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市中区旅游

市中区文物古迹介绍

内江王家祠堂
  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990平方米,由山门、正厅、戏台、左右厅、东西厢房、青石院坝组成。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山门为六柱五间四滴水式门罩建筑,上 书“王氏祠”;正厅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厅前为五级阶梯式踏道;正厅屋顶脊饰为两条直径约0.3米粗、相向对峙的龙,双龙之间是一座用青石雕刻、高约2米的六角形宝塔,塔座为莲花,塔身雕龙刻凤,造型精巧。戏台为斗拱木结构,雀替、台沿上有大量镂空或深浮雕人物、龙兽、花饰等图案。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其飞檐、脊饰、封火墙、石刻、木雕、塑像保存完好,代表了清朝中期精湛的建筑艺术水平。古韵盎然的山门为六柱五间四滴水式门罩建筑,门罩宽8米,高约8米,最上层飞檐翘角的顶以及整个正面均为青石雕刻而成。正中石刻楷书“王氏祠”,左右为石刻对联,上联“顾予蒸尝春秋匪懈”,下联“绥我眉寿福禄来崇” ,中为横联“奉先思孝”……[详细]
内江钟楼
  内江钟鼓楼位于城区中心,它的建筑规模极小,但历史内涵极为丰富,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现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内江县署(现市中区政府)大门前,“筑台卷洞,上构谯楼”(古代城门上用以高望的楼)。天顺六年至万历年的150年间,谯楼先后二毁二修。崇祯年间(公元1634年)续修,“楼下有门为通道,楼上悬钟定昏旦。”故又称钟楼。明甲申(公元1644年)楼毁。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为邑胜景。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谯门顷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后兴工重建,规模宏峻。光绪年间,楼毁于火后复修。内江谯楼的命运,正如朝代的交替,在数百年间几起几落。“简州(阳)一座塔,离天一丈八……内江有座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段民谣源起抗日战争胜利后,描述的是川东南地区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层建筑,它曾在民间广为流传。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江号召民众捐资……[详细]
内江圣水寺
  内江圣水寺简介座落于四川内江市城郊的圣水寺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如今是内江市佛教协会驻地。圣水寺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名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被视为灵泉,故更名为“圣水寺”。圣水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庙房200多间,常住僧伽50余人。有完善的住宿和参饮设施。寺院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轴线上自西向东布局的圆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均属明清风格;中轴两侧是回廊,有客堂、五观堂、禅堂、念佛堂等;寺院左侧有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再向左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院右侧以祖师殿为主体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圣水寺现有石刻67龛、450余尊,总长60余米。从年代可分为唐、宋、元、明、清石刻群;从内容上看……[详细]
云霞古刹石牌坊
  云霞古刹石牌坊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造,2007年6月15日被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坊保存完整,造型端庄,斗拱繁复,图文并茂,雕凿精妙。云霞古刹牌坊坐南面北,红砂石质。整座牌坊由50余块石料砌筑,三门四柱五楼,通高10米,面阔8米,坊座四柱基座前后分别置两只石狮、两头石象,中门坊额前后分别阴刻“云霞古刹”、“恩沛佛门”行楷大字。牌坊上部置“圣旨”牌位,坊身前后计有题记11则、楹联4副、诗15首以及深浮雕、透雕戏剧故事、动物、花卉图案20幅,这些诗文的作者是当时的地方官员和文人,如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王果题书两侧门边联“石龙曲卷萦洄水;野鹤斜盘澹宕云。”两侧门额左为“风清”,由王果题,右为“月白”,由进士谢荣廷题,大门坊柱联“薄宦忝浮名,幸换到人耕绿野,犬卧花村,市隐山居齐案堵;行途看晚节,那能勾足踏芒鞋,手搘藤杖,禅林精舍任相于”为资中内江县事、苍溪县正堂毛俊章题。还有正……[详细]
内江东林寺
  内江市东林寺,位于城东河坝街。高阁临江,俯瞰沱水,仰瞩重峦,晴云缥缈,岸柳鸣蝉。与沱江对岸之西林寺相对峙而得名。并与西林寺共为旧时 内江“二林晚眺”胜境之一。 东林寺始建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名曰东津寺,后更名为东林寺。北宋范祖禹《资如路东津寺》诗中有“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之句,范诗自注云:“寺有石佛殿,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建”。寺后靠岩,前临沱江。岩壁上,自唐宋以来,历代都凿有摩崖造像,故有千佛岩之称。其中宋代千手观音石刻造像高7.4米,宽7.16米。造型端庄,刻工精湛。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在千手观音石刻造像前,傍岩结楼。寺宇巍峨,雕梁画栋。明万历年间多次修葺,曲洞回廊,金碧交辉。至清同治年间,千手观音是保存最完整的佛像之一,面部所贴赤金仍光彩照人。 正是:晴云缥缈柳鸣蝉,高阁临江市中心。摩岩石刻千古在,曲洞回廊金碧辉。 公交线路:109路公交车(黄桷井市……[详细]
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
  喻大将军祠在内江市中央路19号。喻大将军,即喻培伦(1886—1911),字云纪。四川内江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在日本求学时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后,参与在汉口谋刺两江总督端方和在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的活动。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武装起义中英勇战斗,后因弹尽竭被俘,壮烈就义,年仅26岁。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追赠喻培伦为大将军,并令建祠纪念。该祠前后3幢,地基高于街面3米许,进门上12级石梯,中有天井,正厅为喻培伦烈士纪念堂。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内江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公园内立纪念碑。内江市人民公园之内,在绿树掩映中庄严肃穆地耸立着“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和“喻培伦大将军纪念碑”,占地4000平方米。喻培伦大将军(1885~1911,字云纪,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行文颁令,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喻培伦为大将军。堂前石台阶之上拓刻着孙中山先生题词“浩气长存……[详细]
内江三元塔
  三元塔,座落在内江市城南四公里处沱江右岸的三元山上,始建于唐,明末倒毁。一座汉安古城(内江)不能没有塔,因而三元塔倒毁后,即有修筑高寺塔之举。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三元塔,据《内江县志》戴:“十里绅士罗良存、邹彦藻、陈资望、刘忠元等,复呈请邑令顾文曜捐资,倡首粮户乐住,翻尊故址重修,凡十层、高八丈八尺。”嘉庆二十年(1815),邑人艾荣松刻石作序曰:“内邑人文,本朝(清)远逊前代之盛者,由北塔之不复也,而大小二洲为江水刷削,不知作堤以护之故也。塔不复则前无曜,堤不筑则后无枕。”把人文衰败,官运不亨皆推之为塔之不复修也,故邑人呈请建塔,以正内江风水也。三元塔,为大型青砖砌成,塔身为八面体,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皆开亮窗,塔内有140级石梯旋转而上可至顶层。新建时塔身全用石灰粉刷,酷似白玉砌成一般,数十里外可见雄姿丰采。此塔雄奇俊秀,在景秀丽的三元山峦的衬托下,更……[详细]
翔龙山摩崖造像
  翔龙山摩崖造像在内江市区玉带溪畔内江市人民政府侧。沿翔龙山崖约100米高、200米长的石壁上,现保留有唐、宋至民国时期摩崖造像54窟,大小造像400余躯,大者高约8米,小者仅数寸,风格古朴。另有1龛石刻,分为3级,上两级分12格,下为通级,长约3米,宽约2米,造像150余躯,精巧别致,栩栩如生。有题刻十余处,其中有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干青年时代所书诗刻1方,高154厘米,宽82厘米,刚劲古朴,是研究张大干书法演变的珍品。此外,有清末民初邑人曾庆昌、陈鸣蛮、邱特澄等书画家的书刻题诗多处。2013年5月,翔龙山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人防工事,南至翔龙山崖壁,西至第1号造像围墙,北至现堡坎、围栏。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新华路内侧,南至翔龙山崖壁,西至翔龙路内侧,北至新华路内侧。……[详细]
高寺塔
  高峰山上的高寺塔,沱江河正从高峰山的山麓下折流而去,高寺塔似巨人般巍峨屹立在高峰山上。山岩上,游人题刻不少,其中有明、清游客题刻的诗句:“白云万片拥遥岭,岩洞花迷一径深。”“古寺凌霄野雾,半山栗叶舞秋风。”有的被《县志》载录,如:明·刘养直的诗句:“鹤去尚余丹客洞,龙归犹视梵王宫。”明·杨一端题高峰寺联:“江流百丈牵山色;牧笛三横山陇头。”明·刘题高寺诗句:“万籁萧萧声入座,一江曲曲水流虹。”清嘉庆进士邑人王果,于重阳日与友人登游高寺题有诗曰:“九日喜新晴,双舟发汉城。五盘斜径险,三面晓烟横。水簇飞鸿影,云开弄笛声。山灵应羡我,草木亦含情。”里人有联云:“高寺白塔,无双福地;会真丹华,别有洞天。”近人王远成有联云:“碧水长沱,宝塔凌霄知寒暑,彤云古刹,梅山坐地禳病灾。”近人并有联赞曰:“旧塔未倾流水抱;孤峰不倒乱云扶。”悠悠岁月,游客在塔内吟咏题者亦多,雅俗兼存,俗多雅少。1992年9月……[详细]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纪念碑)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纪念碑)年代:1953年2019年,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纪念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曾家大院
  曾家大院年代:清2019年,曾家大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