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旅游

抚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闽赣省建东县县委、建东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闽赣省建东县县委、建东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湖镇王坪村。1932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黎川,随之建立了建(宁)黎(川)泰(宁)根据地。为了打通中央苏区与赣东北苏区的联系,1933年初,建(宁)、黎(川)苏区党组织派贺来龙、贺洪标等人到南城硝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4月,建立了中共硝石区委,由贺来龙、贺洪标、赖保秀先后任区委书记。10月下旬,硝石区委在龙湖王坪召开代表大会,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邵式平在会上宣布了省委关于建立中共建东县委的决定。……[详细]
乌石岗战斗旧址
  乌石岗位于县城西南2公里昌厦公路旁,形如乌纱帽,圆静秀丽,“乌石春云”为古时广昌十景之一。苏区斗争时期,乌石岗发生过两次鏖战,至今“岗上仍有红军迹,耳畔俨闻先辈声”。第一次战斗是1931年5月27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在此指挥红军攻克广昌县城。第二次战斗是1934年4月中下旬,第五次反“围剿”中广昌保卫战红军临时指挥部就设在乌石岗三官殿。由于错误的军事路线指导,这次战斗最终以失败告终。目前,乌石岗仍然保留有红军战壕、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旧址、三官殿等红色遗迹。……[详细]
符竹庭烈士纪念亭
  符竹庭(1912~1943)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成长为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曾任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曾参加指挥赣榆战斗等一系列重大对日作战,战功显赫。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在反击日军袭击旦头的作战中英勇牺牲。为纪念和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八路军优秀将领,1945年至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将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赣榆人民还创作了题为《纪念符竹庭》的颂歌。目前,头陂镇建有符竹庭烈士纪念亭,并立碑撰文以示纪念。……[详细]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
  罗家堡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含世科第民居、罗知县别墅)位于广昌县甘竹镇罗家村罗家村,清同治十年建筑,为广东清远县知县罗玉珊所建。座北朝南,封火山墙,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门楣石匾刻“世科第”三字,意为世世代代都能中科举,石匾周边刻人物故事图案。正门两侧檐口有人物、花卉及几何纹砖雕。雕工精细。1934年3、4月间,由罗炳辉、蔡树藩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指挥部,曾在此驻扎,指挥红军部队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战斗,阻止国民党河西纵队五个师的进攻,现保存红军标语多条。……[详细]
毛泽东甘竹调查会议旧址
  毛泽东甘竹调查会议旧址:甘竹调查情切切,宁都会议去匆匆。1932年8月,毛泽东接到去宁都参加中央会议的通知,从南丰鸡公山赶回后方。8月29日,毛泽东到达甘竹,住在答田村的张家脑刘家祠堂。次日上午,他召集农民代表召开调查会,并听取了中共南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作了一系列指示。为参加中共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即“宁都会议”)作了充分准备,后毛泽东因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批评和指责,被撤销红军总政委职务。“左”倾错误从此进一步扩大蔓延。……[详细]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纪念碑座东向西,砖石水泥结构,碑高11.6米,占地面积145.4平方米。纪念碑1988年8月5日建成,正面碑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为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左侧题词:“向高虎脑战斗顽强作战英勇杀敌光荣献身的烈士们致敬”,为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右侧题词:“长征前夕的激战”,为时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刘志坚题写。纪念碑为纪念1934年7、8月间在高虎脑一带阻击战中牺牲的红军将士而立。……[详细]
县保卫局旧址
   资溪县保卫局于1932年时设立于鹤城镇西北角一幢民房内。现名为鹤城镇新四路24号邓水高家。面积为375平方米。原设有:侦察科、治安科、秘书科。有干职工13人。担负起维护苏区社会治安,保卫苏维埃政权重要任务。在县苏维埃0的领导下,裁判部的密切配合下,配合红军有力地打击反动统治,确保了苏维埃政权和苏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保卫局原址现已改成了民用房。为我县的近代历史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详细]
红军师长祝应龙之墓
  红军师长祝应龙之墓--革命烈士纪念亭: 位于珀玕乡政府东南100米南边山上。建于1958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亭两层六角尖顶,下层高4.4米,上层3.7米,红柱绿瓦。亭正中有时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第一任省长邵式平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行书金色大字。背面有碑文说明。亭后有“红军师长祝应龙之墓”字样。纪念亭由亭、纪念碑、墓、墓碑、石桌、石凳、围墙等组成,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00平方米。1999年3月重修。……[详细]
珀玕革命烈士纪念塔
  珀玕“革命烈士纪念塔”: 位于珀玕乡弄里艾家村后短山顶,建于1958年,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塔为红石、钢筋混泥土结构。塔高12米许,四侧平面,分别刻有毛泽东、林彪的题词。东面是:“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毛泽东。”南面是:“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无尚光荣!——毛泽东。”西面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毛泽东。”北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林彪。”……[详细]
港下屋邓小平旧居
  港下屋邓小平旧居:位于南村乡南村街。港下屋为清中期硬山二坡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2米,进深15米,高6.5米,占地约180余平方米。1933年5月中旬,“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王明在江西开展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指责邓小平等人是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错误地撤销邓小平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并下放到乐安南村任区委巡视员。邓小平任巡视员期间在此居住不到半个月,即被召回宁都七里坪省委机关。……[详细]
抚州市烈士陵园
  抚州市烈士陵园,建于1998年2月,位于抚州市钟岭街道办事处柴家岭,占地面积30余亩。陵园褒扬着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有名有姓的9454名革命先烈及不计其数的无名烈士,收藏有147名烈士档案资料,436张烈士照片资料、29件革命文物。重点展示赵醒侬、付烈、周建屏、符竹庭等54名著名、知名的抚州籍和在抚州牺牲的客籍烈士的事迹,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抚州的革命斗争史。抚州市烈士陵园褒扬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近10000名。陵园墓区面积3100平方米,安葬有革命烈士129名。绿化面积占陵园总面积三分之二。烈士陵园建筑分为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墓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四部分组成。陵园中央耸立着一座15米高的烈士纪念塔,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纪念塔下面,是一座“百万雄师胜利渡江”的浮雕。在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前方是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开展祭……[详细]
南广苏维埃旧址
  南广苏维埃旧址位于白舍镇田东村,距县城约25公里,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著名的田东激战就发生在这里。​​旅游线路:​南丰县城——昌厦公路——白舍镇张家村——白舍镇田东村——南广苏维埃政府旧址(自驾直达;或乘南丰至广昌客运班车到达白舍镇张家村,再步行进入)​……[详细]
尖峰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
  尖峰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广昌县尖峰乡双湖村中屋下。据廖氏八修族谱记载:此宗祠清嘉庆建筑。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98平方米,大门门额石刻“明远公祠”四字,正门柱簪上刻有马、蜂、猴等吉祥动物图案,雕刻精美。1931年红一军团指挥部驻扎于中屋下的廖氏宗祠进行军事布署为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做了充分的准备。……[详细]
嵩市红一、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一、三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抚州市资溪县嵩市镇高陂村,曾为镇政府所在地。该旧址原为天主教堂,由爱尔兰神父在民国初期筹资兴建,为抚州市较大天主教堂之一。金资战役时,红一、三军团将指挥部设立于此。该指挥部旧址一式两层,长20米,宽16米,面积462平方米。2009年11月被资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资溪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狮渡大捷纪念碑
  黄狮渡大捷纪念碑:位于南城县(原属金溪)沙洲镇黄狮村,建于1964年7月。“黄狮渡大捷”是红一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之金溪战役中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南城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大捷,在黄狮建有纪念碑一座,上镌有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杆子里面出政权”。黄狮渡、金溪战役:1932年12月30日,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下达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的作战计划。陆续调集了40多个师、计40万人的兵力,决定分左、中、右3路发动进攻,以顾祝同为总司令,陈诚为前敌总指挥。陈诚指挥的蒋介石的嫡系12个师约16万人为中路,执行主攻任务;蔡廷锴指挥的第19路军6个师又1个旅为左路军,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分别担任福建和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并策应中路军的行动;第23师为总预备队;还有4个师又2个旅分布在南城、南丰、乐安、崇仁、永丰等地担任守备。1933年1月1日,国民党驻抚州的前敌总指挥陈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