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许昌市旅游

许昌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襄城古城墙是襄城县古城游览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最早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魏、晋、唐、宋年间,屡加修建;明清历经修葺,最后形成计垛口1944个,长5公里,高7米,宽5米,宏伟壮观的城墙。现存古城墙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是河南省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00多年前,襄城县为郑国封地,名氾。东周的第六位天子周襄王,在姬郑十六年(公……[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许由寨遗址位于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及其周围,南临玉带河,西临老潩水。该遗址高出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3—5米。许由寨遗址遗迹、遗物丰富,由于该遗址保存状况较好,遗迹、遗物均在遗址中部分寨墙处有所暴露。考古工作人员在许由寨遗址发现的遗迹有灰坑、墓葬等,灰坑有筒形坑、袋状坑和不规则形坑等,墓葬为小型土坑竖穴墓;发现遗物有石器、陶器等,石器有铲、斧、镞、刀、梭等,陶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还……[详细]
  鄢国故城遗址位于今鄢陵县城北9公里,彭店乡古城村双洎河畔。原貌遗存甚少,分内外两城,内城为宫城。城墙遗址部分残留,长度约300米,高度1—8米不等;内城在遗址北部,呈正方形,面积为4万平方米,基高于外城4—6米。该遗址内随处可见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陶器及大量的夹砂陶、磨光黑红陶、彩陶等残片。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周王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之一。明周王墓(周定王墓)修于明初,虽处深山,几百年来多次被盗掘,现面积1400平米的地宫内10个大墓室一空如洗。嫔妃陪葬墓地宫面积400余平米,双曲拱券覆盆状,18券洞同穴分室,门朝向高大宽敞、能容“大客车”行驶的环形甬道,拱券青砖弧面曲率预先烧制,浑然天成,为中国已发现的地宫建筑形制中所独有。……[详细]
  禅静寺造像碑刻于北朝东魏时期的长葛市禅静寺造像碑(也称“敬史君碑”),距今有1473年的历史。碑文上承魏体之精华,下开唐楷之先河,被书法界公认是魏碑中的精品,是“龙门二十品”之外的“品外之品”。1973年,此碑拓片应邀赴日本展出,从此誉满天下。2013年5月,禅静寺造像碑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宁万寿寺大殿:位于禹州市城内古钧台街西段路北,历史上在它的周围存在有众多的庙宇建筑,东侧有禹王庙、钧台、汤王庙(已毁)、节烈祠(已毁),西侧有十三帮会馆,北面有怀帮会馆,是城区北隅的古建筑群之一。2019年10月7日,禹州天宁万寿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坡街关王庙大殿位于禹州市西部文殊镇坡街村。坡街村元代名坡下保,明代属玲珑都,清属义让里六甲。关王庙明清两代曾重修,现仅存大殿和殿前月台。……[详细]
  禹州怀邦会馆位于老城区西北隅十三帮街(今文卫路),又称覃怀会馆,是清代怀庆府籍的商人在禹经商期间,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集资修建,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月落成。怀帮会馆原占地15亩,是由祭祀神灵的神庙和进行商业议事活动的会馆馆设两部分构成,是一处以神庙为主,规制完备、功能齐全的古建筑群,较之禹州城中其它的会馆建筑,在建筑艺术和质量品味上,均堪称首屈。素有“十三帮一大片,抵不上怀……[详细]
  后汉皇陵是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的皇家陵墓。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后汉皇陵是禹州市唯一的皇家陵寝。它位于禹州市苌庄乡柏村柏嘴山,现存有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睿陵、后汉李氏高后陵和后汉隐帝刘承祐颍陵,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五代后汉帝后墓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