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旅游

越秀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清真寺又称濠畔寺。位于广州市人民中路濠畔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1949年后,伊斯兰教的主麻聚礼轮回在此举行。寺内的看月楼、南北廊、水房等已被拆,现仅存寺门和大殿。寺门朝南,上盖瓦顶已坏,残存墙垣与石门框。门上还有镌刻“清真寺”3字的石匾。大殿坐西向东,面宽五间18.8米、进深五间19.6米,重檐歇山顶,碌灰筒瓦面,正脊的灰塑已坏。殿身梁架为十三架用四柱前后三步梁,……[详细]
  伍汉持墓位于越秀区东风中路651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侧广场,年代为191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迁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旧石铺地边缘线外延约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其余以市肿瘤医院西侧三角形绿地边线为界。……[详细]
  龙虎墙位于越秀区德政中路。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整体从文物本体外缘外延5米,南至文明路现状路北边线。墙东侧局部至省中山图书馆西墙线,以及革命广场西侧现存墙基东边线,与国保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的保护范围相连。墙西侧局部不足5米处,至相邻住宅楼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无。国保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与革命广场的建控地带已涵盖本次建控地带,本次不另……[详细]
  邓荫南墓 位于广州市先烈南路,东邻兴中会坟场。进入墓门,在墓道旁竖着“邓荫南先生墓表”,胡汉民撰文并书,简介邓氏生平,1929年立。墓表西侧是墓园的中央。墓长方卧石形,水泥结构,坐北向南,高20厘米。墓顶平置“陆军上将邓荫南先生之墓”墓碑,与一般墓碑竖立墓前的形制不同。北面建有纪念碑,高9米,呈方柱形,石米批荡,顶尖四面呈钝三角形,正面题“邓上将荫南纪念碑”。邓荫南(1864~1923年),广东开……[详细]
  东亚酒店位于越秀区长堤大马路320号。广州东亚酒店座落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繁华的长堤闹市中心,是一家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酒店。它曾以其富丽豪华享誉东南亚、省港澳,也以其光荣的革命历史名扬国内,是广州解放第一面红旗生起的地方。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箕玉虚宫石刻位于越秀区中山一路杨箕村泰兴直街60号玉虚宫内。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从文物本体建筑边线外延5米,北至雄镇大街现状路南边线,南从文物本体建筑边线外延5米,西至西侧4层建筑东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局部至杨箕村复建房建筑西墙线,北至北侧规划路北边线,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西至西侧杨箕泰兴直街规划路东……[详细]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湖路小马站15号,原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叶剑英闻陈叛变,立即与陈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上“宝璧舰”,转登“永丰舰”,继而率部跟随孙中山挺进白鹅潭,与叛军英勇作战。6月下旬至8月初叶剑英率部继续护卫孙中山。其间,曾同云南讲武堂同学张国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广州小马店曾家祠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大计。通电海内外,声讨陈炯明,坚决拥护孙中山。……[详细]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71号。年代为1933年。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后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最后定址久负盛名的广府学宫———此地从宋绍圣三年(1097年)起,先后是广州府儒学(文庙)、番山书院、万木草堂所在地。工程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于……[详细]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山华侨千人墓时代这1887年,位于越秀区横枝岗路62号广州市胸科医院内。在医院僻静的角落,那里有一座超过百年的清幽古墓,墓中安葬着924具旅美华侨先人的遗骨,俗称“旧金山华侨千人墓”。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墓经历了长久的沉寂,百年之后的今天,它再次引人注目。在富强后的中国,现代中国人开始了解、发掘、缅怀、祭祀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经历劫难的华侨先辈。一百多年前,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曾有这样一群苦难的无名先辈……[详细]
  东山浸信会旧址时代为1909年,位于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今名基督教东山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9号,建于光绪三十五年(1909),是美南浸信会在中国广州创建的一座重要教堂,隐身于东山小洋楼中的东山堂为两层白色花岗石砌成的哥特式教堂建筑。1999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颐养园旧址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称为广东首家“旅馆医院”的颐养园旧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二沙岛西端,即今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内。颐养园由梁培基创建,曾经为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政治避风港”,还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秘密联络点。医院设计仿北京颐和园,取颐养天年之意,名“珠江颐养园留医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颐养园由园林、别墅和医院三者组成,园内周围遍种各种花草树木,环境……[详细]
  明园位于越秀区培正路12、14号。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明园不同于广州本土传统建筑,在风格的还原上,参考了更多当时西化的元素,重现民国初期的明园。因为明园建造初期便是官宦人家的洋楼别墅,所以房间的数量自然不少,一共五个房间,在卧室的营造上,除了风格的还原,理想家团队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宜居、舒适。由于受到当时西洋风格的影响,所以明园不同于当时的广州传统建筑,窗户非常多。而在明园改造翻新的过程中……[详细]
  仲元图书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越秀山镇海路,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占地面积253平方米,1930年建成。1927年由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提议创建,由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式样仿北京的文华殿,民国十八年(1929)奠基,次年建成。坐北朝南,大楼占地面积253平方米,总面积76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富丽典雅,具有民族特色。门楼建在正面小山冈前,立柱采用水磨青砖砌建,铁门和柱顶装饰为……[详细]
  “血泪洒黄华”碑位于越秀区黄华路黄华中约外街。碑高1.71米,宽0.76米,刻于1946年7月,以花岗石镌刻。碑文正中为隶书“血泪洒黄华”5个大字,旁有碑文记述日寇轰炸黄华塘乡民的情况。抗日战争初期,在广州沦陷前,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对广州狂轰乱炸,许多房屋和田园被毁,无数市民在-下丧生。1938年5月30日和6月10日,广州近郊黄华塘乡先后两次惨遭敌机轰炸。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黄华塘乡民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