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文物古迹介绍

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年代为汉,位于阳高县古城镇古城村内。2018年12月25日,古城遗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详细]
封和要墓志铭
  全名为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史君墓志铭。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8公里的小站村附近。墓碑高0.42米,宽0.32米。楷书十二行,每行十二字,共141宇。石上刻以浅(上其下石)子格,格长宽为2.7厘米至2.9厘米。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石质极好,书刻俱精,铭文完好如初。无书刻人姓名。墓主人封和,是北魏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生于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38年),主要活动于文成、献文、孝文、宣武帝时。……[详细]
任勇烈墓
  任举,字勇烈,清提督。其墓在大同城东十里水坡寺前,谥勇烈,御赐碑文、石兽并存。……[详细]
清王万邦墓
  清威于镇总兵王万邦墓在阳高县西北七里,赐祭葬,入昭忠祠。……[详细]
康里脱脱墓
  康里脱脱墓康里脱脱墓,大王村北700米,元代大丞相康里脱脱墓,封土已毁。……[详细]
方山永固陵
  方山永固陵遗址(第五批国保)时代:北魏地址:大同市城北30公里处的方山(今寺儿梁山)永固陵是北魏文成帝拓跋睿之妻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太和五年(481年)开始营建,八年告成,十四年(490年)入葬。1976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大同市博物馆清理发掘。陵墓建造在方山南部山顶玄武岩上,地表为高大的封土,上部半圆形,下部为方形基底,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通高22.87米。墓室置于封土堆的中心,坐北朝南,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和后室四部分组成,南北总长17.6米,前室平面呈梯形,拱形顶,以甬道与后室相连。甬道前后各有一道大型石券门,制作工整细致,由拱尖门楣、门柱、门槛、虎头门墩、石门五部分组成。门无轴,不开合,是嵌入门楣内的。门框浮雕下有莲瓣形券面,两侧龛柱各浮雕一个手捧莲蕾、面露微笑的赤足童子。童子下方又各雕一只口衔宝珠的七尾孔雀。后室平面近方形,高大宽敞,四壁微向外凸,向上……[详细]
司马金龙墓
  在大同市城东十五里处石家寨村西南。据《魏书》已载:司马金龙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东武城侯司马馗的九世孙。其父司马楚之于泰常四年归附北魏,封为琅琊王,司马金龙乃司马楚之与北魏皇族诸王女河内公主所生。该墓于1965年被发掘,其随葬品现陈列在大同市博物馆内。……[详细]
148、宁静寺
宁静寺
  宁静寺宁静寺位于破鲁堡村北城墙下,系大同市保存较完整的辽代建筑之一。历经多次修缮,方得以保存至今。该寺现有大殿、中殿、偏殿、禅房等15间,殿内存有塑像60余尊,寺内还存有一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宏钟,一粗约2.5米的古榆,精美的明代彩绘壁画等。宁静寺以其精巧复杂的建筑结构、丰富多姿的艺术造型和美好神奇的传说,闻名长城内外。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村北城……[详细]
“永不记忘阶级斗争”碑
  “永不记忘阶级斗争”碑年代为1963年,位于阳高县王官屯镇邢家堡村内。2018年12月25日,“永不记忘阶级斗争”碑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东风高灌站
  东风高灌站年代为1966年,位于阳高县友宰镇东册田村西。2018年12月25日,东风高灌站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东关高灌渠
  东关高灌渠年代为1960年,位于阳高县龙泉镇东关村东。2018年12月25日,东关高灌渠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年代为1964年,位于阳高县北徐屯乡纪家庄村内。2018年12月25日,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龙门桥涵
  龙门桥涵年代为明,位于阳高县友宰镇大辛庄村西桑干河畔。2018年12月25日,龙门桥涵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神泉堡桥伏击战遗址
  神泉堡桥伏击战遗址年代为1945年,位于阳高县东小村镇神泉堡村村东。2018年12月25日,神泉堡桥伏击战遗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
  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在“以人换煤”的血腥统治下,大批被摧残致死和奄奄一息的矿工被扔到荒山野滩和废弃井洞中,在大同矿区形成了20多处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其中,座落在煤峪口南沟的“万人坑”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和规模较大的一处。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占地33.7万平方米,分为苦难展示区、文物保护区、煤炭历史展览区等不同的部分。主要建筑有展览厅、折板式廊道、多媒体演示厅、“万人坑”悼念厅、无字碑林等。纪念馆从门口到展馆的缓坡地面上“1937-1945”字样的8块铸字铁板深深嵌入周围的地砖,警示人们牢记大同矿工抗战8年经历的深重苦难。纪念馆门厅下方,设计有遗骨巨幅浮雕,“14000000”和“60000”两组凸起的数字,直观地告诉世人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8年间掠夺优质煤炭1400万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