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旅游

吉安市景点介绍

  环玉阁位于水边镇何君村西50米处,原名“大成阁"。始建于明,清乾隆三十ー年(1766)重修时,峡江县令张九铖改为“环玉阁"。阁三重檐,上下层四角,中层八角,均起翘,覆以青瓦,葫芦顶,中上层格窗回廊,全木结构,下层砖木结构,白灰抹面,保存较好。1979年、1999年4月两次对环玉阁进行修结。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沂溪承恩堂位于水边镇沂溪村内。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面积692平方米,前为广场,大门前立镌“圣恩”旗杆石。三间三楼式大门,青瓦白灰抹面,门ロ立扁鼓石一对。内通过天井和院廊入正厅,厅为两进井,广五间,亚字形红石柱镌刻楷、隶篆体楹联,柱坊间以狮子绣球为承托,雕工精美。厅内上悬“承恩堂”黑底金字匾,为清道光年间遗物,保存完好。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腾飚驭祠坐落玉笥山元阳峰南,距县城五公里,初名云储寺,又名南祠,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宋真宗时赐额云腾飚驭,祠后加建先觉楼(梦楼)奉祀华山道人陈(希夷)卧像。1987年于原址重修云腾飚驭祠和先觉楼,仿古规制。背倚元阳峰,傍临法乐湖,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十分秀丽。……[详细]
  名世第(花门楼)文名世第(花门楼)位于湖洲村中偏右,东西长8.8米,高5.6米,墙体厚0.6米,始建于北宋元丰乙丑年(1085),初建时为木结构,元皇庆二年(1313)重修并扩建,明成化十九年(1483)第二次重修,改为砖结构,四柱三间三门式,品字形双层楼檐,以棱牙角子错落承托,均为砖雕,门楣上题有“文名世第”四字。……[详细]
  习氏大宗祠位于水边镇湖洲村偏东,始建于北宋元丰乙丑年(1085),由该村第三世祖习仁德所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小青瓦压面,马头山墙,占地面积147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6平方米。现建筑为清代遗存。整体建筑呈长方形,面阔24.15米,进深58.54米。由前院、门廊、门厅、前天井及左右厢廊、正厅、后堂组成。习氏大宗祠建筑规模较大,装饰雕刻精美,内曾保存纪昀题写的“天府呈オ”金漆凸……[详细]
  习振翎故居坐落水边镇湖洲村,现地址为湖洲村89号。故居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风火墙高8.6米,建筑面积为118.5平方米。习振翎(1757-1818)水边镇湖洲村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人,四十九年甲辰(1784)科进士。钦点工部主事,后升都水司员外郎、制造府郎中、云南开化府、东川府、徐州府、苏州府知府。后升福建汀州、漳州、龙岩三地兵备道、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史。无论在何职上,习振翎均能以……[详细]
  湖洲古建筑群(含花门楼、庭院、榜堂、继美堂、古戏台、习氏大宗祠、长乐庵、天府庙、古民居群、习振翎中魁立石、书院)湖洲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整个村落95%上都是习姓居民,大概有1000多户人家。以前湖洲村叫花门楼,后来因为历史变迁的缘故,花门楼改为湖洲村。古村内聚集着近600户3000多名习姓村民,保留着众多都属于明清时期建筑。习氏大宗祠位于湖洲村偏东,离沂江岸不远,最早为明代建筑,砖木结……[详细]
  东坑桥位于金江乡庙前村委东坑村,新中国成立前为东坑等地群众前往县城(巴邱镇)必经之路,长11.8米,宽2.6米,高3.5米,跨度3.6米,东西走向,麻石砌筑,距著名“东坑大捷”战役遗址约500米,现保存完好。……[详细]
  下首桥位于戈坪乡芳洲村委芳洲村1公里处,东西走向,长57米,宽3.6米,高6米,单孔(桥孔呈椭圆形,美观紧凑)以花岗石错缝砌筑。据族谱载:桥名“下首桥”,清乾隆六年(1736)李必佐建。历经200余年,现仍保存完好。……[详细]
  吉阳桥位于桐林乡庙口村,据传,庙口为宋代袁氏建村,名“履桥”。袁氏殁,后有张氏从湖南艳平迁此,从村西双溪汇流处有“水口庙”而得名。该桥为庙口三义士张土禄、张捧圭、张可昭所建。三人在庙口乐善好施,建宗祠、置义田、捐稻谷、济灾荒、建石桥、设憩亭、修水塘等,其义行誉满全县,曾惊动官府,明嘉靖九年(1530)在庙口村中心立义行功德坊(尚义坊)旌表。……[详细]
  松林桥位于罗田镇新江村委泉井村东南约1公里的松林洲,东傍黄金江,东西走向,残长40.7米,宽5.84米,高2.17米,跨径7.55米。桥由整齐的花岗岩砌筑,最大块的岩石长140厘米,宽50厘米,厚50厘米,体积有0.35立方米。桥原长不明,因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人为等原因,致使桥孔之间连接处的桥面已破损。后黄金江改道,导致桥下无水,淤塞过半,桥面多毁,只遗存三拱券保存完整。据族谱记载,此桥系明初礼……[详细]
  平梁桥位于仁和镇彭家村委彭家村东约200米处,东西走向,桥用整块红石砌筑4个桥墩,分水尖伸出桥墩约1米。桥长13.2米,宽2.7米,高2.1米,桥面以三排共9块长形青石铺筑,每块青石长约4.5米,宽90厘米,厚20厘米。该桥远看独特美观,近看结实牢固。在走访当地村民得知,该桥建于1910年,为村民彭操新建造,至今约百年,保存完整,目前仍在使用。……[详细]
  石马桥位于水边镇琍田村委琍田村,长22.4米,宽2.85米,高5.8米,跨径9.9米,南北走向,麻石砌筑,桥面块石中间有车辙,深5-6厘米,宽10厘米,整桥呈椭圆形,桥面坡度约30°,如一弯新月,悬在碧波之上。新中国成立前,交通不便,此桥为琍田附近村落百姓前往水边镇的必经之路,保存完好。1992年在原桥边新建水泥桥一座。……[详细]
  芦溪桥位于马埠镇芦溪村,清代建筑,东西向,横跨无名小溪,长33米,宽2.9米,高4.02米,跨度5.8米,四墩三孔,整桥基础均为长方形花岗岩错缝砌筑,桥身、桥拱均为青砖砌成,桥墩迎水面均筑成三角形分水尖。紧靠岸的一桥墩由于水位逐年下降,已藤萝丛生,部分错位。近年来,在该桥上游约300米处已新建水泥桥。……[详细]
  军民桥位于仁和镇仁和村赣江洪堤外,为行人从赣江上岸必经之路,南北走向,单孔,花岗石错缝砌筑,长48米,宽5.3米,高7.1米,跨径9.6米。据族谱记载:桥始建年代为明正德十六年(1521)胡奎建造,清嘉庆十八年(1813)仁和大广村胡向云重修。整体保存完好,至今已有400余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