阳运河贯通黄茅洲大闸、义南闸、大东口闸。

塞阳运河,共动用民工5万人次,开河长度44公里,投工250万个,完成土石方400万方。它位于大通湖大垸内,南起沅江市塞波镇到阳罗镇后分为东、北两支:东支经大东口闸后流入漉湖,北支经普丰垸东堤拐弯与全省最大的内陆湖——大通湖相通;南面通过黄茅洲船闸进入赤磊洪道,全长61.5公里。塞阳运河贯穿了大通湖地区,包括沅江、南县、华容三县市及大通湖等五个农场和大通湖渔场,成为这些地域水运交通的大动脉和主要抗旱、排渍、排灌的黄金水道。同一时间修成的还有大东口闸和义南闸。

大东口闸为大通湖垸渍水的重要排泄口,因闸有五孔,故俗称五门闸。现闸总宽25.6米,净宽20米,流量100m3/秒;闸门为提升式面钢门,用15吨启闭机开关,总投资83万元。该闸以排除大通湖冬、春季底水空湖待蓄为主,有三县五农场约90万亩农田受益。义南闸亦为排水闸,其结构形式为砼箱涵,工程规格:3.5×4×67(米),为手摇式钢门启闭。大东口闸、义南闸位于沅江市南大膳镇大东口村与大通湖管区接壤,东北隔洞庭湖与岳阳遥遥相望。两闸周围的人居状况共约160户,800人口数。以渔业生活为主,农耕种植为辅,经济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苎麻。

1956年,湖南省洞庭湖堤垸整修工程指挥部主持修筑了洞庭湖区第一大船闸——黄茅洲船闸。它是塞阳运河上的主要设施,对沟通5个农场、4个区段的水运交通起着极为重要的枢纽作用。其船闸工程级别为6级,是集防洪、灌溉、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闸身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78米、宽8米,分为上下闸首及闸室三部分;矩形槽闸室前后各有两扇钢质“人”字形闸门,手摇、电动均可启闭主体工程造价96万元。上闸首“黄茅洲船闸”闸名为当时湖南省省长程潜所题。

黄茅洲船闸也是大通湖大垸最大的抗旱补水闸,所辖工程有效保护了大通湖垸26个乡镇,555个行政村,受益面积169.02万亩,保护人口110万人,每年运输吞吐量达100万吨。塞阳运河沿线先后共建有大大小小涵闸约20座,我们现统称为“南洞庭水利闸”。

塞阳运河流域内的南洞庭水利闸,是沅江人民治理南洞庭湖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内河航运梯级渠化开发中,它是许多先进技术的合成,开创了湖南省内船闸行业的先例,具有重要的工程技术价值和管理意义。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最好见证和实物研究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段德昌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