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角楼坐落于广德州署正南仪门之上。该楼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为二层。上为复宇重楼,楼中备有鼓、角、钟、漏刻各一,取“代鼓鸣角,以警昏听。下漏数刻,以节昼夜”之意。下为拱形卷洞楼座,座高4.3米。元时因战乱遭损坏,明洪武四年复修。清末战乱楼毁,鼓、角、钟、漏全遗失。民国15年(1926年)邑绅占家鹏捐资按原样重修楼宇三间。民国26年(1937年)被日机轰炸,毁坏殆尽,仅存楼座。1999……[详细]
  坦头汪氏宗祠坐落在绩溪县长安镇坦头村村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5平方米,该祠建于清代,前、后三进,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五凤楼,门楼上的额枋雕刻人物故事;中进为人字顶,中进的雀替和平盘斗雕刻人物及花卉;后进为寝楼,比中进高,拱轩顶,后进的雀替和驼峰同样雕刻精美,中后进厢房无槅扇装饰,该祠在2007年时进行了大修,整栋祠堂保存基本完整。2011年6月,公布为第六批县保单位,批准文号为绩政【2011……[详细]
  赖山清真寺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赖山村。坐西朝东,为硬山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门楼和一进院落组成。门楼庑殿顶,飞檐翘角,脊上立有瑞兽,下有一匾额,书“清真寺”三字,鎏金;下为双扇木门,门两侧各有一刻龙首衔环石鼓,石质门槛;大殿面朝东,五开间,南北宽20米,进深8.3米。门为六扇,楣上有一组花卉为主的木雕。西墙中部向外伸一讲经堂,长4米、宽2米,穿梁式木构。南北两侧各一偏房,南偏房……[详细]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安徽农业大学勤政楼原称为第一教学楼,2010年改为勤政楼。1953年开工建设,1954年竣工。总建筑面积为7913.7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高度12.35米,地上三层,南北朝向,坡屋顶,墙体为厚实心粘土砖,单层单坡木窗,水磨石地面,墙体外立面为水泥沙浆水刷石。其楼体平面规矩,强调中心对称,立面造型渐次升高的形体,内部空间高大,整体规模较大,设计建造质量优良,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详细]
  颍州府城隍庙位于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鼓楼办事处建设街23号颍州府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现存大殿三间,后楼(寝殿)五间。当中三间是城隍爷、城隍奶奶的神像。有两房城隍奶奶,一座是长房,一座是偏房。东头一间是城隍爷的灶房,塑有灶爷神像,西头一间是城隍爷的库房,有库爷神像一座。中间是大殿三间,前院有东、西廊房十二间,是城隍爷手下的人曹官。每年农历四月十九日,地方官绅、百姓都来到这里庆贺。城隍庙、迎祥观、火神……[详细]
  三甲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城区六角楼广场东侧,年代为明。三甲祠又名世德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每年腊月二十三晚,是祠堂祭祖之时。祭祖膳桌摆列36桌,每桌系红帷,点一对红烛,共72支红烛,所有梁钩上挂有大小宫灯、琉璃灯,烛火融融,红光一片,着实可见其气象之不一般。三甲祠大门前,隔月湾河,有一座同样高大巍峨、雕琢精致的楼阁式牌坊,名“皇华一品坊”,为明代中期的进士崔廷健而立。崔廷健有著作《皇华集》传世。……[详细]
  王步文故居位于岳西县城关西北9公里处的温泉镇资福村塘坳组,这里也是王步文的出生地。故居坐北朝南,四周小丘环抱,松竹常青,房舍砖木结构,前后两幢,跨院连结。故居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占地5亩。前庭院和厢房是王步文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门楣上有王步文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王步文参加革命后,常回家乡结交仁人志士,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员,这间厢房就成了他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王步文故居于1998年5月被确定……[详细]
  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位于安庆市孝肃路168号,时代为1926~1927年。1926年1月,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成立,直属广州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光明甫、朱蕴山等任常委,柯庆施任秘书长。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左派临时省党部迁往汉口,设立常务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骨干。1927年3月初,随北伐军返回安庆,随即成立安徽省党部,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该建筑始建于1919年,为砖木结构……[详细]
  胡正言故居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文昌巷1号,始建于明末,清代中期作了补充及修复,平面呈正方形,现存部分为一明两暗的建筑形式,主建筑面阔12.24米,进深8.95米;东边轴线前附边厅及门厅院落,面阔为3.84米,进深为15.13米,占地面积为168平方米,底层为300平方米,底层为一明两暗,正向厅两侧为厢房;前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廊庑,东边廊庑前接前边厅及门廊、院落等。楼梯向设在厅堂照壁后,楼……[详细]
  云氏宗祠及《长生殿》戏文砖雕贞节坊位于广德县邱村镇后岗村祠堂边。云氏家庭,元末兵乱自陕西乔寓广德,在无量溪河畔三溪口建庄兴业,诗书传家,人才辈出。自明弘治以来,以科考出官入仕者甚众,很快成为桐川显姓大族。为扩充、巩固家庭势力,建立了该词。前后二进。清咸同兵乱,后进被焚。现存前厅面阔5间,架构壮硕,广宇轩昂,不乏雕镂,黑漆髹饰,气象威严。明堂前檐两侧立清廷中央机构要员和地方各级官员于嘉庆二十二年为旌……[详细]
  珩琅塔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年代为南宋。珩琅古塔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大修于明,万年间,修建座落在珩琅山腰,塔子冈(旧名竹院)底面积11.6平方米,高约29米,六面七层,均由特制的大型青砖而砌,每层每面设有园拱门,外墙嵌客着图案花纹,人们可缘楼阁至塔顶。塔经八百余年载的风雨剥蚀历代战火的摧残,现内阁已毁,外墙图案仍依稀可辨,顶部折向轮朝北倾斜,似倒非倒,别具一格,塔身矗立山巅,雄伟壮观……[详细]
  胡炳衡故居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坑口村龙川溪南岸中部地段,占地面积251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屋顶,砖木结构,前厅后室,四周封砌马头墙。历史背景胡炳衡故居的主人胡炳衡与其子胡增钰在解放前常年在外,但仍继承祖传产业,此宅的产权在解放后土改时仍为胡增钰所登记。建筑格局根据建筑风格来看,该宅当属清道光年间建筑物。此宅的后堂为原来建筑,室内的撑拱、雀替等木构件雕饰精美。前厅于解放初期因火灾焚毁,近年来予以……[详细]
  甘棠崔家镇守月弯河风水的村口亭,配有锁桥、钥桥各1座,并有铁链和石桩栓锁。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崔宪按参加北京皇宫修建的太平艺师毕昌带回的图样捐资修建,八角;17块青石浮雕则出于青阳—艺师之手。因毁于火,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重建,改为六角,俗称“六角楼”。清嘉庆八年(1803)、光绪八年(1882)、民国初年均重修。1981年、2001年安徽省文物局和黄山区人民政府拨款大修……[详细]
  芜湖模范监狱旧址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初为安徽省省立第二监狱,是当时安徽省设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监狱。抗战时期,日军在监狱内设有水井架及水牢。解放后为安徽省第一监狱,1965年前后停止使用。模范监狱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平面布局以“十”字楼为中心向周边延伸,占地面积3389.11平方米。在监狱东边,另建有看管房一座,砖混结构,二层,占地面积162.13平方米。芜湖模范监狱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详细]
  陶公祠位于在距县城26公里的东流镇,又名陶靖节祠,坐落在东至县东流镇的鳖石山上,它是为纪念东晋大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建立的始建于宋代初期,陶渊明,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江西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秋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余日,逢退督邮来县,须束带揖见,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来,折腰向乡里小儿”乃自解印绶而去,回到故里,隐居田园,读书种菊,东晋时今东流地域属彭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