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该古道原名“北山朝圣古道”,在唐朝中晚期时就已开始使用。古道在众多山脊上连绵着,蔚为壮观。宋代景定年间即有刻石。清代同治年间,曾国藩兄弟曾出巨资修缮,所以称为“曾国藩古道”。千百年来,这条古道,在众多香客们心中,更是一条无比神圣的“朝圣天路”。据了解,登顶南岳衡山主峰祝融峰曾有四条古道,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都已经遭到破坏。“曾国藩古道”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道。历史上,从湖南湘乡及湘潭……[详细]
  大岸盈古民居,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位于资兴市州门司镇鸭公垅村,系砖土木结构的湘南民居,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490平方米,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具有典型传统的湘南民居风格。130多年来,大岸盈古民居墙垛不斜不倚,36间正房完整无缺,上中下三厅贯通一体,布局严谨,装饰简洁;九个天井的设置,使采光通风良好。镂刻烫金的神龛匾联,门板上浮雕的山水人物情景图案,龙、凤、麒麟、蝙蝠等吉祥物雕塑,安排……[详细]
  古开福寺坐落长沙城北。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详细]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高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中将副军长,革命烈士。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和副师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守卫战,屡立战功。1940年1月,于桂南会战中奉命由贵州驰援南宁。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详细]
  大禹碑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左峰,此为广布全国各地的奇碑之一。 禹碑原在南岳岣嵝峰,故又名岣嵝碑,相传为夏禹王遗迹。宋嘉定九年(1212),何致游南岳,即摹拓全文,复刻于岳麓山左峰石壁,面宽140厘米,高184厘米,共77字,每字径约17厘米。明嘉靖三十年(1551),,太守张西铭建护碑亭。崇祯二年(1630),兵道石维岳维以石墙,南北设门。民国24年(1935)周翰重修碑亭,并刻“禹……[详细]
  陈荣信商行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沅江路,此为洪江古商城中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经商发家的张道士修建。光绪初年,江西商人杨和继在此经营木材、布匹等,民国11年(1922)由洪江首富陈荣信购下并继续用作商行。此为以“窨子屋”为主体建筑的院落,由正房、东西配房及厢房组成。屋外有厢房、楼梯间及庭院。封火墙高11.16米,厚0.40米,敷以石灰砂浆,外面四周又以青砖墙……[详细]
  郭亮墓和生平业绩陈列室(郭亮陵园)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郭亮村刘家坡。郭亮于1901年12月3日出生于长沙县临湘都文家坝(今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郭亮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毛泽东介绍,成为湖南最早入党的党员之一,并成为毛泽东领导湖南工人运动进行革命实践的得力助手。1922年,郭亮从第一师范毕业后,组织发动了粤汉铁路全路大罢工。随后,当选为湖南工团联合会副总干事。1923年3月成立陶业工会,发展第一……[详细]
  刘氏宗祠 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石田村。此为颇具江南风格的古代建筑,对于研究建筑史具有一定价值。 刘坤一所建刘氏宗祠前后三进呈纵向排列,依次为门廊、前堂和神主堂。首进两侧为厢房。门廊面阔3间,进深1间,与西侧厢房的前廊构成“凹”字形通道连接前堂两侧,以丹霞石筑成天井。天井左上方有光绪皇帝御赐高4.2米的表功碑,右上立刘氏3米宽的谱系刻石。前堂面阔3间,进深两间,明间直通神主堂,两次……[详细]
  据史书记载,零陵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时为泉陵侯城,后为泉陵县邑。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为零陵郡城。唐代建子城,城厢格局形成。宋嘉定间,刺史赵善谧增修里城,绍兴、开庆、景定年间三次修葺,筑砖质城墙,增两廓。明洪武六年(1373年),拓建砖石城,城厢周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余,阔一丈四尺五寸,雉堞2942个,城门七:东、南、西、北及太平、永安、潇湘,增建镇永、望江、德胜、五间四座城楼。古城历……[详细]
  红二军团鸭田战斗指挥所旧址位于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五罗村芦基湾。1935年12月13日,贺龙、任弼时率红二、六军团,由溆浦县金鸡垅进入隆回境内,驻黄金井、五罗一带,并在芦基湾陈家大院设立战斗指挥所。15日晚,担任后卫任务的6师奉命派一个连队往鸭田方向警戒,在鸭田附近遭到敌保安团的袭击。原来敌人害怕贺龙部队再次攻打湘中重镇新化县城,令第六区保安司令员晏国涛、副司令谭友晋带领保安1团、5团从新化县城赶……[详细]
  百梅窑址时代为东汉—宋。位于湖南省湘阴县樟树镇百梅村,此为典型的南方宋代窑址。窑址分布在湘江两岸的百梅村马草坡、窑堆岭和亲爱村一带,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8年,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湘阴博物馆联合分三处地点进行了发掘。一是在马草坡路口开5*5米探方一个。文化层厚约两米,上部有少量宋代窑址堆积,下部为汉代窑址堆积。汉代时期的青瓷器种类以碗、盅、釜、罐为主,器物的造型与……[详细]
  湘粤赣红军游击队桂东活动旧址——西边山桃寮村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里有离天三尺三的八面山。有古树参天,密林簇拥的原始次森林。现在,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到了附近那一排排高大的核桃树吗?正是有了这一片的野生核桃林。所以当地人把这个小村庄叫“桃寮”。桃寮村是有名的红军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赣边区游击队、湘南游击队在这八面山的桃寮村一带进行艰苦卓越的革命活动。西边山中心苏维埃政府革命旧址大家随……[详细]
  熊亨瀚墓时间为现代。位于湖南省桃江县大栗港乡,此为熊亨瀚烈士的纪念建筑。1928年11月27日,熊亨瀚在长沙遇害。19日,乡亲将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墓冢占地120平方米,下有长方形台阶,墓围建矮墙装铁门,墓道进门石柱上置石狮2.墓坐北朝南,墓冢长3.5米,宽2.5米,高1.5米,用水泥覆顶,墓前竖花岗岩石碑一块,直书镌刻“革命烈士熊亨瀚墓”。冢后有大墓碑一块,高2.8米,两侧有联曰:“发轫忆当年,洞……[详细]
  月岩石刻时代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道县月岩村,此为湘南地区石刻聚集地之一。月岩在远古时期由于河流冲刷,形成河道穿山溶洞。后洞顶部塌陷,堵塞河道,河流变成阴河从附近岩洞中流出,这里成为天然岩室。洞中顶部塌陷部分形成大圆形天窗。东西两洞口高大如城阙。游人入岩洞,仰望天空,初如月的上弦,再进入中央,天空如满月,将出洞口宛如月的下弦,故称月岩。明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此,谓“永南洞三,月岩第一。”洞内两侧岩壁题刻……[详细]
  叶氏家庙(敦本堂):始建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1488—1528),由朝门及家庙组成,均为砖木结构。朝门座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70平方方米;家庙座南朝北,建筑面积378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进,两天井。家庙的朝门与家庙主体分开,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朝门青砖青瓦青石地板,门前黑漆廊柱上 书“世系由来根叶尹,家声自昔著崖州”,点明始祖来自河南叶县,本系源于崖州都督。打开中门,两侧有两副红底黑字的对联,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