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化石产地位于凌源县小城子乡大新房子村小洼屯西北,年代为中生代。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沉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1923年,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他撰写的《中国地质学》里,将凌源一带含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命名为“热河系”地层。凌源古生物化石资……[详细] |
天盛号石拱桥天盛号石拱桥,被誉为“关外第一桥”。位于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横跨古河床,为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身两侧砌出八字拦水翼墙。桥面以90多块条扇形石条彻成,白灰灌缝。束腰用铁链固定。桥拱两面有圆脸石,每段上面有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颗圆莲花圈在中间,上下各用5公分粗……[详细] |
安杖子城址位于凌源市城西南八华里的安杖子村。据考证:2000多年前,秦代曾在这里设平刚县,《凌源县志》载: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分36郡,在凌源市境内置平刚县。这是凌源历史上设县之始,至西汉时期,移右北平郡治所于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1979年,安杖子古城址发掘,在战国时期的文化堆积中发现铁直口锸、空首斧、锛、镞、带钩等铁器31件,其年代为战国晚期。安杖子古城遗址同时……[详细] |
万祥寺坐落在凌源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占地5万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敕御修建的一座集藏、蒙、汉三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寺庙,该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弘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诣盛京谒陵时途经万祥寺驻跸于此,亲笔为其提下《万祥寺》匾额。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驻寺僧人多达三百余人。由于该寺声望高,距寺35公里的金花山“汇善寺”僧人,每年也到万祥寺值勤三个月。该寺属省级……[详细] |
四官营子小塔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四官营子镇汤杖子村小塔子沟屯大黑山下山洼内。四官营子小塔为六角形五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12米。此塔为辽代高僧墓塔,附近曾发现有辽代瓷器残片和辽代寺庙旧址,在塔基堆积0-土过塔檐脊陶兽及黄釉琉璃瓦残片等遗物。1984年,辽宁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维修,已基本恢复原貌。保护范围:以塔中心为基点,半径20米范围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