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汝南县旅游

汝南县文物古迹介绍

1、南海禅寺 AAAA
南海禅寺
  南海禅寺位于汝南县城东南部,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由世界著名高僧明乘法师自筹资金于1992年开始修复,主要以寺院建筑和浮雕为载体,展现佛教文化内涵。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已具有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的雏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80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规模,号称“亚洲第一殿”。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三重飞檐、高大雄伟,可与全国现有佛教圣地同类建筑相媲美。南海禅寺建造在汝河滩地之上,平面布局整体呈“士”字型,周边为高3米,长5300余米的围墙,为砖混结构。寺院门前为三殿门,殿内两旁供奉两尊金刚为“哼哈”二将,寺内南部是以大雄宝殿居中心的殿堂建筑区。大雄宝殿建筑面积5274.30平方米,高36米,为三层重檐殿堂,室内供有一尊高17米,重72吨铜雕鎏金坐像,殿前为1200平方米的广场。大雄宝殿前为天王殿,建筑面积333.16平方米,……[详细]
梁祝之墓
  梁祝之墓  千古爱情传奇—梁祝故事  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  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祝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祝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祝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 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  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祝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祝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祝九弟象女人一样”。祝英台顿时满脸飞红。  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祝九弟是个女的。  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祝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详细]
准提楼
  准提楼位于汝南小南海,距护城河约四十米处,汝南园林学校院内。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无雨,河枯地裂,五谷不生,崇庄王为祈雨灵应,奉皇上诏令创建此楼。以“准提”命名(准提为梵文译音,意为“清净、洁白”,佛教密宗六位观音菩萨之一),意在求神灵保佑,喜雨降临。明末战乱,后堂的僧室、走廊俱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推王道新重修准提楼。该楼为单檐九脊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长18米,前后进深8.8米,高12米,顶部覆盖黄绿色琉璃瓦,因坐落在两级台阶之上,所以显得雄伟高大、古朴壮观。第一级台阶面积为323.4平方米,台阶五步,高一米,逐级登临,直入大殿。两级平台周围嵌有三尺高的汉白玉石柱,目前石柱已不存在,现四周青石基座尚存。室内七架檩,前后双步梁,檐柱高4.5米,柱头为平面,柱基为石鼓式,额坊上有木刻装饰。正脊中饰一宝瓶,两端置大吻。檐部每排筒瓦之上各饰有半尺高的釉佛,计218个,形象生动……[详细]
北关石桥
  汝南北关石桥又名宏济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大街,宏济取广济万民之意。宏济桥始为木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桥,嘉靖年间知府黄似华重修,易名博爱桥。现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济桥为五孔联拱式石桥,南北长55米,东西宽7.3米,高11米,其中河身桥面长55米,两端雁翊桥面各长10.5米,东西宽7.3米,高10米,桥面为青石砌成。两侧各有25根望柱,大多为明代遗物,有8根是清代制作。望柱高1.2米,横断面为正方形,每个宽为0.3米至0.31米。柱顶部均雕有石狮,狮下雕刻行夏莲座,座下镌有荷叶墩。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挺胸昂头,仰望云天;有的双目眈眈,凝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顾盼嬉戏……狮子柱下雕刻须弥座,座下坎凹处饰勾联纹与两饰如意纹。望柱间距1.92米至2米,中间竖立有青石栏板,栏板与望柱构榫衔接。栏板长1.89米,宽0.85米,底厚0.2米,顶厚0.16米,有明显的收分。栏……[详细]
刘备台遗址
  刘备台遗址距今约4000-4700年,位于汝南县城南35公里处和孝镇陈屯村境内,是长方形高台,长357米,宽106米,高8米,台顶平坦。这块高地以刘备命名有一段历史故事。刘备台原叫刘陂台,台上有庙,台边有桥,台南北为低洼地,东有一条小河,西有一东西拦水坝。据传说三国刘备由安城向蜀地进军前驻经此地。东汉末年,中国陷入南北-和混战,豪雄并起,曹操与刘备连手,围剿称雄一时的吕布,在白门楼结束了吕布风流英武的一生。而曹操与刘备又各有打算。建 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派刘备东征,刘备正求之不得,于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与袁绍联合抗曹。其间,刘备受袁绍差遣两度驻汝南,堵曹操的后路,兵败未果。后见袁绍也不是曹操对手,又投奔荆州刘表。由于刘备两度驻刘陂台,后改名为刘备台。刘备台属龙山文化遗址,196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河南龙山文化的地域范围和探索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详细]
汝南文庙大成殿
  汝南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汝南县委院内,曾祀奉孔子并作学校。大成殿面南坐落在高1米、面积为216平方米的砖砌台基上,台高与殿基相平。殿面阔5间,进深3间,长15.4米,宽10.7米,高11.3米。单檐九脊歇山式,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正脊中间饰一宝瓶,两端置大吻。4个大殿角悬挂风铎,四周檐下施重翘重昂斗拱,室内雕梁画柱。昂头呈琴面象鼻状,有异形瓜拱,明间、补间斗拱各三攒,柱头斗拱四攒。次间、稍间各为两攒,柱头斗拱六攒。檐柱高4.3米,柱径0.39米,柱头为平面,柱础为青石覆盆式,明间柱础雕有覆莲。檐柱柱础系石鼓式,鼓下有覆盆柱础。新中国成立前,殿前还有三孔石桥,桥下石柱刻有石雕小庙,桥上两侧石柱上雕有十二条展翅卷尾的鲤鱼,故有“桥下庙,庙上桥,三孔石桥不流水,十二条鲤鱼往南飞”之说,为汝南一奇。……[详细]
天堂寺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堂寺遗址位于汝南县城东南35公里的南余店乡潘庄行政村天堂寺自然村北面,其南500米为南余店乡至梁祝镇的公路。该遗址呈椭圆形,东、西、南三面高,北面低,高出地面1.5米至8.4米,形成台地;东西长298米,南北宽173米,总面积51554平方米,四周河塘环绕。天堂寺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时期遗存。遗址规模大,文化层深厚,持续时间长,遗物甚多,文化面貌及文化性质较为明显,发展序列清晰。从采集的标本看,既有与江汉流域石家河文化相一致的器物,又有黄河流域河南龙山文化和商周的典型器物。天堂寺遗址为研究本地古代文化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文化的发展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全面认识、综合研究整个淮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秦万里桥遗址
  秦万里桥遗址,位于今汝南县南余店乡境内,传说秦朝初期,秦始皇强令全国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服徭役修长城,致使民不聊生,田野荒芜。当时,平阳城(今汝南)地方官看到老百姓缺吃少喝,受苦受难,就写了一份奏折,称正在修一座直通天堂的万里长桥,故不能再派民夫去修长城。秦始皇一听很是高兴,心想:我修万里长城就费这么大劲,一个地方官要修一座万里长桥,也实在不容易,于是提笔批了个“准”字。后使臣实地查验,并未见到一万里的长桥,恼怒间传地方官前来问罪。地方官跪辩道:我们在泛滥的文殊河上修了一座石桥,名叫“万里桥”;又在附近修了一座寺院,取名“天堂寺”,通过“万里桥”能到“天堂寺”。使臣听后无言以对,并以实回禀。秦始皇知道地方官的本意也是为了体恤民情,遂下令赦免他的罪过。……[详细]
周公测景(影)台遗址
  周公测景(影)台遗址位于汝南县城北1.5公里处,又名天中山,高丈余,上刻“周公测景台”“天下之最中”字样,旁边清道光辛巳年复立的周公历履之地碑,记述了测景(影)台建立的全过程。碑文载:奉成王命,公(周公)复营洛邑,求地中,广建圭表测日景。三临汝水之滨,唯见此处无景,遂筑土垒石以记之,名曰天中山。其上建圭表,考日景、测公数,以此为正。其后周袭淮夷、伐东夷,天下遂定。是时此地为土圭,日久倾圮,后为记周公测景之迹,又凿石复立于此。台基为覆门形,高六尺,曰圭;上置方柱与圭等高,曰表。每夏至正午,表影不溢圭之上沿,圭四面无影,故又称无景台。……[详细]
梁祝故里
  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是千古绝唱——梁祝传说故事的发生地,有梁祝故里之称,该镇境内一直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泪井、一步三孔桥、曹桥、红罗山书院、白衣阁等最为完整的梁祝故事遗址,流传着许多梁祝的故事和传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童,都能讲述和传唱。在当地,有一独特的节日-“送灯节”,从古绵延至今。所谓“送灯节”,就是在梁祝二人双双化蝶的那天(传说是农历七月十五)傍晚,方圆上百里的人们自发赶往梁祝双墓,给梁祝送灯。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219省道东50米……[详细]
汝宁石桥
  汝河石桥有济民桥、宏济桥两座,位于汝南县汝宁镇东关、北关,均为联拱式实腹五孔石桥,是河南存量不多的大型明代石桥。济民桥位于汝南县城汝宁大街东端,俗称“东关大桥”,是横跨汝河之上的一座大型明代石桥,也是汝南东西交通的咽喉。据《汝宁府志》载:“济民桥跨汝河之上,旧为木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府钱钺始易以石,隆庆之年圮,知府陈廷光重建。崇祯六年知府黄元功修,兵乱复圮。顺治八年同知高异辰重修。”又据《汝阳县重修汝东桥碑记》记载:“大桥始工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落成于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宏济桥,俗称北关石桥,位于汝南县城北门外。紧靠城垣,是横跨汝河的又一座大型明代石桥。据《重修汝宁府志》载:“宏济桥——北城门外,跨汝河之上,以木为之。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雷宗始创石桥,嘉靖间知府黄似华重修,又名博爱桥。”两座石桥在设计和建造上考虑了实用与美观等因素,桥面构造从侧面……[详细]
汝南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汝南县城东大街,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清末汝宁府将其改为府城隍庙。现存前、后殿,均为单檐硬山式建筑,小青板瓦覆盖,结构严谨,装饰精美,是豫南古建筑的佳作。据《重修汝宁府志》记载:“公凡遇旱涝,未尝不祷。而祷则未尝不应。尝有盗越狱走他郡,而公亦祷于神。既获盗,乃言中途有神障之,故不得逸。”李峰摄……[详细]
汝南御碑亭
  御碑亭位于汝南县城南悟颖塔公园内,亭内有一碑首刻有“谕葬文”、周边采用浮雕手法雕刻有双龙戏珠纹饰的大理石材质石碑(“谕葬”意为圣上发旨的葬仪,表明此石碑为皇帝御赐),碑文记载了当时汝宁府地(今汝南县)一张氏女性冰霜皎洁的品德和节孝兼备的操守,同时表达了希望她能百世流芳的美好愿望,落款时间为明崇祯二年。……[详细]
汝南清真寺
  汝南清真寺位于汝南县汝宁街道办事处新华街,始建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寺内现存明代地亩碑和清代功德碑各一通,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走廊宽约1米,小灰瓦覆顶,饰有花卉、鸟兽等砖雕图案,精巧雅致。李峰摄……[详细]
15、悟颖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悟颖塔
  悟颖塔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南,是唐代和尚悟颖所建,故名“悟颖塔”,因有传说每年夏至日中午没有影子,又名无影塔。塔门向南,呈单面6角形,塔高26米,是单阁式砖塔,整个塔身用长35厘米、宽16.5厘米、厚5.5厘米特制的青砖平卧顺砌而成,石灰浆粘壁面,黄泥粘合砖缝,塔身底层为大,向上逐层递减,使整个塔体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基座为单层须弥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横柱分隔,横柱间的砖面上,雕有山羊一对,童子两个,还有莲花、牡丹、腊梅、桂子等花卉图案及盆景。在须弥座上,设五铺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塔檐下砖砌仿木结构的五铺作出的双抄斗拱,塔身九层。1984年修葺时,在第八层中间发现一块长0.45米,宽0.28米,厚0.08米的石刻志名,上刻有“隆庆元年崇藩施财重建宝塔”字样。塔身古朴美观,建造结构合理,曾经历战乱而不毁,伫立千年。2006年05月25日,悟颖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