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塔院塔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南2.5公里荆轲山上。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0,广招勇士。纳卫国人荆轲(?一公元前227年)为上卿,修馆待之。荆轲好读书击剑,性豪爽,游侠,渡易水往刺秦王,未遂遇害身亡。为纪念其“图穷匕首见”的悲烈壮举,后人在荆轲馆旁筑一衣冠冢,后又称荆轲山。于辽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在冢上建塔。辽代此处建有圣塔院。明万历六年(公元l578年)重修,清代又加修葺。现存此塔及明代重修塔碑、清乾隆癸未《重修圣塔院塔碑记》和明御史熊文熙题《古义土荆轲里碑》。荆轲塔之名,最早见于《弘治易州志》,因塔建于荆轲山上,且传为纪念荆轲而建,故名。古时每逢清明时节,乡民都在塔上张挂白幡,设三牲祭品,为荆轲招魂,故俗称“招魂塔”。原为辽乾统三年(1103年)创建的圣塔院寺内辽塔,不久塔寺俱毁。现仅存塔及清“重修塔院记”碑。塔为八角形实心砖塔,十三层,通高25.36米。砖石结构,塔基为上下二层束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