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共丽水县委旧址
  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简介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纪念馆位于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原为朱氏宗祠,是建于清代的泥木结构建。1947年3月,革命先辈张之清、林艺圃在这里重建中共丽水县委,建立革命队伍,创建游击根据地,领导开展武装斗争,为丽水县解放作出重要贡献。2007年3月,设立中共丽水县委旧址陈列馆;2009年7月被命名为莲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7月被定为莲都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中共莲都区委在雅溪镇岱后村举办了丽水县委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正式建馆。2014年2月被定为丽水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地处丽缙武三县交界的雪峰山上和稽勾古道边,岱后村朱谢两姓先辈在此辛勤劳作数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百姓善良勇敢,民风淳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村张贴革命标语,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张新豪、章傅等,以乡村建设指导员……[详细]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千人坑遗址)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位于浙江省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它们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浙江,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见证。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占地4.3亩,建筑面积总计440多平方米,1995年经修复作为浙江人民抗战纪念馆,旧址坐北朝南,泥石木结构,重檐亭式房屋,1995年9月正式对外公展。在200多平方米展厅内,分“侵华暴行,铁证如山”、“抗日烽火,烧遍全国”、“换庆胜利,严惩战犯”三个部分,陈列展出了近200幅历史照片、图片和当年受降仪式现场的部分实物,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同时在宋殿村南当年日军残杀我国同胞的千人坑遗址处立碑,以此向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千人坑遗址”5字由原浙江省省长李丰平题写,反面为“千人坑遗址碑文”,碑长3.43米,宽1.23米,厚1.15米。“受降厅”原是……[详细]
王村口革命纪念建筑群
  遂昌王村口红军革命纪念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西南部的王村口镇,地处仙霞岭山脉之九龙山东麓,青山簇拥,绿水环绕。小镇因初为王氏所居,且川、江汇合口于此,故名王村口。1934年12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洪家云部首次袭取王村口镇,惩治了部分土豪劣绅。1935年1月2日,洪家云部再次袭取王村口镇,毙敌10余名,俘敌40余名,缴获50余支-和大量弹药及军用品。洪家云部两次袭击王村口,有效地宣传了共产党、红军,鼓舞了人民群众起来闹革命、求解放的勇气和信心,为挺进师入浙开展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1935年7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镇,在此设立了建设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粟裕、刘英及师部机关人员驻扎在已举家逃亡的程氏地主家,王村口天后宫成为红军的主要活动场所。挺进师在浙西南创建革命根据地,等于在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后院修筑了革命堡垒,为此,国民党浙江省当局深入遂昌设立了“浙南剿匪指挥……[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
  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浙南农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视。1930年1月,中央派金贯真巡视浙南 。3月,中央军委派胡公冕等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正式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辖三个团(师),最盛时达6000余人,军部设在五氵束鸟 村。红十三军是当时编入中央军委序列的全国14支正规红军之一,它以永嘉、温岭、永康为活动中心,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足迹遍及浙江南部20余县。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指导,红十三军斗争最终遭到失败。 红十三军斗争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红十三军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们战斗过的中心区域,以后大多成为共产党的游击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位于永嘉县五氵束鸟乡五氵束鸟村的胡氏四房宗祠……[详细]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位于上城区方谷园3号。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项目,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采用了传统和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化手段相结合的展示手法生动再现了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创建、发展、壮大以及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的全过程。全馆共分为潮起钱塘、星火钱塘、奔腾钱塘和今日钱塘四个展厅。潮起钱塘展厅中央的一座幻象台,采用了360度全息成像技术,通过悬浮于空中的光影效果,生动再现了“五四”运动时期,省一师范学校进步学生创建我省首部进步刊物《浙江新潮》时的情景。展厅内六块液晶显示器分别展示了五四运动在杭州、马克思主义在杭州的传播、盛传海内外的一师风潮、浙籍先进知识分子、浙江工运和浙江农运等内容。星火钱塘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四人蜡像群雕。它还原了1922年9月初的一天中共杭州小组诞生时的场景。杭州党小组的创始人梅坤,党小组组长于树德,成员金佛庄、沈干城,四位人物栩栩如生。展厅内照片墙采用了2……[详细]
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
  毛主席视察小营红巷纪念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56号,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紧邻小营公园,交通便利。纪念馆开馆后,共接待中外宾客10000余批次,参观者达30余万人次。著名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波士顿市市长怀特、日本歧阜市市长莳田浩等知名人士和政要,均曾率团前来参观访问。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民政部部长崔乃夫、-等领导人也曾前来视察。1958年1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赴杭州机场途中临时决定来到小营巷视察卫生情况,他先后来到61号、56号、42号三个墙门,察看了居民的卧室、厅堂、厨房、菜橱、水缸等,赞扬说:“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到小营巷视察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促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小营巷56号墙门,被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随后,该馆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小营街道投资8……[详细]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连陷绍兴、镇海、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并开始向乡村扫荡,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为粉碎日寇“扫荡”计划,建立三北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分批挺进三北敌后。5月10日,中共浦东工委派姜文光、朱人侠率领“淞沪五支队”一个班和受浦东工委暗中控制的汪伪五十团一个排共50多人组成先遣队,在姚北相公殿登陆。6月16日,中共浦东工委委员、军事部长、“淞沪五支队”教官蔡群帆和第四大队大队副林有璋率领“淞沪五支队”二个中队共130余人相继集结相公殿。6月18日下午,驻庵东日军第五师团大桥施国部的一个小队37人至相公殿骚扰抢劫。我抗日武装迅速在相公殿附近埋伏,对日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此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军16人,并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枪。6月25日,日军再次进犯相公殿,又遭我抗日健儿的迎头痛击。两战两捷,军心民心大振,为三北敌后……[详细]
中共一大纪念船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0“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0“一大”代表-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1964年,-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只仿建的“红船”,不仅集无锡丝网船、灯船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风、气楼的雕刻图案,如花卉和戏曲人物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只“红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徐经纬说,1959年9月,父亲等3人参加了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的造船庆功会,他们被授予了奖状和锦旗,当地政府曾向无锡红旗船厂提出,希望父亲能留在当地工作,但厂方考虑到父亲人才难得,终未同意。1921年7月底,中国0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详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连吴山天风,南邻万松书院;东眺钱江浩荡,西瞰湖光山色。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建造本馆。1987年12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1990年3月落成,1991年9月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主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03年10月建立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网站。为了更好地宣传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主馆主体建筑进行了改扩建,2011年9月工程竣工,国庆节基本陈列试开放,201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纵览馆区,地域广阔,占地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上山主甬道入口处,矗立着一对高大方正的花岗石线雕狮形望柱,一方汉白玉贴面的花圈祭坛和一组大气磅礴的“浩气长存”主题雕塑。上山主甬道依山而建,拾级向上,到达云居山顶。革命烈士纪念碑、英名碑,以及与之遥相呼应的大型烈士群雕、纪念馆主馆,构成了主要的悼念活动区。纪念碑高27米……[详细]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内。 1942年8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关于开展灰色隐蔽斗争的指示,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金仙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连柏生任副司令,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司令部成立后,立即将部队统一整编为三、四、五支队,简称“三五支队”。 9月1日,司令部在金仙寺举办浙东第一期教导队,学员达70余人,由蓝碧轩任队长,张浪任指导员。9月22日,中共浙东区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领导在金仙寺召开会议,作出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司令部领导下,1942年11月12日,三北根据地经受了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争的考验。三北游击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地方党组织的密切配合,把制造摩擦、破坏抗日、妄图把人民抗日力量消灭于“立足未稳之际”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2000余人逐出三北,削弱了顽敌……[详细]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
  英雄园即嘉兴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在市区三塔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为嘉兴解放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1996年5月,搬迁至南湖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30.1亩。2005年底进行整体改造,2006年3月正式竣工对外开放。英雄园分设英雄纪念碑、英雄广场、英烈园(烈士墓区)、嘉兴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区域。英雄纪念碑总高度7米,宽12.5米,由总重400吨的66块花岗石拼装而成,底座四面浮雕以嘉兴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各个时期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嘉兴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园区西侧,用以史串人、以人彰史的方式,展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嘉兴地方革命史。陵园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分设英雄纪念碑、英雄广场、人民英雄革命纪念园(烈士墓区)、嘉兴革命历史史料陈列馆等区域,同时在周边环境增添各类休憩设施,使人们在瞻仰缅怀先烈的同时,又可以在园中休闲、游览。嘉兴革命烈士陵园以嘉兴地方……[详细]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
  1930年7月,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姚北开明乡绅费德昭的余姚纠察队(原为浙东人民自卫军)为基础,扩大革命武装,择时在三北一带举行农、盐民革命武装暴-动。 时任中共余姚县委副书记的-扃奉命,会同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的史济勋、中共余姚县委委员胡尧田二人与费德昭第四子费永思进行了接触。费德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思想激进。通过接触,费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成立了由史济勋、-扃、费德昭、罗希三、徐云千等组成的“军事行动委员会”,筹建以原余姚纠察队为基础的100余人的革命武装。1930年8月初,中共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把这支革命队伍命名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表,-扃为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营,师部设在坎东六灶庵。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成立后,一面加大对群众的革命思想宣传,一面派小股武装四处游击,先后袭击了姚西黄家埠和慈西蜀山保安团。“红军”锋芒初露,引起了社会震动……[详细]
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旧址
  1927年12月,方志敏等共产党员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成功领导和组织了弋(阳)横(峰)武装起义,开辟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1年初,革命根据地开始向衢县境内发展。1936年10月,浙皖特委所属的中共衢(县)遂(安)寿(昌)中心县委在遂安县(今淳安县)白马乡横源田村正式成立,县委书记严忠良。中心县委下辖6个区委,其中衢县境内有两个,即太真乡的中共石柱岗背区委和灰坪乡的中共上坪田区委,分别为中心县委的第一、第二区委。之后,浙皖赣游击根据地党组织和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游击斗争的全面展开,1990年8月23日,原中共衢县县委、县政府于在灰坪乡上坪田村建立了“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旧址”纪念碑。2007年1月,“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区委旧址”被衢州市委命名为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初,在衢江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灰坪乡党委、政府在灰坪乡杜家田村建立的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二……[详细]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
  苍南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悠久、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著名的白沙盐民-、农民武装攻打平阳城等。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英勇的苍南儿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人,苍南县委县政府投资600万元,于 1990年春建成苍南革命烈士陵园。多年来,该陵园免费提供参观、瞻仰、学习、游览,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士达4万多人次。 苍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苍南县城灵溪公园山麓东南侧,总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烈士墓、烈士纪念馆、陵园大门、石牌坊、亭、廊、综合管理房等建筑和陵园绿地。烈士墓位于烈士纪念馆西侧,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四周环绕着青松翠柏。墓室表面采用数百块名贵“四川红”花岗岩砌成,每块花岗岩上刻着一位烈士的简历,其中有王国桢、张培农、吴毓、朱程、林夫、吴信直、陈式纯、林珍等76……[详细]
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
  乐清是老革命根据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创建了中共乐清地方组织。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派员到乐清,于1938年3月在朴头村重建中共乐清支部,12月建立了中共乐清县委,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乐清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配合全国革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乐清市雁荡镇响岭头村。1951年12月,乐清县人民政府开始在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响岭头村动工兴建雁荡山革命烈士墓,1953年7月竣工。后几经修缮扩建,1963年4月建成雁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1995年6月建成乐清革命烈士纪念馆,形成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陵园整体占地66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东、南、西三面均砌有花墙,高1.5米,长300米。整座陵园由正门、人行道、祭坛、骨灰塔、纪念碑、墓园、亭台、花坛和纪念馆等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