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景点介绍

  部落杨氏宅院位于忻府区秦城乡部落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宅院现仅存楼阁,为清代遗构。楼阁主楼二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装饰性斗栱,前部出廊。左右耳楼二层,面宽二间,进深二椽,硬山顶,为砖木结构。……[详细]
  财神庙,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财神庙巷。坐西向东,东西长55.6米,南北宽25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2007年对过殿、鼓楼、大殿进行过维修。中轴线上现存过殿、大殿、两侧存有鼓楼、偏殿。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顶悬山式。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后廊式构架,斗栱三踩单昂。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区关帝庙,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南街村关帝庙巷4号。坐北向南,东西长75米,南北宽30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建筑。中轴上线依次有戏台、山门、关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鼓楼。关帝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装修不存。山门、关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为清代建筑。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单檐前卷棚后悬山顶,斗栱三踩单昂,两侧筑八字墙,为明代建筑。2006……[详细]
  崇明寺,位于忻府区合索乡温村中。坐北向南,东西107.5米、南北125米。据碑及正殿脊檩题记载,创建于唐初,清康熙十六年(1677)、嘉庆二年(1797)重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现存正殿、戏台为清代遗构。关帝殿为1990年新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前部出廊,悬山顶。寺内存明、清石碑16通,经幢3幢。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详细]
  大佛庙,位于忻府区董村镇游邀村村北济民堡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51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济民堡石匾记载为清代咸丰三年(1853)重修。现存千佛殿、关帝殿、黄堂殿。除黄堂殿系2007年原址重修外,余皆为清代遗构。堡门为石砌,门洞宽3米,深6米,高2.5米。千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板门,直棂窗,单檐悬山顶。关帝殿,单体建筑,前置牌楼门,单檐硬山顶。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详细]
  岱岳庙,位于忻府区奇村镇杨胡村南约1000米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39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献殿、大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大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双昂,前檐明、次间设四扇六抹三交六斜格扇门,稍间设四扇四抹格扇窗 。庙内存清代碑刻1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田院大殿,位于忻府区合索乡北合索村南约30米。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清嘉庆三年(1798)维修,现存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二椽栿对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补间斗栱明间两垛,次间一垛,形制同柱头牛栱,覆莲式柱础。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公孙杵臼祠堂,位于忻府区新建路办事处逯家庄村东。坐北向南,东西41.8米,南北110.5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题记载,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建。两进院布局,中轴线上有戏台、过殿、两侧为东西配殿,除戏台为近年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悬山式卷棚顶。大殿建于高0.65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均设六抹方格隔扇门窗,鼓式柱础……[详细]
  洪福寺,位于忻府区西张乡东张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025平方米。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清代重修。现仅存观音殿,为清代遗构。观音殿坐东向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隔扇门窗,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华严寺,位于忻府区阳坡乡何家庄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寺内存清代碑刻2通。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吉祥寺,位于忻府区豆罗镇东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轴线上依次有戏台、大殿。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为清代遗构。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明国二十四年(1935)建。寺内存碑刻1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连寺沟泰山庙时代:清地址:忻州市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泰山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泰山庙坐落于土丘之上,南低北高,建筑依地势而建,坐北向南,南北长95m,东西宽40m,占地面积为3800㎡。中轴线依次为戏台、山门、过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别为东西耳房、东西配殿及东耳殿,西耳殿残毁不存,山门外设倒座戏台,是忻州市现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戏台。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筒板布瓦顶,前……[详细]
  隆福寺,位于忻府区秦城乡秦城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67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脊檩题记载,明天顺六年(1462)重建,清康熙十七年(1678)、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现存为明清建筑。大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双昂,前檐明间设门板,次间为直棂窗;西配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部出廊。寺内存石经幢1幢,石碑1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详细]
  南高戏台,位于忻府区奇村镇南高村中。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29平方米。据脊檩题记载,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檩后廊式架构,斗栱为一斗二升交龙头形制。台内中部设屏风,两侧各设一小门。后墙两次间设拱券式窗,台前部两侧筑八字影壁。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七峰寺,位于忻府区董村镇孙村村北。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54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东西侧耳殿。除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斗拱五踩双昂,平身科有45度斜拱。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东西配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