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友峰汤公祠
  友峰汤公祠位于茶塘中社,清代建筑,2009年部分重修。坐东朝西,总面阔11.4米,总进深17.2米,建筑占地206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阶砖铺地。封檐板雕刻有戏曲人物、花鸟虫鱼等纹饰。前廊壁有“传经图”等。挑头为人物花岗岩石雕,有“衣锦还乡”、“送子观音”。墀头砖雕有亭台楼阁,戏曲人物及如意斗栱,图案繁复,工艺精细。虾公梁上有石狮、异形斗栱。两庑檐顶望脊各嵌一列石湾陶塑,施有亭台楼阁,戏曲人物。……[详细]
三吉堂古建筑群
  三吉堂古建筑群位于花都区花东镇山下村三吉堂自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包括鑑泉潘公祠及其东侧两列“七龙过脊”民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1层建筑西墙线,北至北侧相邻1层建筑南墙线,南从古建筑边线外延5米,西至西侧相邻1层建筑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7米,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60米,至南侧水塘南边线,西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8米。……[详细]
下沙蒲氏宗祠
  下沙蒲氏宗祠位于黄埔区黄埔街道下沙社区珠江下街九巷1号右侧,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珠江九巷现状路东边线,北至北侧相邻3层和5层建筑南墙线,南至南侧池塘北岸边线,西至西侧”悦然别墅“旧建筑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珠江下街17号建筑东外墙边线一线,北至珠江九巷6号建筑南外墙边线一线,南至南侧水塘南边线一线,西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4米,局部至珠江横巷一线。……[详细]
纶生白公祠
  纶生白公祠,位于海珠区龙潭村约西大街22号,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次重建,省级保护文物。清光绪年间,白氏后人白纶生以办悦盛商行发家,成为富商,在村内办兴仁书院和医院善堂,捐资赈灾,救济贫苦村民,受到当地百姓称颂。获光绪皇帝封“准道员”职衔并赐“乐善好施”牌匾嘉奖。纶生白公祠,建筑风格堪称广州老祠堂中“典范”之作,整个祠堂糸青石砖瓦打造而成。檐柱上“郭子仪祝寿”花纹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多达数百人物。其精美程度令人惊讶不己。此外,祠内的斗拱、柱梁、柱基均有精细的石刻、木雕、砖雕或灰雕多种动植物图像,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为广州同类建筑所罕见。正堂的两侧的“檐柱”上,各雕有独特的“狮临风水”造型,现今在广州的大大小小的祠堂中已属罕见,堪称“岭南一绝”。纶生白公祠落成之时,南海名士潘衍桐曾撰贺联,下联是:“生而为正士,殁合为明神,岁口碑流播,谓此老主持冥律,……[详细]
龙岗村曾氏大宗祠
  龙岗村曾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龙岗街114号,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岗街现状路西边线,南至曾氏宗祠南侧相邻建筑边线,西从文物本体外墙外缘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边线,北至曾惠公祠北侧相邻建筑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文物本体东面池塘东边线,南至曾氏宗祠外第一皮建筑南墙线一线,西至文物本体西侧第一皮建筑西墙线一线,北至曾惠公祠外第一皮建筑北墙一线。……[详细]
两塘公祠
  两塘公祠始位于番禺区大岭古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大岭村陈氏八世祖祠。先祖名为两塘,故名两塘公祠。总体本进三楹结构,公祠占地面积1686平方米,座东北向西南。两塘公祠最大特色是,它们的外墙以密密麻麻的蚝壳墙整整齐齐地垒就,墙身高九公尺,墙体厚厚,至少有蚝壳十吨以上,气势宠伟令人赞叹。两堂公祠正门开阔,雕梁画栋,以灰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进行装饰。祠堂正门门额题书“两塘公祠”,左右各联“颍川世泽,大岭家风”。2010年11月8日,被公布为番禺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留耕公祠
  留耕公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塱东社。始建年代清嘉庆四年(1799年),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深两进,左路建筑为衬祠,总面阔14.6米,总进深18.2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共十一架,前廊双步.前、后红砂岩石棱柱,4根硬木金柱。大门嵌宽1.9米红砂岩门夹,石门额阳刻“留耕公祠”。红砂岩石墙脚,九级石阶段。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共十三架。4根硬木金柱。梁架均为硬木。后堂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后堂前左廊已用青砖在四周砌封。天井花岗岩条石铺地。该祠供奉黄氏十三世祖黄聚瓒(1437——1484),号留耕,曾任广西桂林知府,与其父黄俊(号渔隐),其子黄友连同为进士。现作为该村民祭祖和喜庆宴席之用。在2015年12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州洪圣庙
  长洲下庄洪圣古庙,位于珠江下游进出广州南北两河道交汇处的黄埔长洲岛下庄村,处黄木深水湾西部南岸,故老传闻,该岛四面环水,村民谒拜南海神,往返竟日,交通欠便,更由于古代中外航船,下碇与此,船员登陆祈祷南海神庇佑,海不扬波,贸易兴旺,并在洪福市,安莱市等处购备出海食物等。神庙始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座落于今白兔岗炮台东侧,背西朝东,其左面临珠江铁桩水道,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建庙时,门前一片汪洋,后冲积成滩涂,大潮水可涨至庙前山麓,后筑围耕作,现开发为商业市场,楼房住宅区。庙的北面有石崖,尚留有古海蚀崖遗迹,庙大门联为:门环珠海一鱼(东海鱼珠)跃浪谒龙颜庙枕兔峰双兽(大小二虎)守津朝圣座庙内楹联:南海有神皆广利百川无水不朝宗该庙于道光庚子年(1840年)重修,占地约120平方,深两进,前座较小,后座正殿较大,中隔天井,有四檐滴水烟楼一座(敬神烧银宝用)。至今尚保存方型玉石“洪圣大王宝印”一……[详细]
秦代造船遗址
  秦代造船遗址位于一座东西长300米的土岗上,1975年进行了试掘,发现有3座造船台以及木料加工场的遗址。每座船台由两行平行的大木板组成滑道,其下以枕木承垫,滑板上筑有两两相对的木墩承架船体。木料加工场内发现有用以烤弯木料的“弯木地牛”,并出土了铁凿、铁锛、铁挣凿、木垂球等造船工具。这座造船场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至西汉文、景年间(公元前179~前143年)废弃。说明2000多年前中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详细]
谷诒书室
  谷诒书室位于塱头村塱中社,为该村奉直大夫黄谷诒所建的生祠。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99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1.5米,总进深22米,建筑占地268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全祠梁架、檩枋、木柱均为坤甸木料,花岗岩经水磨抛光处理,石雕、木雕、砖雕、灰塑、壁画等工艺精湛,保存较好。头门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三间6.3米共九架,前廊三步,后设四架轩廊。前、后石檐柱施多层复合柱础;2根硬木金柱。前廊梁架梁底雕花,有鳌鱼托脚、斗栱,柁墩雕刻多组戏曲人物、缠枝花草、雀鸟虫鱼等图案。挑头均为人物花岗岩石雕,有“雷公电母”、“和合童子”等造型。虾公梁通体饰有层次复杂的缠枝牡丹花纹浮雕;梁上石狮、异形斗栱雕花纹理清晰;梁下雀替透雕八仙人物造型。墀头砖雕如意斗栱、戏曲人物、花草瓜果等纹饰,两侧分别刻篆体“文章华国”、“诗礼传家”8字……[详细]
升平人瑞牌坊
  升平人瑞牌坊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塱东社木棉树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坐北朝南,为三间四柱冲天式。牌坊为花岗岩结构,高5.7米(因地面填高建厂房,地下埋藏高度未计)。明间门宽3.1米,次间门宽1.6米。牌坊正面阳刻“升平人瑞”,上款阴刻“乾隆岁次壬子(1792年)季冬吉旦”,下款阴刻“一百零三岁黄卓篪建坊”。石额上阳刻圣旨牌。牌坊背面阳刻“百岁流芳”。石额上阳刻荣恩牌。这座牌坊是为塱头村十一世祖(塱头第五代)黄宗善的儿媳崔氏夫人所立。她的丈夫在30岁时染病身亡,当时崔氏夫人才24岁,她活到103岁去世,79年间始终未再嫁,乾隆皇帝下旨立碑纪念。牌坊右侧次间已毁,但构件保存原好。……[详细]
竹岗外国人公墓
  竹岗外国人公墓建在深井村竹岗山(俗称马鞍山或番鬼)山腰。岗上翠竹丛生,郁郁葱葱,在青枝绿叶掩映下的数十亩山地上,错落地竖着大小不等、各种文字的墓碑数十块。可惜大多数被移走毁掉。目前尚存十余块。竹岗外国人公墓,-战争前后,长洲、深井一带,水深广阔,逐渐成为商贾云集、船舶如蚁、显赫一时的贸易口岸。竹岗外国人公墓安葬着因疾病和意外而死于广州的来华商人和政府官员。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群园建筑
  群园建筑位于番禺区市桥街道海傍路番禺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内,年代为194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群园东侧3层和6层建筑西墙线,北至海傍路现状路北边线,南从群园旧南墙外延5米,西至群园建筑旧西墙门楼外侧5层建筑的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群园东侧规划路西边线,北至群园北侧规划路北边线,南至市桥水道北岸线,西至西侧老干部活动中心西围墙线。……[详细]
邓世昌衣冠冢
  民族英雄邓世昌(一八四九-一八九四)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在抗日本侵略者海战壮烈殉国.邓氏族人葬于广州市沙河天平架石鼓岭邓家山,后因时势变迁,曾被埋没。一九八四年纪念邓世昌殉国九十周年时经沙河镇政府及有关人士支持,寻得邓墓。适逢甲午战争一百周年纪念之际为弘扬爱国精神,市政府决定将邓世昌墓迁回东郊公园,立邓世昌塑像与墓园以崇英烈,永留后人敬仰。是各院校,各团体及个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点。……[详细]
莲溪村麦氏大宗祠
  莲溪村麦氏大宗祠位于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建筑西墙,北至北侧池塘南边线,南从宗祠外延5米,局部至南侧相邻建筑北墙线,西至西侧相邻建筑东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新丰南街、黄海头旧街现状路一线,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20米,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西至大本堂巷12-4号建筑西墙线及新丰三巷一横路西边线一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