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制药厂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拐峁村。光华制药厂于1939年3月成立,厂址在延安城东17公里处的拐峁村(现宝塔区李渠镇尔村)。厂长由越南华侨青年医师梁金生担任,建厂初期仅有35名工作人员。该厂当初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边区中草药,精制各种中成药,对历史悠久的中药学进行研究和改造。1936年光华制药厂曾一度改称光华制药厂合作社。在此期间,制药厂分设制药间、研究间、碾药间、丸药间、干燥间、包装间、提炼……[详细] |
西北铁厂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芽坪村。1943年,边区政府工业局在芽坪村筹建子长炼铁厂,时有工人25人,学徒11人。1944年投产,日炼铁150公斤。后因技术不过关停办。1947年11月,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工合办事处在芽坪村子长炼铁厂的基础上兴办小型铁厂西北铁厂。时有职工500名。一部分工人炼铁,一部分工人制造农具。到1948年底,共生产各种铧13908页,锅322口,大车179辆,翻犁4个,……[详细] |
陕甘宁边区被服厂临时驻地旧址位于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吴家沟村。1947年6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从安塞白庙岔转移到子洲县马蹄沟。同时转移来的还有陕甘宁边区被服厂,驻扎吴家沟村。吴家沟村坐落在大理河南岸的小山沟里,隔河与李家坬村相对。村子依山而建,有窑洞20多孔。当年,近20台机器,几十名工人,昼夜不停地连班生产,缝制好的被服,由骆驼队负责运出。其间,国民党军飞机曾几次轰炸吴家沟,因……[详细] |
中共中央西北局义合会议旧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村。1947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由山西离石等地西渡黄河,来到义合镇薛家渠村黄姓村民的窑洞驻扎下来。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和随行的工作人员就住在黄家窑洞。中共中央西北局在薛家渠驻扎的这段时间里,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著名的“义合会议”就是在薛家渠对面的阳湾空地里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西北局和边区政府所属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各地委书记和……[详细] |
红军后方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志丹县顺宁镇红石峁村。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切尾巴”战斗之后,部分队伍路经保安县顺宁镇,南下甘泉下寺湾,由于长途跋涉,伤病员过多,决定在该镇红石峁村设立红军后方医院。当时,医院设在3间破窑洞和破草房里。窑洞里住着伤病员,卫生员就住在旁边的草房里。由于重伤病员特别多,特别重的就直接在担架上治疗,伤势稍轻的就抬到窑洞的土炕上……[详细] |
水沟坪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水沟坪村。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此后,西北军委决定恢复创办红军医院。同年12月,由军委卫生部领导,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很快在瓦窑堡城外水沟坪村动员一李姓大户,腾出了居住的15孔窑洞,建立了瓦窑堡中央红军医院。医院的迅速创办,及时地治愈了一大批在长征中伤病的红军和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战役中负伤的伤病员。1936年6月2……[详细] |
土堆河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志丹县双河乡土堆河村。1936年7月,中央红军医院搬迁至马尾河村。中共中央机关在志丹期间,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条件更是简陋。设在县城的卫生所,几乎开不出药物,生病了大都靠自我痊愈,许多人实在无法自理了,去双河乡的土堆河中央红军医院住院治疗。而中央红军医院也是缺医少药,拿不出有效的药物对症治疗。该旧址有十几孔石窑洞,有些窑洞的门窗有破损,部分窑洞为附近村民的仓库。……[详细] |
陕甘宁边区随军医院临时驻地旧址位于榆林市子洲县马蹄沟镇清水沟村。1947年6月1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从安塞白庙岔转移到子洲县马蹄沟。同来的还有陕甘宁边区随军医院,陕甘宁边区随军医院驻扎在马蹄沟镇清水沟村。当时,该医院人员较多,居住在清水沟村的几处院落里,医院在这里共驻扎了50多天。……[详细] |
梁台三边军分区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吴起县吴起镇侯岔村梁台。现保留破旧石窑5孔,其余于2008年在新农村建设时被拆除改造。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曾有部分红军在此驻扎、休整六七天后撤离。1947年六七月间,为了配合西北野战军收复安边作战,三边军分区医院迁至梁台村。当时,医院院部设在该村一户有8孔接口石窑的高姓村民的院里,病房设在另一户有6孔接口石窑的高姓村民的院里。该院有医生3……[详细] |
《红色中华》报社遗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中山街。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报在江西瑞金创刊,初为周刊。1935年11月25日,《红色中华》报社在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中山街原民教馆复刊,出版第241期,为四开油印,不久与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办的《苏维埃报》合刊,仍名为《红色中华》,报社由任质斌主持工作,1936年春,向仲华任社长。报社设在子长县瓦窑堡中山街原民教馆内。1936年6月,《……[详细] |
边区群众报社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边区群众报》随西北局机关迁址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报社设部、印刷厂、译电科、排字部等机构。1948年1月10日,报社改名为《群众日报》。在绥德期间,该报曾刊登短评《马文英事件的教训》和“无定河畔六烈士”等报道。1948年2月,迁到绥德城内南关,5月底,迁回延安。1949年5月27日,迁至西安出版。1953年1月……[详细] |
中共陕北省委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米粮山社区。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苏区的行政区划及领导机构做了相应的变动。撤销了中共陕甘晋省委,把苏区划分为陕北省、陕甘省(以下寺湾为界,下寺湾以北为陕北省,下寺湾以南为陕甘省),并设立了3个特区。分别成立了中共陕北省委、中共陕甘省委和三边、神府、关中三个特委。中共陕北省委书记郭洪涛,组织部长王达成,宣传部长贾拓夫,妇女部长……[详细] |
西北军委供给部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前河滩胡家院。1935年11月7日,随着中共中央机关西北办事处的组建进驻瓦窑堡,西北军委供给部也在瓦窑堡前河滩胡家院开始办公,时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1936年6月,供给部随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迁往保安(今志丹县)。供给部旧址,与中组部旧址同在一院,四合院布局,大门向西。院内有南北相向2排砖窑,每排各6孔,供给部办公室设在北面左起第二孔和第三孔窑洞。窑……[详细] |
中共三边特委成立旧址位于榆林市靖边县中山涧镇沙洼沟村。1935年11月,中共陕北省委成立后,为了加强东靖边、定边和西靖边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共三边特委,并任命谢唯俊为三边特委书记兼游击队总指挥,慕生桂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谢唯俊等来到西靖边后,即在靖边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沙洼沟筹建成立中共三边特委机关。……[详细] |
保安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志丹县城红都街中段。保安原为陕西省西北部的一个县。1936年4月,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刘志丹奉命率红28军渡过黄河东征,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刘志丹,193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以志永久纪念。1936年7月3日,党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离开子长县城瓦窑堡进驻志丹县城,7月9日《红色中华》报第286期向世界宣布了这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