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旅游

吉林省红色旅游景点

蒿子湖东北抗联营地
  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又称“杨靖宇密营”、“蒿子湖密营”“南岗头密营”。位于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红(红石林业局)白(白山电站)旅游线23.6公里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生前的秘密营地,杨靖宇将军于1935年至1940年曾生活、战斗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气壮山河励后人。东北抗日联军、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曹国安、韩仁和、郭池山等抗联名将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英勇作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在极其艰苦的逆境中,宁死不屈,高举民族旗帜,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丰碑。英雄的足迹,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英雄的名字,响彻在松江两岸;英雄的鲜血,蓬勃了这片古老苍郁的土地。杨靖宇密营是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重要的战迹地和密营群,占地面积:255公顷。由兵营、青松灶、碾盘、水井、磨房、粮仓、饮马池、-械所、被服厂、司令部等重要遗址组成。经过精心打造,部分遗址已恢……[详细]
四平解放烈士纪念塔
  此塔位于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街与新华大街交汇处广场中央,西与四平战役纪念馆毗邻、东距四平火车站约600米。整体建筑由塔、牌坊和塔园组成,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纪念塔通高23.25米,塔基为2级圆台,最大半径为15米。底座为9级圆台,最大半径为9米。以花岗岩威石条砌筑。底座上建有8面体塔室,室内中空有扶梯直通塔顶,室外环立20根瓜楞大柱支撑塔室顶盖,将塔身凌空托起。塔身呈四棱锥状,水刷石面。塔顶冠以铁制红色五角星,正面顶部嵌装一台8楼时钟。牌坊建在纪念塔正前方约30米处,通高5.91米,水刷石面。底座为5级长方台、高0.65米,最大底边长13.98米。其上并排竖立4根方柱,内侧2柱高5.26米,间距3.78米。外侧两柱高4.66米,与内侧两柱间距为1.78米。柱的止方为匾额、呈扇形,水刷石面。正中匾额上冠以铁制红色五角星。塔园呈圆形,以塔基为圆心,半径为54米。园内种植花草、松柏常青。19……[详细]
常家店伏击战遗址
  常家店伏击战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六道沟口两侧山坡下。距榆林镇北12公里,东距榆林镇双岔公路40米。常家店小村10余户人家,是老岭南坡下的一座大车店,过往车辆常在此歇脚打尖。店房朝东,面对公路一溜三间厢房,西边有马棚。此处原有10户居民,现大部为农田,当年的常家店现仅有断壁残垣。1938年4月,驻辑安(今集安)五道沟里的抗联部队,得到县城伪军团部要经过榆树林子(今榆林镇),到老岭北坡双岔河伪东大营换防的消息,便决定在六道沟一带扼守,伏击伪团部。六道沟位于老岭南坡不远的地方,由岭南通往岭北的一条狭长的运输公路从这里经过,是伪团部往岭北通过的必经之路,两侧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北面是老岭,敌人一旦进入抗联的包围圈,就会成为瓮中之鳖。在伪团部要通过的前夜,抗联又得知北来的双岔河东大营伪军一个连在路上来接应的情报。抗联战士连夜做好战斗准备,杨靖宇亲自指挥700多名抗联战士,分别埋伏在五道沟沟口到……[详细]
杜光华将军殉国地纪念碑
  杜光华将军殉国地,位于通化县光华镇南部的长青村后山坡上,距村中心1华里,距镇政府所在地光华村6公里,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5000平方米,遗址保护、建设水平较高,先后筹资60余万元,于2004年、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缮。2007年6月,通化县光华镇政府,在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十师师长杜光华将军牺牲地立碑,永志纪念。杜光华,男,原名杜云生,又名杜永海,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一个贫苦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红军游击队,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八路军115师686团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在次年的山东梁山对日歼灭战中荣获模范连长称号。1939年后屡立战功,1944年升任胶东军区14团团长。1945年9月,胶东军区所属5、6两师横渡渤海,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杜光华任纵队10旅旅长,于海城、大石桥、营口一带守卫海防。因所部作战勇猛,战……[详细]
平息“二·三”反革命暴乱旧址
  平息“二·三”----旧址,位于通化市玉泉路18号,现为65367部队办公楼。1946年2月3日,国民党辽宁省党部和国民党通化县党部为--在通化建立的民主政权,破坏通化根据地建设,勾结日本关东军残余分子、伪-、土匪等举行武装--,史称“二·三”----。日本在投降前,曾企图把通化做为最后坚守的城市,向通化转移了相当数量的部队和物资。日本投降后,以藤田实彦大佐为首的日本关东军一二五师团残部3000人潜伏在老岭山脉的石人、林子头;以富永中将为首的关东军3万人,潜伏在濛江、长白、抚松、临江一带。原驻在四平、海龙的日军北支一部分未被缴械的武装人员也逃到了通化。国民党东北南部先遣军司令莫德惠上将和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池田中将相勾结,委任藤田实彦为通化前进区司令官,负责组织东边道地区溃散的日本军人,对抗共产党部队,迎接国民党中央军的接收。12月15日,国民党通化县党部主任委员孙耕尧与藤田在国民党通化县党……[详细]
长岗战斗遗址
  长岗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镇长岗村南侧2千米的山路上。长岗村位于集安城西北18公里左右的山沟里,东南是老岭山脉巍峨的群山,西北是老岭支脉,向北翻过岗梁便是八宝沟、东岔沟。战斗遗址在长岗村稍偏南的山路两侧,距村子将近2公里。这里是通往集安的一条老道,当年可走大车。现在车道已长满杂草,山路两侧树木茂盛,只有一条宽约2.5米的无树地带,蜿蜒曲折,可清楚看出是一条道路,但已无车辆通行。战斗遗址的一段老路略有点西南——东北向,路南是山沟,再远一点是一座小山,当地群众称之为东山。该遗址位于老岭深处,现已长满树木和荒草,无明显遗迹。长岗伏击伪军索旅战斗是1938年8月2日,由杨靖宇、杨俊恒指挥的打击日伪索旅四十一团的战斗。1938年夏,根据老岭--紧急会议的战略部署,抗联一路军主力部队于7月末开始,陆续离开老岭根据地,向濛江县(今靖宇县)、桦甸县一带山区转移。日伪吹嘘的“满洲剿匪之花”的索旅部队自家什……[详细]
七道沟死难同胞纪念地
  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南部的七道沟村,距村中心1华里,距七道沟铁矿1公里,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保护面积1500平方米,碑高7米、宽2米、厚0.65米。碑身正面阴刻: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通化县七道沟铁矿,早在1898年被当地采参农民杜宝贾发现,1905年清政府将矿区地段赐给了平定义和团有功的地主李芳云。日寇侵占东北后,疯狂掠夺各类资源,1933年至1938年,多次派技术人员到通化县七道沟铁矿进行勘查,于1938年设立了七道沟采矿所,1939年开始对七道沟铁矿进行正式开采,至1945年战败投降,日寇共掠走矿石350多万吨。侵略者坚持“采富不采贫”、“要矿石不要人”、“以人换矿石”的法西斯策略,使矿工受到了无比残酷的奴役和摧残。矿工的来源有四个途径,一是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骗招,二是摊派和抓浮浪,三是抓捕的抗日武装人员和爱国人士,四是参加“……[详细]
白城市烈士陵园
  白城市烈士陵园座落在长白公路距离市区3公理处,抗洪纪念塔南侧,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是一座开放式、花园式、集教育、游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白城市烈士陵园的前身是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组织筹建的“辽北烈士陵园”。在陵园的西部建立了木柄手榴弹形的烈士纪念碑,有省政府主席阎宝航、省委书记陶铸、省军区司令员邓华等同志的题词。纪念碑的东侧,是安葬着为革命捐躯的烈士碑林。这里树木葱郁、雅致宜人,成为群众祭扫和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1999年市政府按照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异地新建,2001年10月25日白城市烈士陵园正式竣工。经过多年的辛勤建设,白城市烈士陵园经发展成为拥有鹤城英雄纪念碑、卧式墓群、无名英雄纪念碑等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展区,收藏着实物、照片、文字等珍贵的史料,集……[详细]
老岭隧道战斗遗址
  老岭隧道战斗遗址,位于通化县石湖镇老岭村南部2.5公里处,距镇政府所在地公益村13公里。当年抗联第一军奇袭的通辑铁路老岭隧道及道口仍然在使用,是重要的铁路交通线路。另外还有当年日伪时期看守通辑铁路老岭隧道的敌人炮楼殘存于此。1938年初,东北抗联第一军从辽宁回到辑安境内,会同在该地区坚持斗争的抗联一军二师一部,以日伪当局正在修建的通化至辑安铁路工程为重点打击目标,开展了为时3个多月的破袭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同年3月13日下午3时,杨靖宇率抗联一军军直部队500多人,兵分三路秘密来到石湖境内的十一道沟,对正在施工的隧道工程现场进行了袭击破坏。抗联部队一路迅速包围了伐木场,解救了伐木工人,一些抗联战士穿上工人衣服,混在劳工队伍中顺利进入了工区,迅即拔掉了日军岗哨,冲进防守严密的东亚土木会社事务所,将负隅顽抗的隧道工地监工山田防松、荣田太十郎及日本守备人员当场击毙。同时,另一支队伍攻进十一道……[详细]
陈云同志旧居
  陈云同志旧居座落在临江市区临江林业局机关院内,面积为133平方米,室内通过大量的珍贵图片和史料介绍了陈云同志在临江工作的经历和四保临江战役的详细经过,并陈列着陈云同志的部分工作、生活用品。在这里,大家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一代伟人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勇于战略决策的大无畏气概和超常的革命胆略。1986年,肖劲光同志为旧居书写了“陈云同志旧居”牌匾。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于1945年9月16日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同志来东北工作。1946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批复东北局,决定陈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同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辽东(南满)分局,陈云任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他于10月27日从哈尔滨出发,途经牡丹江、图们、朝鲜等地,11月27日,辗转到达临江。12月14日,陈云同志到七道江主持“七道江军事会议”,制定了坚持南满斗争的战略方针。陈云同……[详细]
家什房子伏击战遗址
  家什房子伏击战遗址,位于集安市城西北36公里的文字沟岭(又名小爷岭)北。这里是老岭山脉北坡较平缓的地带,两侧为高山,文字沟河自南向北经清河汇入大苇沙河。家什房子战斗遗址包括家什房子沟里(群众称“水鳖子沟”)1.5公里左右的抗联营地,东南山坡上指挥部旧址。现集锡公路从这里通过,无明显遗迹。1938年,日伪当局为消灭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军,把素有“满洲剿匪之花”的索旅从热闹调来辑安(今集安),“围剿”杨靖宇的抗联部队。该旅是一个步骑混成旅,辖蒙古骑兵41团和步兵32团,到辑安后,因辑安山高、坡陡、林密而将骑兵也改成步兵。这股顽敌自恃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根本没把抗联放在眼里。他们从通化开往辑安,屯驻在热闹街,四处探听抗联消息,准备围剿。此时,正值杨靖宇与魏拯民的一、二军部队会师后的老岭会议开完不久,部队经过休整,战斗力大大提高。6月初,当抗联侦知敌人要来围剿的消息,杨、魏等领导人经过认真……[详细]
河里会议遗址
  河里会议遗址,位于河里抗日根据地内惠家沟,在兴林镇东北方的孟家村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0余公里的山林中,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500平方米,形成于1936年7月,利用于1965年7月。进入1936年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南满各地继续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至5月份,在通化、桦甸、兴京(新宾)、辑安(集安)、本溪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在沉重打击日伪军的同时,抗日队伍也不断成长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南满抗日游击运动的发展。为及时总结工作,明确今后任务,中共南满特委于1936年7月初,在金川县河里抗日根据地惠家沟召开了中共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共东满特委书记、抗联第二军政委魏拯民参加了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代表团的指示,大会作出了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决议。会后,中共东、南满特委及抗联第一、二军高级领导干部又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将东、南满党……[详细]
富江乡革命烈士陵园
  富江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通化县富江乡政府所在地富尔江村西北1公里处山脚下,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300平方米。是为纪念“四保临江”战役中,第三次临江保卫战中牺牲的48位革命烈士修建的,1968年11月落成。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国民党为实现占领东北的野心,以“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侵犯策略,纠集重兵向我以临江地区为中心的长白山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举进犯,我东北民主联军在辽东军区政委陈云、司令员肖劲光、副司令员肖华指挥下,按照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作战方针,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第二、三次临江保卫战主要在通化县境内进行,参战主要部队为我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三纵队和四纵队,三纵担任主攻,四纵负责阻击打援。1947年2月13日,国民党军在经历两次侵犯临江战役失败后,由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杜聿明亲自坐阵指挥,以近4个师的兵力向我临江地区进行……[详细]
小西沟事件遗址
  小西沟事件遗址,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四八石村),占地1000平方米。现仅存一块1987年7月1日设立的小西沟惨案的遗址碑,事发地已成为农民耕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今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是海龙地下党和抗日武装主要活动区域之一。1932年8月6日,山城镇日本守备队得到胡子头“海蛟”带领人马驻扎小西沟的消息时,当晚急速出兵,7日早赶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在四周设下埋伏,面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疯狂杀戮,制造了小西沟血腥惨案。8月7日海龙县小西沟有一姓张的大户人家取妾。上午十点十里八村来了很多贺喜的人,院子里搭了席棚,雇了吹鼓手,说书唱戏十分热闹。开席的时候,突然一声-响,端菜的小伙子应声倒地,接着-声响成一片,只听一声巨响,一枚炮弹落在院子里,几个人当即被炸死。就听有人喊鬼子来了,人群立刻乱做一团,日本人用“六0炮”猛轰张家大院,惨叫声中许多人中弹身亡,一个小姑娘被炸得连尸体……[详细]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
  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境内的大罗圈沟河、果松川、老虎山一带,前期涉及通化县石湖镇挠头沟。由于多年来没有投入经费进行调查和保护,年久失修,加上自然腐蚀,密营、战壕等遗迹已损毁。1932年10月,辽宁民众自卫军与日伪军作战失利,通化失守,自卫军大部溃散,唐聚伍、孙秀岩等将领纷纷潜行入关。王凤阁认为,要真正抗日就要留在东北,于是坚持“-不离人,人不离乡”的抗战理念,率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返回临江、通化、辑安三县交界的大罗圈沟、果松川、挠头沟一带,后坚守在临江、通化、辑安三地交界处的老虎山,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根据地内修建要塞,分兵驻守。在这里,相继修建了被服厂、-械修配厂、粮食加工作坊、油坊等设施。受在当地活动的抗联影响,王凤阁注意对部队进行抗日救国的思想教育。为得到当地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在创建根据地过程中,王凤阁部剿灭土匪武装,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