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1945年地点:屯留县上莲乡老爷山1945年,闻名中外的“上党战役”主战场就发生在这里。共歼俘敌援部队2.2万余人。为上党战役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山上原有唐代至清代的寺庙8处,137间,尽毁于战争中,现除部分基础遗存外,(断垣残壁改作它用),仅剩一座莲花舍利塔,满身弹痕累累,是“上党战役”的一个重要标志。山西省……[详细]
  曲沃早先流传有一首童谣:“曲沃人,爱想家,一天不能离开妈,三天不见裂破塔,眼窝通红泪哗哗。”童谣中的“裂破塔”就是曲沃感应寺砖塔。感应寺砖塔位于曲沃旧城中西门外原感应寺内,故又名西寺塔。该塔兴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塔共12级,其形制为辽金时期北方地区盛行的密檐塔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中空,塔身造型端正。塔身一层以上的密檐部分随高度将每一层出檐深度都往里作不等量的递减,使塔的外形显得更加高挺、硕……[详细]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抗日战争地址:壶关县东井岭乡常行村抗日战争时期,常行村处于敌、伪、顽交汇地区,也是0领导的抗日政府的前沿阵地,在0的领导下,为了长期坚持对敌斗争,更有效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1943年冬季,利用本村三面靠山,地下开采煤炭的“旧坑道”这一优势,在村西南山的窑洞中,修筑了“民兵战斗洞”,还从村中开了一个口子和战斗洞巷道相通……[详细]
  临黄塔,又名释迦牟尼文佛舍利塔,也叫阿育王塔,坐落于孝义市大孝堡乡大孝堡村东。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三年,在宋仁宗庆历五年、大元元统元年、明崇祯九年和清雍正十年均进行过大的维修。现存塔为清代重建之遗存。塔因年久失修,塔壁裂缝,塔身倾斜。2004年孝义市委、市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本着“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该塔进行了维修加固。临黄塔,高18米,坐北向……[详细]
  北城门楼,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坐北向南,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面积1800平方米。创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清乾隆18年(1753),同治七年(1868)维修,1959年重新彩绘,1978年至1986年数次维修。现存建筑主体结构为明代,砖石基座高12米,中辟门洞,基本楼身为木构,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高17米,系三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周围廊,每屋施廊柱22根,楼内无柱。2004……[详细]
  石评梅祖居(第五批省保)时代:清至民国地址: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石评梅祖居所在的小河村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作家、诗人石评梅女士的祖籍故里,石评梅女士短暂的生命光彩照人,她与我党革命先驱高君宇的爱情故事凄美动人。小河村石家祖居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石评梅祖居初为石显玉家所建,坐落在小河村南口的西山坡上,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院落布局呈阶梯状分布,从下而上是大……[详细]
  九原冈墓群(第五批省保)时代:北朝地址: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北约600米九原岗墓群近年来有被盗现象,2013年6月抢救性发掘其中被盗最为严重的一座北朝砖室壁画墓,共清理壁画二百余平方米。壁画主要分布于墓道东、西、北三壁,甬道及墓室仅残存较少。墓道东、西两壁壁画自上而下各分为四层,第一层主体绘仙人、畏兽、神鸟等形象,四周以流云、忍冬补白。其中有《山海经》中记载的“駁”(一种食虎豹的马)和“疆良……[详细]
  于成龙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横泉村,是清朝廉吏于成龙的墓。于成龙墓的墓园坐东朝西,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积大约2200平方米。周围有高2.5米的青砖花栏围墙,正西面有一座花岗岩质地的牌坊。坟茔在墓园东部正中央,占地面积大约50平方米。坟前正中立有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康熙帝御书“御制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谥清端于成龙碑文”的螭首御碑,左右两侧……[详细]
  圆照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朝门,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寺前有一对石狮,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塔院、藏经阁、后院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东边是药师佛,当中是释迦牟尼佛,西边是阿弥陀佛,三世佛的两侧是十八罗汉,文革中,这些塑像多数被毁。圆照寺后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塔,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圆照寺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详细]
  永康东岳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永康村据明万历版《榆次县志》记载,东岳庙始建于元中统三年(1262),由村民胡福等建,清光绪元年(1875)曾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与倒座戏台连构)、正殿,山门两侧为东西耳房、东西掖门、钟鼓楼,院内两侧为东西厢房,厢房南北两侧各有碑廊一座,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及东西耳殿。山门与倒座戏台屋……[详细]
  真武庙又称“九龙庙”,因其原来有九个山峰并列而得名。九个山峰由西向东分别建有禹王庙、雷公庙、八仙庙、药王庙、玄武庙、山神庙、帝君庙、三皇庙、天神庙。其它八座庙宇因种种原来塌毁,只有玄武庙幸存。但世人所称呼的九龙庙一直流传至今。真武庙后重建于1980年。创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元代遭毁,明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重修。它建筑面积为2500余平方米,殿宇楼台共30余处,共有朝殿坡、真武香厅、真武献殿、真武神龛、……[详细]
  古韩镇古建筑群(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长治市襄垣县城内襄垣县城隍庙是长治地区府、县奉诏创立城隍庙的唯一遗存,城隍庙现存各建筑皆明代遗构。城隍庙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6748平方米,现存中轴线建筑有山门及两侧钟鼓楼、戏台(乐亭)和寝宫,其余均在抗日战争和文革中被毁。东西两侧为新建襄垣县第二小学的教学楼及民居。崇福寺,又名净福寺、靖福寺,别名上寺楼。据清乾隆四十三年《襄垣县志》载:寺庙创建于……[详细]
  隆岗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忻州市偏关县寺庙街据清雍正八年(1730)《偏关志》记载:“隆岗寺在城东南,旧名隆岗禅院,代远,碑碣为风雨磨灭,仅存‘唐总管绛州龙门郡薛皋’题寺十字而已,建于唐时,金皇统元年重修,有石塔存记,明宣德三年,释定远重修,曲廊峻殿,楼阁凌空。”隆岗寺创建于唐,金皇统元年(1141)重修,明宣德三年(1428)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20世纪50年代初期,隆岗寺……[详细]
  明代移民遗址明代移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洪洞县城北郊贾村西侧的古大槐树公园内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长时间广泛移民历史的一组纪念性建筑。碑亭位于原古汉槐处,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覆盖。亭内碑一通,高3.5米,宽0.8米,厚0.3米,碑首作盘龙雕饰,中刻“纪念”二字。碑阳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宇,碑阴所刻碑文概述明初迁民始末。碑亭后窑顶上立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石经幢……[详细]
  永福寺永福寺(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交城县城东阳渠村中心 永福寺位于城东1.5公里阳渠村。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250余平方米,均为明清遗构。是我县平川创建较早、规制较大的佛教寺院。  寺坐北向南,南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的乐台一座。乐台迎面正对山门(天王殿),左右又设边门,成三门之数。两角为钟、鼓楼。山门前月台两端石座上原有铁狮一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