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文物古迹介绍

骆驼城遗址及墓群
  骆驼城位于高台县城西20公里处。始建于东晋陲安元年,公元397年,是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另立年号建立的北凉国国都。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骆驼城不但是北凉初建时的国都,而且是汉代乐涫县、唐代建康军的故址。骆驼城面积近30万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城。城墙基厚6米,残高7米。除东北角外,其它三角都筑有长方形角墩,前部城垣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并筑有瓮城,内城南垣正中辟门并筑瓮城与外城相通。全城布局合理,是遗存较完整的汉唐故城。明代诗人沈青崖过高台留诗道“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风景绘屯庄。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紫燕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行兵寄羽觞”。这首诗道出了当年故城周围人丁兴旺,水清树茂,阡陌纵横的田野风光秀色。地址: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类型:古迹古镇古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双塔寺造像塔
  双塔寺造像塔原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与张岔河交汇处的半山腰,2001年9月迁建于柔远镇东山森林公园。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年)。 双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石造像塔,一号塔高13.1米,二号塔高11.88米。一号塔身瘦长,结构严谨,由塔座、塔身、塔檐组成。通体浮雕,有雕像3500余尊。第一层为8面体,每面宽40厘米,第二层以上为10面体,各层有塔檐,檐角雕有蔓花。各层塔身置于圆形仰莲盆中。塔身各层面满雕佛像,排列密集,造像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和供养人。二号塔建造方法与一号塔同,平面呈八角形,塔座为方形,四面各浮雕一佛二菩萨。第一层塔身每面45厘米,一至六层有雕像615尊,七层以上均为素面。原址有塔院,2000年5月至7月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石碑、经幢、陶石建筑构件等文物370多件,标本267件,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 双塔寺造像塔雕……[详细]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位于卓尼县柳林镇白塔村东北600米,为纪念藏族革命烈士肋巴-而建。肋巴佛(1916—1947)藏名怀来仓·贡却单增,生前为卓尼水磨川寺的-。1943年同甘南农民领袖王仲甲、回族农民领袖马福善、马继祖父子秘密联系发动了震动全国的甘南民变即汉、回、藏十万农民参加的反蒋抗日起义。起义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失败后,肋巴佛仍与毛德功等陇右战友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并于1946年派肖焕章前往陕北,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党派高健君、牙含璋前往陇右地区,领导他们建党建军,不久肋巴佛、郭华如等同志加入共产党。1947年4月肋巴佛要求去陕北革命根据地学习,经党批准由牙含璋同志护送前往陕北,不幸在平凉遇难。肋巴佛是爱党爱人民的典范、民族团结的楷模,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1987年在县城南古雅川山修建六边形碑亭,内嵌大理石碑刻。碑圆-方形,通高2米,宽0.95米,厚0.17米,额为浮雕龙……[详细]
西峡颂摩崖石刻
  西峡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俗称“黄龙碑”,镌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西峡颂摩崖碑高2.2米,宽3.4米。碑额为“惠安西表”四个篆刻字。正文为表文形式,隶书阴刻12行,385字,每字9至10厘米见方。主要记述了李翕生平及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以及其率民修通西狭古道,为民造福之德政。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石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正文之前阴刻黄龙、白鹿、甘露、嘉禾、木连理和承露人图像。碑刻四周有宋元符、乾道、淳熙年间及清光绪、民国年间一些文人官宦访古题刻30多处及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题“东汉摩崖刻石”及“西峡颂”。西峡颂左下方另有一汉隶摩崖石刻,俗称“桃花碑”,东约1公里有东汉熹平三年(公元173年)《汉武都太守耿勋碑》摩崖碑刻,记述耿励政绩。西峡颂摩崖碑是中国仅存的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峡颂》三大颂碑中之一,且保存最完好。它集文学、绘画、书法、汉儒……[详细]
新河驿遗址
  新河驿遗址,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建成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墙内存一驿井。这里还设有长城烽火台、长城博物馆,以及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食、宿、娱全方位服务。交通可乘车至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处,坐木轮马车或骑骆驼,亲自走一段2.5公里长的“丝绸古道”,体验古人在丝路上长途跋涉的苦乐。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处……[详细]
牛家花园
  牛家花园位于城南5公里高坝镇同益村,是清代名人牛鉴的故居。牛鉴(1785-1858),字镜堂,号雪樵,是清嘉庆十九年(1814)二甲第四名进士(合计为第七名),曾任河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在河南巡抚任上,政绩突出,深得地方人士好评。花园占地70亩,经梨、核桃、苹果、杏树为主,杂有杨、柳、槐树。高大的庄院居于园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居屋荡然无存,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樯,樯基宽4米以上,根据遗址,庄园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占地3500平方米,据耆老回忆,庄樯高而厚,周围有漫台,上可行马车,四角有角楼;院门向东,门道很深,有五道门槛。头道门槛有两层单扇门,包以铁皮,布满蘑菇钉。进院门后,四周均为出廓房,南、西、北三面有出廓木楼拔起,院中腰过厅把大院分为前后两院。后院上房悬有道光皇帝书匾额一块。现牛鉴故居古建筑群围樯遗址与古柏苍松及林木保存完整,19……[详细]
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
  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四合台村寨子湾自然村,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地。政府旧址占地1935平方米,军委旧址占地672平方米。1933年11月,陕甘边区党政军在合水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在四合台召开群众大会,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1934年7月至8月,在闫洼子召开红26军42师和陕北游击队的联席会议。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荔园堡召开,选举产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军委,习仲勋任政府主席,刘志丹任军委主席。1935年4月,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撤出南梁地区。旧址包括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闫洼子会议旧址、42烈士殉难处、列宁小学旧址、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陕甘边区军委旧址和警卫连旧址。南梁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也是八路……[详细]
昌马石窟
  在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就坐落在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离地面约25米。从石窟向南到昌马乡政府约5公里,从石窟向北到玉门镇及312国道约70公里。一般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所以说,昌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8时45分,昌马盆地发生了一起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震中在昌马盆地朱家戈壁一带,造成昌马盆地死亡270人、伤300多人、死伤牲畜100多头、约87%的民房倒塌的巨大损失。就在这次大地震中,昌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等各种文物被全部损毁。昌马下窟石窟的大多数洞……[详细]
安干寺石窟
  安干寺石窟位于太白镇平定川内距川口25公里龙王庙沟小河南岸,坐南向北, 由外廊和内窟组成,共有造像559尊,纪年铭文一方。外廊高3米,长8米,深3米,有方形廊柱2根,南壁正中辟长方形窟门。内窟高4,5米,宽4.8米,深4.6米,中有方形拱台1个,边长3.1米、高1米。外廊三壁与廊柱四面、内窟四壁均造佛、菩萨、罗汉像,排列整齐,群像密集。因长期风化,多数面目漫漶不清。窟门东框面上刻楷书题记一方:“华池寨主汉藩本门人马巡检李大夫先於阜昌口年自发虔心请到延长县青石匠王志瑛口夫为渊抚琪李打造石空(窟)佛像一堂内有菩萨南壁罗汉未了口李大夫男李世雄等请到僧德忍良朋住(主)持本院僧事请到王志瑛女孙冯佑等打造菩萨罗汉于并愿各人父母来生佛界见存者增添福寿大金大定十八年八月初三日住(土)持僧德忍良朋子谓敦武校尉主管华池寨本门汉藩人马巡检李世雄弟敦武校尉李世能敦武校尉李世保李世泉李世银次 弟敦武校尉李世成、李世……[详细]
榜罗镇会议旧址
  榜罗镇会议旧址位于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1935年9月27日,由毛泽东、彭德怀、张闻天、叶剑英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到达榜罗镇,在此召开“榜罗会议”,解决了红军长征最终以陕北为落脚点的问题。1935年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榜罗小学,现仅存毛泽东和张闻天住宿处,均为土木结构民居建筑,1979年改建为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要领导同志的住宿旧址分布于全镇多个地方,共17处,包括博古、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叶剑英、任弼时、聂荣臻、林彪、贺龙、肖克、王稼祥、陆定一、肖华、关向应、张云逸、杨尚昆、罗荣桓等领导同志的住宿旧址,均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筑,土木结构,单坡硬山顶式。榜罗镇会议旧址还包括红军连以上干部千人大会会议旧址、党家堡战役遗址、朱家堡战斗遗址、红军驻宿一条街和红军饮马池遗址等。榜罗镇会议解决了俄界会议所未能解决的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具体目的和问题,确定了包围与扩大陕北……[详细]
331、佛爷庙
佛爷庙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明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墓葬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已发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建兴17年,是东晋时期的墓葬,是东晋时前凉的年号,为东晋咸和4年公元329年。煌画像砖墓与嘉峪关、酒泉的不同点是:其一是前者以墓葬照墙为施画区域兼及内室,而后者以墓室四壁为施画区域;其二是前者以神禽灵兽及历史故事为主,而后者以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为主。他们的共同点是二者均饰是复杂的仿木构彩绘砖雕,以像征高坞深堡的庄园门阙。从砖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民间绘画的技艺已达到相当纯熟和普及,也反映也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而非常的活跃。这也为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通过下面的参观,一块块古朴的画像砖……[详细]
临泽红西路军烈士陵园
  西路军烈士陵园坐落在临泽县东郊大少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园内绿数成荫,花香弥漫,主要建筑物有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烈士纪念馆等。园名由-题写。其中最主要的建筑烈士纪念碑,正面是-元帅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碑背面的碑文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特树此碑。”烈士纪念馆内陈烈西路军在临泽的战斗史迹简介及烈士的遗物--枪管、大刀、马尾手、饭桶、饭罐、照片,一幅幅大型画面,一张张史迹文字,展现出西路军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场面和历程。1991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将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列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天鹅湖、儿童乐园等輔园各具特色,风光无限,……[详细]
引大入秦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工程跨越甘青两省四市六县(区),穿越崇山峻岭,工程艰巨、施工条件复杂、规模宏伟、投资巨大、效益显著。全部工程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9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干支渠长达1000多公里,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工程建筑物繁多,以隧洞群为主要特征,分干渠以上主体工程有隧洞142座,隧洞总长135.58公里,倒虹吸3座,长1.75公里,渡槽44座,长11.75公里,支渠以上共有各类建筑物4500多座。主体工程量2740万立方米。总干渠全长86.84公里,其中隧洞33座,总长75.14公里,设计引水流量3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6立方米/秒,东一干渠全长54.75公里,设计引水流量14立方米/秒,东二干渠全长54.14公里,设计引水流量18立方米/秒,……[详细]
磨沟遗址(含墓葬)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磨沟遗址(含墓葬)位于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西北300米与岷县交界处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面积约80万平方米。分属仰韶、马家窑、齐家和寺洼等史前文化,并有宋代遗存。1958年发现,2008年、200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发掘。遗址断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墓葬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以土葬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墓道中有殉人现象,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及蚌、牙、石质装饰品和复合材料装饰品,并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墓地时代集中在齐家文化晚期和寺洼文化早期。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为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结构、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进而对中国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远影响。2013年5月,……[详细]
335、吴挺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挺墓
  吴挺墓及吴挺碑位于成县城关镇石碑村南100米。全名为“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也称吴王碑。由整块青石雕刻成首、身、座三部分,碑通高4.41米,宽2米,厚0.46米。双螭碑座,长3.1米,宽2.2米,高1.85米。阴、阳两面均有碑文。碑阳额刻二龙图,篆“皇帝宸翰”,字径0.22米,碑身刻宋宁宗书“世功保蜀忠德之碑”八字,楷书竖行2行,行间刊有篆书“敕令宝玺”和楷书“修政殿书”八小字,四周环刻八龙腾云图。碑文刻吴挺之子吴曦自记《感恩表记》,碑文楷书竖行252字和“寿”字佛手图。碑阴额题为楷书竖行2行“世功保蜀忠德之碑”,首题“宋故太尉定江军节度使武功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致仕累赠太师卫国公谥武穆吴公神道碑”,碑文楷书竖行61行,每行120字,计8461字,内容记载吴氏三代抗金保蜀的功绩。尾题“嘉泰三年(1203)……”,高文虎奉敕撰,陈宗召奉敕书。碑文部分字有泐损。其周围有碑刻、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