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化山石宕古道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村周家自然村,古道无资料记载,据采石资料为“明代”,是一处上化山石宕开采石块后的运送道路,据说,当时大石料需三十余人抬着重达上千公斤的大石,从宕口抬到山脚才能用木车运输。从山顶上化山宕口盘至村后山脚,上下落差达113米,古道四周遍布茂密的山林,并可见宕渣碎料厚积。现存古道全长563米有余,宽2.5米至2.6米不等,整条古道成S形,主要由碎石块铺砌而成。上化山石宕古道……[详细] |
天塌宕古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为上化山东侧。上化山是宁波知名的历代采石场地之一,留有数十个古代石宕,天塌宕是其中一个且较为典型。其位于毛家宕西约500米处。据上化山的开采历史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宕内有水车被埋,又有资料记载清末起曾禁宕等分析,这里的开采史至少在明之前,直至断断续续到现代。至世纪之交后,为保留古迹,当地政府决定全面关闭开采。现有大小宕口几十个,如有宽13.8米、……[详细] |
乌金碶位于海曙区洞桥镇上水碶村东侧,唐太和年间由鄞令王元玮所建,宋元祐六年(1091)重修,嘉定十四年(1221)又修,民国十三年(1924)邑绅朱炳蕃、张传保又出资对其进行了修缮。现存碶长14.9米,碶桥宽2.75米,共5孔,孔距2.8米,闸门在石槽的基础上又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并采用平板闸,螺杆式起闭装置。该碶位于它山堰下游,是唐代时它山堰引流排洪的第一道配套设施,自建成迄今一直承担着阻洪蓄淡的作……[详细] |
上升永济桥,又称半路庵桥,位于海曙区高桥镇芦港村半路庵南首,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光绪九年(1883)重建。 该桥为石砌单孔拱桥,南北走向,横跨于鄞西后塘河两岸。桥全长25.54米,宽4米,桥孔高6.15米。跨度8.64米。桥两侧有栏板、望柱,柱上雕石狮,栏板前端各有抱鼓石,南、北踏跺各32级。桥额镌“上升永济桥”。东面落款为“光绪癸未(1883)岁募捐重建,里人×××”。西面落款为“大清……[详细] |
圆瑛法师寮旧址位于海曙区高桥镇芦港村东周自然村西侧接待讲寺内,据建筑风格、形制及主人生活年代等判断,约建于民国时期。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占地面积232.36㎡,由正殿及左右厢房构成。正殿为单檐硬山顶楼房,面阔三间一弄,弄堂位于最西侧,明间为抬梁结构,五架梁前后单步,次间用中柱,穿斗结构,进深五柱七檩;弄堂进深七柱九檩,正殿地面均以地砖铺地,上饰枫叶花纹。厢房位于天井两侧,均面阔两开间,进深三……[详细] |
周氏宗祠位于海曙区高桥镇新庄村新庄自然村2号,据周氏家谱记载始建于清道光丁酉年间。主体坐北朝南,略偏西,由前、中、后三进及两厢组成,占地面积684.42㎡。前进为门厅,单檐硬山顶平房,面阔七间,进深四柱七檩,明间安两扇大门,左右两侧立一对石狮门枕石,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中进为大殿,单檐硬山顶高平房,面阔五间,明次间进深四柱九檩,五架抬梁前后双步。梢间用中柱,穿斗式结构,明次间后端放有周氏祖宗画像及……[详细] |
洞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洞桥村桥街自然村与下段自然村之间南塘河上,据《鄞县通志》记载,始建于宋建隆年间,现建筑为清代建筑。该桥东西向横跨于南塘河上,为单墩双孔木廊桥。 洞桥平面呈H状,木质桥面长24.43 米,宽6.31米,桥面上设廊屋七间,抬梁结构,南北进深五架梁,前后双步,整座桥梁以“工”字形单檐悬山顶建筑。中心廊内东西两侧各设木质桥凳与护栏,北廊面阔三开间,进深四架椽,内设石凳五条,明……[详细] |
鄞县县立女中教学楼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月湖竹洲东岸,1932年10月建成,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坐东朝西,大门朝北,门左右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罗马柱装饰物。教学楼东面设一朝西边门,大门内有一旋转楼梯,铁艺扶手;西侧外墙立有《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新建校舍碑记》(1932年11月,沙文若撰并书)。文中记叙当时扩建校舍时曾有蒋介石、杜月笙,陈布雷、金廷荪等人解囊捐资的情况。上世……[详细] |
和义门瓮城遗址位于海曙区姚江南岸、解放桥东侧、万豪大酒店西侧,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坐南朝北的石砌墙基,瓮城墙基大致呈东西走向,平面呈凸字型。 据资料记载:和义门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又称盐仓门,为古宁波六城门之一,民国十八年与其它五门一起被拆除,2003年考古发掘得以重现。 资料提供:海曙区文管所……[详细] |
宁波商会旧址位于海曙区苍水街195号,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建筑,该旧址主体—小花厅,坐北朝南,为原宁波商会建筑的一部分,中山公园建设时留存花园中的假山名木及花厅部分,小花厅左首有一《宁波商会碑记》及碑亭。建筑外立面融入了大量的西洋建筑元素。是近现代建筑以及宁波商会发展史的实物见证。 资料提供:海曙区文管所……[详细] |
望春桥位于海曙区望春桥街中段南侧,清代建造,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庚申年初修,光绪丁酉年重修。桥南北走向,横跨于西塘河上,为单孔石拱桥,平面略呈“H”形。2005年,港商钟宝昌先生出资修缮。望春桥亭位于该桥的东堍,为一单檐四柱凉亭建筑。望春桥、亭是浙东运河宁波段重要的水利交通遗产点。 资料提供:海曙区文管所……[详细] |
翰香学塾旧址位于海曙区仓基街55号,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教学楼中设旋转木楼梯,二楼西侧保存原有教室一间,原桌原椅原实验柜,讲台前置该校创始人之一陈圣佐蜡像一具。其西围墙内侧有两通石碑,系陈氏后裔的墓志铭,教学楼楼下走廊东侧有一《翰香学塾碑记》。 该校原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鄞县城厢南门湖滨镇仓基(今月湖街道太阳社区)举人陈愈守创办,1924年……[详细] |
李氏宗祠位于海曙区云石街27号,2010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建筑,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据查此宅原主姓苏,后售于李杲堂后裔,遂改为李氏宗祠,现位于月湖盛园内。李杲堂(1622-1680),鄞县人,受学于黄宗羲,诗文自成一家,著有《杲堂文钞》、《杲堂诗钞》等,今有《杲堂诗文集》行世。 资料提供:海曙区文管所……[详细] |
郡庙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县学街22号,1981年,被公布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俗称老城隍庙,原为元代的“帝师殿”,明洪武四年(1371)遭火毁,后由郡守张琪迁至今址建为庙,现存庙殿是清光绪十年(1884)重建的。 该庙曾是宁波城内聚会议事商贸中心,此对研究宁波方志及庙堂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富有民族气节的钱肃乐、张苍水、董志宁等为抗清军入浙,在此庙内聚集数千人起义……[详细] |
宁波市人民大会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公园路186号。2017年1月,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54年,主体建筑为大会堂坐西朝东,砖混结构,清水墙饰,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门楼朝东,重檐歇山顶,上有牛腿承托楼檐枋,檐前施彩绘图案。人民大会堂为老市区仅存的1949年以来具有民族风格的代表性建筑。自1957年6月宁波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起历届人大、政协会议均在此举行,是老市区举行节日庆祝活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