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白云区旅游

白云区文物古迹介绍

龙岗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在钟落潭镇龙岗村,又名追远堂。据族谱记载,龙岗村曾姓为曾子后裔,追远堂之名出于曾子语“追远民德归厚”。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坐西向东,5进深,占地966平方米,灰塑瓦脊,碌筒瓦面,素胎勾头、滴水、锅耳风水山墙。第一进面阔进深各3间,瓦脊上灰塑双龙,龙身向脊端、龙头回望宝珠。“曾氏大宗祠”石额为民国重修时刻制。墀头有砖雕。红砂岩门枕石雕狮子、草龙,龙身乃明代风格。后梁驼峰刻如意纹,线条简朴;明间墙壁,全部墙脚石、八角后檐柱等均为红砂岩所制,可见其年代较为久远。第二进是花岗石4柱3间楼牌坊,有砖雕卷叶形斗拱,坊额题刻“奉议大夫”,上方有“恩荣”2字,牌坊后面题刻“唯一流芳”4字。第三进面阔3间13.9米、进深3间隔10.2米,金柱连系仿精雕龙凤。第四进面阔3间,深2间,前面有天井及两廊。……[详细]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在西郊沙贝下元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丁末年(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重建,1927年重修。宗祠为硬山顶大木小式,坐北向南,前后两进,有东西廊,天井宽敞。主体建筑占地795平方米。宗祠门前有宽阔的7级石台阶。阶前场地宽广,一口大水塘绿波涟游,环境秀丽。前座面阔3间,进深2间。琉璃花脊工艺嫡熟,牡丹花枝唯妙唯肖,上塑“道光丁末”(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和“英华店造”字样,为省内现存较早琉璃瓦脊之一。1986年重新装上整鱼宝珠。碌筒瓦面,绿琉璃瓦剪边。大门石额上刻“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有道光二十七年及丁末年款印章。按原样恢复的木板门联是:“一间七进士;四代五乡贤”。7进士是自陈氏始祖陈康延(南宋人)至陈子壮(明末人),乡贤则指乡间有才德者。塘头有琉璃人物亭阁。正面青砖墙磨砖对缝。后座称世德堂,面阔3间14.6、进深3间12.4米,13架纵4柱前出卷廊。廊前有石……[详细]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
  在白云山能仁寺牌坊右侧岩壁上,为不规则的横长方形摩崖石刻,右方刻一草书“虎”字,体长约两米,是个象形大字。上面两颗大眼睛,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上款书“光绪二十四年重阳日”,下款署“刘永福书”。清光绪二十四年,刘永福率黑旗军旧部驻营广州。重阳日携同僚往白云山游览,登峰远眺,抚时感世,不胜感慨。归营后,写下了这个奇特的“虎”字。其部属将之刻于能仁寺岩壁。1999年7月27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市政管理局、市园林局主管,白云山管理局管理。……[详细]
六榕寺祖师墓塔群
  六榕寺祖师墓塔群在白云山柯子岭和顺岗,现存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广州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佛教墓塔群。原有历代住持僧人等墓塔100多个,一行行供奉在松荫之下。墓塔群在60年代后期遭破坏,杂草野藤丛生。1986年几经寻查,斩棘开路才见墓塔,不少塔有基无顶,有的仅存塔顶,零乱不堪。经近年修葺整理,现存垅环形墓5座,环形孖墓2座,墓塔46座。墓塔群始建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据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墓塔碑记云,该地“原有祖塔七座,因岁久风雨侵蚀,石塔湮没,……贤举等命工重修,大围之穴,将各祖名衔总勒一碑,普同永远奉祀,以垂不朽。”即在天启三年将原7位大师祖塔合建为一大墓穴。7位大师为首是梁朝敕命建塔净慧寺始祖翁昙裕智大师,还有前住山彻翁证老和尚、前住山景岩坪老和尚、理田继嵩老耆旧、前住山月堂照老和尚、前住山逊庵谦老和尚、前住山玉峰瑨老和尚。到清光绪七年(1881)又再次重修。现该墓为两重……[详细]
曹母许氏、丁氏墓
  曹母许氏、丁氏墓位于天河区华南植物园内木兰园。该墓坐东南朝西北,宽13.4米,深38米,占地面积509.2平方米。四周树林。该墓为两个墓上下连在一起,砖砌外批荡水泥,两级护岭交椅墓,整个墓由华表、月池、上下墓、后土等组成,规模宏大。曹母许太夫人墓位于上方。护岭顶部有祥云拱月石刻,云纹上有浮雕怪兽,两侧有圆形方孔钱。坟头砌成半圆筒状,顶部亦有祥云拱月石刻,云纹有灰塑的凤鸟和牡丹,护岭两端各有一只花岗岩石狮。墙面中间镶有青石墓碑,碑刻:“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曹母许太夫人之墓”,上款:“宣统三年辛亥季春榖旦”,下款:“祀子受、培、堉,孙传、谋、诒、誉,曾孙绍、恩、惠立”。墓碑两边有石刻对联,上联:“旁置万家敢希韩母”,下联:“长留片石窃比欧阡”。墓碑前面有一长方形拜桌。山手左右的挂榜处各有一个抱鼓石,鼓面向外,上面有浮雕的仙鹤。石鼓下面的基座上也有一些简单纹饰。抱鼓石旁边有一只蹲伏的石狮,雕刻美观大……[详细]
华林寺祖师墓群
  华林寺祖师墓群位于白云区白云山二龙谷,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墓葬。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从墓群外缘外延约20米,其余从墓群外缘外延约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次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要求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衔接。……[详细]
卢廉若墓
  卢廉若墓,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双溪别墅后面的青龙岗上,为卢廉若及其妻妾合葬处。墓葬虽建于1927年,但整座墓按清代墓葬的形式用花岗石砌筑,为抄手墓,分坟头、山手、月台和后土护岭等部分。墓依山势而建,气势恢弘。墓葬虽建于1927年,但整座墓按清代墓葬的形式用花岗石砌筑,为抄手墓,分坟头、山手、月台和后土护岭等部分。墓依山势而建,气势恢弘。墓碑文刻:“清诰授资政大夫廿一世廉若卢公封夫人卢母陈太夫人合墓”。山手两边立石碑。石碑文:“廿一世庶妣卢母郭氏张氏黄氏孺人墓”,左碑文“廿一世庶妣卢母区氏陈氏孺人墓”。民国卢廉若墓坐西北朝东南。由花岗石砌筑。交椅墓。分坟头、坟山手、月台、后土护岭等几部分。前后总长30。6米,前台宽15。8米,占地而积约483。5平方米。该墓依山势而建,气势恢弘。坟前有三级平台.两侧立华表、旗杆夹右、石狮、石羊、石马、石雕文臣武将及抱鼓石。栏杆柱又还雕刻岭南佳果杨桃、柚子、石榴、……[详细]
梁佩兰墓
  梁佩兰墓,位于白云山柯子岭南麓,已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坟面用灰沙构筑,分有坟头、山手和前台。南向,全长约13.4米。地面铺灰沙,分三级,坟头最高,山手、前台依次而下。坟头用版筑的灰沙墙绕成半圆筒状,当中有碑龛,石碑早被挖去,墓志石2块,分嵌于两边平肩的灰沙壁中,碑石黑色,风化严重,志文多已剥落。前台向两侧扩展,宽约3米。因墓址所在地坡较陡,在坟头后面依陵坡再圈两重拦土灰沙墙,里面的一重灰沙墙头有浮雕式祥云涌月装饰,墙中嵌一灰黑色碑石,正中度排刻:“赐进士出身、征仕郎、翰林院庶吉士、显考药亭梁公府君,进敕封孺人、显妣梁门何氏太夫人之墓”。下款由“康熙五十年岁次辛卯十二月十九日癸酉之吉孝男僧官”以及孙、曾孙共14人立石署刻。据吴荣光撰的重修墓志得知,现在的灰沙坟面是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的,坟中山手两边挂榜的2块志石即为吴荣光撰书。……[详细]
南汉简文会状元墓
  南汉简文会状元墓位于太和镇白山村金钗岭的山腰上,即和龙水库东北面。坐北朝南。为交椅墓,分坟头、山手、前台、双后土及三级护岭。山手前端宽10。1米,前台宽7。3米,全墓纵深17。6米。坟面正中立一块连州青石碑,高0。81米,宽0。48米,碑中阴刻宋体字“南汉状元及第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内阁右丞相讳文会号魁冈简公诰封一口忠义一品夫人陈瀛氏太夫人合葬之墓”,下款“道光三年(按:1823)三月吉旦……重修立石”。据志铭记载,该墓曾多次重修,墓原在英德,至清道光三年农历三月迁葬现址。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曾多次重修。近年简氏后人再作修葺.将墓表改为水刷石米批荡。据《广东历史人物辞典》记载,简文会,南海黎涌人,少年聪敏,勤奋好学,富文采,善诗律,远近驰名,于南汉乾亨二年(918)殿试第一中状元,累官至尚书右丞。其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政绩卓著,因对南汉中宗刘晟直言劝谏,被贬粤北浈州(今英德县东部)任刺史,后积劳……[详细]
30、石井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井桥
  清广州石井桥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建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东西向,长68米、宽3.8米,为6墩的梁式石桥。桥的两旁有石栏。桥的两端原来各建一亭,亭为歇山顶,绿琉璃瓦盖。桥两头有“道光岁次辛卯”纪年石刻;两侧还有“好进仙人履,能通驷马车”一副石刻对联。此桥至今尚保存完好。它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10月),英国以“亚罗”号船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二次-战争。次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于十二月十三日(1858年1月27日)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柏贵等官员投降,英法联军组成“三人委员会”对广州实行控制,清官府成了地方性傀儡政权达3年之久。但广州人民并没有屈服,群起组织团练武装,抗击侵略者。当时石井乡就是群众武装最活跃的据点之一。咸丰九年十二月初,英军千余名进犯石井乡一带,团练武装奋起抗击,迫使侵略军退回广州。现石……[详细]
甘先故居
  甘先故居位于番禺县慕德里司鸦湖乡岗尾村(现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岗尾村)月龙东街南14巷11号。甘先故居为广式三间两廊建筑,坐南向北,宽11.80米、长12.30米,建筑占地面积145平方米。夯土墙,悬山顶,五龙过脊,泥土地台。东西门口通街巷。左右廊房,中为天井,旱墙与前座房屋相隔。大厅十七桁瓦,左右寝室为十三桁瓦。天井对着另一个廊(厨房)的挡雨墙已倒,长着小树和野草。由于房屋长年无人居住,疏于修理,天井、廊房瓦面杂树野草丛生,墙体坍塌,瓦面漏水,地面霉潮。据甘先后人介绍,甘先孩提时代已在此屋居住,由此推算,甘先故居已有200多年历史。……[详细]
彭加木故居
  彭加木故居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槎龙村天枢二街12号,房屋建筑面积长约12米、宽16米;东临窄巷,北面与邻居住屋相连,西、南面与村道相接,墙体东、北面基本是直线,西、南面呈弧线型。彭加木故居现住两户人:一户门口朝东临巷,另一户门朝西临街(天枢二街12号)。从原貌考证,彭加木故居坐南向北,头门应是北门,青砖墙,硬山顶,“人”字山墙,花岗岩石门框,石门额刻有“秀谷”二字(被灰土填平),陶瓦剪边,木雕封檐板,墀头砖雕人物。头门进入是廊、天井,天井东面是厢房,南面是后花厅(现在用砖墙将天井与后花厅隔开);花厅“品”字形排列三个门,东门进入两层高的小洋楼,西门是厢房,中门与小楼墙壁相接,通厨房入后花园,后花园有门与街相通。彭加木故居古色古香,保留着古时钟,花窗嵌墙采光,天井、廊房、厢房相连。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中国庭院结构,又有西方小洋房风格。 据彭加木后人介绍,彭加木幼年读小学时曾在此房居住过。……[详细]
周汝钧故居
  周汝钧故居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南岗东路东周8巷2号,坐西向东,为三间两廊建筑。长11.30米、宽10.10米、高7.50米。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红砂岩石脚高1.80米),硬山顶,锅耳封火山墙,灰砂硬脊、碌筒瓦,陶瓦剪边。周汝钧故居,是周汝钧太公周日新进士的祖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此推算,已有近500年历史。故居两廊有门口通街巷。从东周8巷2号街门进入故居,映入眼帘的是头门壁画,落款“贰品高冠图”,绘于光绪庚子年(1900)。首先是左边廊占地面积3.05米×3.8米(11.59平方米),方砖铺地;第二是天井4米×2.4米(9.6平方米),红砂岩石板铺地;之后是右边廊3.05米×3.8米(11.59平方米),方砖铺地,有一门通街巷。天井正对是大厅,门口高大,由红砂岩石砌筑,门槛高20厘米,红砂岩门石凿有趟栊眼,可见当年防盗措施。大厅深6.55米,宽4.1米(农村传统的17桁瓦),方……[详细]
“百花冢”摩崖石刻
  百花冢位于广州市白云山梅花坳。是明末广州著名歌女张乔的墓。墓已毁。据莲香集载,张乔墓前原有石碑,刻“张丽人墓”4字,还有墓志铭。现墓地仅存一块高约3米的大石,上面刻“百花冢”3个隶书大字。其余均不存。张乔(1615~1633年),字乔婧,号二乔。《歌者张丽人墓志铭》载,张乔生于广州,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红颜薄命,19岁时去世,由广州名士彭孟阳在白云山梅花坳择地安葬,出殡之日,骚人墨客百余人前来送葬,人人各执一花,环植其冢,并赋诗一首,以寄哀思。由是张乔墓百花环抱,号曰“百花冢”。张乔有遗诗130首,彭孟阳为之刊行,题名《莲香集》。……[详细]
苏绍箕墓
  苏绍箕墓位于白云区白云山苏家山,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次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要求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相衔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