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景点介绍

  中共广西省工委英家旧址位于钟山县燕塘镇白沙井村。1942年7月9日,桂林发生“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于10月转移到钟山县白沙井村,在村后的桐油林中搭建茅棚作为省工委机关驻地,重新建立了广西地下党的指挥中心。为纪念省工委在钟山县从事革命活动的业绩,教育全县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中共钟山县委、钟山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在旧址的东南面10余米处修建纪念亭。纪念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型钢筋水泥结……[详细]
  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37号。邓颖超同志,1904年2月4日出生在邕江北岸南宁镇台府官邸,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为缅怀邓颖超同志的丰功伟绩,中共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邓颖超纪念馆。2007年2月4日,在邓颖超同志诞辰103周年的纪念日,邓颖超纪念馆对社会开放。为重现当年老南宁的风貌,更好地延续……[详细]
  壮乡英雄文化园是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的核心项目,位于东兰县三石镇弄英村韦国清将军故里,距离县城18公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东兰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的必经之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的主要节点,也是东兰红色旅游集散中心。壮乡英雄文化园占地面积10.7公顷,建设有红色旅游文化广场及游客服务中心、革命历史陈列室。其中,红色旅游文化……[详细]
  凤山是右江革命根据地腹地,是邓小平、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在漫长的革命斗争进程中,3000多名凤山儿女为革命事业光荣献身,涌现了廖源芳、黄伯尧、廖由斌、黄履明、韦氏送、周妈滚等著名烈士。1955年10月,凤山县人民政府在凤阳关岩洞前修建革命烈士墓地。1967年,因修改河道,墓地搬迁到凉风坳扩建为纪念陵园。2004年,“凤山革命烈士陵园”新建工程被列为“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详细]
  河池革命纪念馆位于河池市区乾霄路,全馆建筑面积7351平方米,总投资1150万元,是目前河池市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陈展内容最丰富的综合性文博机构。河池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的固定基本陈列有两个:一是“红色丰碑——河池革命斗争史陈列展”,二是河池市国防教育展厅,此外,还有近3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也同时向观众和游客开放,展览内容不定期更换。2008年10月,河池革命纪念馆被中共河池市委、河池市人民政府……[详细]
  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位于北流市城区瓦窑头公园北面黎家庄。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于广西党组织破坏严重,设在香港的中共广东省委派朱锡昂同志带领俞作豫等人回到北流黎家庄,以此作为机关开展组建广西党组织工作。1928年初,朱锡昂同志在黎家庄召开会议,当时主要任务是恢复广西党组织,同时发展农运、-、-和-。6月,中共广西特委在贵县召开会议,朱锡昂同志当选为特委书记,继续在黎家庄开展工作。经……[详细]
  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反映和展示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的博物馆,着重反映和展示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1940年12月恢复重建)在经历桂林“七·九”事变后,从桂林转移到钟山英家时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钱兴书记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保存党的力量,领导指挥广西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光辉业绩。内容包括省工委主要做的四件大事和在这五年中广西各地党组织建设及武装斗争情况,同时展示这时期在广西地……[详细]
  三层岗革命旧址位于平果县果化镇,毗邻右江北岸和南百二级公路。1930年3月18日,年仅25岁的邓小平视察三层岗,三个多月后(1930年7月),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再次赴三层岗观察山势地貌,选择以三层岗平屯牛为作战指挥部,选定鹧鸪坳至果化山心一带为伏击滇军阵地。发生在三层岗至鹧鸪坳山谷地带的这场战斗,是邓小平临战筹划、指挥部队打响的一场伏击战。三层岗革命旧址已成为区内外各类党校主体班学员、各级党政……[详细]
  西山革命纪念馆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人民政府院内。旧称西山八角楼,1953年建成,该楼座南朝北,共两层,为砖瓦结构,其整体建筑属仿欧式造型。1956年2月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后,该楼作为西山区人民政府办公用房,直至2008年均为西山乡人民政府办公楼。2010年,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西山八角楼进行了维修。2011年4月对该楼室内进行设计改装及布展,辟为西山革命纪念馆,2011年6月对公众免费开放……[详细]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八军,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把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当时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龙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的唯——次高举反帝旗帜的起义,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志气,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龙州起义纪念碑建于……[详细]
  中共桂中第一支部遗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宣县(来宾市)各族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遗址(纪念馆)。桂中第一支部于1926年12月成立,是来宾市最早成立的一个党支部,1928年1月改组成立武宣县委,是当时成立广西五个最早成立的县委之一,书记潘业俊1928年7月至1931年春在广西容县任县委书记。桂中第一支部旧址面积1500平方米;遗址周边1万多平方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修建文化休……[详细]
  桂北人民武装斗争纪念碑园座落于广西灵川县城关第二小学校园内。纪念碑高16米,山式造型,碑体用花岗岩巨型石料叠砌而成,碑身刻有“桂北人民武装斗争纪念碑”11个金色大字,碑顶矗立着游击队员振臂呐喊、神态各异的五尊铜像。1944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犯广西期间,桂北各族人民在中共桂北地下党的领导下,组建了九支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侵略。1947年7月至9月,灵川、全州、灌阳、龙胜等县人民相继发动武装起义,遭到……[详细]
  成团会议旧址位于柳江县成团镇林江村委水灵屯。1948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四),中共桂柳区工委在成团乡水灵村熊柳生家举办代号“昆仑山”的第一期党员干部训练班,为期20天。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革命理论,形成了指导广西革命斗争的文件《一月决定》。1949年2月,中共广西省农委会议在熊柳生家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华南分局会议精神,总结了1948年广西各地武装斗争经验,布置了1949年的工作。“昆仑……[详细]
  1930年2月7日,邓小平从上海取道香港、越南,回到广西龙州。3月14日,邓小平在红八军一连队的护送下到达恩隆县(今田东县)巴麻村。20日,邓小平到思林真良村陇邓屯﹙原属兰芳村﹚,居住在邓昌利家。4月1日离开真良。邓小平在真良村住近半个多月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如:开办一期军政干部培训班、攻打海城土豪、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等。2011年7月,中共百色市委纪律监察委员会把邓小平在真良(原属兰芳……[详细]
  牛圩坡烈士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居委会五马路。牛圩坡烈士墓又称小董起义烈士墓。该烈士墓是为纪念钦县人民解放1945年正月初八参加小董起义被捕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13位革命烈士而建。1945年的小董武装起义在钦州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钦州革命史上是一次重要战争,小董起义有力打击了-武装力量,为钦州的解放起着关键的作用。牛圩坡烈士墓建于解放初期,1999年4月2日被定为钦州市文物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