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红色旅游景点

禾子坑马刀队战斗遗址
  禾子坑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湖东村禾子坑(大湖镇高速路出口段)。1947年12月26日,中共九连工委根据上级指示,作出了“大搞”斗争的决定,号召九连全区人民行动起来,组织起来,拿起武器与国民党-派作坚决的斗争,提出“一手拿-,一手分田”的战斗口号。后来,大湖、三角联合成立了武装工作队,曾文如任队长;大湖、三角地区各农会组织还分别成立了民兵组织共有1000余人。1948年1月,邓基、曾文如等人亲临下底屋,指导曾海弟、曾王贵等人组织了马刀队,仅几天时间就发动了近200人参加马刀训练。其它各地农民也先后自发地成立大刀队,如附近的山圹村蔡屋、油溪镇的马屋等,他们日间劳动,夜间在家里祖堂安上一个“仙公”神位,烧香发烛,口中念念有词后似练气功般手持大刀进行训练。1948年3月11日,敌人为了把大湖作为进攻青州的桥头堡,出动国民党保五团官照洒部与和平县警队200余人从和平城向大湖扑来。当天早上8时,敌……[详细]
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
  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惠东县高潭镇黄洲村黄坑,原为高潭罗氏宗祠。上三间下三间两头横屋的砖瓦结构。祠内8条石柱顶两架梁把上三间连成一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位于惠东县高潭镇黄洲村黄坑,原为高潭罗氏宗祠。上三间下三间两头横屋的砖瓦结构。祠内8条石柱顶两架梁把上三间连成一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南下进入东江地区后,于10月12日到达中洞,后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与此同时,中共东江特委也在中洞进行组织机构调整,设立党政军领导机关。随后,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东江人民和工农武装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先后推翻了国民党海陆丰等县反动政权。为巩固取得的革命成果,高潭人民在中共东江特委和东江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迅速进行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工作。11月11日,高潭圩召开近万人的大会,庄严宣告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会议之前,隆重纪念俄国十月革命10周年,并把高潭圩的两条老……[详细]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龙川县老隆镇铁场坑。龙川地处东、韩江上游,革命斗争历史悠久。早在大革命时期,龙川邑人受“五四”--影响,为寻求革命真理,或远洋勤工俭学,或在穗参加“宣讲员养成所”学习,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1925年,随二次东征抵龙川的共产党人黄觉群等人,在家乡建立了党组织,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共青团等革命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党组织奉上级党组织指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系列的工农武装斗争,领导苏区军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在重建的中共组织领导下,利用合法名义创办《龙川日报》,举办“青年自我教育训练班”,成立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群团组织,全县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组织的带领下,龙川军民奋起反抗,与国民党龙川当局和县警自卫总队进行殊死的斗争。……[详细]
龙川游击武装活动旧址(南粤庵)
  南粤庵——龙川游击武装活动旧址位于龙川县铁场镇茅輋村南粤庵。1939年夏,茅輋村建立党支部,书记曾开明,曾观月、曾毅夫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他们以茅前小学为党组织活动据点,并以“小学教员”公开合法身份,从事地下党的活动。抗战时期,党支部组织抗日先锋队,编印“茅锋”期刊、出墙报、演话剧、唱革命歌曲,积极宣传抗日。1941年至1942年春,先后在茅輋村的南粤庵和曾开明家中分别举办了3期党员学习培训班,学习毛泽东的《当前形势和任务》《论持久战》《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等文章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慕尼黑条约”等。1947年8月,河东分工委张其初奉上级指示来到茅輋村,收编“维护社”,在张其初的领导下,将冒充共产党领导的“龙和河人民武装维护社”50多人整编为“东江人民抗征队新生队”,张为特派员、吴海棠为副队长,魏秋环、魏任达为正副指导员。至年底,新生队发展到200多人,队伍以茅輋、四甲老根据地为营……[详细]
鼎湖沙浦农民协会旧址
  鼎湖沙浦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现鼎湖区沙浦镇沙二村陈氏“长房祠”东斋。该建筑始建于明代末期,为四合院式砖木结构,两进深,三开间,分东西斋,均为硬山顶,面积约200平方米。1926年4月,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主任周其鉴和高要县农民协会主席谢大德等人到沙浦开展农-动,周常住在熟人陈益芝家里,召集村中最贫苦的农民骨干陈进、冯三娣、陈福昌、陈友等人开会,研究开展沙浦农-动之事。不久,成立了沙浦乡农民协会,其办事处(又称联络站)就设在陈氏“长房祠”的东斋内。沙浦乡农会主席陈进,副主席冯三娣,农民自卫军队长陈福昌、副队长陈友,他们经常在办事处研究开展农-动工作和部署反击-地主豪绅的武装进攻。沙浦乡农会及农民自卫军多次反击地主豪绅武装及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26年8月14日,沙浦乡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攻打区长梁印渠领导的何老八民团,挫败了他们妄想推毁沙浦乡农会的阴谋。1927年11月5日,他们根据中共西江……[详细]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
  智毙“大炮焰”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溪山镇软坑村老软坑街(现软坑小学一带)。溪山镇原软坑乡有个小圩场,国民党软坑乡府和联防队就驻设此地。软坑乡联防队队长叶盛焰,绰号“大炮焰”,他仗着国民党匪军的势头和率领有七八十人的-武装,在乡间欺压群众,无恶不作,人民群众对其深恶痛绝。1948年冬,连南游击队飞虎队队长郑俊、指导员张觉率领游击队员在软坑一带活动时,常常听到当地群众对“大炮焰”欺压百姓的血泪控诉,义愤填膺,决意为民除害。1948年12月,郑俊召集游击队员在船洞的一个山庵里开会,研究了捕杀“大炮焰”的行动步骤,准备利用圩日热闹的机会,派人化装混入人群,待机智毙“大炮焰”。12月25日午后,飞虎队员郑班、叶承贵、廖兴、叶长贵等装着买东西的样子,进入了软坑圩。他们镇定自若,拉开一定距离,穿插在人群之中,寻找“大炮焰”的行踪。不久,游击队发现“大炮焰”来到一个货摊前,强行拿摊主的东西。这时,旁边的群众……[详细]
建国粤军第二师进攻连平之战战斗遗址
  建国粤军第二师进攻连平之战战斗遗址位于连平县元善镇鹤湖村径口屋青草径,青草径是野外两座山岭之间的小峡谷,长约3华里。1922年6月,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公开背叛国民革命。后陈在广州站不住脚,率部逃到惠州,盘踞在东江一带。1924年初夏,陈炯明派出第四军军长李易标及其部属师长麦胜芳率领3000多人开赴东江上游的连平县城,企图将势力发展到九连山区。1924年3月,孙中山将原粤军和东路讨伐军统一改编为建国粤军,组建了建国粤军第二师,张民达任师长,叶剑英任参谋长。同年7月,为配合友军进攻惠州,孙中山命令张民达、叶剑英率所部开往连平,攻打叛军李易标、麦胜芳部。7月15日,张民达、叶剑英率部乘广韶火车抵达英德河头。翌日凌晨,从百步经过大镇,沿翁城、龙仙至南浦、陂头。23日,抵达桃花坪水浸洞,沿着崎岖山道,直达连平城郊。24日拂晓,建国粤军第二师攻城之战打响,叶剑英亲率炮兵连选好阵地(设在连平境内密溪、鹤湖……[详细]
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位于万福路190号二楼,曾于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这一短暂期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军委办公和周恩来、邓颖超居住的地方。1926年,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领导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共产党特别支部,派遣共产党员到军校和军队工作。这栋楼房始建于1922年,是地产商嘉南堂的产业,楼下是西华银行,为混凝土结构。二楼由当时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租赁。进入二楼的铁闸大门后是大厅,这里是会议室,军委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大厅左侧是军委的办公室,至今仍保持原貌的几张办公桌和手摇电话机,让人可以想象当年聂荣臻、黄锦辉等人在此办公的情景。大厅靠马路的一侧,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两旁还有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这是军委的会客室,军委书记周恩来和邓颖超当年经常在此接待客人,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常来此作客,胡公冕、宋希濂、陈恒乔等黄埔军校师生亦曾到此拜访周恩来。周恩来和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是大厅西面……[详细]
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
  在新塘竹园村里,有一幢两进的大房子,一棵被当地人称为“富贵子树”的大树长在房子的中央,这就是增城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游击队旧址所在的房子,原是村子里的书院,大概150平方米,至今有200多年时间.当年,房子一带是田地,这里曾经是抗日游击队来来往往的落脚之地,阮海天也曾在这里住过.大房子的旁边是当年游击队旧址的厨房,厨房门上是个小“平台”,因为位置比较高,当年的抗日游击队,就把它当做哨台,哨兵站在上面为游击队放哨,观察日军的动向.增城话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女要嫁竹园涌,鲜鱼鲜肉鲜虾公,三月红荔枝大大倾”,说的是增城竹园村的荔枝特别有名,特别好.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这个以荔枝闻名的村子一带,抗战时期曾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队伍,也就是由本村的阮海天参与领导的竹园涌抗日游击队.竹园村一带向来是军事要地.在这附近,陆路有广州通往粤东的公路干道和广州通往香港的广九铁路,水路则沿东江河道可达……[详细]
柘陂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
  柘陂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位于连平县忠信圩镇东南约8公里的柘陂村吴氏四世祖祖祠。该祠建于1930年,1931年在此开办华南小学(现学校已搬迁,仍为吴氏祖祠)。1941年春,中共地下党员钟明(五华县人)到该校任教,并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43年,共产党员邓基(五华县人)来华南小学接管钟明的工作。邓基在华南小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在与忠信、大湖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之后,主要在柘陂开展了两方面的抗日救亡教育工作。一是举办农民识字夜校和青年救亡读书会。邓基通过举办农民识字夜校的机会,发现和接近进步人士,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宣传唯物辩证法和无神论,还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在此基础上,邓基发现了一批进步学生,组织他们成立了青年救亡读书会,向他们宣讲敌后游击战争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革命与前途的教育。二是利用与当地开明地主的良好关系,打击-地主的嚣张气焰。邓基与其他进步教师一起组织了歌咏队、醒狮团,……[详细]
塔岭烈士墓园
  塔岭烈士墓园位于连平县绣缎镇塔岭村大地墩山上,距大湖圩镇约3.5公里。大湖、绣缎是连平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斗争中,涌现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得自由、得解放而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原桂林队钢铁连连长曾坤延同志为了纪念在塔岭、狮脑山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顺应烈士遗属和老区人民的愿望、要求,提议建立塔岭烈士墓园。他的提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原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领导特别是原东二支队司令员郑群的重视和支持。曾坤延、郑群等老同志带头捐款,社会各界纷纷鼎力相助,共筹集资金46万多元。塔岭烈士墓园工程1993年开始动工兴建,1999年竣工。塔岭烈士墓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墓园分三部,前部是墓园直道,长73米,有仪门,门上有“魂壮九连”4字,两侧书对联“钢铁旌旗红映日,丹心碧血写诗篇”。中部是大坪,琉璃瓦牌坊式大门,座东向西,坊额刻文“塔岭烈士墓园”,两侧对联“战功昭日月,……[详细]
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梅州城区剑英公园内。为了纪念梅州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纪念为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先烈,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兴建了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老区。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梅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战,走过了一条光荣而又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道路。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周恩来、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革命活动的足迹;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八一南昌起义军、朱毛红四军等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为琉璃瓦面平房,现代园林式建筑。馆内共设5个展室,展线总长252米。分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部分,以中国共产党梅州地方组织活动为主线,突出反映……[详细]
连南飞虎队成立遗址
  连南飞虎队成立遗址位于连平县田源镇田东村花罗山和尚庵。田源镇(原田源乡)是个边远山区,是我连南地方部队活动的重要据点。1947年6月,叶连鸣、叶少雄以白石湖、河背、梅洞口等地为立足点,逐渐把农民组织起来。1947年8月,在梅洞口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农会,会员10余人;随后永吉也成立了农会,会员20余人。在成立农会的基础上,田源地下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组织人民武装力量。1948年2月18日晚,在田东村花罗山和尚庵,由叶连鸣、叶少雄主持召开会议,成立连南飞虎队,与此同时成立的还有民兵队。连南飞虎队成立时有20余人,隶属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叶连鸣任飞虎队指导员,叶少雄任队长;民兵队10余人,叶显养任队长,叶显鉴任副队长。飞虎队组成以后,按照当时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对封建地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主要是反对“三征”,破仓分粮。1948年2月24日,叶少雄率飞虎队在农会会员、民兵的配合下,将圳背地主叶丰繁家里的……[详细]
车田起义旧址
  车田起义旧址位于龙川县车田镇车田中心小学。1948年冬,在川北坚持斗争的同志,根据九连地委指示,分析了川北斗争形势,决定采取政治攻势,策动“车田起义”,重点攻破-堡垒。川北工委书记骆仰文一度被敌人威胁自首,但有决心改正的原飞虎队指导员邓镇邦,利用他做好车田策反工作,将功补过;同时派共产党员谢子陶、彭万钦协助邓镇邦做好车田乡颇有影响的进步人士邓渠青的工作,并通过他们策动当地有关人员起义。1949年2月,国民党车田乡军政人员迫于形势,接受我党提出的起义计划。我党派彭万钦直接参与,成立车田乡革命委员会,成员由邓镇邦、邓渠青、彭铨标、邓洪恩、陈德中及邓洪源等六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在车田第一中心小学举行秘密会议,具体研究部署起义前后的工作。1949年4月13日,东二支司令员郑群,六团团长林镜秋率部分主力部队开赴车田。车田乡公所和自卫队60人,放鞭炮欢迎我军进入,交出驳壳-五支,-72支,宣布起义。并随……[详细]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
  攻打“阳隆和”战斗旧址位于连平县三角镇阳江村。“阳隆和”是解放战争时期连平县三角地区最大的官僚地主集团,为首者欧阳达三。欧阳达三在阳江村建有三栋大新屋,后建的一栋四角楼屋,楼高墙厚,异常牢固。国民党三角乡联防队80余人长期驻扎四角楼屋与共产党和游击队为敌,在三角一带捕杀共产党游击队及其家属,配合国民党军队围剿、追击共产党游击队10余次,气焰十分嚣张,是我党在大湖、三角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开展武装斗争的最大障碍。“阳隆和”嚣张的-气焰,激起当地军民极大愤慨,我党在对其劝降不果之后,决心武力铲除“阳隆和”。1947年12月中旬,部队根据侦察得来的情报,派出珠江、九江、鸿雁3个中队200多人直奔大湖;下午4时,部队到达大湖湖西三口塘集中,郑群作了战前动员和战斗部署,随后兵分两路直扑“阳隆和”。敌发现我部队后,立即龟缩死守并开-扫射,我部无法接近,便对“阳隆和”进行四面包围。战斗一直进行到晚上11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