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红色旅游景点

三烈士墓碑
  三烈士墓碑抗战时期,武汉失守,湖北省政府及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迁到恩施,侵华日军以攻其为目标,进行狂轰滥炸。1943年11月21日,日军出动30多架轰炸机,妄图一举炸毁省府所在地与第六战区作战指挥中心。当日机飞至恩施城区上空时,驻恩施中国空军第十一大队颜泽光、周福兴、张传伟三位飞行员火速驾机升空歼敌,尽管敌我战机悬殊,三飞行员沉着机智,战得英勇顽强,终于取得“以少胜多”的空战胜利。在这次空战中三飞行员不幸壮烈牺牲,恩施人民为纪念“三烈士”,将他们的遗骨安埋在殉难地土桥坝将军山上,当年建有“恩施空战三烈士陵园”,立有“三烈士墓碑”,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亲自撰写墓文。文革时期,陵园与墓碑当“四旧”被毁,陵园成了荒地,墓碑残块不齐,丢落在泥土之上,有的用作路基石,有的用作砌田坎。……[详细]
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北省洪湖市西部的瞿家湾镇,距洪湖市区55公里,距武汉市140公里。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共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它们大部分集中于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其余散布在附近村湾。旧址群现存建筑最早建造年代为公元1496年,传统建筑规模18000平方米,完好程度95%。古建筑多为清末民初以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装饰精巧,形成了独有的古朴韵味,具有朴素的美感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洪湖市瞿家湾是有着重要纪念意义的革命旧址群。自1951年洪湖建县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瞿家湾革命旧址群非常关心和重视。1965年5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偕夫人何莲芝视察洪湖县。198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王震亲笔为“洪湖瞿家湾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详细]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羊祜山下、烈士陵园广场东南侧。纪念馆为两层全框架弧形结构,总建筑面积3230平方米。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灯箱及电动图展示了解放襄樊战役的经过。据介绍,纪念馆每周三、周六、周日免费开放。襄樊战役于1948年7月2日打响,历时14天,共有719名战士献出了生命,被朱德总司令赞誉为“小的模范战役”。7月16日,襄樊解放。为缅怀先烈,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起,襄樊市投资65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襄樊革命烈士纪念馆。今年4月起,又投资450万元进行了布展。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共展出照片120余幅,文字资料30余万字,文物20余件,全面展示了襄樊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战役经过。……[详细]
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
  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安陆市赵棚镇赵棚集镇薛家山。1939年5月,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南下达到赵家棚后,将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和鄂中区党委候补委员杨焕民在应山发展的两个中队武装合编成立为鄂豫边地区第一个主力团——新四军独立支队挺进团。同年6月,陈少敏奉中央和中原局之命,率部队和干部200余人来到赵家棚与李先念-会师,其部队亦编入挺进团,开创了以赵家棚为中心的安陆、应山、孝感三县接壤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连接平汉铁路东西向的枢纽,是新四军第5师(包括其前身鄂豫挺进支队、纵队)和鄂豫边区的重要战略指挥基地和后勤保障基地。在这里5师和边区的许多部队得到修整和补充;边区党政领导机关共召开重大会议7次;在根据地及边区同敌进行大的战斗达44次;5师和边区军械厂、被服厂、-绘制所、《挺进报》和《七七报》印刷厂及敌后医院、抗大十分校等相继创办或长期坚持。抗日战争……[详细]
荆州烈士陵园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东侧。是荆州市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园面积182.5亩,1959年建于太师渊古豫章台遗址上。陵园大门建有4个花岗岩方柱,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由原国家副主席-提写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陵园以古豫章台为中心,轴线对称总体布局。主干道长约300米,两旁雪松婷立。除革命烈士纪念碑外,还建有纪念塔,塔高36米,象征建塔时沙市解放36周年。塔基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塔身呈粉红色。塔分九层,意指“直上重霄九”。塔顶座置一半圆红球,象征喷薄欲出的红日,基座上4个台阶意指中国革命经历4个时期。纪念塔四周松柏挺拔,300多名烈士的遗骨安卧其间。园内还辟有烈士骨灰陈列室、烈士事迹纪念馆等,陈列着革命烈士的遗照和遗物。……[详细]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185号。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原为江岸分工会所在地。1923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领导人从郑州来到汉口,在此办公。张特立(张国焘)、李震瀛、陈潭秋、林育南、项德隆(项英)、杨德甫、施洋、林祥谦等曾在这里开会,起草宣言、电稿,编写宣传品,一时间成为领导京汉铁路总同盟-斗争的指挥部。1923年2月4日上午,林祥谦在这里下达了-命令,江岸机厂(现江岸车辆厂)锅炉工黄正兴接到命令后,奋力拉响了指挥-的汽笛,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爆发了。在中共武汉区委的帮助下,京汉铁路总工会还在这里创办了油印小报《-月刊》。1923年2月7日下午,参加最后谈判的工人代表聚集在此共商大计。几小时后,不少人就倒在军阀的枪口、刀尖下。惨案发生后,总工会停止工作。旧址原位于解放大道1437号,1995年因解放大道拓宽而整体迁移至现址。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于1956年11月被湖北省……[详细]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
  中原军区旧址位于湖北省大悟县东北部的宣化店镇,它是大别山区鄂豫两省边陲的一个山乡重镇,与河南省罗山县、新县接壤,东近天台山,与红安为邻,西靠京广线、京珠高速公路。开武公路贯通全境,南出浩浩长江,北依大别山,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起伏,烟树苍苍。宣化店地区是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发生地,周恩来同志1946年5月同美蒋代表举行了宣化店谈判;又是全国著名老根据地之一,从1925年起这里的革命火种未灭,革命红旗未倒,革命政权未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郑位三等曾在此战斗过,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在宣化店诞生;解放战争第一枪在宣化店打响。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王首道、陈少敏、任质斌等领导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中原军区司令部定驻在这里,统一领导中原地区的反内战斗争,这里就是中原地区的延安。国民党反动派为独占抗日胜利……[详细]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矗立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中前部,始建于1977年。碑高27.11米,此数字是为了纪念黄麻起义的爆发之日——1927年11月13日。碑身四面均为汉白玉镶嵌,正面镌刻“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七个大字,是1978年4月26日时任党中央主席的-亲笔题写。碑身两侧分别是董必武、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的题词。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撰写的碑文,碑座侧面是巨幅浮雕,展现的是苏区人民英勇斗争、前仆后继的壮丽画卷。该碑是纪念鄂豫皖地区革命活动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建筑,至今仍是是鄂豫皖地区规模最大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详细]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位于江汉区利济北路71号(武汉市第一医院对面),占地面积427.2平方米,正中为“辛亥首义烈士公墓”墓碑,墓碑后面为墓冢。墓园后墙中有武昌起义浮雕,左刻“国魂不死”,右刻“天下为公”,均为孙中山所书。1911年11月l日汉口失守,战时总司令黄兴率民军-汉口,史称“汉口保卫战”。11月16日,黄兴命令工程营在汉水架设浮桥,以炮火掩护强渡汉水,向玉带门(今硚口路一带)发起攻击,17日民军攻至玉带门一带。在-,起义军民沿王家墩、玉带门从左翼进逼清军。遭到隐蔽在树林中的清军伏击,清军用机枪向起义军民猛烈扫射,一大批壮士英勇牺牲。后由红十字会及善堂联合会等组织出面收埋,连同歆生路(今江汉路)至济生堂(三民路)一带战役阵亡军民共约2000人,合葬一处,建立公墓(俗称“二大堆”),后又合建为一大冢。辛亥首义烈士墓自1911年建立至今,曾迁移二次。1919年为修建一条沟通现解放大道连接航空……[详细]
新华日报总馆及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二十五位烈士殉难处与烈士公墓
  新华日报总馆及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二十五位烈士殉难处与烈士公墓位于洪湖市燕窝镇边洲村东江滨。1938年10月,日军逼近武汉,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工作人员和《新华日报》总报馆工作人员乘“新升隆”号轮船撤离武汉。10月23日下午,轮船在洪湖燕子窝江岸突遭日军飞机轰炸,25名工作人员殉难。为了缅怀先烈,1987年,燕窝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将烈士遗骨集中安葬在江滨高坡上的大型石砌墓中,并在墓前修建纪念碑。烈士公墓高2.7米,径围23米,呈椭园形,封土外围用块石浆砌,墓顶以水泥沙浆抹平封闭。陆定一题写的“新升隆轮殉难烈士公墓”大理石墓碑镶嵌在墓壁中央。纪念碑通高6·5米,碑身正面阴刻邓颖超手书“新升隆遇难烈士永垂不朽”。(第三批)……[详细]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位于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老街。1929年4月至1933年2月,中共湘鄂西前委、红四军军部、红二军团前委、红二军团指挥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红三军军部均在此办公。贺龙在这里亲自指挥了著名的走马坪收编。该旧址建于民国年间,坐东南朝西北,为悬山顶穿斗结构木质板装瓦房。七柱六棋,四扇三大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面阔三间12.3米,进深两间11米,前檐柱高4.55米、后檐柱高2.65米、中柱高6.6米。该旧址是研究红二军团历史的重要实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保护范围:以旧址文物本体及周边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西北方延伸5米,向东南方延伸8米。……[详细]
松柏烈士纪念碑
  松柏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楚纪南城内松柏村5组。纪念碑为纪念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荆沙途中抢渡龙会桥时牺牲的3名解放军战士而立。纪念碑初建于1965年,占地80多平方米,碑身高2米。碑背面立有小石碑一块,高1米、宽0.5米。碑首正中五角星及阳文“纪念”二字分左右。碑身镌阴文:“四野162师484团王进新烈士永垂不朽,山东民县人,1949年牺牲。”1984年5月,原江陵县纪南区委、区政府决定重建主碑。新建主碑碑基占地9平方米,碑体成正四棱柱体形,通高5.2米,顶端竖一铁制红旗,碑正面刻有“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该烈士纪念碑现是荆州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详细]
襄河、襄北地委旧址
  襄河、襄北地委旧址位于天门市拖市镇白土地村,面阔三间,进深9.5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系抗日战争时期襄河、襄北地委机关所在地。1942年10月天汉地委撤销,襄河地委、行政专署和军分区成立,机关由京山罗桥迁入天门坟禁至观音湖一带,1943年春迁入天门拖市白土地村。1944年11月,襄河地委、行政专署和军分区撤销,以襄河为界,建立襄南、襄北地委、行政专署和军分区。襄北地委党政军机关设在白土地村一带。襄河、襄北地委的建立,对新四军五师进军襄南,开辟、扩大洪湖老苏区,阻止日军向襄南进攻,起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该旧址是天门市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抗战时期地级以上机关旧址,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青阳巷18号革命旧址
  青阳巷18号革命旧址位于沙市区青阳巷北段东侧。旧址原为郑静(中共地下党员)的私人住宅。抗战初期,中共沙市地下党组织曾在此举办党员训练班,王干青担任教员。王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讲演、演剧,如《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对沙市地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起过巨大的作用。当年,此房门前曾一度公开悬挂“沙市战地文化服务处”的招牌,并在此举行过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等活动。训练还为当时中共江陵县委所领导的三湖地区抗日游击队输送过一批武装骨干。房屋原为砖木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1966年,沙市市政府批准在门前悬挂标志牌予以保护,现为一户居民私人所有。……[详细]
中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
  中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位干市区中山公园西北部,为一剑式石塔建筑。塔体呈正方柱形,背北面南,通高115米,底座12.90米,塔周石阶占地496米。纪念塔建于1958年,系抗美援朝时沙市人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余款所建。塔身正面刻有朱德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为谢觉哉手书“鼓足干劲,完成烈士未竟事业”。白色大理石底座四周分别刻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及沙市市委、市政府撰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文),纪念塔正南约50米处有解放亭,系由原“中正亭“改建。亭塔之间通道以红色混凝土预制方块铺设,寓意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塔区四周种植有青松、翠柏、红梅、雪松,象征着烈士精神万古长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