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是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其故居位于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园墩子下芳塘子,由谢晋元曾祖父在清代咸丰年间建造。房屋坐西向东,为沙灰瓦木结构、三幢合面两门楼平房,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两座大门分别命名为“儒林第”和“荆树居”。为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蕉岭县政府于1998年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整修后批准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谢晋元故居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华裔子孙及国际友人前来参观。石寨土楼亦称方楼,坐落在北礤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间,为当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整座建筑为土木结构,墙体用泥土夯筑而成,呈平面四方形,三层,高13.6米,里面共有63个房间。土楼布局独特,具有通气、采光、防风、防火、防尘多种功能,而且有经济网站实用、施工简便、经久耐用等优点,时历300多年日晒……[详细]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丰顺县下八乡滩下庄屋坪村。原是竹木茅草临时建成,后被-军队烧毁。1985年在旧址后面兴建了一座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房,面积450平方米,作为东江苏维埃政府暨红十一军的纪念馆。1930年5月1-2日,0东江特委在此召开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有184名,选举产生了东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魁亚,副主席古大存。并宣布成立红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颜汉章。八乡山位于粤东的莲花山脉,在丰顺县的西南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我省东江地区革0据地的中心。坐落在八乡山腹地滩下庄屋坪村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及其附属的“东江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闻名遐迩。旧址是竹木茅草建成的,于1930年冬后被-反动派军队在不断对八乡山发动的大规模围攻中烧毁。东江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1985年由广东省文化厅拨款、丰顺县人民政府兴建的一座二层的钢筋水泥楼房,面……[详细]
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
  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含红四军纵队司令部旧址、红四军纵队军需处旧址、红四军纵队后勤处旧址、老东门街红军标语)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平远县红军纪念园坐落于当年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的地方——仁居镇东较场,该纪念园是广东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为主题的纪念园,规划面积200多亩,包括展馆区、纪念塔区、纪念亭区、休闲区4个主要功能区。记者在红四军纪念馆看到,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反映了平远革命历史。在红军纪念馆,讲解员陈丽芳指着红军标语墙告诉记者,红四军在平远期间,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在大街小巷书写宣传标语,平远也是广东省红军墙标最多的县。“全省保留完整、字迹清晰、内容不同的红军墙标共304条,平远有123条,其中单仁居镇就有114条。”陈丽芳说。仁居镇不单红军墙标多,红色遗址也多,包括民国广东四大银行金库旧址、仁居红四军……[详细]
新联大夫第(牛角屋)
  牛角屋位于西阳镇白宫仙花村,距白宫圩约3公里。牛角屋又名丘氏大夫第。这座房屋由丘开麟、丘湘麟兄弟兴建,光绪元年开始建筑,10年(1884年)建成此屋。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牛角形的围龙屋天下独此一家。从正面看,此屋与客家围屋没多大区别,坐北向南,黑瓦白墙,为三堂四横一围屋的结构,屋内是典型的围龙屋建筑,厅堂布局规整,横梁瓦角坚实,雕梁画栋精致,全屋有89个房间。虽历百年风雨,依然完好无缺。从后门走出里屋,才发现屋后花头背前左右各有一圆形水井,直径约60公分,与一般水井不同的是,它们没有井沿,水位常年较高,伸手可触,用水非常方便。一般围龙屋只有一口水井,都在屋前,而牛角屋的两口水井,设在屋内,似两个牛眼,圆圆碌碌,此为一特。从左边往上走,围龙部分只到一半戛然而止,尾端另建有一进两横的小房子,宛如另外一座房子。在外面从上往下看,正似一支牛角,故名牛角屋。为何如此建筑,令外人疑惑不解,猜测诸多,大……[详细]
井下吴屋
  井下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井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为乡人吴昆亭所建。井下吴屋面阔43.3米,进深51.72米,占地2252平方米,整屋座东北向西南。主体为三堂三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占地2252平方米,共64间11厅6舍。前面有平坦耕地,周围有潺潺溪流。堂屋后有高起半月型“花台”,花头与主体合起来形成一个半圆。左右各建外门楼一座,右门楼前原有半月型池塘,屋前右侧原竖有光绪十七年进士石楣杆,左侧建有水井一口。吴屋整体设计紧凑玲珑,左右对称,层层深入,步步升高,泥砖墙,杉木顶架,瓦块天面,是典型的客家围建筑。穿透式梁构架,方柱、柱间、厅门设雕花屏风,起分隔空间和装饰作用,主体一、二进为三合土地板,三进及横屋、天井均为青砖地底,中堂横屏上绘有“杖履春多”彩画,中、下堂横屏上绘有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写经换鹅”、“踏雪寻梅”等八幅历史典故彩绘。井下吴屋建筑精美,保存基本完整……[详细]
石寨土楼
  石寨土楼石寨土楼(方楼、树德楼、郭氏宗祠)位于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于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方楼由该村郭姓五世祖于明代嘉靖1522年兴建,至明隆庆1567年建成,为时45年,距今490多年。坐东南向西北,东、西角各有一座碉楼(俗称火角)高出方楼约2米,总面阔33.8米,总进深26.3米,共计房屋71间,占地面积约889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盝顶、灰瓦面、山石三合土墙基田骨泥夯墙。树德楼由该村郭姓十世祖于明代天启1622年兴建,至清雍正1723年建成,为时101年,距今390多年,2006年、2007年按原貌部分修缮。坐东向西。为三层方形土楼布局,西南、东北角各有一座碉楼(俗称火角),总面阔25.60米,总进深28.80米,共计房屋58间,占地面积约73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86平方米,附属楼——依玉楼及议事厅占地面积约1065平方米。盝顶、灰瓦面、山石三……[详细]
棣华围(刁萃丰)
  棣华围,又称刁萃丰,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周兴村,于民国三年(1914年)春动工,历经8载,耗资18万两白银建成,为三堂四横一枕杠四角围龙屋,分布面积10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99.4米,进深77.3米,建筑占地面积6183.6平方米。全屋16个厅,274个房间,有“住不尽刁萃丰的屋”的说法。2009年被列为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兴宁十大古民居“之一。2012年10月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整座屋宇房间较多(楼上楼下均有房间),向来群众有“住不尽刁萃丰的屋”的说法。尚存“棣华围记”。棣华围坐西向东,为1围3堂4横2层高的四角围龙屋,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花头脑1000多平方米。屋内有16个厅、21个天井、274个房间。三面围屋及中间一横杠均是2层走马楼,前后左右有4个石砌楼梯上下,后栋是半圆形围,屋亦是2层楼,楼上四周相通。每栋楼……[详细]
大埔万福寺景区
  万福寺位於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阴那山,此山后又改名英雅山。惭愧祖师创建於唐大中七年。祖师神建人,十四岁出家,十七岁行脚参学至此,垒石屋,刻苦参禅。翌年元月十九日晚,见雷鸣电闪,暴雨倾盆,火烧室前枫树而-,喝偈曰:“电闪雷鸣震昏矇,雨暴风狂起迷踪,八识心田非明镜,二乘宗门本圆融;无挂无牵何惭愧,如去如来即真空;室倚石成本万福,水流西域月升东;喳!禅机何处是,天边明月岭边云”。自此即在闽西、粤东大演顿悟法门。石室亦称万福禅室,后人不断扩建,亦称惭愧寺。明天顺八年历住法师住持本寺时,始名万福寺。其徒至性法师於天启九年继任住持,大弘顿悟法门,名重一时。民国元年,阴那山更名英雅山,意为“英豪振奋,雅气昌明。”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惟添法师住持万福寺,经法师等多方努力,依靠各级政府部门,联络海内外善男信女,恢复和扩建万福寺。1982年之后印尼侨胞廖茂昌居士、郭朗星居士,新加坡侨胞曾庆锡居士分别捐款扩建……[详细]
兴宁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事处文星村长陂岭。兴宁文峰塔建设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建塔前,兴宁近三十年未占科甲,县令仲子履认为山川文气不足,倡导主持兴建此塔以兴文风。文峰塔正门朝北,塔分十层,高三十八点六米,一说通高四十五点八米。塔基面积一百五十平方米,第一、二层方形,以上八角形,顶部葫芦形。每层墙体均有方形、扇形、拱形等不同形状的塔孔。兴宁文峰塔塔梯为壁内折上式,各层有木楼板。塔的设计和施工,为潮州名匠承办,建筑工艺水平较高。每一层都有窗户,整座塔有各式各样的窗户。因战争破坏和自然破坏,许多窗户已经只剩下窗框,八至十层仅有窗户,翠绿色,形状不同,非常精美、别致。此塔系青砖砌筑,结构严谨稳重,造形挺拔秀丽。兴宁文峰塔于1980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梅州兴宁文峰塔被列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宁古城墙
  兴宁古城墙位于梅州市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史料记载,明成化三年(1467年)冬,兴宁知县秦宏奏报朝廷核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长626丈、雉堞903个,环城掘濠,深0.7丈、宽2丈。嘉靖四年(1525年),加建四个城门楼,并更名东门为平远门,西门为阜成门,南门为迎薰门,北门为拱辰门。现存兴宁古城墙绝大部分为明成化年间所建。建国初期,城门、城墙仍保存完整,1958年后,城濠逐步填埋,现大部分墙基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墙上开始有单位和居民兴建厂房和住宅。现南门(迎薰门)保留最为完整,北门仍保存内门,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拆除。从现有保存可以看出,古城墙建筑材料底部是窑制青砖,顶部为夯土墙,厚实坚固,虽历经五百多个春秋,砖块上“城砖”两字依然清晰可见。兴宁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算来已历经五百多年岁月洗礼。原来的护城河有2米多深,6米多宽,是……[详细]
钟家围屋
  钟家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乐干村九栋。据当地钟氏族人钟进发等介绍,建于清代。坐西向东。由堂屋、横屋等组成,为九堂两横两枕屋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35.8米,总进深111米,共计房屋193间,占地面积约3973.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916.8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墙基三合土田骨泥夯墙、木质挑。堂屋分为上五堂下四堂,中间用天井分隔。下四堂:大门施麻石条门框,门框上方饰祥云浅浮雕;第一堂圆形石基木柱支撑构筑屏风;第一堂与第二堂之间左右两廊厅对称,中间天井方正;第二堂己倒塌;第二堂与第三堂之间左右两廊厅对称,中间天井略长;第三堂为敞厅,第三堂与第四堂之间左右廊厅对称,中间天井略小;第四堂为敞厅堂。上五堂为两层结构,分前三堂一枕屋后两堂一枕屋,前三堂:大门麻石门槛木质门框;下堂圆形石基木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穿花横屏;下堂与中堂中间左右两廊对称,抬梁式木质梁架,中间天井用卵……[详细]
广东省四大银行金库旧址
  广东省四大银行金库旧址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要冲的平远县仁居镇,从南齐开始,已逐渐有人迁徙到此地定居,古称此地为“豪居”。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设置平远县时,仁居为县治(县城)所在地。四百多年来,这座古镇的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金库是一座民国时期极为罕见的框架结构、带地下室的三层大楼。大楼虽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却未显得破败,仍默默地屹立于悠悠东门河畔,用其坚固而精致的身躯在向后人述说着当年曾经的繁华荣耀。和周围矮小的民房相比,金库的地基明显高了数倍,仅地下一层的高度就已经盖过民房两层。大楼的整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房间空间尺度保留着当年的格局,大楼内的部分楼梯、地板、扶手还保持了原样,而且仍可正常使用。时逢夏末,天气依然酷热,大汗淋漓的记者一行刚走进金库旧址,一股凉意立即令人精神一振。留守管理人员笑吟吟地说:“金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而且最令人惊奇的是,金库地处河边潮湿之处,大楼内……[详细]
兴宁九厅十八井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三种典型代表(土楼、九厅十八井、围龙屋)之一,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兴宁九厅十八井,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东风居委.始建于元代(1127年),距今有730余年历史。坐北朝南,为三堂六横三围的围龙屋,是兴宁县境内最老古建筑。屋内九个厅,18个天井,190多间房。……[详细]
南磜观察第
  南磜观察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南磜村。由黄氏十五世祖琼石公(号作楫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清雍正年间建成,历时30余年,故当地又俗称“晚成堂”。2002年黄氏后裔集资重修。坐西南向东北。由泮池、外大门、照墙、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三堂五横前后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79.6米,总进深89.5米,共计房屋173间,占地面积约712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4792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下堂方形石基支撑构筑木质屏风。下堂与中堂之间左右两庑对称,方形石基木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中间天井宽大。中堂为敞厅,比下堂高一台阶,抬梁式木质梁架,圆形石基木柱多柱支撑构筑屏风;中堂前过廊屋檐下施卷棚顶。中堂与下堂之间的左右两廊厅对称,木质梁架,中间天井略小。上堂石基木柱支撑与木质屏风构筑屏风,供奉黄氏先祖牌位。花胎高而陡,卵石不平整。后围……[详细]
35、联芳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芳楼
  联芳楼坐落于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混合型民居,是清末民初回流中国的印尼华侨丘新祥五兄弟耗资24万银元所建。他们参考了外国洋式建筑的相片,加入客家围村的特色。所谓联芳,就是他们兄弟合建合住之意。该围屋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屋内庭院分明,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有110多个房间。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则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堂、厅、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大楼的外墙有些中西合璧的浮雕,包括老虎、豹、鹿和鸡等。现在屋内仍有人居住,经问准后便可以进内参观。大屋的内部设计带有客家围村风格,包括有许多个天井,而每个天井四周也有偏厅,楼上有……[详细]