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文物古迹介绍

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地处川黔铁路与贵遵高等级公路之间,紧靠210国道,南距省城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0公里。因其所在位置有一天然溶洞名叫“猫洞”,故又习惯称为“猫洞集中营”。它包括息烽集中营本部和专门用来关押著名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的玄天洞两大部分,与张露萍七烈士陵园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息烽红色旅游网,成为黔北红色旅游线上一颗耀眼明珠,具有特殊的政治、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历史沿革:息烽集中营设立于1938年11月,是-军统在阳朗坝猫洞设立的秘密监狱,至1946年7月迁往重庆,当时-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0牌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是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在近8年的时间里,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过罗世文、车耀先、宋绮云、韩子栋、张露萍、“小萝卜头”、黄显声、马寅初等0员、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1200余人,被残……[详细]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1976年,南京大学教授俞锦标等人到普定作岩溶勘察,在穿洞首次发现骨化石、残骨、灰烬及染色的红土矿,从而揭开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神秘的面纱。穿洞出土的部分古人类文化遗……[详细]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中木召古庄园遗址,是思州尚未解剖的最大谜题,它以文物群落、风光优美而著名。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位于大有乡中木召自然寨,距岑巩县城公路行程23公里。此遗址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底的迷。中木召古庄园,布局得体,工艺古朴。据出土遗迹测量,遗址占地面积34120多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还有部份遗址仍掩藏于厚土之下,地层表面已荆棘丛生,并有合抱大松、柏、枫木林。其中,一株银杏树,母树早年枯死,子树己长高五六十米,胸围5.7米;一株合抱大无名树生长在古城墙基石上,根系缠盖满了基石。此庄园何年何人为何建造,经反复查考,正史均无文字记载。1982年以后,省、州、县文物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对遗址考察,未能定论。遗址中的木构楼阁已多次被焚而改建,但城墙、基石、门栏、石柱础等仍历历在目。从显露遗迹看:庄园四周有围墙,内有7条巷道,14堵巷墙,6进房屋基地,24套楼阁基石地面。所有地面全部使用人工凿……[详细]
肖国宝烈士陵园
  肖国宝烈士陵园肖国宝烈士陵园位于长顺县城东北,与长顺县民族中学毗邻,地处东经106°26′,北纬26°11′,海拔1140米。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左为小山坡,右为蓑衣坡,三座六角红柱小亭遥遥相望。两山之间,翠柏森森,绿草如茵。一九五0年十一月十三日,解放军一四0团二连一班0员副班长肖国宝随部队到长顺剿匪。匪首曹绍华是当时蒋介石任命的“贵州-自卫救-”司令,他带领一帮土匪,四处0淫、掳掠,涂害生灵,成为贵州最凶恶的一股顽匪。追剿部队将曹绍华顽匪追至长顺县斗蓬冲。该冲地形险峻,仅有三个垭口与外相通,易守难攻。曹绍华与四百余名残匪龟缩于斗蓬冲,在三个垭口架设机枪,-山下剿匪部队企图顽抗。十三日下午,肖国宝和七十七名解放军战士围追到斗蓬冲山脚,遭遇曹匪机枪猛烈扫射,追剿受阻。四百多土匪在敌参谋马启中指挥下猛烈反扑,企图突危。在此紧急关头,肖国宝率一班战士直冲敌巢,冲到第二个山头时,肖国宝已两处负……[详细]
织金古建筑群
  织金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织金古建筑多为倚崖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大部建于“改土归流”之后,仅从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其后屡有修建,形成现在的“四庵”、“四阁”、“四祠”、“八大庙”。华桥位于城关镇贯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桥”。始建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顺治十八年(1661)整修。东西向,跨贯城河。三孔石拱桥,长18米许,宽4.7米,主孔净跨15.7米,矢高约10米。东山寺位于城关镇工业路东端。建于康熙八年(1669),光绪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东向西。依……[详细]
石阡万寿宫
  石阡万寿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阡县城长征路北端,在县城以内可徒步到达景点,是贵州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和旅游景点。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重修,始建万寿宫时称“豫章阖省会馆”。清雍正十三年,知府赵之垣重修,乾隆三年,知府杜理复加修葺。当时的万寿宫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格局是坐北朝南。后来经郡人左成宪等筹款,对万寿宫进行改修,其格局改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就是今天的规模,但山门的位置一直未动,山门不在中轴线上,这是石阡万寿宫与其它地方的万寿宫所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万寿宫的三个山门巧妙地将牌坊、大门、山墙结为一体,以青砖仿木雕刻垒砌,既美观实用,又节工省料,还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由东、西两个部分组成,大门、倒座、戏楼及长廊,构成了万寿宫西部的建筑空间;东部则分三路建筑,即北路的……[详细]
宣慰府遗址
  宣慰府遗址宣慰府遗址位于黔西北(毕节地区),座落在纳雍县城东北面乐治镇杨家湾村(古彝语称卧这)的蚕箐梁子中段芦花百坡山下,它是红楼碧瓦、雕栏玉砌的彝家古建筑,作为水西文化的象征,挺立在乌蒙高原上。曾被誉为“竹书木简多如牛毛”的安氏宣慰府第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被吴三桂烧毁,在清道光初年,水城诸生安淦辛聚族人筹资在此修建了宣慰庙,1985年,卧这水西宣慰府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宣慰府第系明弘年间的水西宣慰使安贵荣而得名,其建筑坐北朝南,布局为五重堂,四个院落,左右通道,占地约1万平方米,院宇四周由石墙围绕。宣慰府被吴三桂烧毁后,只剩下荒台废基,但现存遗址上的瓦珰、石级,雕痕钻凿,设计布局等,仍然记录着水西文化,闪烁着彝族风情,谱写着历史的变迁。现存宣慰府第的府门前有公候府衙前的照壁,长22米,高2.5米,厚1.5米,大门两侧尚有两间风火砖壁,高5米、长22米,墙体光滑。左右有上……[详细]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九坝镇境内桐习公路25公里处,被称为“桐梓人”发祥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灰洞洞穴下距河面32米,向阳不燥,泥土多成粉末状,所以当地人都叫它岩灰洞。洞穴呈喇叭形,高3.0米,宽1.8米,洞道时宽时窄,“之”字形向东北延伸,进入洞口2.5米处是一宽大的厅堂。1972年,112地质队在九坝格庄坝开展地质普查时,在岩灰洞意外发现了两枚人牙化石,经专家鉴定,属20万年前左右的古人类化石。从岩灰洞出土的旧石器和烧骨的研究中,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痕迹,是迄今长江以南古人类用火最早的发现。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人类发展进化史上距今20万年前时期古人类考古的空白,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桐梓人”.岩灰洞距桐梓县城25公里,位于桐梓至赤水公路西侧一公里外的柴山岗南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科考、旅游的好去……[详细]
安顺武庙
  安顺武庙,原为慈云寺,始建于明代,坐落于城中心中华东路首端北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市博物馆设于此。安顺武庙的前身为慈云寺,明季城中居民捐资而建,择地于大十字钟鼓楼东向北侧,仅一门一院一殿,其碑记在后来的重修中湮灭,故建成年代不详。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主,崇尚教化,兴建庙宇。出于祀典,各地当有文武二庙以供春秋祭祀。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将驻跸安顺的贵州提督李本深征拨慈云寺,大兴土木,改建为武庙,安顺武庙自此始建。慈云寺改建武庙,不唯将原大殿全部拆除重建,建成面阔五间,前后带廊,三十六根整料石柱,殿高六丈之歇山顶石木结构建筑,还兴修牌楼式山门,中有额曰:“文武圣神”,门前竖下马碑。新建院中泮池、泮池后宫墙、礼门、义路、天子台、两庑等建筑,俨然与文庙规制相符。大殿中塑关帝坐像、行像各一。此后,每至岁时,安顺城中文武官绅由提督率先,举行祭祀大典;安顺府属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亦在此游……[详细]
30、奢香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
  奢香墓,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奢香病逝,年仅35岁。明王朝遗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参加祭奠葬礼,加溢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著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详细]
彝族向天墓
  彝族向天墓彝族向天墓位于威宁县城东北20公里的盐仓镇,分布在大坟梁子、小坟梁子周围。另在二塘、龙场、中水、羊街、大街、城关等乡镇也有发现。向天墓分两种类型:I型:以毛石砌椭圆石墙,直径一般在10—20米,如墓依山而建,则依山一侧的石墙的顶部与墙外地表大体齐平,而另一侧石墙则高出地表2米左右,石墙内地表略高于墙外地表,中尖有一封土堆,直径3—4米间,高1米以内。少数墓在圆墙一侧建有一段弧形石墙或半圆石墙,也有的墓葬不用石头而用泥土筑成椭圆形墙,这类墓葬规模较小,圆墙直径在10米左右,还有的墓葬周围砌石墙,中央用泥土填平,形成封土堆。据当地老百姓说:这些墓葬是属于当时君王家的奴隶死后埋葬的,因此,这些坟和君王坟有很大的区别,其形状相似,但占地少、规模小。II型:以盐仓大坟梁子的大坟和小坟梁子的小坟为主,两处山岗因有大坟和小坟而得名。大的向天坟,彝族称为祖穆乌曲既“君王坟”。是彝族占乌撒部落的首……[详细]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位于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境内。1935年1月25日,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沿公路向赤水方向疾进,经大金沙、葫市、小关子进驻旺隆场。当晚探悉川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驻防赤水县城,县长周维安下令附近各乡送稻草到县城给川军垫铺的情报。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决定将计就计攻占县城。1月26日拂晓,红军以四个排的兵力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把0藏于稻草中,混在送稻草的群众中向县城靠拢,主力随后跟进。红军行至距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皮洞、丛盘附近的癞子湾时,与赤水奔袭而来的川军章安平旅第一团、复兴场取捷径而来的第三团同时遭遇。川军在盘问中发现送铺草的老百姓中有操江西口音的,疑是红军伪装开枪射击。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川军抢先占领右侧高地,凭借左侧堡垒对红军进行火力-,红军主力以密集火力向敌人猛攻,但因地形不利,被压制在狭窄的沟谷地带,不能展开作战。同时,川军右卫一个团赶……[详细]
贵阳黔明寺
  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六阿弥陀佛像;新建藏经楼,藏有宋版影印《碛砂藏》一部共593册,《频伽藏》一部共414册。弥陀殿后为地藏殿。其他如方丈室、客堂、僧寮均修建齐全。广妙曾开期传戒二次。1946年广妙圆寂后,续宽继任住持,……[详细]
美酒河巨幅摩崖石刻
  在赤水河中游,沙滩乡境内吴公岩绝壁之上,刻“美酒河”三个大字,摩崖石刻总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美字高41.2米,宽33.05米,酒字高31.62米,宽30.42米,河字高34.49米,宽32.57米。无论整个摩崖还是单个石刻汉字,均是世界之最。其字体潇洒稳健,雄放有力,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景点位置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美酒河村……[详细]
松桃云落屯悬棺葬
  云落屯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在屯的南端,山势险峻,峭壁如削,松江沿山脚蜿蜒而下。在百十米高的绝壁崖上,有数十个方形壁龛和无数个小石孔。据专家考证,这些壁龛是西晋时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先祖遗留下来的悬棺墓葬。仙人岭:松桃悬棺葬遗址所在地。唐代张鶿《朝野佥事》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既终身不复祀祭。初遭丧,三年不食盐。”据有关专家考证,云落屯悬棺葬遗址,是西晋时期的苗人葬俗。1980年8月,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协同贵州省博物馆对残存的两龛进行考古清理,清理出木棺二具:一为“船棺”,一为“风箱棺”。船棺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宽0.49米,小头宽0.26米,长1.99米,高0.25米,棺壁厚0.08米,无棺盖,底部半园,形似小舟。棺内残存两具人头骨和下肢骨二节及一个半边陶土。经鉴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