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旅游

株洲市景点介绍

  1932年2月,在石洲九峰坳保卫战中,县警卫营政委梁文光、营长何德胜、排长罗俊寿、司号古朝仁4位革命烈士壮烈牺牲,葬于此山山顶,为缅怀革命先烈,1974年,县民政局和石洲乡政府拨专款重修此墓,建立纪念碑。现为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笔支塔建造于清嘉庆八年(1803),由茶陵州知州高上桂倡议并谕示州治士民捐建。笔支塔为风水塔,七级六方,全塔以红砂岩料石构建,外观形态挺拔而粗放。历经200余年沧桑,基本保存了历史风貌。2011年,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编订维修与加固方案,通过县招投标局公开招投标,湖南省城市园林实业有限公司中标对其进行维修保护。经过近6个月的选材、施工,主体工程修缮工作已全部完工。县文物局拟计划启动笔支塔周边道路、环……[详细]
  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是一栋民国初期的民宅。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徽派建筑风格。旧址位于严塘镇湾里村,村里留存了湘赣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红军政治保卫局、工农红军独立师办事处等许多红色旧址,被中宣部、国家旅游总局确定为中国第八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井冈山—株洲”的重要节点。……[详细]
  中华茶祖文化产业园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赤松街与106国道交叉口西100米。中华茶祖文化园总占地面积为496亩,主要展示千年茶史,弘扬茶祖文化,打造“天下名茶大观园、天下茶人寻根地、世界茶人精神家园”。园区主要包含谒祖圣道、茶陵茶史苑、中华茗品苑、中华茶史苑、中华茶技苑、茶祖印象广场、茶人广场、茶圣广场、谒祖广场、茶祖纪念馆、天琴湖湖滨景观区等。中华茶祖文化园内的茶祖神农雕像是标志性工程,雕像坐……[详细]
  列宁学校旧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秩堂镇毗塘村湖头岭,原来是一座古老的雩江书院。1931年秋,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将古书院改办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校”。学校大门上方写着:“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校”11个大字,两边墙上有当年书写的标语:“准备实行平田,实现国家统一”、“讨伐日本”、“恢复农村”、“澄清吏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停办了近16年的列宁高级小学得以恢复。2006年3月,该校被列为湖南……[详细]
  株洲洗煤厂波兰专家楼位于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955年。这栋楼坐南朝北,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L”字形,长32.8米,宽15米,占地面积294平方米,红砖砌墙,覆斗形四坡屋面,盖红色波纹板瓦。2019年,株洲洗煤厂波兰专家楼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大楼于1948年竣工,该楼建筑平面呈“一”字型,中间3层,红粘土屋面,出檐;两端2层,略有突出,女儿墙,不出檐。小玻璃方窗与深红色的窗间墙形成水平线条,舒展明快,朴实的雨篷体现厚重,是传统风格与现代建筑语言相结合的作品,而整个红粘土屋面既象征着党的红色记忆,同时也激励着株机人不断前进。公司与时代共进,与改革同行,企业党建以红色引擎之力,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详细]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年代为清。株洲秋瑾故居,文革前保存完好,后因分由四家单位使用,单位进行改造而损坏。现经修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896年秋瑾的父亲做主,将她嫁入湘潭县富绅之子王子芳。婚房即今天的株洲秋瑾故居(株洲早处归湘潭县管辖)当年名叫“大冲别墅”,秋瑾取名“槐庭”,即现在的株洲市石峰区清水街道办事处大冲村。在这里,秋瑾哺育一儿一女,儿子名王……[详细]
  张经武故居位于炎陵县沔渡镇夏馆村,晚清江南民居建筑,为面阔三间的两层楼房。2014年,湖南省商务厅拨款对已坍塌的故居进行了重建。2015年、2017年,张经武之子张华川在故居的一、二楼布置了张经武生平事迹展板。张经武故居的堂屋,挂着张经武的画像,一幅对联写着:“武略文韬展雄才,经邦纬国抒壮志。”张经武故居的墙上遍布展板,一张张老照片讲述着张经武的戎马倥偬,卓著功勋。2018年,张经武故居被列入县级……[详细]
  蔡会文、蔡兰阶故居位于株洲市攸县莲塘坳镇,年代为清。2019年,蔡会文、蔡兰阶故居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故居位于耿传公祠,系耿氏醴陵一脉的宗祠,始建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厢房组成,长71.4米,宽33米,共有三进八十一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采用湘东地区典型的庭园式布局,融入南方明清时期建筑的文化理念,设计巧妙,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是醴陵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醴陵市新规划的红色旅游和农耕文化展示区的一部分。2012……[详细]
  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八担坵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年代为1928年。2019年,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八担坵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楼台遗址位于攸县丫江桥乡铁炉塘村,据记载,该遗址年代为商周至汉代,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高楼台遗址是株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场采集的高楼台遗址陶片标本判定,商周时期,丫江桥地区有越族人居住过。而越族人之后又出现在湖南南部、广西、越南等地区。……[详细]
  位于醴陵市嘉树乡荆里村卢家湾组的中坝桥,是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28处交通文化遗产之一。据县志记载,该桥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其主体由红砖砌筑,全长56米,宽2.1米,拱高1.8米。该桥共有19孔,是株洲地区发现孔数最多的桥。中坝桥为东西走向,现桥面用泥石铺盖,桥身南面被改造水系修筑的堤岸遮挡。……[详细]
  下屋湾高楼位于攸县渌田镇陵垅村,资料记载,明代时期,由蔡姓先祖建楼以御匪患,东西宽24米,南北长8米,高13.8米,建筑面积192平方米,共三层,砖、石、木结构。高楼的墙面上设有十多个瞭望孔。战争年代的建筑,墙体、门窗、楼梯等的设计,都突显防卫功能。下屋湾高楼是我市唯一一座高楼建筑,也是湘东地区现存罕见的明清时期防御性建筑。2019年,下屋湾高楼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