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旅游

天津市文物古迹介绍

比利时领事馆旧址
  比利时领事馆旧址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102-104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原比利时租界于1902年设立,是近代中国唯一的一个比利时租界,直到1931年由中国政府收回。既然当年比利时在天津拥有自己的地方,为什么它的领事馆会设在原英租界里呢?因为原比利时租界位于-,北侧仅与原俄国租界相邻,西南被海河阻断,交通不便,因此原比利时租界自划定后,并未进行大规模开发。在天津其他各国原租界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比利时表现得异常活跃,堪称“工程队长”。天津设立原租界后,在都统衙门统治天津期间,比利时经过竞争取得了在津设立电车电灯公司的专利权。比利时电车电灯公司(后文简称“比公司”)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立了总管理处,在香港注册登记。比公司成立后,首先是在奥、意、俄、比四国原租界和其他地方架设了电线网络。当时人们对电尚认识不足,对电灯电线这些新鲜事物比较抗拒。为此,比公……[详细]
百福大楼旧址
  百福大楼旧址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3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百福大楼建于1926年,由比商义品公司法籍工程师孟德尔松设计。原为集商业、办公、公寓式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筑建成之后,百福大楼作为天津原法租界的综合写字楼,曾出租给英商卜内门洋行和美商亨茂汽车行等洋行。百福大楼的“百福”音译于法文名称“BELFRAN”,这个词来源于比利时的英文单词“Belgique”前三个字母和法国的英文单词“France”前四个字母的组合。因为当时百福大楼的拥有者属于受法国的直接控制的比利时财团体系,并将其总管理处设于巴黎,所以该建筑与比利时和法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福大楼曾为天津市第二电子仪器厂办公楼。唐山大地震中,百福大楼临海河一侧屋顶塔楼的旗杆被震毁。200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对该建筑进行整修,对百福大楼进行了全面的查勘,同时查阅了历史图……[详细]
蓟州关帝庙
  关帝庙年代:明地址:蓟县武定街15号类别:古建筑关帝庙位于蓟县城内武定街北侧,座北朝南,据《蓟县志》记载,在古蓟州境内共有六处关帝庙,其中蓟州城就有三座,分别在西北隅、东北隅(称上官庙)、东南隅(称下关庙)各一处。城北的府君山上、城东的别山镇、城西的邦均镇也建有关帝庙。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蓟县城内仅存此一处。关帝庙也属“官庙”,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蓟县关帝庙的始建年代不详,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原有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戏楼、配房、回廊等建筑。现存前殿、大殿和配房,解放后,先后作为粮库、干部家属宿舍和蓟县粮食局,现归县旅游经济委员会管理使用。前殿为面阔三间、前、后出廊的七檩硬山建筑,内部梁架为露明造,从结构形式特点上看应为清代重修。后殿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与前殿接近,内部因吊有顶棚,梁架部分暂时不能明确辨认,但外檐的构件上看则具有明代特征,大殿的瓦……[详细]
西沽潮音寺
  潮音寺座落在西沽大街东端,在大沽口炮台的西面。建于明永乐二年。传说大沽船民刘氏在海上遇险,幸好得到观音菩萨救护而化险为夷,因此当地船户便集资兴建一座土庙。此庙坐西朝东,面向渤海,名为南海大寺,又名双山寺。寺内供奉南海观音菩萨。潮音寺为三层大殿。前为正殿,供观音;南殿供小神;北殿供龙王,占地6000平米,成为大沽一带规模较大、香火最盛的一座庙宇。后经清代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和民国初年屡次增修,尤其是康熙、乾隆皇帝的亲临拜谒,更使潮音寺蜚声海内外。1992年进行大规模的整修,1993年1月15日重新开放。整修后的潮音寺占地5000多平方米,寺前开阔的地面耸立两根高高的旗杆,像是船的桅杆。由三层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园林组成,古朴典雅。前店供着“弥勒菩萨”神像,左右壁上画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中间正殿供着“观音菩萨”神像和“文殊”、“普贤”等菩萨。后殿“大雄宝殿”供奉……[详细]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77-79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东方汇理银行为法国本土银行,1875年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888年将业务扩展到中国。天津分行于1907年设立,主营进、出口押汇及买卖外汇。1903年曾代表法国参与五国银行团,与北洋政府签订了“善后大捐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行利用政治手段取得了在天津的外商银行的首席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国银行批准,该行一度成为办理外汇的指定银行,最终于1957年在中国停业。此建筑建成于1912年,由比商义品公司按照法国巴黎总行提供的设计图纸建造。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内原设计房屋50间,另有地下室4间。正门面对解放北路,由正门进入室内即是营业大厅,东北侧为内院。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受到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集中了许多欧洲古典建筑装饰元素。台基采用天然石料砌筑,首层外墙水泥面层做横线条处……[详细]
天津东滩头东汉墓群
   位于东滩头村东150米处。1982年发现后,进行3次挖掘,共清理出砖砌回廊墓、多室墓、单耳墓等3种形式的砖室墓座。 回廊墓规模宏大,形式特殊,南北长39.7米,东西宽15.4米,由4条墓道22个墓室和徼道(是庄园卫士巡警的道路。《汉书》载:“龟兹王数来朝贺,归其国,汉官室,作徼道,周卫出入。”)等建筑组成。墓前3条墓道,中间墓道长10.4米,墓后1条墓道长7米。墓室有前、中、主、后4室和耳室,中间1条南通墓室,连接前后墓道。墓室的券门正中多墨书题记,前室方形,边长2米,南连甬道,北接中室,东西两侧开券门通徼道。中室方形,边长2.4米,壁用花纹砖平铺交错砌成,地面铺素面大砖。东壁砌两个券门通向南北两耳室 ,耳室做穹窿顶。主室是最高大的墓室,长方形,南北3.9米,东西2.1米,壁残高2.6米,穹窿顶,底铺素面砖两层。后室近方形,南北2.1米,东西1.8米,高2.3米,穹窿顶。北壁设券门,正中……[详细]
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位于海河的起点,即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岸上。这座碑的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耸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妇女形象。妇女面带慈容,怀抱婴儿,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视水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碑座面向子牙河和南运河的两侧花岗岩石上,分别刻着邓小平1986年8月20日亲笔题写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9个大字。在碑的背后,离碑座十多步远的半园形水泥围墙上,嵌有碑文,记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人民的关怀和引滦入津建设者的丰功伟绩。几百年来,由于海潮倒灌,污染海河,使天津人民饮用着苦咸水。由于工业用水量日益增加,又造成了水源短缺的困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引滦入津。滦河发源于内蒙和河北北部。上游水源水质好,水量大而稳定可靠,在河北迁西县境内又有滦河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即使在旱年也可以保证天津城市目前的用水量。在中央作出引滦决定后,得到了引……[详细]
68、王公庙
王公庙
  王公庙位于北山,北山又叫北辰山,位于同安之东北,距县城约12.5公里。北山王公庙也叫广利庙,或“忠惠尊王庙”,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兄弟兵变开闽的肇始地。当年这里是一片竹林,属于南安县管辖。唐代末年,社会动荡,群雄并起。黄巢起义时,安徽寿州人王绪也聚众起事,被人所败后率众涉险一路向东南进发,军令不得携老带幼,违者皆斩;又误信卜者之辞,谓“军中有王气”,害怕有人夺其军权,便将军中身材魁梧而有才略者尽皆斩杀,以立其威,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人人自危,军心不稳。军队行至福建南安这片竹林间,军正王潮偕其弟审圭阝、审知率众弟兄埋伏在竹林里,跃起擒杀了王绪,夺得兵权。王潮将剑插地,对剑拜曰:“拜而三升者,我以为主”。轮到王审知拜剑时,竟三拜而剑三升。众弟兄欲立审知为主。审知循兄弟之序,推潮为主。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潮攻入泉州,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攻入福州。唐昭宗封潮为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王潮死……[详细]
蓟县旧石器遗址群
  蓟县旧石器遗址群年代:旧石器时期地址:天津市蓟县类别:其他石器地点绝大多数属于山前台地、河流的二级阶地,只发现官庄野沟1处地点位于相对孤立的小山丘上。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数地点地表以下含有砾石层,在砾石层下部分布有厚度不等的黄土层,也有少数地表以下单纯为黄土堆积的地点。采集到的石制品原料以燧石为主,也有少量用石英、石英砂岩等原料加工而成。这些石制品人工痕迹清楚,类型丰富。工具以数量较多的各种类型刮削器为主,还见有尖状器、钻器、砍砸器及石核、石片、残片、断块、碎屑等,在一些地点还发现有少数细石器石核和若干不典型的细石叶,表明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多样性。从石器加工技术来看,除细石器以外,其余几乎都是直接打制的。根据采集到的石制品标本及其出土地点的地貌特征初步推断,这些石制品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0万-1万年,属中国北方小石器传统。这次调查还发现了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的地点,为探讨新、旧……[详细]
谦祥益绸缎庄旧址
  谦祥益的历史要追溯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孟子伦支,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直隶枣强迁入山东章丘旧军镇。孟子伦兄弟初迁旧军镇,也不过-初定之家,孟家在此传了七代,至六十一代孟宏谦时,已发展成能以耕读付二弟,寇至则以约众戒守,差赋则典质与之的一般耕读之家。清康熙年间,至孟宏谦之子孟闻助时,孟家不但在财富上有所积累,在科举上也较有收获,孟家开始发迹,发迹后大量购置土地并大力经商(孟家经商的确切时间因无文字记载而无从考证,据传孟家从明朝就开始经商)。当时,章丘及邻县盛产一种土布,名曰寨子布,孟家开始在旧军镇开设鸿记布庄收购寨子布到周村及济南等地出售。世代相传,至孟闻助的第五代孙孟兴泰时,已由行商变为坐贾,在北京和济南设立了祥字号布店,孟兴泰即为谦祥益的始祖。清嘉庆年间,孟兴泰之后孟毓溪先在素有山东第一村的周村开设了恒祥染坊,嘉庆末年,资东(孟毓溪)的远房……[详细]
朝鲜银行旧址
  朝鲜银行旧址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97-101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这所银行虽然名称叫做“朝鲜银行”,但它不是朝鲜在中国开设的银行,而是一家日本官方银行。朝鲜银行由日本政府任命总裁,并委派日本驻朝鲜总督对银行进行直接控制和监督,同时赋予经理发行货币的权力。1913年银行第二任总裁上任后,该行陆续在中国上海、沈阳、天津、北京等地开设26处分行,其中1918年朝鲜银行天津分行成立。1936年12月3日,日本政府将朝鲜银行并入满洲兴业银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中国政府按敌伪产业予以接收。这座建筑于1906年由沙德利工程公司设计建造。建筑主体为三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建筑主体墙面采用红砖做横向凹槽处理,柱子为国内很少见的红砖砌筑齿形罗马柱。首、二层采用各种变化的扁拱券形窗洞。二层窗槛墙用宝瓶列柱装饰。二层的柱顶……[详细]
孟氏家庙
  孟氏家庙坐落在意租界今博爱道,建于1912年,是现今保留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这里曾是谦祥益创始人祭祖的地方。据说孟家是山东邹县孟轲的后裔,但不是嫡系后代,后迁居章丘县旧军镇。孟家为当地首富,人们通称孟家为“堂号家”,即三怒堂、其怒堂、容怒堂、矜怒堂、进修堂、慎思堂。孟家这几家“堂号”于清朝末年分居,商号也分开各自经营。瑞蚨祥属于矜怒堂一支,谦祥益、益和祥、隆祥属于进修堂一支,瑞生祥属于其怒堂一支,瑞增祥属于容怒堂一支,庆祥属于三怒堂一支,瑞林祥属于慎思堂一支。孟家所开设的绸缎店名称都带“祥”字,瑞蚨祥、谦祥益、益和祥、隆祥、瑞生祥、瑞增祥、庆祥、瑞林祥,通称为“八大祥”。国内大、中、小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汉口、济南、青岛、烟台、周村、保定、郑州、哈尔滨等地,都有他们的商号。孟氏家庙是进修堂孟养轩的家庙。孟养轩曾在此居住,这里一度曾为孟氏绸缎庄仓库。孟养轩(1891-1953),名广……[详细]
津东书院旧址
  津东书院旧址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东大街48号,年代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津东书院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葛沽古镇,是天津市八大书院之一。据历史记载,早年的葛沽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开始屯田,经多年的经营,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又因临近海口,航船停泊,成为水陆码头和经济繁荣富庶的当地一大巨镇。清光绪三年(1877),葛沽镇诸贤苏善恒、赵任弼、郭延沛等人发起在文昌阁内筹建津东书院,得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支持,不仅批准立案,还亲自为书院写了匾额。书院占用了文昌阁、药王庙、佛爷庙三个庙宇,面积共约1500平方米。招收生童约七八十人,多是富家子弟。教师由有功名的人担任,约十几人,经费由本镇公议斛局收款项下动支,每月拨纹银700两。1911年辛亥革命后,书院由天津县接管,改名为葛沽镇官立二等学堂。1927年改称天津县葛沽镇官立小学校。直至1948年12月,葛沽镇解……[详细]
蓟州文庙
  蓟州文庙年代:清地址:蓟县城关镇西北隅类别:古建筑文庙位于天津市蓟县境内,地理坐标北纬39°45′~40°15′,东经117°05′~117°47′之间,海拔高度18.5米。位于城关镇西北隅,南面100米范围内是县政府、县委所在地。西南500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乐寺,南300米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鼓楼,东50米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鲁班庙。蓟县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五间,前后出廊,用七檩。顶部为硬山筒瓦,台基为条石垒砌。殿前有月台,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台前石阶、俑路与戟门相接。戟门面阔三间,用五檩;顶部硬山,筒瓦;台基石料均为大青石。东、西庑台基与月台平,各五间,硬山合瓦。大成殿、东西庑与戟门构成四合院。院内有五棵古松,虽院落不大,却给人以宏敞精致,堂堂正正之感。戟门东侧有名宦祠,面阔三间,墙壁上镶有赵孟頫书《醉翁亭记》碑。东侧为乡贤祠,戟门前有泮池,池上有并排石拱桥三座,称登瀛桥……[详细]
《大公报》旧址
  《大公报》旧址时代:1906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169-1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大公报》由天主教徒英敛之于1902年创办。社址最初设在法租界,1906年迁于此处。报纸初期除宣传法国天主教外,还主张维新,提倡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英敛之于1916年将《大公报》转卖给皖系政客王郅隆,《大公报》遂成为安福系的喉舌。1926年盐业银行经理吴鼎昌等人接办了《大公报》,并将其改造成一份“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纯民营报纸。“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租界形势紧张,《大公报》又迁入法租界。抗日战争前夕,华北局势不稳,《大公报》增出了上海版和汉口版,1938年又开办了香港版和重庆版。“七•七”事变后,天津的《大公报》停刊,抗战胜利后又在此处复刊。1966年大陆的《大公报》终刊,而香港版的《大公报》一直发行至今。《大公报》旧址东临哈密道,南沿和平路,西抵四平东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